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本科论文

本科论文论文范文

群体性突发事件集群行为的双路径演化及其干预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小江 时间:2015-04-27

  

  

群体性突发事件集群行为的双路径演化及其干预

  [摘 要]集群行为是指“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其演化过程分潜伏发酵、诱导爆发、发展激化、衰退控制和善后处理五个阶段,集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分为情绪聚焦和问题聚焦两条路径,对其的干预应分阶段各有侧重的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集群行为;演化路径;情绪聚焦;问题聚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调整,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集群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是指“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中国典型的集群行为。 
  1 基于发展周期的集群行为双路径演化分析 
  从周期理论的角度看,集群行为会经历潜伏发酵、诱导爆发,到发展激化、衰退控制和善后处理的过程。 
  1.1 潜伏发酵阶段的集群行为双路径演化分析 
  1.1.1 情绪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伴随着社会转型,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普遍大为改善,社会上贫富差距也愈加突出,人们的相对剥夺感日益明显。当群体认同凸显时,群体相对剥夺感增加,个体更可能参加集群行为。群际情绪理论提出群际情绪是当个体认同某一社会群体时,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情绪体验。社会燃烧理论提出集群行为发生与情绪流,意见流,行动流三个环节有关,社会不满情绪为集群行为爆发准备了情绪上的条件。 
  1.1.2 问题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资源动员理论提出群体所能动员的资源影响集群行为的发生。群体效能反映的就是成员对本群体所拥有资源的主观认识。研究证明,群体认同与群体效能正相关。即使群体认同低,若成员认为有利可图,他们依然会参与到集群行为中。 
  1.2 诱导爆发阶段的集群行为双路径演化分析 
  1.2.1 情绪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从众心理是集群行为产生的动力之一。从众满足了个体与群体融合的社会心理需要,去个体化为集群行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心理氛围。政府的不作为或滥作为是导致集群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者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公众对政府的内隐社会态度是其认知图式中的主要因素。 
  1.2.2 问题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谣言对集群行为演化的作用不容忽视。谣言是一种群体性的问题解释和解决方式,即群体成员通过集中他们共同资源尝试对不确定事件做出解释。利己归因偏差是集群行为的心理根源。 
  1.3 发展激化阶段的集群行为双路径演化分析 
  1.3.1 情绪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情绪唤起奠定了群体情绪燃烧的发生学基础。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一个高度刺激极容易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群众因此聚集起来,人们的情绪受到刺激的激发而被激活。 
  1.3.2 问题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媒体对集群行为的演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发展使得集群行为的组织和沟通更为容易,加大了政府管理和监控事件的难度。说服者的可信度与说服效果成正比。 
  1.4 衰退控制阶段的集群行为双路径演化分析 
  1.4.1 情绪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衰退控制分自然平息和公共部门的干涉控制两种,若相关责任部门及时充分地公开信息,事件得到完满的解决,衰退与消亡是健康的;否则即使通过强行压制,表面上事件呈现消亡状态,事实上形成新的社会积怨,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社会后果。 
  1.4.2 问题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是集群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基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有效预测集群行为发生的因素。它不仅能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危机,还能保障公众、国家、社会的安全和利益,还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1.5 善后处理阶段的集群行为双路径演化分析 
  1.5.1 情绪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情绪宣泄机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打开情绪宣泄机制阀门,有利于化解冲突,实现社会安全和稳定。心理疏导教育和人文关怀是善后阶段必不可少的工作。事件被平息后,参与者存在灾后应激、迷茫观望、反思总结等心理,政府处理的态度、结果会影响事件参与者及其他民众以后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态度及行为。 
  1.5.2 问题聚焦的演化路径分析 
  政府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是政府成功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总结瓮安“6・28”事件的教训时指出: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李树芬的死因,但背后深层次原因却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缺乏有效沟通,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造成的。同时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必不可少。 
  2 基于发展周期的集群行为干预措施 
  2.1 潜伏发酵阶段的干预措施 
  2.1.1 情绪聚焦的干预措施 
  本阶段主要目标是减少社会不满情绪和相对剥夺感,降低群体认同度。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建立体现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完善体现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渠道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纵横协调、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等。 
  2.1.2 问题聚焦的干预措施 
  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降低参与者通过群体动员相关资源实现群体目标的期望,有效减少集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2013年,我国信访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2.2 诱导爆发阶段的干预措施   2.2.1 情绪聚焦的干预措施 
  增强个体的曝光率有利于减少个体参加集群行为的可能性。针对集群行为中“去个体化”现象,相应地要通过媒体曝光等手段增加个体在集群行为中的曝光率,避免其存在“法不责众”侥幸心理。 
  2.2.2 问题聚焦的干预措施 
  政府媒体及时主动公布事件真相,保持信息透明度。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及时向社会公布事实真相导致事件进一步恶化的不在少数。 
  2.3 发展激化阶段的干预措施 
  2.3.1 情绪聚焦的干预措施 
  做好参与者情绪安抚与心理疏导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工作人员应采用法制、政治思想、事实真理去说服和教育群众,正确引导其思想,使其到规定正确的轨道中来。必要的时候应请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介入。 
  2.3.2 问题聚焦的干预措施 
  政府应加强对群聚场所的日常管理,提升危机管理能力。各级政府要善于发现、捕捉和判断危机风险,将各种潜在风险的随时评估纳入到危机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是防止集群行为进一步激发的前提。主要从完善信用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法制机制和互动机制等方面展开。 
  2.4 衰退控制阶段的干预措施 
  2.4.1 情绪聚焦的干预措施 
  政府主动发现自身问题并真诚道歉有利于挽回恶局。如果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及时在公开场合就自身责任真诚的向群众道歉,这本身就是化解矛盾的好措施。 
  2.4.2 问题聚焦的干预措施 
  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减少集群行为的有力措施。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将有利于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2.5 善后处理阶段的干预措施 
  2.5.1 情绪聚焦的干预措施 
  构建有效的情绪宣泄机制必不可少。政府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对集群行为的参与者实施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参与者合理宣泄负面情绪,使他们安全顺利地渡过这一危机。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过程中,心理疏导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2.5.2 问题聚焦的干预措施 
  首先,构建政府与公众间的良好的沟通机制。它需要从信息共享,透明政府行为,媒体沟通三个方面入手;其次,积极构建灵敏、快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综合预警机制是善后处理阶段必要的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一建立高度灵敏、全面的社会舆情信息收集监测机制;二建立高效、快捷、多管齐下的矛盾联动调处机制;三积极发挥自媒体在事件中的预警作用。
  3 启示与展望 
  学术界对集群行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从发展周期来分析其演化路径的研究比较少。集群行为的双路径演化微观阐述了集群行为整个演化过程。可以预期,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张书维,王二平.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730-1740.   [3]罗成琳,李向阳.突发性群体事件及其演化机理分析[J].软科学,2009(6):163-171.   [4]马建华,陈安.突发事件的演化模式分析[J].安全,2009(12):1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