楼主: fainshare
3180 6

囧rz,中国高储蓄率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有关? [推广有奖]

藏经阁扫地僧

副教授

7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5353 个
通用积分
37.1376
学术水平
674 点
热心指数
886 点
信用等级
532 点
经验
13591 点
帖子
358
精华
4
在线时间
4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4
最后登录
2023-10-23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按:这个结论让我想起了曼昆教材里提到了“警察越多犯罪率越高”的结论,呵呵。

柯志雄    2009-8-26 8:54:33

关于中国经济,有过许多谜团,其中一个持续相当长时间的是高储蓄率。中国总体储蓄占GDP的比例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50%,这不但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历史上以高储蓄率著称的东亚四小龙),也远高于中国过去的储蓄率,例如自1990年以来,国内储蓄占GDP的比例已经上升了15个百分点。

中午饭后闲聊,意外得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与经济学教授魏尚进似乎把这个谜团给解开了。

此前的解释,魏老师概括为五种:中国的社保制度不健全,老百姓为预防而储蓄;传统文化教导国人量入为出导致了“储蓄偏好”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水平滞后,银行摆出“爱存不存(打一银行简称)”姿态时,购房首付款比例较高等限制又使得民众必须要存;中国目前工作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而工作人口的储蓄率一般会比较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欠佳导致企业储蓄率高,因而拔高了总体储蓄率。

但这些解释,魏老师都不满意,反对原因按下不表,单讲他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的张晓波博士的研究结果——中国居民储蓄率的提升与中国社会中不断扩大的男女比例失衡存在关联。

他的逻辑链条是这么展开的。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社会的男女出生比大概是106:100。但通常来说,出生后男婴的死亡率要略高于女婴,从而使通常情况下男女比例偏差低于6%。但中国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就一直在不断加重,而现在全国新出生婴儿中的男女比例已经到了122:100。

更多的中国男青年情窦初开,追逐更少的女青年。从魏老师的望远镜望过去,这些男孩子的父母在潜意识对其仔仔们择偶难题有所相应,因此无意识地提高了储蓄率,以更大房子、更多存款增强其竞争力。

而幸运地诞生了女孩的家庭呢?魏老师猜测,房产之类就像足球场上的足球,“男孩队”抢得如此之凶,房价猛涨,害得“生女孩队”也只好拼了老命追涨,从而也提高了储蓄率。

这显然是一篇很重要的论文。因为,假如这个研究结果是正确的,马上会得出另外一系列结论。

比如随着中国的性别比例失衡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在未来很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下降,甚至会进一步增加。而多年高企的投资率难以长期维系,从而由“国内储蓄减去国内投资恒等于净出口”又得到,“中国巨额的净出口恐怕在未来很多年还会继续维持,而不会像有些人想的那样,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而结束。”

对于这么重要的论文,研究者当然进行了严肃的检验。魏和王两位既纵向地在时间轴上对性别比例和储蓄率进行校验,还进行了跨地区比较以及跨家庭比较。

前者对比了男女比例失衡比较严重的江西、陕西和安徽等地和较轻的内蒙,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男女比例失衡越严重的地区,居民储蓄率也会更高。后者对比两个经济收入、年龄及其他条件相似的三口之家,都有一个儿子,“甲家庭生活在男女比例平衡的地方,乙家庭生活在性别比例失衡的地方,结果我们发现乙家庭的储蓄率会显著高于甲家庭。”

“科学的统计分析”向来是足以唬人的,但不警惕又是不行的。

比如,养孩子和种树。从不同的时间上来看,这些年中国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显然在涨。而科学发展观也会有利于树木被保留到更高。

跨地区比较呢?

例如,较为富裕的地区让孩子们玉树临风,鉴于砍树卖不了几个钱,也同样可能容忍树木长下去。

如此一来,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完全有可能发现,让树长高就能使孩子变高。



至少从过去的历史看,“科学的统计分析”完全可能像一起铁证如山的杀人案,只有当真正的杀手吐露真情,才知道那个上了刑场的“杀人犯”只不过是顶了黑锅。

从其对策倾向来看,研究者希望政府关注中国新生儿的性别比例。这个方向上,似乎可以通过给予女婴父母巨额消费券之类的做法来完善。但我以为,即使上述研究是经得起考验的真理,这类对策依然不够“全球化”。

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平的世界更有利于情窦初开的男男女女撒丫子驰骋。这点与上述研究相结合,就可以轻易地发现,泡妞显然是生产力,完全可以改变中国高储蓄率的现状。

从局部来,一些男孩子的父母一旦从自己的孩子屡屡得手的实践中树立信心,降低担忧,就可以更充裕地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更广阔的领域,而非锁在银行,大大地提高了将来产生“中国巴菲特”的可能性。

从中国男孩的整个群体来看,即使有部分人找女朋友的水平难以提高也不怕,只要有全球化眼光照样搞定。

克林顿前战略顾问马克·佩恩在《小趋势》写道,每年美国出生的男孩要比女孩多9万人,但到这些孩子长到18岁的时候,性别比例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女孩却以51:49比例多过男孩——在青春期死去的男孩多于女孩(研究人员把这种现象称为“睾丸素风暴”,这导致有较多的男孩死于车祸、自杀和溺水)。

佩恩又在其后叠加了一个事实——美国男同性恋比例高于女同性恋。于是,他的算式中非同性恋的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是53:47。换句话说,单身男女性比例失调,但跟我们的预想相反,更多的女性在等待数量不足的男性。

马克·佩恩不但隐约地指出魏老师传统婚姻观导致研究漏掉了一些因素,而且,只要中国男孩看出佩恩指出的空间,叹一句“此处不留爷必有留爷处”杀入美国市场,将来美国人就不再感慨“Made In China”,而是“Marry In China”了。

由这个角度看,越洋恋爱这种有助于降低储蓄率的做法,比重有待提高,政府应在下一步激励政策中,考虑以财政资金设立英语角等做法以利改变。“Marry In China”除了降低储蓄率,还有利于缓解“Made In China”导致的贸易摩擦,功效家电下乡更综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储蓄率 性别比 高储蓄 哥伦比亚大学 China 中国 男女 储蓄率 性别比

微博求关注:http://t.sina.com.cn/1235306854
沙发
769673229 发表于 2009-8-26 11:40: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恩 还好

使用道具

藤椅
Danbloom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8-26 11:58: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点意思~~   好像也有点混乱
Growth Mindset

使用道具

板凳
kollenfree 发表于 2009-8-26 12:03: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也看到过相似的结论,感觉没有什么科学性。印度的传统文化是有女孩的家庭需要在女儿出嫁时给男方数额巨大的陪嫁。印度的储蓄率也很高,那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印度女孩的人数要远远大于男孩的人数?没有兴趣找相关数据。

使用道具

报纸
hustfang 发表于 2009-8-26 12:15: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道他严密的论证是怎么展开的,只是乍一看觉得结论有点儿奇怪。

使用道具

地板
hustfang 发表于 2009-8-26 12:19: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做的一个模型:
设每年的男女比较为107:100,
第一年,7个男孩没有对象;
第二年,比例变为114:100,14个男孩没有对象;
第三年,比例变为121:100,21个男孩没有对象;
......
第N年,比例变为(100+7*N):100,7N个男孩没有对象
按这个结论,男孩越来越难找对象。

使用道具

7
karmenlv 发表于 2013-2-11 07:51: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完全没道理,女性的储蓄率绝对比男性要高。女性的风险偏好也比男性小。女性不爱投资爱储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男女比例失衡比较严重的江西、陕西和安徽等地同时也是经济落后、社会保障不完善的地区,所以储蓄率高,这并不是男女比例决定的,而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