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信息管理
  • 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建立物流管理中心信息管理监控体系_交通工程论文

    物流管理是一般工业、商业企业生产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物资管理部门的基础管理工作,需要对物流的基本信息、库存管理、货位信息、供应物流信息、物料的调配信息等进行系统管理和分析,提高物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效率,求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涟钢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物资供应量越来越大,建立公司资源计划( ERP)管理信息系统,公司的管理模式进入了信息管理时代。 1 公司目前信息资源的特点 111 ERP系统对信息资源的影响ERP系统上线后,基本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基本实现了涟钢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集成统一;将过去人工的、比较随意的工作方式强制变成了必须按流程规定进行,不得有个人随意性的规范程式,要求员工在更广泛的时间空间上进行协同工作,团队合作与团队效能成为大家是否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生产经营的各种信息全部进入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随着ERP系统的运行和不断推进,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离不开该系统的运行与数据的支撑。 112 目前ERP系统提供信息资源的状况ERP系统是一套完整的体现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思想体系。但是ERP系统在应用中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包括ERP软件本身的限制,公司内部条件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公司文化、公司员工素质、公司管理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以及公司外部环境的限制等。 在实际运作中,系统的操作技术问题已没有多少障碍,但涉及流程或管理问题时,由于ERP系统全靠关键用户推进的模式,一把手工程已只是个形式,制约了ERP系统与生产管理体系的融合与使用效果,有些工作无法得到领导和单位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无法结合系统对问题进行解决,不能将ERP的管理观念有效地融入生产中及系统地推广。 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始信息在系统中已经存在,但不能及时提炼为预测、监控和指导内部工作的决策信息,通过ERP系统发现的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或改进。管理的内容还只停留在系统数据的录入与原始信息的查询上,并没有使企业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处理中解放出来,与管理决策的融合程度很低,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2 管理者对供应物流信息的要求物料的管理与供应是物资管理部的基础管理工作。管理者需要对物料的基本信息、库存管理、货位信息、供应物流信息以及内部业务运作信息的综合分析,来预测、监控和指导内部工作,同时要了解相关业务单位的业务信息,实现业务协同,提高物料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效率,求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ERP系统目前提供服务于物资管理生产经营的信息主要是成本费用、物料的收发存报表和原始的操作记录信息等,不能系统地反映出物料供应的物流、收发存、检验、货位、库容等业务信息;不能及时发现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建立供应物流信息管理监控报表体系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效的供应物流信息管理监控报表体系,为管理者提供内部业务运作信息,来预测、监控和指导内部工作,了解相关业务单位的业务信息,实现业务协同,提高物资管理部库存管理水平、供应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11 确定供应物流信息管理监控报表体系架构根据物资管理机构设置、ERP系统和供应物流的特点,建立由中心领导长亲自抓,数据管理科为主体实施,各科室、车间领导、系统管理员、关键用户、统计员、数据员参与的以管理型报表为主线的信息搜集、监控、汇总、分析与反馈的信息管理监控体系(架构如图1) 。 312 信息的收集、汇总、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数据管理员根据物资的类别将物料的收发存、进厂检验和供料检验情况、物流信息、库存地、库容等信息从SAP系统中按分析报表要求采集原始数据,统计员根据各类物料的分析报表汇总,数据管理科与系统管理员根据汇总报表对物资管理部的物料库存、供应物流、品质检验、库存管理以及相关单位对业务的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对所发现的问题与数据员、关键用户进行核实分析后,再将汇总的报表与分析情况汇报中心主管领导,中心主管领导根据报表与分析情况对生产、供应、管理、ERP系统运行及相关业务单位在协同中的问题进行决策。再由各科室车间领导和系统管理员、关键用户在生产经营和ERP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落实解决。 313 报表体系的要求31311 要充分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报表体系要符合ERP的管理思想(供应链和信息集成是ERP原理所依据的两项最基本的概念) ,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改变物资管理的经营战略思想,着眼于供应链上物料的供给过程,体现信息、物料和资金的动向,反映各个环节的供需矛盾;要尽量集成供应链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31312 要反应本单位的主要业务,物料分类分层一目了然根据物资管理主要业务的实际情况,报表按大类、中类和具体物料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大类分铁矿石、煤、焦、废钢铁、膨润土等。 中类将铁矿石分为粉矿、球团矿和块矿,球团矿分为进口球团和国产球团,块矿分进口块矿和国产块矿;焦可分为焦粉和焦碳,焦粉分外购和自产焦粉,焦碳分外购和自产焦碳;煤可分为焦煤、烟煤和喷吹烟煤;废钢铁分为废钢、生铁、切头切尾和氧化铁皮,废钢分外购和回收废钢,生铁分外购和自产生铁等。将物资管理的主要业务和物料在报表中分类分层一目了然的反应出来。 31313 以库存地为信息管理单元,保证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与库存地的对应关系根据物资管理对主要业务的管理信息需求,报表以库存地为信息管理单元,对各物料的初期库存的干重与湿重、本期入库及入库商检、本期出库及出库厂检、入库商检与出库厂检之间的差异对比、期末库存的干重与湿重及金额、库存损耗和各库存地的库存容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库存管理。 31314 报表要具有可追溯性,报表之间相互链接报表数据不仅要系统全面,并且通过数据相互链接的方式使报表之间具有连续性和可追溯性,特别是商检与厂检数据差异和检验数据反冲操作对系统库存与实际库存的影响;干重库存、湿重库存与实际盘底数据之间的差异;库存地容量的变化等要做到连续不间断的监控与分析,预测出其发展变化趋势,指导物资管理的生产经营和信息化管理。 4 领导者、ERP关键用户、数据员在信息管理监控体系中的作用411 领导者在信息管理监控体系中的作用任何一个系统运行的好与坏,与企业的管理者有密切的关系, ERP系统是一套完整的体现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思想体系,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包括公司一把手、部门一把手、科室车间一把手、班组一把手) ,信息管理监控体系也不例外,领导者在整个信息管理监控体系建立、实施过程中起到把握全局的作用,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是信息管理监控体系运行是否高效和是否起到预测、监控和指导内部工作起决定性的作用。

  • 中介公司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_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信息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计算机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管理系统。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企业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中介公司的业务管理系统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中介公司业务管理系统. 关键词:信息管理,SQL Server 2000,Struts ,hibernate 目 录 1引言4 1.1中介公司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概述4 1.2中介公司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和意义4 2需求分析5 2.1生命周期5 2.2需求分析5 2.3数据流图5 2.4数据字典6 2.5结构图7 2.6撰写模块说明书8 3数据库设计9 3.1数据库设计9 3.2数据库简述9 3.3数据表设计9 4系统设计与实现12 4.1系统登陆窗体及主界面12 4.1.1登陆窗体界面12 4.1.2系统主界面13 4.2系统功能窗体13 4.2.1公司信息维护页面13 4.2.2业务信息维护页面22 4.2.3公司信息汇总页面28 4.2.4修改账户密码页面30 5程序系统的测试与安装32 6总结34 7参考文献34

  •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技术是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结合石油石化企业实际,剖析财务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企业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异同与区别,提出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对策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企业经营管理拓展了新的空间,对信息的获取、处置和运用越来越成为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作用在国内外一些品牌企业已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数次败阵的美国传统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优势,在与日本及欧洲企业的搏杀中大获全胜,使传统企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近上世纪末来,比尔·盖茨提出了数字神经系统,就是以企业信息全面计算机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系统为载体,再加上全体员工的参与,达到对企业的管理就像一个人控制自己肢体一样灵活、迅速、高效。从这样的发展形势看,虽然传统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仍然是竞争的重要因素,但最核心的还是信息之间的竞争。谁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谁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对信息的有效使用,谁就掌握了商业竞争的主动权和胜算率。企业尤其是石油石化企业,如何寻求突破,在流程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决策信息化的进程中通过信息管理的提升,实现向信息管理要效益的目标,成为石油石化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油田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组织机构,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大都是穿插于有关的财务制度、办法的章节之中,浅浅一说,泛泛而谈,没有独立成文,对财务信息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长期执行兼岗履职,财务信息对基层部门不透明、不公示,对同级部门有保留,不共享。以成本信息为例,目前会计部门提供的仅仅是油田企业月、季、年的原油生产总成本、单位成本等信息,但并没有提供油田企业当月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多少,边际贡献是多少,毛利率是多少,油田开发的经济成本是多少、决策的成本底线在什么地方等与决策息息相关的信息。 (二)误将会计电算化视同为财务管理信息化 ERP的投入使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核算效率,一些人就认为等于建成了会计领域的共产主义,满足了。还有人认为,这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但事实上ERP只是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从业务的发生、入账、审核、分配到结算的会计账务核算功能,虽然也具备一定的管理功能,但在财务信息方面上,远没有达到目标成本管理、责任会计制度的专业化水平,对一些常用的投资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管理技术也没有纳入其中。提供的信息是有局限的、有限的。另外,有的人还用ERP代替信息管理,当需要信息时,流行语就是自己上ERP里查。且不说既费时费力和不够专业化,而且容易造成财务信息使用的不准确。工作中就有负责成本的同志去查阅税务信息,因税务知识有限,出现税款信息使用错误,造成笑话。 (三)对会计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的能力不足 目前,管理会计、质量成本、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在财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对财务信息的要求突破了传统会计信息的理念和意义。也就是说,在应对企业未来的管理中,不仅需要会计意义上的资产、成本、利润等信息,更需要资产评价、市场成本、投资决策相关的变动成本、现金流量和投入产出等反映企业未来管理的信息。而目前恰恰就缺少这种能够把会计信息通过加工、整理、分析,由原来只反映过去历史的死东西扩充为反映企业未来活信息的能力。 二、企业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区别 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是指企业为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正确理解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定义,划分会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区别,对于开展财务信息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从内容看,会计信息主要指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附注。强调的是一种利用核算技术取得信息的过程。财务信息则包括了会计信息,并通过对以会计信息为主要原料的资源进行运算、分析、加工等方法取得一些新信息。强调的是利用管理技术实施原有+创新的过程。 二是从作用看,会计信息都是在历史成本计价方式下取得的,其作用是客观地反映在过去的经济活动中价值量的变化,向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者揭示已发生的财务情况和已取得的经营成果,属于典型的过去式。财务信息不仅采用了历史成本计价法,还采取了其他的计价方法,如在对未来投资项目上采用了净现值法,在进行市场预测中采用了变动成本法,在设备重新购置中采用了重置成本法。这是其一。其二,通过销售保本点、现金流量、边际贡献、投资报酬率等指标分析,新增了反映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信息。 三是从信息表现形式看,会计信息基本上是内部生成,通过货币计量,以原生态的数字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财务信息则不然,一是有相当多的信息如管理计划、市场预测、财务评价等多以文字形式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二是有相当多的信息并不来源于企业内部,而是外部环境。如市场销售、应收款项清欠等信息,内部是不可能得到的。这也是会计信息不能代替财务信息的一个重要理由。 三、关于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 企业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应当建立一座能把产品研发、物资采购、生产销售等资源进行高度重组、融合、再分配的平台,并以这个平台为载体,向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分别提供不同层级的信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向信息管理要效益。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近年来对财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明确CEO是财务信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CFO负责财务信息工作的组织开展、软件开发、网络监控和人员培训,并逐步实现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的宣传力度,普及财务信息管理知识,纠正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信息化的错误观念,为财务信息化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二)建立专业化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 机构、制度和人才是实施管理的核心硬件,就如同开办企业离不开资金、设备和技术一样。要实现财务信息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一是要成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定岗定责,提高组织保证力度。二是把插入在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信息管理规定、办法提出来,重新整章建制,建立新型的财务信息管理流程、规范和制度。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掌握专业化信息的管理手段、方法;同时,在岗位设置上,由兼职履责改为专职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人员的才干。 (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离,提升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置的效率 从划小核算单位到油田五单管理,从会计手工核算到ERP,我们的思维始终把会计核算作为推进实际工作的重点,而把管理作为了口头推进工作的重点。原因是什么?除了观念上的习惯,那就是一直没有实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离,用一个机构同时实现会计核算和监督(管理)两个职能,造成了核算不细,管理不精,信息不畅,作用不高的局面。如果不实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就会严重影响对财务信息的交流、使用和管理,因为谁也无法保证在兼岗履责的情况下能让信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的效果。事实也证明,美国的大企业能够在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中打败日本、欧洲等竞争对手,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实行了核算与管理职能的分设,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置中占得了先机,从而获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四)加强信息的集成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失败教训表明,信息不灵、管理效率低下、风险控制不力是造成企业经营失败的三大元凶。但这三大元凶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加强信息的管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企业任重而道远的基础工作。一是将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等信息纳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拓展信息来源,丰富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内容;二是将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制度、变动成本法等现代管理技术融入会计电算化,增加财务信息的科技含量;三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置实施流程化运作、标准化管理,消除信息传递不规则、不规范和孤岛现象,减少人为差错。总的目标就是达到四个对:即对每一次作业都能产生标准的量化;对每一项控制都能得到适时的结果;对每一条信息都能得到及时使用;对每一项决策都能得到可靠的信息作保证。从而起到强化内部控制、规避市场风险、化解财务危机和提高决策水平的功效,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五)适度开展财务信息内部公示,加强民主监督 监督是发挥信息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一种好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一些企业总是把财务信息的内部公开当成临时任务,走过场,履形式,公示的多半是一些隔靴搔痒的信息,隐瞒职工群众真正关心的财务信息。有的单位直接以保密为由,搞暗箱操作,公示的是一些经过技术处理的信息。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不到落实,也直接影响了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新《准则》对必须公开的财务信息如职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成本开支等提出了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以一定的方式向职工公示的明确要求。笔者认为,信息的内部公示,是推进企业苦练内功的好方子。它不单单是提高了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财务公开(如领导人的个人收入、职务消费;重大工程转承包;大宗物资采购等),增加了透明度,加强了民主监督,消除了权力腐败。这就使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在这些信息面前,没有什么投机取巧而言,也没有多少空子可钻,只能是面对现实,苦练内功,理性地行使职责权限,民主地管理企业,规范地进行重大事项的决策,做到固化决策流程,严格规范操作,实现穿透管理,向科学管理企业迈进。

  • 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改革探析_管理学毕业论文

    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改革探析_管理学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酒店旅游)的办学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是一所具有酒店与旅游行业特色的独立学院,所设专业均围绕酒店、旅游行业而建设,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行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酒店旅游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凸现。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系统地思考本专业教学体系中各环节的内容,进行一系列专业创新改革,全面提高本专业人才素质。本文浅谈一下对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点认识。 一、确立科学的专业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独立学院填补了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两种办学类型之间的应用型本科层次高校的空缺。独立学院要培养的本科人才不能等同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必须比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也要比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服务社会。[1] 因此,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我院在制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时,借鉴国内大学以及兄弟独立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以提高特色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学院办学经验与酒店和旅游特色,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思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致力于建立适应我国酒店旅游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明确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与时俱进,必须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修改并完善专业教学计划,不断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使教学内容体现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目前,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一般包括基础课、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4个层次。其中主要课程包括了管理学原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管理学等16门课程,核心课程是本专业本质特征的体现,它是由主要课程中选出的管理学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组成。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在主要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设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部分基础课与专业课,增强学生的行业背景,更好地为酒店、旅游信息化领域服务。 根据社会需要和技术的进步,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创建能够满足动态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同时要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及时的获取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使其在毕业时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学分制的管理、加大选修课比例、每学期邀请专业人士和酒店旅游行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加大实验与实践课时的比例等,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完善学校的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共享教育资源,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将相关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融入到专业的教学中,聘请兄弟院校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首先确定必修课程,其它课程则根据专业拓展的方向不同进行分类,完成必修课程的学生,可从分类课程中选择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学习,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我院培养服务性行业信息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针对我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环节应以理论培养体系为基础,结合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同理论培养体系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实践培养体系。根据理论培养体系将本专业的实践体系分成课程设计、行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部分[2],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按照课程设计、行业实践、综合实践的顺序安排实践环节,逐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满足本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需要良好的实践平台,一是建立软硬件配置合理的校内实验室;二是积极与酒店、旅行社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掌握行业的动态以及相关流程,另外,积极与当地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锻炼学生动手能力。[3] 四、加强师资建设,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教学,教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为了保证酒店旅游行业信息管理人才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建设。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像酒店、旅游这类服务性的行业同样受到了冲击,所以必须加大行业的信息化,也就使得我院旅游酒店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进行变革。面对变革,教师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投入到酒店和旅行社中去了解行业和业务流程,捕捉行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从而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需求的改变;其次,教师要积极参加学科的前沿研究、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将所获得的内容填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获得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从而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再次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努力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4]此外,专业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或开设讲座。同时加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相互交流,促使教师将学科进行交叉,从而完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联系紧密,所以专业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因此,为了保持长久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专业改革制度。不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我们要认真探索恰当的课程设置方案,根据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标准,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酒店旅游)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对独立学院而言,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创新积极性、学生的实践动手积极性,不断鼓励教师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努力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酒店旅游)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徐建国,逄锦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7,(10):74-77. [3]龚花萍,沈玖玖.中外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55-57. [4]刘青,王俐良.中美信息管理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1):15-19.

  • 探析工程招标代理中信息管理的具体运用_建筑学专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工程招标代理 信息管理 具体运用 论文摘要:工程招标代理行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一种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一项必要手段。信息管理为工程招标代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解决传统弊病的全新思路与方法,加强工程招标代理中信息管理的具体运用,对于促进工程招标代理事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当前我国工程招标代理的弊病及其对于信息管理的主要需求,并尝试针对工程招标代理中信息管理的具体运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我国的工程招标代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建筑工程行业中逐步推进,一晃已经走过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可以说我国的工程招标代理事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且其运用范围也日益壮大,同时,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可谓是发展神速。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的各类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已经超过了5000家。对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而言,应当掌握包括招标企业、投标企业、评标机构及专家、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这就是说,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不但要充分把握招标企业的意图,比如招标企业对于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造价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招标企业对于工程投资资金安排的设想等,还应充分把握投标企业的情况,比如投标企业的整体素质、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硬件设施等,与此同时,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对于评标机构及专家、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等的最新动态也要做到及时地关注。 1、当前我国工程招标代理的弊端以及信息管理带来的发展前景 在工程招标代理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也无法忽视的是,在全国工程招标代理体系日益壮大完善、工程招标代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的发展大道的这一过程中,当前我国的工程招标代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够尽善尽美的地方。首先,由于工程招标代理行业的资质门槛比较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显得参差不齐,一些弄虚作假、暗箱猫腻等情况仍时有曝光;其次,由于受到各类工程招标代理的管理制度的约束,导致工程招标代理的一些流程较为复杂,而且周期较长,造成工程招标代理事业在一些中小型的工程项目中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何依靠网络来将工程招标代理信息进一步透明公开、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避免信息不畅导致的资源浪费,从而使得信息技术与工程招标代理流程相结合并最终实现工程招标代理事业的信息化管理,是解决当前我国工程招标代理行业中诸多问题的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信息管理在工程招标代理中的具体运用,很有可能使工程招标代理事业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全新的发展前景。 2、当前我国工程招标代理对于信息管理的主要需求 在当前我国工程招标代理业务流程当中,信息的需求在每一个环节都无处不在。根据业务流程发展阶段,可以把信息划分三个阶段。在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前期阶段,采集招标的工程项目信息工程项目是建筑市场的客体,是市场主体的标底,是建筑市场信息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中期阶段,价格信息招标代理机构在获得代理项目后,应当在招标企业委托的范围内承担招标事宜,代理机构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有关资格预审的信息,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所需的信息等;在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后期阶段,主要是反馈信息,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掌握着非常详细、准确和全面的工程项目信息,可以采取适合的方式将这些信息提供使用,同时,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也可以得到这些企业的大量反馈信息,不断补充、更新、完善已有的数据资源,提高信息的使用质量和水平。 3、探讨工程招标代理中信息管理的具体运用 3.1 工程招标代理中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 信息管理是工程招标代理模块中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包含了项目的招投标策划、公发的布告、相关文件的编制与审查、标书的网上预订与下载、项目招投标的答疑、整套资料的最终归档。所谓工程招标代理中的全过程信息管理,就是要做到相关的报表等内容可以实时查询,并可以根据部门分类、委托人的选择以及项目的分类等多种条件进行筛选,从而使得公司的相关人员可以按照自身的权限,对其所负责的具体项目及其运行过程进行实时跟踪,而公司领导也可以实时掌握公司有关的所有招标代理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3.2 工程招标代理中招标资料档案的信息管理 工程招标代理中的招标资料档案应满足有关归档要求,针对业务实际情况,可实现全部资料归档、部分资料归档、欠缺资料动态催交、项目资料查询调用等管理要求。 3.3 工程招标代理中业务数据库的具体运用 工程招标代理中的业务数据库主要有行业信息库、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投标企业信息数据库和评委专家库。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数据库网络,动态掌握招标代理的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做好各类信息资料的收集、分类、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3.4 工程招标代理中业务数据汇总统计分析查询模块的具体运用 工程招标代理中的业务数据汇总统计分析查询模块应具备分类汇总统计、按条件查询不同业务数据功能,满足公司业务协调会议、业务调度会议、部门业务统计汇总、资质上报申请需要,数据应做到准确、统一。 3.5 程招标代理中业务辅助系统的具体运用 工程招标代理中的业务辅助系统应能够按照公司发布的招标文件范本模板,自动生成相应招标文件;在线查询登记开标厅和评标室;开标文件、评标表格、初步审查、电子清标、报价对比等辅助生成。依据公司发布的评标报告模板,自动生成相应评标报告文本;依据公司发布的模板,自动生成中标通知书、成交通知书、招标结果通知书,投标保证金收取退还记录查询。 3.6 工程招标代理中工程造价模块的具体运用 工程招标代理中的工程造价模块主要包括定额及其配套文件信、人工、材料及设备、机械台班等各种要素价格信息和各类工程造价指数。定额主要是现行的消耗量定额及其补充定额、定额解释等;配套文件主要是一些国家、地方的规费、税金等的调整文件。人工价格含各类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市场价格信息;建材信息包含了建材及设备价格、市场行情、价格涨跌趋势、物价指数等,其价格可以分为出厂价、供应价、工地价、零售价、批发价等形式;机械台班价格主要是各类机械型号租赁的市场价格。 4、结语 除此之外,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还担负着发布并传达相关工程信息的职责。首先,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接到招标任务之后,应结合信息管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将标讯进行及时发布,其所发布的标讯能够被越多的投标企业所了解,则工程招标的可选择性也就越大;其次,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还要及时做好工程招标各个方面的信息沟通与传递,从而在招标企业、投标企业、评标机构及专家、招标投标管理机构等四个方面之间架起一座行之有效的信息桥梁,并将各方面的关系协调理顺。总而言之,工程招标代理行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一种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一项必要手段。信息管理为工程招标代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解决传统弊病的全新思路与方法,加强工程招标代理中信息管理的具体运用,对于促进工程招标代理事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智慧杰.信息管理系统在招标代理公司中的运用[J].新会计,2010(01). [2] 赫然.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构筑招标代理发展新平台[J].中国招标.2010(35). [3] 吴鑫炀.论信息管理在工程招标代理中的具体运用[J].价值工程,2010(30). [4] 黎林峰.信息化助力政府监管全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统计工作会议侧记[J].中国建设信息,2009(01). [5] 周建民.招标代理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要点综述[J].中国招标,2009(15). [6] 沈中友.信息化在工程招标代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9(12).

  • 浅析对建筑工程造价构成与造价信息管理的研究_建筑学论文

    论文摘要:文中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内容和主要工作,并分析了相互的关系,为建筑企业成本研究提供参考。 1.引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近年来,我国正以有力而坚定的步伐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的大潮正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也面临着创新与革命。我国建筑造价费用的构成及计算程序和方法对招标投标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因此研究现行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很有必要。 2.现行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 建筑工程产品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是在建筑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是建筑产品价值货币表现的基础。建筑产品的成本反映了建筑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建筑产品过程中的费用支出,集中反映出企业全部工作的经济效果。建筑产品的价格是建筑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的价格是劳动者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创造产品的成本,并获取利润的表现形式,所以建筑工程造价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4个部分组成。 2.1直接费 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两个部分。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1) 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主要时由人工工资、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①人工工资。人工工资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原来人工工资单价是按以前的有关文件规定确定的,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工资水平。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工工资水平相差共远,遏制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另外工人完成分项工程的同时,也相应为企业创造出了利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润的计取方法,使工人创造的利润永远是在定额基础上的利润,不能真正反映出工人剩余时间创造的价值一利润。②材料费。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建筑材料费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只有在了解建材市场行情、价格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有预见性地编制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才能如实地反映建筑工程造价,准确地制定基建计划,促进企业的经济核算,取得良好的效益。 材料的预算价格及其组成: 材料的价格:是材料自产地或来源地或交货地起,途中经中间仓库转运、保管最后到达工地仓库后再出库的综合平均价格。通常是根据各地区建委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编制计算确定的。 材料的预算价格=(材料供应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值 供应价=原价+包装费+供销部门手续费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 (2)措施费 措施费是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包括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夜间施工、二次搬运、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混凝土和钢筋砼模板及支架、脚手架、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施工排水和降水、雨季施工增加、垂直运输机械及超高增加、构件运输及安装、总承包服务等。 2.2间接费 间接费是指不直接用于建筑安装工程主体,而又实际发生的用于企业组织管理活动的费用。通常,间接费包括企业管理费和规费。 (1)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是指施工包括:①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②办公费。办公费是指企业管理办公用的文具、纸张、帐表、印刷、邮电、书报、会议、水电、烧水和集体取暖(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用煤等费用。③差旅交通费。差旅交通费是指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午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养路费及牌照费。④固定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⑤工具用具使用费和财产保险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财产保险费是指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保险。⑥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是指由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工会经费是指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费用。⑦财务费。财务费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短期贷款利息净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等。⑧其他。其他费用包括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业务招待费、绿化费、广告费、公证费、法律顾问费、审计费、咨询费等。 2.3利润 利润是指承包人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为了持续生存与发展,承包人必须获利润。 费用定额规定的利润率是按拟建单位工程类别确定。 建筑业企业可依据本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建筑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本企业的利润水平。利润=(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利润率利润率=典型工程利润/(典型工程直接工程费+措施费) 2.4税金 税金是指按照国家规定计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由施工企业向税务部门缴纳的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等。它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向纳税人按规定税率征收的货币金额。 3.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一个现代化的组织机构实现其主旨目标的前提.它为管理和经营工作提供指令或依据。管理活动中的信息不会自动流向管理者,因此对原始的数据、信号加以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信息管理。其实质就是根据信息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信息沟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达到正确决策的日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把握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做到了解和掌握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类;掌握和正确运用信息管理手段;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3.1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内容 (1)工程造价资料积累 建设工程造价资料积累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经过认真挑选、整理、分析的工程造价资料是各类建设项日技术经济特点的反映,也是对不同时期基本建设工作各个环节(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经济、管理水平和建设经验教训的综合反映。工程造价资料积累的目的是为了不同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料来完成各自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任务。工程造价资料积累,一方面要包括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程造价资料。另一方面要体现建设项目组成的特点,应包括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造价资料,也要包括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造价资料。而且这些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的内容,不仅要有价,还要有量。 (2)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用量的价格管理 设备和材料的支出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须存储它们的用量和价格。特别是用量,其与价格相比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掌握了设备和材料的用量,就可以随时套用最新价格,从而快速地得到对设备和材料支出的最新估计。用这些估计与原价格体系下做出的估计相比较,还可以看出设备和材料支出的变化情况。 3.3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 对企业信息的管理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流的管理过程。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储存和信息传输四个环节,其核心是全面正确地把握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正确应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对信息源、信息流、信息载体以及信息接受进行系统的、严格的、细致的、综合的管理。其主要工作如下: (1)信息收集主要指原始信息的获得,包括:确定企业的信息需要;规划信息收集的途径、方法、程序;组织实施收集工作。 (2)信息处理对大量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排列、比较和计算,是指系统化、条例化,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与适应性。 (3)信息存储指加工整理后的信息全部存储起来,供以后参考备用,常用的方式有两种:手工建立信息资料档案;使用计算机将信息资料编码存储。 (4)信息传输包括:建立有一定容量的信息通道;明确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 4.结束语 我们应理顺工程成本的费用构成,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快速准确地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企业竞争优势,达到控制成本、取得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建.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J].城市建设,2011(9). [2]刘秀凤.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4). [3]王国友.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9).

  • 浅谈网络数据信息管理软件中间层设计_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

    浅谈网络数据信息管理软件中间层设计_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基于XML的新一代互联网网管已经成为当今网络软件中间件管理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设备、服务及平台都宣称支持XML技术。它是一种数据交换格式,允许在不同的系统或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通过一种网络软件中间件化的处理机构来遍历数据,每个网络软件中间件节点存储或处理数据并且将结果传输给相邻的节点。 XML是一种使用标记来标记内容以传输信息的简单方法。标记用于界定内容,而XML的语法允许我们自行定义任意复杂度的结构。它是一组用于设计数据格式和结构的规则和方法,易于生成便于不同的计算机和应用程序读取的数据文件。这使得XML具有以下特性: (1)通过使用可扩充标记集提供文档内容的更准确说明 (2)可用标准化语法来验证文档内容 (3)使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文件交换更容易 (4)支持高级搜索 (5)将文档结构与内容分开,易于用不同形式表现相同内容 (6)XML改进用户响应、网络软件中间件负载和服务器负载 (7)XML支持Unicode XML还有其他许多优点,比如它有利于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完全可以充当网际语言,并有希望成为数据和文档交换的标准机制。 由于XML具有以上诸多特性,使得它的实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采用基于XML的网络软件中间件管理技术采用XML语言对需交换的数据进行编码,为网络软件中间件管理中复杂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机制。XML文档的分层结构可以对网络软件中间件管理应用中的管理者-代理模式提供良好的映射,通过 XSLT(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s)样式表可以对XML数据进行各种格式的重构和转换,加上XML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各种免费和商业的XML开发工具发展异常迅速,因此使用XML来定义管理信息模式和处理管理信息十分便利。 1.插件技术设计 我们已经习惯于一个人独立进行软件开发,每个人都使用自己的风格进行程序设计,但随着工程项目变大或者是对时间要求比较紧时,就需要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是上百个人协作进行软件开发与设计,这时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若干人所编写的软件代码(有可能是链接库、组件)进行无缝地集成,纵然进行源代码集成是个比较传统也比较成熟的方式,适当使用链接库或组件,也可减少源代码的泄露,但经常的情况是每一次的程序集成和代码维护都需要重新编译与链接源代码和重新发布新软件,这种工作有时又是非常麻烦的。那么就有疑问产生,能不能有一种方法将需要开发的目标软件分为若干功能部件,各部件之间遵循着标准接口规定,这样在各个部件按要求开发之后,在进行整个软件集成时只是将需要的部件进行组装,而不是集成各源代码或链接库进行编译与链接,需要新的功能组件时也是按规定开发,之后只进行组装软件就可以使用,这就是使用一种二进制的软件集成方法。这就是平台+插件的软件设计方法。 1.1 软件插件中间件技术流程 软件插件技术是现代软件设计思想的体现,着名的Photoshop、Word、Excel都或多或少的利用了插件技术。插件技术改变了以前的单窗体、多窗体界面,实现了不同功能模块的无缝结合。插件技术更易于造就一个庞大复杂的软件。各用户软件领域所应用的插件技术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类似批命令的简单插件(文本插件)。事实上这种插件的自由度非常低。使用这种方法的软件有Win Hacker等,运行这种插件后,会一步步要求用户进行选择/输入,最后根据用户的输入来执行一系列事先定义好的操作。这种插件一般是文本文件。功能比较单一,可扩展性极小。优点是插件做起来非常方便,即使是对程序设计了解不多的人也可以制作。如WinAmp的Skin。 二是使用一种特殊的脚本语言来实现的插件(脚本插件)。这种插件比较难写,需要软件开发者自己制作一个程序解释内核。比如微软惹了很多麻烦的宏就是这种类型的。Microsoft Office就提供了开发者用于扩展辅助功能的内置VBScript(VBA)。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需使用其它工具来制作插件,软件本身就可以实现,普 遍出现于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中。 三是利用已有的程序开发环境来制作插件(程序插件)。例如PhotoShop等软件使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软件在程序主体中建立了多个自定义的接口,使插件能够自由访问程序中的各种资源。这种插件的优势在于自由度极大,可以无限发挥插件开发者的创意,这种插件是狭义范围的插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插件。而这种插件机制的编写相对复杂,对于插件接口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插件的开发也需要专业的程序员才能进行。  1.2 插件技术在中间件系统的应用模式 网络中间件管理系统的多处设计都使用了插件技术,比如在:数据采集方面即使用了java script,也用了程序插件;在配置管理方面使用了简单插件;在故障管理的处理行为方面使用了程序插件。 总之,管理平台本身已实现一种通用的平台+插件软件开发的框架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思路和设计方法可行,可以应用到具体软件开发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软件合作开发与集成问题,对有版本级别的软件开发更为有用。高级版的软件安装有高级版的插件,低级版的软件不安装高级版的插件,这就给程序分发和开发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于有系列化功能的软件,系列化功能由插件实现。 2.NetFlow技术设计 Netflow技术首先被用于网络软件中间件设备对数据交换进行加速,并可同步实现对高速转发的IP数据流(Flow)进行测量和统计。经过多年的技术演进,Netflow原来用于数据交换加速的功能已经逐步由网络软件中间件设备中的专用ASIC芯片实现,而对流经网络软件中间件设备的IP数据流进行测量和统计的功能也已更加成熟,并成为了当今互联网领域公认的最主要的IP/MPLS流量分析,统计和计费行业标准。Netflow技术能对IP/MPLS网络软件中间件的通信流量进行详细的行为模式分析和计量,并提供网络软件中间件运行的详细统计数据。 为对运营商网络软件中间件中不同类型的业务流进行准确的流量和流向分析与计量,首先需要对网络软件中间件中传输的各种类型数据包进行区分。由于IP网络软件中间件的非面向连接特性,网络软件中间件中不同类型业务的通信可能是任意一台终端设备向另一台终端设备发送的一组IP数据包,这组数据包实际上就构成了运营商网络软件中间件中某种业务的一个数据流(Flow)。如果管理系统能对全网传送的所有数据流进行区分,准确记录传送时间、传送方向和数据流的大小,就可以对运营商全网所有业务流的流量和流向进行分析和统计。

  • 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_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范文

    浅析电子商务时代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_电子商务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管理 信息系统 人才培养 论文摘 要: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知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时代的特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是信息资源管理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信息社会将呼唤大量从事该专业工作的人才。我国既缺乏从事信息采集、经济预测分析、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硬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更缺乏既通晓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因此,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同时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何造就新型的信息管理人才,使他们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能力,以适应社会信息管理这一要求,成为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历史与现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开办了信息管理专业,最开始叫电子数据处理(EPT),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比较规范的专业名字,即管理信息系统(MIS)。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这一专业,有的成立了信息管理学院。在我国,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对应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差不多所有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性大学陆续建立起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与此同时,我国的大部分具有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优势的工科院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办起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200 所以上,且已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多种层次。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这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 2.1.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组织业务功能 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包括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知识工作、办公信息、决策支持、群决策支持以及经理支持等系统,这些信息系统针对组织中的某个具体管理功能(如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在这方面,学科的研究重点在于理解计算机应用的特定领域,以建立组织中应用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的基本逻辑。 2.2.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该学科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研究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早期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建造可靠而有效的信息系统,为组织提供更多的价值(提高运作的效率、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或创造新的价值);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和商品化软件市场的形成,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信息系统的实施及相关的管理问题。 2.3.信息系统的管理。早期的信息系统基于大型计算机主机,因此集中式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此后,随着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和软件的普及,如何管理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功能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软件市场和信息系统服务的兴起,信息系统外包成为新的热点,为本学科提出了诸如信息系统的可控性、基于合同的信息系统供应。购买关系等研究问题。近年来,信息系统管理的研究课题反映了复杂的管理问题,包括信息系统的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变革,以及全球化经济中的跨国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研究通常是跨学科的,它涉及的领域包括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等。 2.4.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尽管如今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现代组织运行的基本条件,但从计算机被引入管理领域起,就一直有人怀疑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价值。信息系统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准则、方法和过程,就一直是该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早期用以代替人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目标基本上是提高运作的效率而不引起组织的变迁,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就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评价信息系统价值的方法。然而,随着组织中的综合信息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信息系统的战略价值和无形的品牌价值等非直接的经济价值必须加以考虑。同时,信息系统的组织价值还面临着如下的问题:谁获得益处?是否其中的一些人员会失去位置?是否一些人员的权力会被改变?是否组织会因为信息系统的使用变得脆弱(如由于系统的故障、专家乃至运作人员的流失)? 随着信息系统引起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传统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就显得更不适用了。人们必须从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和经济理论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方面寻求答案。 2.5.信息系统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 从该学科诞生伊始,人们就开始研究信息系统对社会福利、工作模式以至生活模式的影响。研究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和风险对于组织中或组织以外的不同人员的不同影响,不同的信息系统对组织的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不同影响;考察信息系统对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对社会民主生活人的隐私和身份认同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议 3.1.坚持宽基础上的专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掌握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其它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但不要求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都精通。同时该专业的学生应该精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方面应该是专才。 3.2.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才是经济的支柱,信息是经济的生命。这是日本人的观念。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原因就在于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国内外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然而在我国,这种信念、观念和意识仅为一部分人的认识,不少人还处在朦胧状态。因此,强化信息意识,提高国民的整体信息意识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图书、互联网等一切传播媒介,大力普及信息意识,增强人们的信息智能,提高人们认识信息、吸收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3.3.加强教学改革,更新课程内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与人们对信息利用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养以应用型为主的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而用户的需求和信息技术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对于有关信息资源开发过程及原理方法的核心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而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及学生因素又会使该专业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课程体系会呈现一定的变动性。 对于专业课,目前有许多信息管理方面的课程是新开设的,要加强对这部分课程的研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或遗漏。由于本专业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学科,因此,要不断地将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有关信息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课题和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与新知识及时吸收到课程中来,从而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此外,要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如美国、英国近年来在信息管理教育方面增设了许多有关信息技术、信息交流与人际交流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内容。有关现代化技术类课程,首先要让本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网络化知识,其次在基础课中充实新技术研究成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 选课,范围包括基础物理、基础生物、基础化学、实用写作、外语,汉语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市场信息学、企业管理、社会信息系统管理等课程。 3.4.教师要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育思想现代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双翼,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反之,为了引进和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胆探索和改革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引进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可以采用按专业教育内涵、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实验教学的模式,组建诸如知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检索等专业实验室,一方面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对专业学生开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6.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 我们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一个缺乏优秀教师队伍的专业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学院来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在校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保持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的活力,尤其要注意利用因特网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吸收信息研究新成果,以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研究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7.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开拓人才 从当前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兴起,就业市场的拓宽看:未来21 世纪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普遍强烈;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就业市场上需要的不是传统的信息管理人员,而是既精通信息知识,又具有某些专门领域知识的双料专家,即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多面手,尤其是社会适应性强的开拓型信息管理人才。这一需求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教育机构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 3.8.注重与国际接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主要是指:专业口径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手段,以及人才培养技术规范与体系方面的接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改革中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是要在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保持我国的特色,发挥我国的优势,确保有关教育与学术交流的渠道比较畅通,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持续发挥其优势,以求与国际上本专业的教育同步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教育体系和专业教育的国际接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目前情况和教育面向21 世纪发展的需要,可以考虑在优化我国信息专业结构中实现宽口径的国际接轨,着重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国际化,以进一步完善专业教育体系。 结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面对的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因此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没有操作经验可以借鉴,社会认知度不高的情况下,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必须在理论深度具有一定基础上,认识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5,(02). [2]黄俊民,顾浩.信息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0,(04). [3]杨风召,程超.电子商务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06). 

  • 简析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的应用与发展_论文范文​

    简析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的应用与发展_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我国微机保护装置逐步得到了普及应用,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与电力系统的整体科技感相应提高,对电力系统形成了一定的保护能力。现阶段人工处理模拟信息的一些数字数据内容需要人工分析后才能实现资料的备案和实验档案的记录,信息化的电力系统管理对继电保护和故障信息处理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文中主要针对继电保护和故障信息管理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自我的观点。 1、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及电力系统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此相比,各种微机保护、故障录波器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却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继电保护信息的监控、系统故障及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显得相对滞后,极大地影响了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成为电力运行部门日益迫切的需要。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相关厂商为实现保护与监控网的信息交换,研制了保护专用的信息管理机以及与监控系统配套的继电保护工程师站,但存在通信方式落后、与其他类型保护及录波器不兼容、通信时钟不统一等问题,这使其实用化受到了限制。为此,原电力工业部在《关于开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年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此后,国家电网公司及南方电网公司也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继电保护运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及考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作者通过对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根据这一系统在电网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价值 2.1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继电保护与故障管理系统在整个电网工作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对系统进行检查,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与统计,并根据这些信息所反应的问题进行改善与处理,对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导致劳动生产率较低。所以,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2.2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继电保护所涉及的数据、图形、表格、文件等进行输入、查询、修改、删除、浏览。由于管理对象层次多、结构复杂、涉及几乎所有一、二次设备参数、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图档管理甚至人事信息等事务管理,各层保护专业分工较细,这使得数据库、表种类很多,利用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3、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3.1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具有广泛的信息数据源是维持继电保护欲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顺利运行的重要内容,其分布大概有以下三种: 第一、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RTU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第二、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第三、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3.2系统结构 为了能够对各级用户进行充分利用,在进行继电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作为这一系统的数据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系统的自动运营能力,还能够及时的将各种数据源联系起来,提高了运行效率。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MIS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系统方法与功能 第一、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数据库的管理与信息化的故障管理结合,科学的建立方法库,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第二、软件应用功能,首先要建立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提高软件本身的应用能力和软件本身的科学化管理能力维族的,其中包括: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其次,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第三、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GIS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第四、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辅助分析数据来源。另外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第五、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开发工具是提高信息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动力,采用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4、系统特点 4.1可靠性高 这种新型的继电保护与继电管理系统采用的是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所以可靠性较高,方便进行维护与升级。其主要内容就是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即使某一客户工作站突然发生意外事故,也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他功能,降低了风险,而且对故障的恢复也很方便、快捷,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4.2使用性强 这种新型的故障管理系统的应用,解决了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有效的帮助继电保护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相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4.3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这种数据仓库技术可以让继电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变得更加广泛,并且具有开放性与先进性,使继电保护变得更加方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5、结束语 目前,各个发供电企业的MIS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Internet/intranet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长朱.基于Web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远程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继电器,2010.10,90-92. [2]尹涛等.继电保护的图纸管理及图纸管理系统.继电器,2010.02,10-12. [3]徐峰.浅谈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3,30-32.

  • 试论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实现的途径与策略_论文范文​

    试论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自动化实现的途径与策略_论文范文      摘要:实践证明,在电力行业中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余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和电力市场逐渐形成,供电企业已经由原先让上级满意变成了让用户满意上来。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管理现状的分析对其实现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认为实现的途径和策略可以从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全员对其认识上提高和系统运用所需的知识学习三个方面上加以突破。 电力系统作为国家基础经济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迅速发展,运用信息管理自动化建设对电力企业解决信息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必然。换句话讲,建立并拥有一整套先进的适合于电力系统自身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电力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信息化工作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对电力系统信息自动化实现的途径与策略探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电力系统管理的现状分析 电力行业是应用信息技术较早的行业之一,但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人员素质,直至90年代初,仍处于一般应用水平,其信息化程度与客观需求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但随着国家对其重视程度的提高,时至今日全国大部分省市级电力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已实用化,可以说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应用效果上仍然感觉不是很理想,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伤存在着不平衡性。尤其是一些县级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发和应用上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在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回报并不明显。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规范上比较差,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不重视、管理方法不合理等。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系统的运用过程中其系统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较多的电力企业运用的信息管理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管理模式。其主要作用就是将企业相对孤立、零碎的信息转变并形成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有组织的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就彻底解决了信息存放的冗余问题,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可以说这个系统在一定的程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的信息管理。但是由于MSI技术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MSI无法适应多变的管理环境。基于MIS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的情况下,统(DSS,Decisions Support System)便随之研发出来。二者的区别主要是MSI是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而DSS更主要的是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立模型、挖掘规则等方式,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随着系统的不断运用和相关漏洞的修复,数据仓库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形成。以至于后期的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灯相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基于抄表数据的综合决策支持)。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者理念和对系统的把握,电力系统的信息管理自动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看到硬件的不断发展也要看到软件发展的不足,即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实现途径和策略。 二、实现的途径与策略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信息管理电自动化硬件的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我们知道,在进行的信息管理目的就是要将各种信息收集过来 ,然后进行分类、整理、抽取和融合 ,获取有用的信息 ,最终为应用服务。所以,对供电企业而言 ,信息融合的主要目标是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融入先进的系统思想 ,深入配电网管理各个环节 ,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配电网的数字化运营 ,并将以更加先进、实用、成熟的服务回报广大用户。为此,有效的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最优化服务的主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实施信息管理自动化呢,笔者对其途径与策略有如下几点思考。 首先,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是管理自动化实现的保障。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管理自动化系统也越趋于庞大、复杂,要想能有效的运用必须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进行修正。这其中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不仅如此,一套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投入使用同样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这些都需要得到国家政策上支持和资金上的大力投入。因此,国家支持是保障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实现的首要成功要素。 其次,通过全员对其认识上提高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好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者的接纳,如果管理者对其有抵触情绪,那么你再好的系统也只是一个摆设。所以,加强对其系统的充分认识,了解其对于提升我们工作效率的好处,从认识上使系统工作人员产生重视的态度。这里面尤其要值得一提的就是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对系统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提高全员系统运用知识学习以确保实施的能力。实践证明,在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我们管理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对系统的全员进行相关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促进系统有效运行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发展更需要对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刘柏青,雷艳.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孔良,李路新,等.用电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张有顺,冯井岗.电能计量基础[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4]余贵来.信息技术在农电管理中的应用[J].农电管理,2003,(9). [5]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朱岩,周勇波.21世纪的决策支持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