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拥有本科专业1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1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 双聘10人)。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珠江三角洲设立的战略窗口。2002年1月13日吉林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珠海市人民政府 吉林大学合作建设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书》。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占地5,000亩,现有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基地、吉林大学粤港澳台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9个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培养的完整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高等学校功能体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现设14个系,2个教学中心,1个教学部,现有41个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6378名。 学院特邀一批著名高等教育专家、科学家成立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顾问委员会”,指导学院的发展战略、改革大计、品牌建设等重大问题。为建设一流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学院能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抢得发展先机,占领发展制高点。 学科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实行分类指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采用“2+1+1”的培养模式,2年的基础理论课,强调打好扎实的理论功底,1年的专业知识课,强调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1年 的职业技能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实现零距离地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学院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 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倡启发式教学,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 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双语课程提倡双语教学;同时深入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在积极打造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向申报省级精品课课程努力。学院每年投入教改专项经费400万元。    学院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培养模式、培养流程、课程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指导等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倡导建立“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式的培养流程。从教务处到各基层教学单位都指派专人负责产学研基地建设。在学生实习期间,学院要求指导教师深入实习基地,了解学生实习中的各种问题,实地指导,保障实习的工作质量。在基础建设和经费投入上积极支持实践教学,2008年先后投入使用了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建起了化学、物理、电子、计算机、工商、艺术等各种实验室171间,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建筑面积达5 千平方米的机电实训楼为例,内有液压与气动、测控技术、数控加工、汽车构造等10个实验室,拥有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线切割、汽车底盘架等大批先进实训设备。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由教务处、教学评估办公室和各教学单位教学秘书组成了管理队伍,定期开展教务工作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 近年来,陆续结合本院实际,在学籍管理、命题规范、阅卷要求、成绩登录、毕业论文指导等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本院需要的规章、制度、办法。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院每周邀请一位院士来院讲学,先后有90多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院士光临学院举办120余场讲座,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院士们种下的红木棉枝繁叶 茂,“院士林”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院的《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和校园文化系列讲座》荣获“首届广东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生获奖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几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10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50余项。2008年, 学院成功承办了全国首届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深圳分赛区大赛、珠海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大型赛事活动;2009 年,学院成功承办了“青春乐章”珠海市金秋艺术节高校专场晚会和第四届珠海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构建出我院一派和 谐的景象,为学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珠三角很有影响,2010年学校被评为“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地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    2008年首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6%,其中有76%的毕业生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有4.25%的毕业生考取境内外研究生,6.16%的毕业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2.52%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    2009年毕业生人数3085人,总体就业率95%,其中在广东就业的占80.75%。有31.5%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有5.34%的毕业生在国家级单位就业。    2010年毕业生3465人,总体就业率96.08%,其中在广东就业的占83.26%,到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3.7%。    2011年毕业生3728人,总体就业率97.48%,其中在广东就业的占83.57%,到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占12.6%,有125人考上国(境)内外研究生。    2012年毕业生4748人,就业率98.56%,在广东就业的占83%,有139人考上国(境)内外研究生。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业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业 2008年秋季,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首届毕业生已经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个别没有上岗的或是在准备出国,或是在搏击研究生之路。经广东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我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审核认定,初次就业率为96%,远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首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进入全省前列。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广开渠道,2008年首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高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有76%的毕业生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有4.25%的毕业生考取境内外研究生,6.16%的毕业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2.52%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 2009年,学院有7个系19个专业方向的毕业生3108人,到5月底止,学院通过举办招聘会、企业单独招聘、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实习单位信息等方式,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单位793家、就业岗位8013个,平均为每个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6个。截止6月18日,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95.63%。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珠海市众多院校中唯一一所文理工科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学校,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教育理念符合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实际。校企合作,贴近用人单位需要开展教学,校本部延请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全国公开招聘的双师型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使培养的学生素质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是我院工作的重点,院长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院为毕业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较为广阔的就业市场以及就业实习基地,同时,还建立了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和网上招聘信息平台,共为2008届毕业生人均提供就业岗位3.43个,从而保证了就业目标的实现。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学院已经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300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尽全力促进学生就业。

  •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原吉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6 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华北医科大学,1951年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医学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1年的长春地质专科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成立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1997年更名为长春科技大学。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开采、保护和综合利用方面的人才,并丰富了我国地球科学的理论研究。原长春邮电学院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学院于 1947 年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55 年更名为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更名为长春邮电学院,是一所办学条件较为完善、学科新、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息通信类人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92年更名为农牧大学,1999年更名为军需大学,是一所以军事兽医教育和军事后勤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后勤人才。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9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568人,其中教授2058人 ,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 。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4人( 双聘1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者32人。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新一轮“985工程”学科建设项目2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1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2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68957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24021人,本专科生43024人,留学生1802人,进修生11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81037人,其中成人本专科生14595人,网络本专科生66442人。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美国、德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系。   校科技园已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产业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组建成立吉林吉大控股有限公司,统一规范管理学校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面推进学校全资企业的改革,建立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长春电信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吉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公司正在悄然崛起。     吉林大学校园占地面积611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48万平方米。现有6个校区7个校园,分布在长春市的不同方位。新铺设的光缆和计算机网络把所有校区连为一体,使网上办公、远程教育等更加便捷。学校在珠海市建珠海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698万册,已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藏书馆。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在我校的 CALIS东北地区中心为全国七大中心之一。     吉林大学已成为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呈现出更加广泛的发展前景。到2020年,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

  •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成立很早,很有名气,有着深厚的历史、学术氛围和人文气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是吉林大学第一批成立的学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吉林大学前身东北行政学院设置的经济学专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已经跨进国内一流经济学院的行列。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分布广泛,学科设置科学,同时在各学科也保持了很好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含保险)、财政学(含税务)4个本科专业;有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14个硕士点;有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8个博士点,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为吉林省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在校博士后研究人员15人,博士研究生260人,硕士研究生480人,全日制本科生1208人,函授本、专科生2100人,外国留学生144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师资强大,名人辈出,人才很多,在这些名人和各界名人的支持之下,教学质量很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29人,副教授26。学术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研究能力强。60 %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0%以上曾出国深造。许多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在这里执教,他们中间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全国学术团体负责人,省管、市管优秀专家。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同美、英、德、日、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朝鲜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经常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提名和得主)来院讲学和开展合作并研究,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和学术访问,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接待境外学生接受学历教育和学习访问。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始终致力于卓越的教育水准,加快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探索适应21世纪要求的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案,不断完善和开拓反映时代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经济学院有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控制到教学效果的评估都严格把关。担任课程主讲的教授均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不仅出版过多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和教材,而且是所涉及领域的著名学者。多年来,经济学院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他们中间有知名学者,全国杰出青年、全国杰出企业家,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和行政管理官员。这些年来,经济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好,约有20%直接保送硕士或硕博连读研究生,20%考取硕士研究生,10%出国深造,25%分配到国家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影视等文化单位,25%分配到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贸部门、涉外企业。 总的来说,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学习氛围浓厚,学术气氛浓烈,师资力量强大,管理科学,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设备齐全就业形势良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