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金煊
1674 9

信息时代的社会形态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博士生

3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39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09 点
热心指数
99 点
信用等级
107 点
经验
11986 点
帖子
205
精华
1
在线时间
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6
最后登录
2021-10-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要:我们在这里重新对信息社会的特征进行介绍思考,以期人们对其引起重视,使我们的思想对策和体制适应信息社会的操作运行。
关键词:知识;信息;社会形态;民主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xx
文献标识码x
文章编号:1002-12482006xx-00xx-0x

The Social Morphology for the Information Times

Tao Lin-shi , Wang Li-l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Yangzhou 22500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reflect on the featur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can be used our thought and the state system to suit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be in motion.
Key words: knowledge, information, social morphology, Social Democracy,

我们知道,根据产业类型分类,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对应政治形态上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工业社会(资本主义—资本私有化经济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社会)。由于信息社会具有许多前所未闻的新特征,人们虽然早生活在信息社会,但由于思想束缚,我们对之还很陌生,对信息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工业社会的认识上,使我们的思想对策和体制滞后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为此,我们在这里抛砖引玉,重新对信息社会的特征进行介绍思考,以期人们对其引起重视,使我们的思想对策和体制适应推进信息社会的操作运行。

1
知识经济取代了资本经济
1.1

信息时代经济运行的知识动力
当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知识就是力量,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定律比其之前意义更为深远。工业社会的经济历来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对工厂机器设备的投资上,是一种依赖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外向型经济。但是步入信息社会后,经济的发展却是建筑在知识信息的基础上,是依托知识进步和人才投入的内向型经济。在此社会中,人们却可用微乎其微的资本就启运生产经营,例如,拥有500-600亿财产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开始成立微软公司时,仅是大学一年级的他和保罗二人各出910美元与6060美元。依靠集成电路发明者罗伯特。诺斯等人的智力,英特尔公司在1968年以250万美元起家,12年以后该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8.5亿美元。2006827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网站分会发布最新统计信息明示世人,自1999年出现个人网站7年以来,重庆已经有500多家个人网站,其中资产总计百万元以上的有7个,平均一年诞生一个百万富翁,大多数站长是80年代后出生的年青人,年纪最小的仅23岁。其中郑立的音乐网2 000元起家,首发了一首《老鼠爱大米》就产生了1 200万元的收入。王晗大学时撰写了两个软件,收入8万元,2004年靠自己的技术没有费啥劲就创建起网站,以后每年网站的成本投入不过几十元而已。
勿庸置疑,知识确实成为经济社会的动力,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即是使知识的生产系统
化,并且不断开发智力。信息社会经济的启动,不是资本而是知识,例如日本的动画产业几乎是没有啥投资而无本万利。没有资本或缺少资金的人、企业单位或国家,若拥有知识信息先进的技术,照样可以实现经济腾飞。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从一种附着性的生产要素转变为独立的要素,新权力不再源于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来源于多数人手中的信息,对社会起更大作用的是信息而非资本,不是资本支配信息,而是信息支配资本。这是我们研究社会时,思想务必实现飞跃,实事求是地承认研究信息时代的新特性,切不可停留在资本上做文章,或是激烈地反对资本或是把整个精力放在为引进资本上浪费时光。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家彼德·德鲁克说:“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工业,这个工业向经济提供生产所需要的中心资源。”
2.2
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
信息时代的知识不唯指科学技术和教育等常规项目,而且泛指信息、数据、形象和意象以及态度、价值标准和社会的其他符号化的产物。创造财富的新体系不再偏爱肌肉,而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在信息时代产业结构随之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从制造加工产业为主的结构转向以服务为主的服务结构(第三产业),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工商产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教育、文化、技术评估、智能技术、软件开发、生物工程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管理、决策调研论证、信息咨询查新、自由撰稿人、娱乐、保健、运输、金融和贸易等工作。人们所需要的精神或物质食粮更多地是从研究室或写字楼里生产出来。图书馆室、书店、科学学会、研究院所、政治活动场所、工会组织、报社、知识培训班和学校、决策论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体育锻炼机构、娱乐场所等遍地开花,后工业社会就是围绕着知识编纂组织起来,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知识教育普及、指导革新与变革。拒绝文化建设的城市设计者们,那些把文化活动场地改做商店的势利者或是无时不梦想清除限制文化知识事业的愚民指导思想,是必然被排斥在信息时代之外。

2
知识力量超越了资本力量
2.1
社会跟随知识变化
当我们连贫困地区都树起高楼大厦时,许多人都惊叹资本的力量、惊讶权力的力量。而在发达国家,人们更多是惊叹知识的力量和神奇。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更多地向世人显示了现代军事科学、运筹学、决策科学和先进制导等技术摧枯拉朽的力量;有了计算机才有可能使复杂的探索空间的工作取得成果;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产品无不从最新的知识发现中吸取营养,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是超越了资本的力量。正如托夫勒所说,技术是火车头,知识是燃料。
知识是当今世界发生高速变化的源泉,据统计,18世纪知识老化的周期为8090年,19世纪缩短为30年,20世纪末有些知识领域知识老化周期已经缩短为510年。用150多年前的社会科学来指导今天的社会实践,尤如痴人说梦。知识在变化,世界才跟着变化。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最革命的力量。任何思想理论、政体国体和宪法必在知识文化日新月异面前,发生革命性的巨变。正因为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发生结构性重大变化,在给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并使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知识信息时代。
2.2
科技取代经济成为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五大因素中,有人甚至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游离经济等社会子结构之外(我们主张是相交的结构),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力量,科技已经取代经济成为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认为还不是充分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可以消除政治经济等差别,消除权力的不平等与资本的不平等,官僚特权垄断信息享受特权或资本家侵占过多的剩余价值已经是不可行了。例如,凡勃特认为:在20世纪不可能通过军事或政治的革命实现社会的革命,20世纪的任何革命只能通过科学技术的途径和手段才能实现消除官僚特权和资本特权阻碍社会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社会形态 信息时代 information Informatio morphology 社会主义 关键词 分类号 China 文章

沙发
金煊 发表于 2010-2-5 15:43: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3  科技专家主宰和掌握人类的命运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劳动力的70%在从事服务性行业,从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增长率是整个劳动力平均增长率的2倍。科技专家主宰和掌握人类的命运,成为社会的统治者,科学家从事实出发尊重理性大公无私关心社会福利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克服社会弊端,因此,科学家阶层成为社会最革命先进最有力量的领导阶层。他们通过平衡技术力量和政治力量,通过享有选举权和其他权利的手段来行使他们的权力,这是由值得赞扬的人们,和各自领域中的由同行评定为最优秀的能者统治的社会。

 

3         共赢共存的阶层关系

如果说,在农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在权力上,即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不平等;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在资本上,即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掠夺产生分配上的不平等;则后工业社会亦即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即表现在知识信息上,知识信息占有者对不占有信息者的信息不均衡的不平等的竞争。

3.1  阶层地位的变化

企业的发展不再为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掌握,而取决于企业白领工人掌握的知识信息,以及他们的知识再创造能力、取决于白领工人新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的能力和效率。企业的发展方向投资方向利益的分成,取决于白领工人。协理这个词已经在大型组织中普及起来甚至政府的办事机构也设有协理。协理反映了彼此平等而不是主从关系,其广泛的应用准确地反映了从垂直和等级制的处理方法向新的、更加横向的传达信息的模式转变。

在后工业社会,谁占有信息他就能取胜,谁不占有信息即使他是百万富翁也会输光,对信息的占有分析取舍成了信息社会决胜的因素。马克思·韦斯在《幸福》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经营管理中的专业人员有独立的雄厚基础,也许强过小商人拥有的产权”。白领工人是主导阶层,资本家阶层却成了配角,工人阶层当家做主,不再是雇用性质,他们可抛弃资本家用他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再创新的企业。汉特食品公司劳资处处长查尔斯•埃尔韦尔说:“经理们现在把自己看成是出卖知识和技术的个体企业家”。例如一个有专利技术的人,可以找一个有资金的人合作办企业,两人各占相同的股份,有专利技术的人还起着主导作用。贝尔认为,以知识而不是以财产为基础的专业阶级是新社会的主要阶级。支配社会的体系不是职业阶级,而是政治秩序和制度,人们关心的不再是经济的公平,而是政治的民主化程度和权力的平等。

3.2  阶层分配的变化

利润分成更加公平,出现了收入的均等化,无产(无资本更为确切些)阶级贫困化不复存在,无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了,资本家与工人阶层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原欧盟对“贫困人口”的定义是:收入低于欧盟人均收入60%的归类于贫困一族。按此标准,个人年收入低于9 000美元者属于贫困人口。据《今日美国》所作的2003年美国贫困人口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称:美3 000多万穷人中,73%拥有汽车,这其中又有近1/3拥有2辆以上汽车;99%有冰箱;75%使用洗衣机;73%有电烤箱;97%有彩色电视机,55%以上有2只以上的彩电。这些穷人中,46%拥有自住房屋且平均价值超过10万美元;75%的家庭有空调,平均每家有3个睡房,一个半浴室,一个车库。

3.3  阶层结构的变化

  信息时代,白领工人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蓝领工人的数量,占到70%以上,是一种具有自主性的工人,阶级阶层及其结构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阶级斗争这样的小斗争已经让位于平民阶级与官僚特权阶级的斗争。贝尔认为,蓝领工人成为少数,白领工人成为多数,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和统治阶层。定义在经济所有制因素上的阶级概念和属性已经过时,只要是存在社会共同体,存在制度化利益的完整性和向社会成员提供公认的信条或准则的意识形态的群体就是一个阶级或阶层。资本家、工人、知识分子、科学家等是平民阶级中的各个阶层,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可调和的。

3.4  阶层关系的变化

资本家与工人阶层的关系不再具有对抗性,他们的关系已经演变为合作投资者与合作劳动者的关系。温州查理鞋业公司董事长谢卫国治厂理念:老板要与员工上下一心。2003年该厂一对民工夫妇突然单方终止合同回老家治病,临行前向公司借款5000元。谢老板明知可能有借无还,但是还把钱借了给他们。谁知一年后,这对夫妻竟又回来了,目的就是来打工还钱,还完了钱再回家。此事不胫而走成为美谈。正是该厂上下和睦相处,老板与工人共赢,查理公司从来未发生过劳资纠纷。那种认为剩余价值不合理、资本不平等必须消灭、劳资双方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工人必须采取专政的方法对待资本家必然反抗的做法不免过于偏激。解决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理智冷静地处理,双方共存是完全可能的。资本家与白领工人已经溶合一起,工人占有股份,知识成为股金,资本也已经社会化适应了生产社会化。比如说,若干有技能的工人各出相同的股份合资办了一家厂,他们既是工人又是老板,为组织好生产,他们只请了几位大学生担任厂长会计和营销员,工资是老板工人的两三倍,只是年底不参加分红,是真正的白领工人。

如佩西指出:“阶级斗争正在导致巨大的浪费而毫无成效,甚至连穷苦的人也发现,他们如果采取不断斗争下去,……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却是他们自己。”而资本家对工人的不妥协让步,引起工人罢工停产造成的损失要比妥协退让大得多。佩西说:“人们对共同危机的新认识和人类某利益的一致性,使他们倾向于提高人民的团结……” 阶级分析与冲突主要产生于专制国家,但是把特殊情况一般化了,把阶级冲突普遍化是不正确的。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工人阶级政党执政政策的调整,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阶层矛盾都走向缓和,只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和民主就完全解决资本甚至权力不平等的问题。

使用道具

藤椅
金煊 发表于 2010-2-5 15: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         如何构建创新型的信息社会

4.1  信息时代社会形态的新特点

现代系统科学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子结构之间是相交平等的,没有迹象表明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和第一位的,一切都可以分解为相互作用的力量。把经济和所有制因素看成是凌驾于社会一切子系统之上的决定因素,把资本不平等看成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不平等、资本私有化与生产社会的矛盾看成是不变的现象,并硬要说在信息社会这些矛盾没有变是一种僵化的思维、纯属主观想象,是缺少客观依据和科学依据的。经济只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发展是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和支配的,那种夸大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一种片面性的思维,如果硬用书本上的理论去套信息时代的社会问题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也就是唯心主义,是科学的大敌。现代信息时代比之150多年前条件已经成熟,对信息时代特性的观察了解也更加客观科学,只要我们心怀公心客观详实地分析现实,我们得到公正的结论是不难的。

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集权化,而知识信息时代的特点是分散化、小型化、知识化、多样化、个人化和产销一体化。产品多样化,个人定货的小批量生产,劳动更呈现出不可交换的、间接的、高技术劳动,产品制造中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几乎趋于零,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必将被除数新的知识价值论所取代。需要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机动性,提出新思路,打破常规,不断构想设计出新的产品、技术、工艺、销售、财务,标准化的统一模式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矩阵组织、特别项目小组、利润中心、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需要有严谨的系统化措施和管理办法,更加注重信用和诚信。时间成为关键性因素,注重时效性的速度将取代规模,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是一场灾难,政府对市场既不能完全控制,又不能放任自流自由运行,而只需实行一种有限制性的管理,中央集权转变为每个人都拥有权力,政府不再单独拥有生产资料并放松了产品分配的控制,小型化的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单纯的共产主义和单纯的资本主义都不适应促进信息时代的进步,信息时代既需要社会主义的政府有限计划和市场的公正平等操作,又需要资本主义的效率,因此是二者各自去劣取优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那种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仍然是共产主义或是福利资本主义的认识都是不准确的。

4.2  信息公开化必须政治民主化

在后工业社会,为了实现信息均衡的平等竞争,上层政治体制必须适应信息高速真实的传播,任何人不允许垄断知识信息(技术信息必须在特定条件下保密,如企业对外保密对内公开)。因此,首先在政治体制上不能再采用农业社会的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的领导方式,不能再采用工业社会只对资本家少数人的民主制度,也不能采用苏式社会主义剥夺少数人政治权利的多数人的暴政。资本家时代已经灭亡,官僚特权时代也寿终正寝,信息时代共同趋向的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形态。信息社会必须实行对所有公民都民主的政治体制,人人有参政议政权利,了解真实信息的权利,民主制定公平合理的竞争法则,需要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信息社会国家的政府都务必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思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结社自由。由多数派组织政府,同时尊重少数派的权利。坚决反对不平等现象,官僚特权阶级必须铲除,坚决反对贵族特权阶级和独裁制度。在知识信息时代推行专制统治,工人没有自己的工会,没有罢工自由结社新闻自由是非常危险的,积累的矛盾将暴发出社会难以承受的冲击波,如今中国不仅盗贼蜂起,而且仇富杀富现象频频发生,恶性案件此起彼伏,例如在2006年8月23日,浙江浦江艾达旺五金公司辞退厂长做法欠妥,导致厂长陈绍平18刀捅死董事长应文龙。2006年8月29日下午,浙江临海市船王严保龙身中五弹被枪杀。

4.3  公私兼有的混合经济

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灵活机动的经营运作,社会必须鼓励并允许民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为了给高风险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创造生长的条件,社会也需要一定的国营经济,国营的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所以,在知识社会经济必然是公私混合的经济。即由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合作社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人企业(私有制)组成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管理和工人监督。在信息社会中计划经济并不以公有制为先决条件,所有制的社会化和平等,更多的体现在分配的平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容忍包括在重要生产范围内都可以有私有制企业存在,同时国家和强大的自主工会将有效地阻止私有者滥用他们的权力,并可以帮助他们增加生产与福利方面有所贡献。

4.4  全方位实行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

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不平等已经不存在,工人不再是雇佣,资本家和工人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创造财富和利润,他们是合作伙伴而不再是对抗的敌人。通过经济民主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工会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组织,在没有侵犯国家宪法的权限内,应参与一般经济政策和制定,并有监督企业生产与分配的权利,以阻止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官僚主义和政府官僚特权生成孕育和膨胀,保证生产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财产和收入的公平分配,资本家、工人收入与国家税收都必须民主解决,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公正合理合法分配。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指导原则是满足公民的需要,实现全方位的社会民主,包括保证人的各种社会权利,如:劳动权,教育权,享受医疗权休息权住房权,劳保福利权,残废、失业救济权等。同时反对各族歧视,要求实现男女平等,城乡平等,地区和集团之间的平等。解放与发展个性,保障与尊重人权。人们必须遵循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观,把精力放到社会发展的民主化核心问题上来,把物质经济基础转变为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把重视物质的生产转变为重视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上来,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系统科学发展上来,在产业结构上从重视资本劳动密集型上转变为重视高技术产业上来、转变到文化教育科技事业为主导的服务业上来。知识信息公开,还需要社会加大文化信息产业的比重,建立健全方便的电子信息和文本信息阅读查询系统,建立健全方便的知识信息交流的文化科技活动场所,企业和全社会都要注重科技工作者和员工的知识更新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 阿尔文·托夫律.未来的冲击[M].新华出版社,1996.

[2] 甘哈曼.第四次浪潮[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3] 张彦.高技术社会的劳动前景[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 冯之竣,等.现代化与科学学[M].知识出版社,1985.

[5]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刘成,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M].重庆出版社,2006.

使用道具

板凳
riverrun 发表于 2010-2-6 17:58: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嗯,逻辑通顺,论点清晰。不是错误,但错误的理解了现实,称得上空中楼阁。

这是在所谓”知识爆炸",高科技股大行其道时受“启发"的学者构想出的理论。其出发点不外乎两个:一曰;自圆其说,为高科技股票的飞涨寻找理论依据;二曰:一厢情愿,为社会鼓吹一个充满希望的富有美感的发展方向。用资本市场的现象来作为“知识经济”的实证,何异于与虎谋皮。
国外且不说,在中国,知识爆炸的幻境已经破灭,残酷的资本市场也早已击碎了高科技股,现在风头正劲的是资源股、垄断股。在屡屡的学术造假下,所谓知识经济,已经被无情地踏入尘土。知识还没到可以独撑天下的时候。知识,需要盟友。盟友一是公平的社会制度,盟友二是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盟友三是较充裕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能力积累。这些都尚需几代人的努力。
知识经济的余香,可资回味,可资借鉴。但是知识经济不宜鼓吹,今天鼓吹明天就会被人利用来骗取社会财富。

使用道具

报纸
金煊 发表于 2010-2-8 09:05: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文章正是着墨于新社会形态上.

使用道具

地板
龚民 发表于 2010-2-12 1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文章总的来说是篇好文章。四楼评价似呼苛刻,气可鼓,不可泻。
“知识经济巳经被无情地踏入尘土”不能认可存在知识腐败就将知识经济一脚踹。重要的是从自巳做起,“克巳复礼”。知识经济有余香,只是因为它出香、从而吃香。
朋友你好! <img src="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class="vm">

使用道具

7
青水一行 发表于 2010-2-12 12:4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知识经济,只是减缓了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吞并,是不可能替代资本经济的。信息时代是效率的提高,当成为常态时,这种效率成为了社会一般水平时,其时代就衰退了,不能称为时代了。知识是创新,创新的难易程度决定了资本对其的吞并时间,创新是不断,不是持续式的,是间歇式的。
云在青天水在瓶
般若三昧三昧一行
不去思量去喝茶
一滴青水随波逐浪

使用道具

8
hanchengruomo 发表于 2010-3-14 09:15: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读各位的发言,小生很是兴奋。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论据。一片繁盛的景象。
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准备过程。
未来的权利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了。

使用道具

9
hanchengruomo 发表于 2010-3-14 09:20: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柴火永远都是柴火,而不是热能。当柴火是人能时,知识经济时代就到来了。

使用道具

10
龚民 发表于 2010-3-14 16:57: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柴火里面有热能,利用柴火是人(本)能。知识经济时代还没到来吗?
朋友你好! <img src="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class="vm">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