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眼泪迷信
1885 5

[宏观经济指标] 萨缪尔森对中国的建议!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7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94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148 点
帖子
327
精华
0
在线时间
3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14
最后登录
2023-1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年前,在首届中欧国际管理论坛上,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致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执行院长雷诺教授,表达他对中国经济的关切,并向对中国的未来提出他的建议——走一条适度的中间路线。

  几天前,老人溘然长逝,这篇文章也成为一代大师对中国最后的遗嘱。尽管寥寥千字,却显示出一代大师超人的历史洞察力和凝练的智慧。

  比如,萨缪尔森说“中间路线要求对市场和企业进行民主监管”,所谓民主监管,意味着是合法的、可以被监督和讨论的监管措施,并未对那些以“宏观调控”为名,对经济的粗暴干预提供依据。

  又比如,萨缪尔森说“我之所以向中国未来的管理层和人民推荐中间路线,并非因为我无法在左右之间做出抉择,而是因为中间路线优于其他两个选择”。一些媒体把萨氏的推荐对象翻译成“决定中国命运的人”显然有些曲解。萨缪尔森是希望中国的管理当局能理解他的意见,更希望中国的“选民”来理解这个路线。他并非简单地提供一个折中主义的策略,而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下文是发表在《中欧商业评论》2009年1月号的萨缪尔森来信原文:

  近几十年来,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不断加速发展,这是经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此前,几乎没有人对此有所预见。而现在,则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到2050年,十几亿中国人将会创造全球最高的年度总计实际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在人类历史上,未来永远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唯有市场体系才可能实现和维持过去百年来所取得的这种全球性的实际增长。这一真理不仅适用于欧洲和北美,也适用于亚洲和拉美地区。所有事实证明,官僚式产业组织一旦规避市场和贸易,就一定会走向失败。

  而在中国,一种崭新的现象出现了,中国拥有自由的市场和贸易。正因如此,我对中国的前景表示乐观。
  面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支配者,我能够提出哪些简明扼要的建议呢?基于我对微观-宏观理论以及经济史实际情况的了解,我必须建议:中国将来应该以“适度中间路线”(limited centrist)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中间路线是将深受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弗雷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等自由主义者所钟爱的、不受管制的自由放任体制排除在外的。

  纯粹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自我监管。它始终会造成不平等性的加剧和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稳定性。

  中间路线要求对市场和企业进行民主监管。虽然理性监管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它是一个优于其他的目标。

  就定义本身而言,中间路线就是既不偏左也不偏右。我之所以向中国未来的管理层和人民推荐中间路线,并非因为我无法在左右之间做出抉择,而是因为中间路线优于其他两个选择。

  每个地区和社会都必须为自己设计出中间路线所需的折中方案。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中间路线的适度问题。如果一个社会过度实行中间路线,并试图干预市场活动,进而想对收入和财富进行近乎平等的分配,那一定会削弱任何市场体系的活力。通过遵循民主多数原则的集体讨论,有望减少极端的不平等性。我们可以这样做,也应该这样做。但如果出于非理性的理想主义而忽视了现实主义,那就会扼杀中间路线,并使人类回到左翼和右翼的老路上,或者回到某种糟糕的组合路线上。

  作为一个长期浸淫其中的经济学家,我努力信奉现实主义,而不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

  中国未来的成功可能会受到美国爱国人士的欢迎。经济绝对不是零和博弈。瑞士财富的增多未必会以美国财富的减少为代价。请诸位务必记住最后这几句话。 摘自《腾讯博客/一根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萨缪尔森 对中国 缪尔森 萨缪尔 Friedrich 中国 建议 萨缪尔森

心若倦了 泪也干了
沙发
大鸟的天空 发表于 2009-12-16 21:53: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向伟大的经济学家致敬,祝一路走好!

使用道具

藤椅
jiandong232 发表于 2009-12-17 00:26: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未来的成功可能会受到美国爱国人士的欢迎。经济绝对不是零和博弈。瑞士财富的增多未必会以美国财富的减少为代价。请诸位务必记住最后这几句话

使用道具

板凳
liebro 发表于 2009-12-17 08:14: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努力的记住了!!!
  一辈子长吗?

使用道具

报纸
柳营3 发表于 2009-12-17 17:30: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向伟大的经济学家致敬,祝一路走好!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449496

使用道具

地板
fxr0719 发表于 2010-1-21 12:32: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多谢楼主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