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大经济论坛 标签 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学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日志

分享 请熊丙奇记住:不对上级负责的大学校长是不称职的傻瓜
大庆商江 2015-2-18 06:45
请熊丙奇记住:不对上级负责的大学校长是不称职的傻瓜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1998 年 8 月 29 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 7 号公布,自 199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第十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 第三十九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 第四十条 高等学校的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自称“教育问题专家”,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视若罔闻,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中国大学校长,以至于出现智力障碍,说出“大学行政化导致校长不对师生而是对领导负责”的弱智话语。举证如下: 2012 年 5 月 3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陈璇)《熊丙奇:大学行政化导致校长不对师生而是对领导负责》: 4 月 16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近几年,呼吁作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高校“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的声音一直存在。此次《指导意见》将高校等公益服务性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置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线图中,也让这个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讨论热烈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大学校长作为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在办学过程中对上负责,不是对教育负责,不是对师生负责。”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观点更是鲜明。在熊丙奇看来,目前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遭遇“行政化”困境。“去行政化,一是政府要向学校放权,二是学校内部行政向师生放权。然而,‘去行政化’改革还是由行政主导,在政府向学校放权层面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在学校内部放权层面是由学校行政部门来主导的,由他们来主导,可以做到放权吗?会向自己革命吗?所以,‘去行政化’就变成口号了。”熊丙奇的建议是,“高校‘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不应该由行政部门来主导,而应该由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制定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来执行。同时,厘清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修改与改革相冲突的内容”。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请熊丙奇记住:不对上级负责的大学校长是不称职的傻瓜。主要理由是: 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文规定了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谁办的大学谁做主”。管校单位党政组织负责任免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必须对任命他的上级负责。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文规定了大学校长的任职资格和管理办法。大学校长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根据党管干部原则,大学校长必须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文规定了大学的管理体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对校长履行监督职责。校长必须尊重党委。 不必多说,明白人都知道, 不对上级负责的人不能被推荐为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人选。 不对上级负责的人不能被任命为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 不对上级负责的人不能正确履行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职务职责。 称职的大学校长绝对不会“吃刘秀的饭,听王莽的话”。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知道,如果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 不对上级负责,那就意味着“教育政变”,这是政治底线,决不允许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知道,你不愿意对你的上级负责,所以你的上级免去你的职务是理所当然的,顺理成章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知道,任凭你有三寸不烂之舌,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别想让执政党放弃对高等教育的绝对领导权。 人类社会,上下有序,贵贱有别。人人都必须生活在秩序之中。不想当“奴才”的人,就别想当“主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断了线的风筝,就是“自由”的结果。 现代社会,比熊丙奇聪明的人或许不多。当代社会,比熊丙奇愚蠢的人,几乎没有几个。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请熊丙奇记住:不对上级负责的大学校长是不称职的傻瓜
大庆商江 2015-2-18 06:41
请熊丙奇记住:不对上级负责的大学校长是不称职的傻瓜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1998 年 8 月 29 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 7 号公布,自 199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 第十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 第三十九条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其领导职责主要是: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国家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 第四十条 高等学校的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自称“教育问题专家”,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视若罔闻,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中国大学校长,以至于出现智力障碍,说出“大学行政化导致校长不对师生而是对领导负责”的弱智话语。举证如下: 2012 年 5 月 3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陈璇)《熊丙奇:大学行政化导致校长不对师生而是对领导负责》: 4 月 16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近几年,呼吁作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高校“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的声音一直存在。此次《指导意见》将高校等公益服务性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置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线图中,也让这个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讨论热烈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大学校长作为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在办学过程中对上负责,不是对教育负责,不是对师生负责。”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观点更是鲜明。在熊丙奇看来,目前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遭遇“行政化”困境。“去行政化,一是政府要向学校放权,二是学校内部行政向师生放权。然而,‘去行政化’改革还是由行政主导,在政府向学校放权层面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在学校内部放权层面是由学校行政部门来主导的,由他们来主导,可以做到放权吗?会向自己革命吗?所以,‘去行政化’就变成口号了。”熊丙奇的建议是,“高校‘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不应该由行政部门来主导,而应该由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制定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来执行。同时,厘清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修改与改革相冲突的内容”。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请熊丙奇记住:不对上级负责的大学校长是不称职的傻瓜。主要理由是: 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文规定了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谁办的大学谁做主”。管校单位党政组织负责任免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必须对任命他的上级负责。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文规定了大学校长的任职资格和管理办法。大学校长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根据党管干部原则,大学校长必须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文规定了大学的管理体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对校长履行监督职责。校长必须尊重党委。 不必多说,明白人都知道, 不对上级负责的人不能被推荐为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人选。 不对上级负责的人不能被任命为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 不对上级负责的人不能正确履行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职务职责。 称职的大学校长绝对不会“吃刘秀的饭,听王莽的话”。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知道,如果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的校长 不对上级负责,那就意味着“教育政变”,这是政治底线,决不允许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知道,你不愿意对你的上级负责,所以你的上级免去你的职务是理所当然的,顺理成章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知道,任凭你有三寸不烂之舌,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别想让执政党放弃对高等教育的绝对领导权。 人类社会,上下有序,贵贱有别。人人都必须生活在秩序之中。不想当“奴才”的人,就别想当“主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断了线的风筝,就是“自由”的结果。 现代社会,比熊丙奇聪明的人或许不多。当代社会,比熊丙奇愚蠢的人,几乎没有几个。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的观点“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根本站不住脚
大庆商江 2015-2-18 05:48
熊丙奇的观点“ 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 根本站不住脚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熊丙奇, 1972 年 7 月生。 1994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校工作。 2004 年 03 月 19 日 ,上海交大教授《告全国人民书》: 2 月 18 日 ,上海交大研究生院叶取源院长(副校长)、谢海光(党委宣传部长)、熊丙奇(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人到我处。叶校长一开口就说:“你看到了《 21 世纪人才报》的文章了吗?它全是造谣!请不要理它!”;因为学校已决定:今后对外统一由党委宣传部接待。党委宣传部对外名称为 ' 新闻中心 ' 。我要接待什么媒体也要通过它。你今后接待记者也希望你经过它。不要上当受骗! 【注: 2004 年,熊丙奇 32 岁,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已是处级干部。年轻有为。意气风发。】 2009 年 02 月 18 日,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沪 ICP 备 020861 ) 《我校召开 2009 年第一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2 月 17 日 上午,我校召开 2009 年第一次宣传思想工作例会,部署 2009 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动员。党委副书记徐飞,宣传部部长刘玉祥,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分管书记、宣传干事等 60 多人出席。宣传部副部长熊丙奇、文明办副主任李心刚出席,李心刚主持会议。 此信息说明, 2009 年 2 月 17 日上午,熊丙奇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熊丙奇 的观点“ 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 “不容政治强力控制” 根本站不住脚。举证如下: 2008 年 12 月 1 日 ,腾讯网“熊丙奇的博客”《 大学应让各种观点自由表达和交锋 》:近日,在各大论坛博客上,一条题为《有同学告我是“反革命”》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帖子转载了一篇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杨师群教授于 11 月 24 日 的博客文章,博客透露两名女大学生到上海市公安局和市教委检举他在上课时有批评政府等内容,有关部门已立案侦查。 ( 新快报 12 月 1 日 ) 据报道,记者追踪到杨师群先生的博客时,相关内容已经被删去,无法得知最新的情况进展,但是有不少网友留言,支持杨师群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同时,也有网友表示学生宣示自己立场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在此,我不想分析这两名学生的行为和观点,受到我国教育的多大影响,他们是否有独立人格、自由意志。而是想知道,杨教授所在的大学会对他采取怎样的态度。这件事,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件事。 1935 年,百货大亨查尔斯 bull; 瓦尔格林起诉芝加哥大学向他的侄女“灌输共产主义思想”。在这场风波中,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金斯坚定地支持本校教职人员,申辩公众通过分析和辩论自会看清共产主义的好坏, 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不容政治强力控制 。他说,“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对话,而对话本身就要求有不同的观点”,“一个缺乏对重要问题持续争议的文明就是通向极权主义和死亡的文明”。眼下这件事,与其颇为类似,学生可以因为他所接受的教育、思想“不好”,向有关部门告状,旁人可以评价他们的思想幼稚、偏激,也可以由此反思近年来教育的各种问题,但他们有这种告状的权利,他人无法剥夺。在这起事件中,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十分关键,关系到公民的言论权,和大学的学术自由,即不能“因言获罪”, 允许大学成为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 ——包括教师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让不同的观点在大学这块土地上持续对话。事实上,我更觉得大学完全可以以此为一个好机会,组织老师和学生展开辩论,把各自的观点充分说出来,而不是简单判断对错,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自会学会辨识,这其实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一直缺失的教育过程。如果大学能采取这种方式加以对待,对于杨教授来说,学生的“告状”或许不是一件坏事,它增加了彼此对话沟通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的教育,否则学生的这种思想将一直存在,无法通过教育而产生变化;而反过来,如果有关部门“立案侦查”,而学校却没有自己坚持学术自由的立场,那对杨教授,对学校以及对教育来说,则是悲剧,大学将难以承载自由观点的表达和交锋,失去生机和活力。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熊丙奇 的观点“ 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 “不容政治强力控制” 根本站不住脚。 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熊丙奇未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也许证实这一原因。 熊丙奇被免去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的职务。 2015 年 1 月 19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14 〕 59 号):》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熊丙奇 的观点“ 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 根本站不住脚。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全国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知道熊丙奇不当言论的危害性。请与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保持距离。避免“追尾”发生“事故”危害“安全”。 以上内容约 2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借中国人向美国私立大学捐款为由启发网友“痛恨”中国
大庆商江 2015-2-6 08:28
熊丙奇借中国人向美国私立大学捐款为由启发网友“痛恨”中国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搜狗百科》解释,捐赠,动词,就是指没有索求地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予别人。非营利组织在提供捐赠时,应在提供捐赠或作出无条件捐赠承诺的期间确认为费用,并同时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其具体处理主要取决于利益给予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 1999 年 6 月 28 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 19 号公布,自 1999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中国高等教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1999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以来,在短短 15 年时间里,主动争取了社会捐赠,成绩不小。 2014 年 9 月 21 日 ,《贵州商报》《去年全国慈善捐赠近千亿》:昨天上午,由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在深圳发布《 2013 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 2013 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为 989.42 亿元,同比增长 21.06% 。在教育捐赠中,高等教育捐赠最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 2013 年中国大学累计接收校友捐赠超过 89 亿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接收校友捐赠均过亿元。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有能言善辩之才。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披着民办非盈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外衣 借中国人向美国私立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捐款为由循循善诱地启发网友“痛恨”中国。举证如下: 2010 年 1 月 11 日 ,南方网《熊丙奇:中美教育的差距》:“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 8888888 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 1 月 8 日 ,环球网报道的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据称为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 创建人的张磊立刻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则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得的钱根本无可厚非。 ( 《环球时报》 1 月 10 日 ) 有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有的教育,还徘徊在常识的边缘。这就是我看过这则新闻的感受。张磊说,“耶鲁改变其一生”,我相信这种从学生自己嘴里说出的话,而且,他捐款 800 多万美元的行动,也印证了他对母校耶鲁大学的感情。可是,再看对张磊表示愤怒的网友,他们为什么愤怒呢?分析他们的“愤怒”,会遗憾地发现,他们接受完多年的教育,却连很多基本的常识也不具备。报道说,不少环球网友批评张磊“耶鲁改变其一生”的说法:“你在中国上了十几年学,没有中国大学的教育,你什么也不是!”这一听,就是从我国教育体系走出来的学生的腔调,不让他人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张磊是耶鲁大学毕业生,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说“耶鲁改变了一生”,有什么错呢?难道一定要让他违心地说,是他在内地接受的教育,改变了他的一生吗?钱学森先生在他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写到,“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这样的话,如果按照网友的逻辑,钱老以前的母校上海交大、麻省理工都得很生气——— 以前的教育没让他开窍。网友们的批评,和很多课堂的讨论,何其相似。在观念先行的语境中,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揣摩着自己的观点是不是“正确”。我曾看到一则关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报道中,在“老师,我想对你说……”的课堂讨论中,几乎所有同学,都“绘声绘色”地表达对老师的爱,可背地里,其实有同学想说,自己并不喜欢老师,想给老师提意见,但担心提出意见,令老师恼怒……反过来再假设一个场景,如果一个美国留学生,到中国内地求学,他在某个场合发言,说“是中国某大学改变我一生”,网友们会批评他:“你在美国上了十几年的学……你什么也不是!”吗?还是会兴奋地说,我们的教育很成功呢?网友们还对张磊为发展先进、配备完善的耶鲁大学捐款“不解”,认为“ 目前中国各地大学教育状况堪忧,大学生就业艰难 ,你却不把钱投入到中国教育上,还向外撒钱。实在不能理解!”这就是拿着道德的大棒,干涉他人的私权利了——— 张磊把自己的钱捐给谁,完全有自己的自由,捐给耶鲁,还是捐给中国教育,他人是无权干涉的。对我国教育充满热爱的网友,对于这样的捐赠行为,不应该指责他人为什么不捐给自己,而应该思考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捐赠。校友捐赠率是衡量美国大学办学的指标之一,一般名校的校友捐赠率都在 30%-40%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捐赠率更是高达 61% 。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捐赠率,乃因学校办学质量一流,而学生离校之后,母校的联系一直伴随在左右,有校友会帮助其找工作、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是离校之后,就失去联系,而在等其成功之后,才续上联系。捐赠者也确乎知道,自己捐赠的钱,将用到教育之中,培养与自己当年类似的学弟学妹。与之对比,我国的大学教育,给大家什么印象呢? 2009 年曝光的武汉大学两位校领导落马,仅是教育腐败的冰山一角,如果有限的资金不断被挥霍,而明知的资金黑洞总是无法堵上,谁会乐于捐钱呢?据笔者所知,当年希望工程的捐赠者,听闻自己捐赠的希望小学变为猪圈、鸭圈,已后悔捐赠;以前有众多企业捐赠大学,可看到大学大手大脚建豪华校门、企业捐赠的设备一直闲置,公款购买的设备超过半数是零使用率,也就不再有捐款的打算。须知,捐款也有良性与恶性循环之别。办学条件已是一流的耶鲁大学,为何还持续获得捐款,这是网友们值得思考的地方。网友们对张磊的“愤怒”,是“爱教育”的,但这种没有理性的愤怒,或是他们所爱的教育的结果——— 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却连基本的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他人的选择的意识也没有,以及自身该拥有怎样的权益、该对教育进行怎样的监督也不明白。他国的教育改变了学生的一生,我们的教育呢?顺带再补充一个“改变学生一生”的美国大学的校园场景:去年,由于近年来加州陷入财政危机,辖有十所分校的加州大学批准涨学费,上涨幅度为 32% ,此举引发学生强烈抗议。一些学生则在办公室外面挥舞着标语,敲打着手鼓,高声齐喊:“我们勃然大怒,忍无可忍”和“以你们为耻”等口号。这与我们这里的大学校园到处飘扬着“今天我以××为荣,明天××以我为荣”的旗帜反差何等之大,可在校园里“以你们为耻”的学生,或在毕业后大量捐款,而高喊“以你为荣”的学生,则消失在茫茫人海,甚至老师们担心他们人间蒸发,要求没有归还贷款的同学,离校前扣下毕业证。( 熊丙奇系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2014 年 7 月 31 日 ,《中国科学报》《熊丙奇: 中国大学为何难获企业家捐赠 》:近日, SOHO 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 1500 万美元(约 9300 万元人民币)的“ SOHO 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网络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潘石屹在其认证微博上回应时强调,这次助学金只帮助在这些学校的来自中国贫困家庭的同学们。作为企业家,潘石屹拿自己挣的钱捐资,不管捐给谁都是他的权利和自由,一些人质疑他为何不捐给中国大学,其实是质疑错了对象。他们应该质疑的是,中国大学为何难以获得社会的捐赠,包括企业家的捐赠和校友的捐赠?大约在四年前,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 8888888 美元,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是时,这件事就曾在国内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质疑,他为何不捐给他的中国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却要把钱捐给耶鲁大学,网友们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了不满甚至气愤。四年之后,网友们对潘石屹的质疑,与当年对张磊的质疑几乎完全一样。稍微有些不同的是,有网友质疑为何赚中国人的钱,却要去捐赠美国大学。如果说,这就是中国的现实的慈善捐赠环境,那么很多有意愿的捐赠者是不会在网友的道德绑架下,改变自己的捐赠意向的。一个成熟而理性的慈善环境中,首先应该得到尊重的,就是捐赠者的个人意愿。至于国内的学校、慈善机构如何获得捐赠,这不是通过指责捐赠者不爱国就能解决的,而应该反思我们自身的公益事业是否做得规范、专业。 实事求是的说,相比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在社会募捐方面做得的确很不到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全国重点大学,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教育拨款和课题经费拨款),而并不重视社会募捐,即使是获得社会募捐,在回报捐赠者以及用好募捐方面,也时常引发争议。比如,学校回报给捐赠者冠名,学校和企业间进行利益交换、使用捐赠经费不透明等。而在国外大学,通常会设有专业机构负责募捐,社会募捐的经费是保证学校独立办学的重要力量,学校在给捐赠者冠名、使用捐赠资金方面,也有着一套相当规范的制度,包括通过学校理事会决策、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捐赠者并不能干涉学校的办学等。这就是现代大学制度。在现代大学制度之下,学校办学信息公开、办学经费都必须用于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因此,捐赠者并不担心捐赠的资金会被滥用,也不会担心自己的捐赠不被用到“刀刃上”而被挥霍掉;反观我国的内地高校,由于本身缺乏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来就连国家拨付的经费都存在这被挥霍、铺张浪费,甚至贪污的情况。因此,很多捐赠者对捐赠给内地的大学,一直处于观望状态。试想,时常听闻诸如“中国科研经费只有 40% 用于科研”这样的消息,有多少人认为中国大学缺钱,因为缺钱的大学会这样对待本已十分紧缺的经费吗?就连这些高校培养的学生,积极捐赠者也很少。大多情况下,一名学生从某所校毕业之后,就与母校失去联系,只有等到有一天功成名就后,才会被母校“重视”。有一些高校担心学生一毕业就“人间蒸发”,还会采取扣押毕业证书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在离校前归还贷款。如此功利地对待校友,怎么可能让校友真正地关注母校的发展?而在美国大学,学校不但在学生求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权利,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即使在学生毕业之后,也会通过校友会组织,持续关注校友的事业发展。以哈佛大学为例,该校校友捐赠率高达近 50% (这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普林斯顿大学校友捐赠率高达近 70% ),我国有哪所学校能做到这一点?尊重捐赠者的权利,与尊重学生的权利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我国社会只有学会尊重每个个体的权利,不是动辄用道德去绑架他人的权利,才可能不断进步。就学校的办学而言,也只有每个办学者都能真正地尊重学生权利,真正对教育负责,才能办出高质量、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不客气地说,我国当前的办学者,并没有一心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而只是对政绩负责,我国大学在给学生奖助学金时,还采取“评议助学金”“竞选助学金”等侵犯贫困学生人格尊严的做法,这都伤害大学的形象,但大学却没有采取措施扭转。这样的大学,能获得社会的捐赠吗? 【注: 美国私立大学就是靠“乞讨”(求得捐赠)生活的。中国的大学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才有稳定来源。如果把捐赠作为主要来源,恐怕支撑不下去。有一点常识的人,就不应当本末倒置,不应当舍本逐末。 】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熊丙奇借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为由启发网友“痛恨”中国。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披着民办非盈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外衣,或许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收买的特工,专门“策反”中国大学生的。非要把中国的大学生搞得与中国离心离德不可。 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看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诡辩文章,我觉得熊丙奇不如一条狗。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是不会为他的家乡教育捐款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是不会为他的母校捐款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中国大陆主流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有起码的政治敏感性。不要与崇洋媚外的人同流合污为好。 以上内容约 4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坚决反对国外顶尖大学校长为中国高校“把脉”
大庆商江 2015-2-6 06:07
熊丙奇坚决反对国外顶尖大学校长为中国高校“把脉”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百度百科》解释,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切脉是中国古代汉族医学家独创的诊法,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 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几点。第一点,把脉是中医师实施的诊断行为。第二点,把脉是中医师对患者实施的诊断行为。第三点。把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第四点,把脉是中医师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第五点,把脉是中医师对患者病情下结论。(是否实施治疗方案,忽略) 2006 年 10 月,熊丙奇在博客表白:“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自称“ 教授 ”,披着民办非营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外衣是否受过医学教育,是否懂得中医把脉,他把“把脉”一词愣是强加给“中国大学”,这显然,在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眼中(心目中),“中国大学”还是“东亚病夫”!举证如下: 2010 年 5 月 6 日 ,《新闻晨报》(特约评论员 熊丙奇)《熊丙奇:谁应该为中国大学把脉》: 5 月 4 日 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大学,与大学生们共度“五四”青年节。一位化学学院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温家宝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 5 月 5 日 《人民日报》)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往往与另一个问题——中国何时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相联。这让我想到近日的另一条新闻。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为中国高校“把脉”。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 20 年。( 5 月 4 日 《成都商报》)不少舆论对国外名校校长的预测不以为然。但我不认为这是国外大学校长的问题。本来,让办学体制、管理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外大学校长来为中国大学“把脉”,就是一个很大的谬误。如果说请他们按照他们的办学模式,诊断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大学内部管理问题,或可得到一剂良药,可是我们请他们“把脉”的,都不是这些问题——在国外大学校长眼里,现代大学制度实施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早已不是什么问题,需要研究探讨的是一些具体的“办学技术”,诸如从政府那里获得投资、开设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等等。于是,当国外大学校长听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大学的投入,还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各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不由羡慕并佩服中国大学。可中国大学当下的紧迫任务,并非技术问题,而恰恰是基本制度问题——温总理今年以来关于大学改革的几次谈话,都谈到大学应该去除行政化,回归教育规律,教育家办学——由于国内高校尚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中外大学校长的对谈,往往没有共同的语境。比如获得政府投资,由于美国大学有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结构,大学在获得政府投资的同时,能保持办学的相对独立性,可在我们这里,政府部门掌控财权、人事权(尤其是校领导的任命、晋升),办学自主权就无从谈起。国外名校校长的预测,姑妄听之也罢。那么,对于中国大学的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来把脉呢?有三种声音长期被忽视,一是来自企业的声音,二是来自教授的声音,三是来自大学生的声音。后两种声音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温总理在和大学生的座谈中就明确提到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在教育改革中处于重要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话语权,与我国大学难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可谓互为因果。企业的作用则更少为人提及。在美国的教育改革中,雇主是和政府、教育家一道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而且,企业家的影响甚至超过政界人士和教育人士。 2006 年,据美国一个非盈利教育出版机构进行的调查,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击败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当选为近 10 年来美国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人。遗憾的是,在国家教改《规划纲要》制订中,关于企业推动教育改革的声音,听到的并不多(仅限于职业教育层面),国内著名企业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也不大。然而,随着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升级,无论是政府部门、教育机构还是企业,都应该会感到企业参与教改的迫切性。只有真正重视教师、学生、雇主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以他们为主导进行教育改革,而不是再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教育改革,我国大学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改革, 摆脱行政化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才能谈及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及杰出人才培养问题。( 作者为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坚决反对国外顶尖大学校长为中国高校“把脉”。实质是坚决反对国外顶尖大学校长为中国高校叫好!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嘴上是尊重“教育家”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之流特别器重否定中国教育的各种“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之流听说中国大学健康发展,气就不打一处来。 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 20 年。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之流听说以后,肺子都快气炸了,眼珠子都快气冒了。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之流梦寐以求摆脱党的领导和政府监管,先把中国大学改造成西方模式之后,再谈“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以及杰出人才培养问题”。似乎只要中国共产党执政,政府办学,中国的大学就不能谈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事实将告诉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之流,中国大学的发展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中国的大学要坚定不移加入“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我们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模式创建“ 世界一流大学”。 20 年不够就 50 年; 50 年不够就 100 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中国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表现在教育战线,就是中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国的大学)坚决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2015 年 2 月 5 日 ,新浪网“保守的曹林的 BLOG ”《别把“西方价值观”扩大化,避免让高校教师无所适从》:在当下社会中确实存在一种“逢中必反”“全盘西化”的“极右思潮”,总讲西方如何好、中国如何失败、西方模式是唯一选择,走西方道路不可避免。这种思潮在高校中影响更甚,年轻人可能会因此缺乏自信的支撑,而陷入盲目崇拜西方和“照搬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迷思中。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2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请熊丙奇说清楚国外哪些著名大学办学地点“人口稀少”?
大庆商江 2015-2-6 05:35
请熊丙奇说清楚国外哪些著名大学办学地点“人口稀少”?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百度百科》解释,偏僻: 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 《百度百科》解释,稀少, 基本解释:1. 很少出现或发生的。如:沙漠中稀少的树木。2. 稀疏的;人员组成很少的。如:稀少的人口。 《百度百科》解释,人口稀疏,人口稀疏是指人口分布的一个标准,人口密度在每平分千米 1 人以下的,称为人口稀疏。 有资料介绍,世界人口稀疏区 (1)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2)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3)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人口的地区; (4)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中国人口稀疏地区:中国大面积的人口极度稀疏区范围也很广,其中一类是荒漠,一类是干寒的高原。中国的荒漠面积在 130 万平方千米以上,其中沙漠化土地占 1/8 ,其余为沙质荒漠和戈壁。绝大部分的荒漠分布在乌鞘岭、贺兰山一线以西,其气候极端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和哈顺戈壁,几乎连成一片,广达 40 多万平方千米,实际上是无人区。位置偏北、偏东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降水略多,故有少量游牧民,但人口密度普遍在每平方千米 1 人以下。中国的干寒高原以著名的青藏高原为主,它包括西藏和青海两省区全部、四川西部,及新疆、甘肃、云南局部,总面积约 250 万平方千米, 1990 年总人口仅 930 万,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4 人。在号称“干旱核心”“死亡之地”的藏北羌塘高原,面积广达 7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 4 500 米,年均气温在 -2 ℃以下,年降水量小于 200 毫米, 1990 年人口仅约 40 万,平均密度不足每平方千米 0.6 人。 美国人口分布不均, 70% 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说:“ 国外不少著名大学,办学地点常常选在人口稀少的小镇,在远离大城市的偏僻地方。”“在美国,有不少一流大学,并不在大城市,而就在小镇上 。”举证如下: 2008 年 2 月 23 日 ,《北京青年报》(熊丙奇)《如何把大学办在县里》:我国民办教育界知名人士、广州白云区政协委员信力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 应允许县自办大学 , 中国有 2200 多个县 , 如果每个县有一间大学,中国就真正把教育搞上去了。这一言论随即遭来不少质疑。针对质疑,信力建先生在报上发表文章《我为何要提县办大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对于县办大学是否有现实可行性以及是不是一种新时期的大跃进,这与论者对“大学”的认识有很大关系。在信力建先生的言论中,这些“大学”多指职业教育性质的社区学院,与担负精英教育的大学是两回事。让每个县都办一所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可能会有很多人支持;而要让每一个县都办起一所北大、清华分校之类的大学,那显然是不现实的。在笔者看来,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未来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把大学办在县里”。分析我国目前的 985 高校和 211 高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几乎没有一所是在小县城,更不可能是乡镇———当然,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一些高校,办学地点可能在大城市的郊区县,但严格说来,这与远离大城市的小县城、乡镇还有很大差别。随着高等教育大扩招,不少大学拓展校园、征地盖房,大学逐渐从大城市的市中心移向城市市郊。这种办学地点的变动,是大学出于不得已的选择———市区地皮贵,无法获得更多的征地,只能向郊区发展。可就是这种离开市区三五十公里办学的变化,对大学的发展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学生来说,城郊的大学,没有人气,没有文化,老师上完课之后就坐班车回城;对于老师来说,去城郊大学不过是完成教学任务,很难住下来,与学生一起学习、工作与生活;对大学管理者来说,城郊办学不但增加了办学成本,要派班车运送老师,还有诸多对外交流合作上的不便。我国大学城郊办学的这种尴尬,正生动地反映出我国大学办学的“套路”,即历来注重选择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作为大学的办学地,以便大学获得各种办学资源。我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诞生于天津和上海;抗战期间,北京、天津、上海的大学被迫迁到西南,在经济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小地方办学,抗战一胜利,这些学校纷纷回到原来办学的地点复校。近年来,国内高校因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态不同,办学实力出现明显变化,中西部一些高校的好教师纷纷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以至这样一些高校的发展出现困境。对比 国外不少著名大学,办学地点常常选在人口稀少的小镇,在远离大城市的偏僻地方 ,我国大学这种办学地点的选择耐人寻味。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高校的办学资源依靠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多于社会,资金渠道过于单一,使得大学必须依傍大城市才可能有更好的资源获取渠道,换句话说,大城市的财政才能支撑办大学。而在国外,大学更追求财政独立性,希望不断开拓政府拨款、投资之外的更多办学资源,因此办学地的选择是否在州府或经济繁华地区并不重要。另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大学普遍不甘于寂寞,学者教授也不希望一直呆在清净的小地方做枯燥的学术研究,更希望介入社会、广泛社交、通向主流。当年的西南联大,被认为达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的顶峰,在这所条件简陋的大学里,教授和学生在田埂上漫步,思考学术问题,纵谈天下大事,是最常见的景象。这表明,办好一所大学,其实与资源、地点没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倒是反过来证明,大学必须远离社会的喧嚣,不受功利所驱动,坚持育人为本,以学问为第一要务,学术自由,方可成就真正意义的“大学”。当然,这并不是说办在大城市里的学校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学,如果有良好的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如何办学应与地域无关 。而从客观上说,小城镇上办学,更有利于大学远离社会的浮躁。 2012 年 12 月 29 日 ,《解放日报》《 熊丙奇:“一流城市 一流大学”纯属谬说 》:对于大学来说,办在何地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要有教育理想。请看国外办在小镇的名校,请看当年中国的西南联大。“一流城市,一流大学”,这是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在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时所提的口号。其涵义有二 : 一是一流城市,需要建设一流大学,如果没有一流大学,很难成就为一流城市;二是一流大学,要依托一流城市建设,离开了一流城市,大学要建成一流很难。这个口号很具迷惑性,从教育和文化角度说,大学确实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同时也可为城市的文化繁荣注入活力;而从大学办学角度分析,城市可以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包括为学生提供实习等实践机会。可是,如果就此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却极有可能陷入功利办学的误区。一方面,城市在建设大学时,希望大学能对城市有现实回报,比如在本地招收更多的学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此一来,一流大学就不是为全国、全世界服务,而变成了为当地服务按照 “一流城市,一流大学”的思路,大学要是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城市要大学来干什么?另一方面,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希望从政府处获得资源,或者在当地寻找办学资源,这导致大学寻求办学资源的渠道极为狭窄,也造成大学对地方政府的严重依赖。这带来两方面后果,其一,大学会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因为城市资源丰富;其二,由于政府掌控着学校的主要办学资源,大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严重缺乏,进而很难办出特色,也难以成为一流。我国的大学建设就出现了上述问题。过去 10 年间,国家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建原有的全国重点大学,地方政府为全国重点大学投入一定的办学经费,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全国重点大学都出现一个现象,即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急剧上升,有的高校在当地的招生比例甚至超过 50% ,全国重点大学俨然成了地方大学,这显然与一流大学生源的多样化严重背离。在城市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还有一个战略是“产学研一体化”,把大学作为推进这一战略的中心。大学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可是,却必须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在“产学研”战略的推进过程中,不少大学迷失了方向,产、研变为了重要任务,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才培养。另外,我国大学的办学资金来源十分单一,主要靠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社会募捐极少,这就决定了大学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可以获得更多办学资源。几年前,我国内地省份在地级市兴办了一批本科院校,现在这些学校都想搬迁到省会城市办学,原因就在于学校在中小城市,吸引不了生源,而当地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也不多,加之地方小,学生实习机会少,所以,大学还是想办在大城市里。这和国外大学的发展模式,很是不同。 在美国,有不少一流大学,并不在大城市,而就在小镇上 。比如,前些年位列福布斯排行榜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就在一个小镇上。笔者曾去参观的卫斯理女子学院,也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之所以学校办在小镇上,也能办出一流,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很广,不局限于向地方政府伸手 (政府的拨款在学校的收入经费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其次,学校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专注于学问,而不是陷入浮躁的社会之中。很多人会担心这样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书呆子,没有动手能力,可实际情况却相反,由于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比如上一门课,要阅读近 10 本书,撰写若干篇课程论文,参与很多讨论课。完成了学校的学业,学生就培养起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国大学的教育质量不高,学生才会逃离课堂,跑到校外去实习。这才让学校所处的环境,对学生们很重要如果学校学不到东西,还关在那里出不去,恐怕要憋出毛病。所以,应该摆脱功利思维,重新审视城市和大学的关系。对于大学来说,办在何地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有教育理想,有办学自主权,有现代学校制度。当年西南联大办在云南,固有历史原因,可其取得的办学成就表明,成就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在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办学制度之后,再获得外界的更多支持,学校就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但当地受益,全国、全世界都会从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受益。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请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说清楚国外哪些著名大学办学地点“ 人口稀少 ”? 《百度百科》介绍,威廉姆斯学院(英语: Williams college ), 1793 年建立,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威廉斯敦。威廉姆斯学院为私立的文科学院,学生总人数 2000 左右,每年有大约 500 名学生进入该校读本科课程。威廉斯敦 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县的一个镇, 据美国 2000 年人口普查 8,424 人。面积 121.5 平方公里( 46.9 平方英里)。人口密度 69 人 / 平方公里( 180/ 平方英里)。 《百度百科》介绍,卫斯理女子学院,又名韦尔斯利大学 (Wellesley College) 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特殊的高等学府,只招收女生而不招收男生,故而它亦叫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坐落在波士顿外围 13 英里远的韦尔斯利镇( Wellesley, MA )。注册学生 :2290 名校园面积 :2 平方公里。据美国 2000 年人口普查,韦尔斯利镇有 26,613 人。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口头可以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去生活(实际上也做不到)。但是,绝大多数的正常人实际上不会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去生活(口头上说不出,大家不愿意像熊丙奇一样撒谎)。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为美国教育唱赞歌,立场何其坚定? 2015 年 2 月 5 日 ,新浪网“保守的曹林的 BLOG ”《别把“西方价值观”扩大化,避免让高校教师无所适从》:在当下社会中确实存在一种“逢中必反”“全盘西化”的“极右思潮”,总讲西方如何好、中国如何失败、西方模式是唯一选择,走西方道路不可避免。这种思潮在高校中影响更甚,年轻人可能会因此缺乏自信的支撑,而陷入盲目崇拜西方和“照搬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迷思中。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4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主流媒体应当知道: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为什么不受欢迎?
大庆商江 2014-12-23 10:48
主流媒体应当知道: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为什么不受欢迎?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2011 年 11 月 27 日 ,《中国青年报》《学者屡批教育制度被有关部门列为不受欢迎者》: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有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身份的熊丙奇是“网上红人”,也是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经常关注熊丙奇博客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他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但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熊丙奇回忆道 : “ 2008 年时,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过一篇文章《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这是根据我的一次发言写的报道,当时有关部门对我的话就特别不满。”早在 2009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制定前,教育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就曾专程到上海征求熊丙奇的意见。“我们大概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意见,还递交了相关的建议文本。后来,我的大部分意见都被采纳和吸收了。” 2010 年 4 月 8 日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邀请了 11 位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过意见的社会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对“规划纲要”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熊丙奇也在应邀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踏进教育部的大门。熊丙奇说。他把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比作患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其治愈。 读完以上文字,我想说几句话。 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身份的熊丙奇并非不受“有关部门”欢迎。 2009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制定前,教育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就曾专程到上海征求熊丙奇的意见。“我们大概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意见,还递交了相关的建议文本。后来,我的大部分意见都被采纳和吸收了。” 2010 年 4 月 8 日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邀请了 11 位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过意见的社会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对“规划纲要”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熊丙奇也在应邀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踏进教育部的大门。 第二、有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身份的熊丙奇是“网上红人”,也是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这里需要解释,我不知道哪些媒体喜爱熊丙奇,我不知道媒体怎样喜爱熊丙奇。我感到,确有媒体的个别人企图利用熊丙奇达到个人某种目的。不知道熊丙奇本人是否察觉到个别媒体的个别人的用心。 第三、个别媒体宣称,熊丙奇“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意图或许在于挑起社会对“有关部门”的不满情绪。达不到树立熊丙奇“刚直不阿”的“硬汉”形象。人们或许会问:熊丙奇为什么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俗话说,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熊丙奇为什么要讨人嫌呢?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四、 2008 年时,《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过一篇文章《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这篇文章,有多少人看过?有多少人认真看过。国家有关部门会关注这样一篇文章吗?《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一文有多大的作用?谁拿这篇文章当回事?不要自作多情为好。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为什么不受欢迎?也许是个别媒体的不当炒作所致。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能够体会到媒体如何“成也萧何败萧何”。被媒体炒作的所有当事人应当十分清醒,百倍警惕,个别媒体是不会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的败笔买单的。 至于为什么说《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是败笔,可听我慢慢道来。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以内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这么大的官场,竟然没有熊丙奇一席之地?
大庆商江 2014-12-21 10:08
上海交通大学这么大的官场,竟然没有熊丙奇一席之地?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2011 年 12 月,熊丙奇在网易博客发帖:我国大学除了贡献出最大的官场,还贡献了什么? 我国ZF部门和大学,必须认真思考,我国大学除了贡献出最大的官场,高等教育系统至少有上百位副部级高官、几千名正厅、数万副厅、无数的处长、科长之外,还能给国家和社会贡献什么?继续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之路,我国教育将无路可走,哪一天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哪一天才是我国办大学的真正开始。 【注:熊丙奇或许从上海交通大学窥出端倪。不要说他“吃里扒外”。】 2013 年 08 月 09 日 ,人民网 - 教育频道(记者林露)《教育专家熊丙奇:学校已变异为官场和商场》:)“今天我国的学校,已变异为官场和商场。”今天,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做客人民网“大智汇·旭明侃教育”微访谈时说。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家长反映有的学校老师逢年过节收礼品和红包;媒体也对学校领导贪污腐败行为时有曝光。对此,熊丙奇表示,学校要回归为教学机构,才能谈教书育人。今天我国的学校,已变异为官场和商场——官员将大学校领导岗位作为升官的台阶,大学将文凭作为资源售卖,中小学校长也有行政级别,教育部门、学校把学生当作牟利的工具。要让教育、学校回归本位,必须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读完以上文字,我问自己:熊丙奇为什么对大学“官场”嫉恶如仇?熊丙奇为什么对学校校长的行政级别如此“慷慨陈词”?不要以为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上海交通大学这么大的“官场”,竟然没有熊丙奇一席之地? 我们不妨考察熊丙奇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 《百度百科》介绍: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由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 9 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七所“ 211 工程”、首批九所“ 985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 111 计划”、“ 2011 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 Universitas 21 成员,中管副部级建制。截至 2013 年 12 月,上海交通大学共有 28 个学院、直属系, 26 个直属单位, 12 家附属医院,在 64 个本科专业招生。截至 2013 年 12 月,学校有专任教师 2851 名,其中教授 872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18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22 名,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 1 名,“千人计划”长期项目 71 名、外专项目 6 名、短期项目 7 名,“青年千人” 56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 117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98 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 30 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14 名。 上海交通大学,“中管副部级建制”。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是副部长级干部。各学院院长、直属单位负责人比照厅局级干部管理。 可以想象,上海交通大学人才济济。在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的一席之地在哪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872 名,熊丙奇得到教授头衔已经实属不易。还指望得到行政级别吗?处级岗位也不容易竞争,道路或许很漫长。他不甘心只当“寄人篱下”“学术民工”“教授”。这就可以理解熊丙奇对大学里的“官场”耿耿于怀。 2008 年 7 月 18 日 ,科学网“曹聪的博客”《请说“大学有问题”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诊断交大的“问题”》: 现在,轮到熊教授以著作等身和在上海交通大学特殊的地位,诊断“上海交通大学有问题”。不仅义不容辞,而且舍他其谁。希望他能帮助交大领导治理“逼良为娼”的“抄袭”,使之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你说,熊丙奇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宝贵财富,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麻烦制造者? 上海交通大学必须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安置”熊丙奇“教授”。 2011 年 1 月 10 日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网介绍,熊丙奇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没有说明行政级别。上海交通大学于 1999 年 8 月 4 日 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以独立法人经济实体的形式对外发展终身教育事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注册资本 1.5 亿元人民币,现有总资产 2.7 亿元人民币,由十家控、参股子公司和多所院校组成,其中包括上海交大南洋现代教育中心、上海交大南洋海外有限公司、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民办交大南洋中学及上海交大南洋附属(昆山)学校等。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是企业老板吗?是教育工作者吗?副总裁还挂“教授”招牌吗?熊丙奇反对这样的不伦不类。但是,身不由己啊。熊丙奇为什么不主动不坚决辞去“教授”职务呢?(熊丙奇认为教授是职务而不是职称。)熊丙奇对“教授”招牌恋恋不舍。 上海交通大学没有把熊丙奇扫地出门,已经是高抬贵手了。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让熊丙奇挂副总裁,那是考虑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局。 当兵不挂长,放屁都不响。 熊丙奇不甘寂寞。不甘被冷落。 熊丙奇或许处心积虑,自己出人头地的捷径在哪里。 熊丙奇还能以“专家学者”面目忽悠世人吗? 不甘寄人篱下,不得不寄人篱下。不是韩信投奔刘邦,个中滋味谁人解 ? 不知从何时起,熊丙奇挂上了“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招牌。 讨厌官衔的人热衷官衔。这是悖论。叶公好龙也不过如此。 人们通过互联网查到: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成立于 2002 年,是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招牌或许就是院长一句话就能挂上的。几乎没有什么含金量。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或许还是没有官方认可的行政级别。连股级科级都不是,不如公办中小学校长级别高。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很难让别人肃然起敬。不值得夸耀。 “行政级别”困扰熊丙奇“教授”。 “行政级别”或许是熊丙奇挥之不去的阴影。 熊丙奇毕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他的特长只有通过媒体授予自己某种光环,例如“著名教育学者”之类的称号(此类非官方授予的称号比较廉价(自己都能印发),但是毕竟能麻痹自己,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奉若神明)。 如果没有人揭穿西洋镜,这一招或许能维持半个世纪。人们一般不会把“著名教育学者”看做邪教头目。真的有媒体投其所好,慷慨赠予“中国教育界最勤奋的时评家”之类的标语。这也许不是“压垮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徒有虚名也是负担。虚名也能置人于死地。 熊丙奇比谁都清楚:最年轻教授的“美谈”可能成“笑谈”。你能美出鼻涕泡吗?你能笑得流泪吗? 但是,熊丙奇未必明白:人生应当多栽花少种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著名教育学者”的言行应当不妨碍ZF教育行政机关依法施政。如果长期危害(有损于)国家的根本的长期的教育利益,那也许就是厄运的开始。不是吗?多行不义必自毙。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 《金瓶梅》第八十三回《秋菊含恨泄幽情 春梅寄柬谐佳会》:正是: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金瓶梅》第九十一回《孟玉楼爱嫁李衙内 李衙内怒打玉簪儿》 : 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 熊丙奇的一席之地在哪里?香港学联秘书长也说不清楚。 熊丙奇,不是小孩子。你应该知道最浅显的道理:胳膊拧不过大腿。树根不动树枝瞎摇晃。 如果连最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想当什么“专家”“学者”,那就一无是处,狗屁不如。 熊丙奇,人生三十而立,你是立还是卧?天知道!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木匠戴枷 — 自作自受。 以上约 3000 字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谁说内地大学“重大楼轻大师”,或许很草率!
大庆商江 2014-12-20 11:13
谁说内地大学“重大楼轻大师”,或许很草率! 2012 年 03 月 27 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李炜娜)《香港大学的“法宝”:有大师! ( 记者观察 ) 》:跻身世界一流的香港高校中,既有港大这样的百年名校,也有香港科技大学这样 1991 年才成立的。 1931 年,梅贻琦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个著名论断,实际上也被香港高校视为至理名言。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内地大学亟待走出“重大楼轻大师”的误区。 读完以上文字,我感到有人说内地大学“重大楼轻大师”。我认为,内地大学“重大楼轻大师”的论断很草率。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 15 号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 15 号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一条 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1998 年 8 月 29 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 7 号公布,自 199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第四十六条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不具备研究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经认定合格,也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第四十七条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需要设置。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第五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为教师参加培训、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条件。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 事实说明,中国政府从立法层面强化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战略眼光。注重根本。 第二、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199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 102.96 万人,比上年减少 0.19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40.72 万人,增加 0.27 万人。专任教师中 : 教授 3.67 万人,副教授 11.59 万人,讲师 15.45 万人,助教 7.84 万人,教员 2.17 万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20.39 万人,比上年减少 1.07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9.66 万人,减少 0.37 万人。专任教师中:教授 1600 人,副教授 22056 人,讲师 46040 人,助教 21811 人,教员 5105 人。 《 200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 205.10 万人,比上年增加 7.65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123.75 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 万人。生师比为 17.23 ∶ 1 。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 万人 , 比上年减少 4.64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5.32 万人,比上年减少 2.7 万人。 《 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 229.63 万人,比上年增加 4.19 万人;专任教师 149.69 万人,比上年增加 5.66 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 17.53:1 。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5.64 万人,比上年减少 9195 人;专任教师 3.36 万人,比上年减少 5746 人。 以上可以看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从 1998 年的 40.72 万人,发展到 2008 年的 123.75 万人,又壮大到 2013 年的 149.69 万人。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数量是 1998 年的 3.676 倍。 2012 年全国《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学历情况(普通高校)》: 2012 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 1440292 人,其中:正高级 169423 人,副高级 412692 人,中级 576013 人,初级 209811 人,未定职级 72353 人。 事实说明,中国政府的重视保证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与时俱进。 第三、中国政府重视高层次大学教师队伍建设 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务委员、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自主持下, 1998 年 8 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中央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高等学校和长江学者们的共同努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效显著,硕果纷呈,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普遍好评,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教育部从 2011 年起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012 年全国普通高校正高级(教授级) 169423 人。也就是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教授熊丙奇是 169423 名正高级(教授级)之一。全国普通高校正高级(教授级) 169423 人中,不乏大师级人物。像熊丙奇这样的教授,仅在普通高校里就有近 17 万个。 有人对中国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措施闭口不谈,有人对中国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成绩视而不见,有人对中国加强高层次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视若罔闻。硬是说中国大学存在“重大楼轻大师”的误区。像中风一样嘴眼歪斜?这样的歪嘴和尚什么时候才能把嘴端正过来。恐怕不是扇几个嘴巴能解决问题的。(打大耳刮子也许略微见点疗效) 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在报道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时,应当多了解点基本情况,不要轻易断言。以免形成错误导向倾向。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是否属于吃空饷人员?
大庆商江 2014-12-18 06:16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是否属于吃空饷人员?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修改充实。】 近年来,在媒体上屡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的身影。仅举每年一例。 第一例: 2010 年 12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名校情结证明人才观落后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名校情结很不正常。”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说, 1999 年高校开始大扩招之后,名校情结愈演愈烈。这几年还形成了新的“独木桥”:从幼儿园开始就惟“名”是从,名幼儿园、名小学、名中学,直到名牌大学。 第二例: 2011 年 04 月 10 日 ,《信息时报》《熊丙奇:高教改革最现实的问题是推进的难度》:高等教育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日前,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在哈佛中国论坛 2011 年度“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挑战”论坛上作了题为《如何推进教育改革》的发言,并为学生做了关于包括高考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内容的高教改革具体措施讲座。 第三例: 2012 年 4 月 16 日 ,网易教育频道专稿《熊丙奇 : 一年多考无益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网易教育频道独家推出系列策划《高考七日谈》,第四期话题围绕打破一考定终身,邀请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独家畅谈他的观点。 第四例: 2013 年 06 月 19 日 ,中安在线 ( 陈春怡 ) 《高考志愿填报 专业选择令人纠结 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 为考生指方向》:蚌埠新闻网讯 高考过后,志愿填报即将登场。 6 月 17 日 上午, 500 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聚集在蚌埠一中室内羽毛球场,聆听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解读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点。 第五例: 2014 年 04 月 28 日 《扬州时报》《 上海交大教授熊丙奇 :填报高考志愿现在就要谋划了》: “七分高考,三分志愿”,某种程度上,填报志愿也是高考的一场考试。 4 月 26 日 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著名高考填报志愿专家熊丙奇应本报邀请,为树人学校高三年级家长做了一堂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读完以上五例,读者或许确信: 熊丙奇 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与此同时,人们或注意到,熊丙奇 是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百度百科》介绍: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成立于 2002 年,是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担任“民办非营利性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属于“公私合营”? 2014 年 12 月 12 日 ,中国新闻网 ( 记者 李晓喻 ) 《中国多管齐下治“吃空饷”痼疾》:中国高层对蚕食财政资金的“蛀虫”挥出重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12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集中治理“吃空饷”问题。分析人士认为,立竿见影的短期措施和长效机制多管齐下,将有助于解决这一痼疾。所谓“吃空饷”,即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不上班却仍然领取工资。其手段五花八门,如长期不上班却照领工资的“旷工饷”、“病假饷”;虚报人数多领工资的“冒名饷”;瞒报去世消息,由亲属继续代领工资的“死人饷”等。 您是否怀疑熊丙奇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工资(吃空饷)却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领津贴奖金? 2008 年 10 月 31 日 ,新浪网友“北大教授的博客”发博文《中国不缺熊丙奇这样的大学教授》:今天在腾讯网页上拜读了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 先生的博文:复制下来进行评论。《熊丙奇:我们的教育不缺惩戒而是缺爱》:看过熊丙奇先生的大作,我的从心里涌出一句话:人啊,你怎么这么的无耻啊!作为教授的你,该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深居大学院内就能对中学教育指指点点,有瞎议论的嫌疑,也许你文革的时候,你的大脑残了,信奉唯心论,如果不的话,为什么我们很多的中学把 620 分以上的孩子送大你们的大学,可是你们没有让人家成为比尔盖茨,你们对的起学生家长吗?在大学里教授就是什么呢?不学无术,你们敢于和高三教师做同一高考卷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是否属于吃空饷人员?谁能解答? 在 “民办非营利性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挂职的公办事业单位在职人员 是否属于吃空饷人员?由谁鉴定?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续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活阎罗判尽前身 死神仙算知来世》:偏是聪明人不信天理,偏是读书人不信鬼神。 【注:“聪明人不信天理”或将聪明反被聪明误。】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行政级别使大学失去灵魂”纯属无稽之谈
大庆商江 2014-12-17 18:49
“行政级别使大学失去灵魂”纯属无稽之谈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2013 年 11 月 12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 2013 〕 12 号)“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5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2013 年 12 月 13 日 ,《湘声报》(记者 刘敏婕)《“行政级别使大学失去灵魂”——对话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如何逐步推进?湘声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学者熊丙奇和省内多位学者。熊丙奇说:“对于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应该明确时间节点和路线图,否则‘逐步’就会变得遥遥无期。”熊丙奇说:行政级别使高校变成政府部门的下级,高校不能按自己想法办学,只能听从行政指令,降低了学校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可以说,行政级别使大学失去灵魂。 读完以上言论,我感到,所谓“行政级别使大学失去灵魂”纯属无稽之谈。 主要理由有三点:    第一、中国高等学校的行政级别是有法可依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 1995 年 3 月 18 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四十五号公布,自 1995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1998 年 8 月 29 日通过,国家主席令第七号公布,自 199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第十三条 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第十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公办高等学校的行政级别顺理成章。 第二、中国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的行政级别是按部就班的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 59 号)“二、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改革,规范高等学校内部组织结构” 5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所确定的高等学校的工作任务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学校党政职能部门。高等学校的内设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合并主体职能相近的部门,对任务性质基本相同的机构可实行合署办公。要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人员结构比例并配置各类人员,优化高等学校的教职工队伍,努力提高生员比和生师比,大幅度提高教师占教职工的比例。“四、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 11 、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教育职员实行聘任制。教育职员制度先在部分高等学校进行试点,在取得经验、完善办法后逐步推开。“五、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健全高等学校的分配激励机制” 17 、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要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第三、中国高等学校的行政级别没有使公办高等学校失去灵魂 《 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2788 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2491 所(含独立学院 292 所);成人高等学校 297 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 1170 所;高职(专科)院校 1321 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830 个,其中普通高校 548 个,科研机构 282 个。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 229.63 万人;专任教师 149.69 万人。 2013 年全国在学研究生 179.40 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 29.83 万人,在学硕士生 149.57 万人。。 2013 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 2468.07 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 626.41 万人。 2013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 346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4.5% 。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管校单位的领导下,全国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稳中求进。 综上所述,所谓“行政级别使大学失去灵魂”纯属无稽之谈。 国家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是否明确时间节点和路线图,或许不必向熊丙奇等人汇报。您相煎何急! 建议主流媒体在报道公办高等学校行政级别问题时,向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党组咨询。不宜由民办教育机构所谓专家学者随心所欲解读。 媒体发表公办高等学校行政级别问题的稿件,应当经编委会讨论通过,不宜一意孤行。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不要轻易责怪南方科技大学聘任校长朱清时
大庆商江 2014-12-8 08:13
不要轻易责怪南方科技大学聘任校长朱清时 最近,媒体报道朱清时即将卸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我想说几句话。 第一、朱清时在受聘南方科技大学的时间段内,比较好地完成了任期内的总体目标。南方科技大学已经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并且列入国家招生计划。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0% 的需求。本科与专科基本平衡。严格说,南方科技大学的设立对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总量影响作用微乎其微。深圳市引进香港大学办分校或许比自办一所大学更加快捷。(南方科技大学,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在这一大背景下,在深圳市成立一所大学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如果不是朱清时当筹建校长,很难说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预期。 第二、朱清时是聘任制校长,不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所有者。南方科技大学是公办大学。办好南方科技大学的责任在广东省和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办学中的所有问题,都在举办大学的ZF肩上,不应当让朱清时一个人承担。朱清时个人没有义务承担那么重的责任,也没有能力承担那么重的责任。朱清时筹建管理一所大学已属不易,他没有能力对全国大学改革的成败担责。在个别人以所谓“专家学者”名义通过媒体向朱清时传递压力的情况下,朱清时没有被压垮,已经是奇迹。 第三、朱清时是在卸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之后受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年过花甲的朱清时为了办好南方科技大学已经竭尽全力。他的有效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职务不是终身制。任期结束以后,新校长就会走马上任。对朱清时的工作业绩充分肯定也许是对他的最好安慰。朱清时对得起他的雇主 --- 深圳市。可以说他不辱使命,竭尽全力,业绩突出。朱清时没有陷入个别人为他设计的“改革泥潭”,亦是幸运。至于“改革试验田”云云,可以成为过眼烟云,风吹散尽。 祝愿朱清时晚年生活愉快。南方科技大学的工作经历是朱清时的赞歌之一。 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人大经济论坛VIP
慢爬的蜗牛 2014-11-16 01:51
大学教授:我是人大经济论坛VIP,让我做研究获得更多数据。 研究生:我是人大经济论坛VIP,学习资料,想下就下。 公司职员:我是人大经济论坛VIP,企业工具、行报尽在掌中。 我要不一样,我要人大经济论坛VIP。 http://www.pinggu.org/bbs/z_vip.php -------------------------------------------------------------------------------------------------- 开通人大经济论坛VIP -------------------------------------------------------------------------------------------------- 论坛人大经济论坛VIP业务办理流程 人大经济论坛VIP,下载更方便,下载次数更多,还有经典资料独享! 【现在开通人大经济论坛VIP会员,即可免费获得“CCERDATA经济金融数据库”试用资格!】 支付宝办理人大经济论坛VIP流程图: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778134-1-1.html PAYPAL办理人大经济论坛VIP流程图: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778659-1-1.html 人大经济论坛VIP业务客服联系方式: 电话:(010)68478566 QQ: 1143703950 Email:pinggu.org.人大经济论坛VIP#gmail.com(请将#换成@) 人大经济论坛VIP功能新增记录: 2010年3月25日 人大经济论坛VIP专属登陆界面发布! 2010年4月22日 人大经济论坛VIP“心”服务:论坛附件核对功能 发布! 2010年5月1日 人大经济论坛VIP论坛币增长计划发布! 2010年7月17日 人大经济论坛VIP免费参加官方悬赏特权发布! 2010年9月25日 人大经济论坛VIP文献求助特权发布! 2010年11月26日 人大经济论坛VIP全球代购特权发布!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新手入门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743475page=1fromuid=1680430
个人分类: 闲谈|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2012年全球智库最新排名
uohuo 2014-10-3 21:46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2012年全球智库最新排名 《国家智库》编辑部简报   2013年1月17日上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华盛顿召开发布会,公布了2012年全球智库最新排名。从综合影响力来看,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排名全球前五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蝉联亚洲第一,在全球总榜单中排名第17位,较上次上升11位。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6603家智库。 而2008年全球智库是5465个,2010年全球智库有6480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和公民社会研究项目于2007年发表了首份全球智库排名报告。现在每年发布一份全球智库排名报告。目前该报告已成为衡量各国智库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项目研究人员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全球数千位学者、专家、智库主要负责人、公共或私人捐款者、ZF决策者等人,根据调查结果,形成排名报告。排名共分四种类型:一是全球综合能力TOP智库排名;二是按地区分类的TOP智库排名;三是按研究领域分类的TOP智库排名;四是按特殊成就分类的TOP智库排名。 此次排名是由全球120个国家的1900多名学者、记者、ZF决策者进行打分得出的。   该项目负责人詹姆斯·麦甘(James G.McGann)在发布会上表示, 智库的影响力不在于每年出版了多少本书,或是召开了多少场会议,而在于它们对媒体、公众和ZF决策者的影响。   美国仍为全球智库第一大国,数量与质量都居第一,中国数量位居第二,质量却远逊。 中国进入前30的,仅中国社会科学院1家,排名第28位。如仅从亚洲看,中国社会科学院位列第一。在最新成立的智库中,中国CCIEE名列全球第二。这份排名未必正确,但至少说明,中国智库在国际上的影响与中国的经济地位远不相称。 Top Thirty Think Tanks – Worldwide (US and Non-US) Table #3 1. Brookings Institution – United States 2. Chatham House (CH),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United Kingdom 3.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 United States 4.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 – United States 5.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 United States 6. RAND Corporation – United States 7. Amnesty International – United Kingdom 8.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 Germany 9.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 – Belgium 10.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United States 11. 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 (StiftungWissenschaft und Politik SWP) – Germany 1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 United Kingdom 13. Heritage Foundation – United States 14. Cato Institute – United States 15.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 United States 16. Bruegel – Belgium 17.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EI) – United States 18.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 Sweden 19.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 United States 20. Adam Smith Institute – United Kingdom 21. Carnegie Moscow Center – Russia 22. Human RightsWatch – United States 23. Centro de Estudio Públicos – Chile 24.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MEMO, RAS) – Russia 25. Center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CASE) – Poland 26. African Economic Research Consortium – Kenya 27. Fundación Getulio Vargas (FGV) – Brazil 28.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 China 29.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ISM) – Poland 30. Fraser Institute – Canada 42 Top Thirty Think Tanks in Asia Table #7 1.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China 2. 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JIIA) – Japan 3. 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 Indonesia 4. 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 – India 5. Lowy Institute – Australia 6.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ICIR) – China 7.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AIIA) – Australia 8. Shangha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SIIS) – China 9.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 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Singapore 10.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 formerly known as FNA Institute of Defence and Strategic Studies (IDSS) – Singapore 11. 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KDI) – Republic of Korea 12. Asia Forum Japan (AFJ) – Japan 1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NIDS) – Japan 14. Singapor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ISIS) – Singapore 15. Indian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ICRIER) – India 16. Centre for Public Policy Studies – Malaysia 17. Th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TERI) – India 18.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 India 19.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 China 20. Taiwan Foundation for Democracy – Taiwan 21.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SEAS) – Singapore 22. East Asia Institute – Republic of Korea 23. Hong Kong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 – Hong Kong 24.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and Analyses (IDSA) – India 25.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 Uzbekistan 26. Institute of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SIS) – Malaysia 27. Cathay 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 – China 28. Carnegie-Tsinghua Center for Global Policy – China 29. Bangladesh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BIDS) – Bangladesh 30.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Studies – Japan Top Fifty Think Tanks – Worldwide (Non-US) Table #2 1. Chatham House (CH),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United Kingdom 2.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 Sweden 3. Amnesty International – United Kingdom 4.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 – Belgium 5.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 Germany 6. 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 (CEPS) – Belgium 7.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 United Kingdom 8. Adam Smith Institute (ASI) – United Kingdom 9. Bruegel – Belgium 10.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ECFR) – United Kingdom 11. Friedrich Ebert Foundation (FES) – Germany 12. Frenc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FRI) – France 13. Carnegie Moscow Center (CMC) – Russia 14.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 China 15. 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 (StiftungWissenschaft und Politik SWP) – Germany 16. Fraser Institute – Canada 17. 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 (CER) – United Kingdom 18. Human RightsWatch – United Kingdom 19. 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 (KAS) – Germany 20.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CEPR) – United Kingdom 21. CarnegieMiddle East Center – Lebanon 22. 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DGAP) – Germany 23. Da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DIIS) – Denmark 24. Civitas: Institute for Study of Civil Society – United Kingdom 25. Clingendael,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The Netherlands 26. Kiel Institute for World Economy – Germany 27.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 (PRIO) – Norway 28.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CIGI) – Canada 29. Funda??o Getulio Vargas (FGV) – Brazil 30. 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 – Australia 31.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 United Kingdom 32. European Union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 (EUISS) – France 33. Center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ESD) – Azerbaijan 34.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 India 35. Al-Ahram Center for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 Egypt 36. European Policy Center – Belgium 37.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 Indonesia 38. Center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CASE) – Poland 39. 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Japan 40. Norweg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UPI) – Norway 41.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 United Kingdom 42.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ICIR) – China 43.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IFO) – Germany 44.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RUSI) – United Kingdom 45. RAND Europe – United Kingdom 46. Demos – United Kingdom 47.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 formerly known as FNA Institute of Defence and Strategic Studies (IDSS) – Singapore 48. Center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 South Africa 49.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ISM) – Poland 50. 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 – Germany 2011年全球综合能力30强智库排名 在2011年全球综合能力30强智库排名中,美国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前30强智库中美国占了12家,其中有6家位居全球前10位,它们分别是多年蝉联全球第一的布鲁金斯学会,排名第3至第6的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对外关系委员会、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兰德公司,以及排名第10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英国有4家智库入选全球30强智库榜单,其中有2家居全球前10位,分别是排名第2位的查姆塔社(又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排名第7的大赦国际。德国、比利时、俄罗斯和波兰各有2家智库位居全球30强智库之列,其中德国和比利时各有1家智库挤入全球前10强,它们是德国的透明国际和比利时的国际危机组织;俄罗斯和波兰的入选智库排名相对靠后,均在20名以外。此外,瑞典、智利、巴西、中国、肯尼亚和加拿大各有1家智库入选前30强榜单,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全球第28位(见表1)。 表1 2011年全球综合能力30强智库排名 排名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所属国家 1 Brookings Institution 布鲁金斯学会 美国 2 Chatham House (CH),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查塔姆社/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英国 3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美国 4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 对外关系委员会 美国 5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美国 6 RAND Corporation 兰德公司 美国 7 Amnesty International 大赦国际 英国 8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透明国际 德国 9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 国际危机组织 比利时 10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美国 11 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 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 德国 1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 英国 13 Heritage Foundation 传统基金会 美国 14 Cato Institute 卡托研究所 美国 15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美国 16 Bruegel 布鲁盖尔研究所 比利时 17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EI) 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 美国 18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瑞典 19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美国进步中心 美国 20 Adam Smith Institute 亚当·斯密斯研究所 英国 21 Carnegie Moscow Center 卡耐基莫斯科中心 俄罗斯 22 Human Rights Watch 人权观察 美国 23 Centro de Estudio Públicos 公共研究中心 智利 24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MEMO, RAS)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 俄罗斯 25 Center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CASE) 社会和经济研究中心 波兰 26 African Economic Research Consortium 非洲经济研究联合会 肯尼亚 27 Fundación Getulio Vargas (FGV) 热图利奥•瓦加斯总统基金会 巴西 28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 29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PISM)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 波兰 30 Fraser Institute 菲沙研究所 加拿大 资料来源:The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2011,2012年1月18日 二、全球综合能力前10强智库概况 1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 ) 1927年成立,位于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智库。年度预算6070万美元,致力于对经济、外交和行政管理等公共政策的研究和教育,研究专长是美国外交政策、中东问题,2009年1月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世界30个最好智库的第一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和公民社会研究项目发布的全球智库排名中,布鲁金斯学会已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 2 、英国查塔姆社/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Chatham House (CH), Royal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 1920年成立,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广场的查塔姆大厦内,“查塔姆社”(Chatham House)也因此成为它的另一个名字,年度预算1240万美元,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能源与环境问题、国际经济、地区研究和安全问题。 3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 1910年成立,位于华盛顿,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智库。非营利民间组织,年度预算2200万美元。主要通过全球性政策项目、俄罗斯和欧亚问题项目、中国项目,以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协助制定政策辩论内容。   4 、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 1921年成立,位于纽约,是对美国ZF最有影响力的、无明显党派倾向的智库之一。年度预算3830万美元。一直集中体现美国东部财团利益,推行“眼光向外”的全球外交路线。不管什么党派掌权,历届美国ZF包括总统在内,都有相当一部分是委员会成员。 5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 1962年成立,位于华盛顿,是一个无党派的研究机构,年度预算2900万美元。根据其使命宣言,“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以提供战略洞察力和政策解决方案,交由ZF、国际机构、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进行决策。”该中心就经济和安全问题,进行政策研究和政治战略分析,其重点放在技术、公共政策、国际贸易和金融、能源等。 6 、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 ) 1948年成立,位于美国加州。著名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早期从事军事设备研究,现研究范围扩展至美国国家安全、国际事务、反恐以及能源与环境、教育等多领域。曾凭借对朝鲜战争的准确预测声誉鹊起,以对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间的准确推断确立了地位。而后对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德国统一等重大事件的成功预测,使其成为美国政界、军界的首席智囊机构。年度预算2.51亿美元。 7 、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 ) 大赦国际,也称国际特赦组织,1961年5月28日在伦敦成立。它是一个人权监察的国际性非ZF组织,主要由全世界的社会学教授组成,监察国际上违反人权的事件。目前,国际特赦组织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一百万名会员,是全球最大的人权组织。其宗旨是“动员公众舆论,促使国际机构保障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言论和宗教自由”;“致力于为释放由于信仰而被监禁的人以及给他们的家庭发放救济等方面的工作。”该组织在纪念《世界人权宣言》30周年时获联合国人权奖,1977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8 、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 透明国际是一个非ZF、非盈利、国际性的民间组织,于1993年由德国人彼得·艾根创办,总部设在德国柏林,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今天已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ZF组织,目前已在90多个国家成立了分会。它的研究结果经常被其他权威国际机构反复引用。 9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 ) 国际危机组织 (ICG) 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也是一个非ZF组织其任务是防止和解决致命性的地区性冲突以及在世界各地进行实地分析和高级别宣传。1995年,世界银行的副总裁马克·马洛赫·布朗, 与前美籍外交官莫顿阿布拉莫维茨与弗雷德纽约市立大学成立了此组织,当时是为了解决1995年的车臣冲突,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机构,完全独立于任何ZF,以协助各国ZF,ZF间机构和广大国际社会在预防致命的冲突。目前,国际危机组织资金来自各国ZF,慈善基金会,公司和个人捐助者。国际危机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0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81年成立,位于华盛顿,是一个私营的、非营利的、无党派的研究所,致力于研究国际经济政策。1981年以来,该研究所对广泛的国际经济问题给于了及时客观的分析。
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考研数学的几点思考
wodehongqi 2014-9-29 16:46
凡是考研中需要考试数学的同学可能都会觉得数学难考,难度上可能仅次于英语,其实个人觉得只要有毅力,有方法,想学好数学也是没有问题的,我就接触过不少数3考到130多分的同学,总结下来,就是刚才说的,毅力+方法。 先说毅力吧,其实考研我一直觉得就是靠毅力,靠坚持。我经常和同学开玩笑说,如果大家能拿出你们高考时一半的精力来考研,基本上国内没有你考不上的大学。但结果是,很多选择考研的同学其实在考研的同时还考虑着找工作等大量个人现实问题,即使选择了考研,也经常在为学校、专业等等问题烦恼不已,这样就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考研成绩。所以有没有坚定的考研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实际上才是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这个帖子可能会写的比较长,今天时间关系,先写这么多吧,也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学不是拿来玩的
一直成长的敏敏 2014-9-18 14:36
有人说过高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确如此,可以说每一个走过高考的人都是 成功 者,都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我们都曾共同经历过高中岁月的残忍的洗刷。高中时每一个大都心怀理想,心中总有一个还未完成的梦。就是能够考上一所心中理想的大学,那时候不会去理会是否能够考考上。因为那时候什么都还不是定局,那是我们心怀理想,那是我们都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我们都曾心怀斗志,昂首前行,迎接所有的困难。高中的我们习惯了早上6点起床,都习惯了下课跑到厕所捧一捧冰冷的水浇走在脸上的睡意,都习惯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手捧一杯暖和的奶茶挑灯夜战。每天都像是提前安排了的,明天就像是今天的一个完美的复制。虽然我们也曾抱怨那种生活的枯燥、劳累。但都不曾放弃。那时的生活虽然单调乏味,但我们都会笑着说;“我们其实每天过的都很充实。”从来的不曾感到无助,因为心中自有目标在,再苦再累都能扛过去。      随着六月那场小雨的结束,高考便落下了帷幕。有的人或许露出了如愿以偿的欢笑,有的人却流下了意想不到的苦涩的泪水。但不管结果如何,经过暑假的疯狂的玩耍都将这些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最后都相应的进入了大学。大学的军训想必给每个人都留下了深深地烙印吧。只有在那时候把每个在外乡求学的学子的思乡之情诠释得淋漓尽致。      到目前各所大学都相应上了几周的课了。到这时候应该很多人都会发现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了,上课时发现大多数人的拿出了手机或者都在睡觉或者玩手机,这时候你是不是也不由自主倒在桌上了呢?尽管大学的图书馆很大,我们却很少进去。到后来你会发现大学中你仅存的爱好就是睡觉或者上网了。的进出网吧或许都让你厌倦了,超时长的睡觉让你开始失眠。如今的挑灯夜玩代替了以往的挑灯夜战。过去的定时开关机的习惯不复存在,而如今手机彻夜不眠。过去讨厌上网聊Q,而如今却发现聊Q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频繁的进出QQ空间更新着心情。每一次的QQ声音都勾动着心弦。在大学里习惯晚睡晚起,习惯了将作业压倒以后,习惯了上课的散偶然的翻开漫和发呆,直到某天偶然的翻开课本,发现似乎不管多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了,某天突然的相信和听一节课却发现不知老师所云。这个时候才感到不安,感到焦急,感到苦恼。      每天晚上睡觉时,静静地闭上双眼,回想起高中那些难以忘记的岁月,那些含有汗水的记忆,你是否会感到难过,因为你突然发觉自己堕落了,从来没有的痛苦感油然而生。感到自己就仿佛在虚度一样,没天同样的过着复制式的生活,不过这种复制中带有太多的空白。( 励志名言 www.lz13.cn )感到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大部分时间都只在发呆和彷徨中度过。      其实每个大学生在入学的开始阶段都会有这种过程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种状况其实不是真的得堕落,这是一种自我暗示感觉堕落了。实际上只是我们曾经的目标或者理想都荡然无存了现在只是缺乏目标,感到迷茫而已。就好像是一只脚上绑有磁针的信鸽一样找不到前行的路。解决这种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快的确立一个目标,这样你就会为之而 奋斗 ,找到前行的方向,才不会在原地徘徊而感到迷茫、虚度光阴。      其实我们就像一只在茫茫大海中行进的一只船一样,对于没有方向的船,什么风都不会时顺风。
个人分类: 励志|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随笔
yinlj123 2014-9-12 11:44
看见大学同学群里大家热烈的讨论,对比自己匆匆过往的3年的工作生活,说不上来的一种伤感。发现自己的三年收获甚微,工作上不求进取,拖拖踏踏,毫无责任心事业心,生活上混混沌沌,并没有把自己照顾的很好。真心的该好好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现状了,理顺一下自己的工作生活,寻找自己的目标,从此刻开始,做一个精致的女人,有心的女人。
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十大谎言之:中国顶尖大学
lyyzzly 2014-8-24 00:00
谎言一,北京 大学 是文科最高学府: 其实北京大学是中国理科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质,基础医学都是包揽全国第一。当然北京大学的文科(文史哲也是全国第 一)。高考生源,北大常年保持各个省市理科分数线第一,数理化奥林匹克金牌多选择北大。中科院院士北大第一多,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多。同样在力学,电子科 学,计算机科学等高精尖工程学科领域,北大亦是全国前二。 谎言二,清华大学是理工科最高学府: 其实清华大学10年前都没有理科,清华大学大部分的学科都是工程学科,清华是工程类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理科门类是近几年才开设,由 于规模小,必学时间短,历史积淀薄,其理科势力还不能与北大复旦南大科大相提并论,但是实力也是顶尖的。所以,清华应该是工科第一学府。解放前的老清华是 中国文科第一学府。清华常年保持各个省市文科分数线第一。 谎言三,人民大学是文科大学: 其实中国人民大学几乎没有文科,人民大学的所有学科都是社会科学,人民大学在经济型、法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门类处于领先地位,排名全国前二。但是在文科类(汉语文学、非共历史学、非马哲学、外国语)几乎没有多大涉及。所以人民大学是一所社会科学大学。 谎言四,复旦,交大,同济的校名都来自于古文: 交通大学的交通来自于交大创始人,盛宣怀(交通部长),而非所谓的古文:天地交,而万物通。 复旦大学的复旦二字,是复旦创始人马相伯为了纪念被日本炸毁的震旦大学,意思是恢复震旦。而非古文:旦复旦兮。 同济大学的同济二字与同舟共济没有任何渊源,只是当时的同济乃德国人所建,冠之以DEUTSCH UNIVERSITY(德国大学). 音译成同济。 谎言五,浙江大学是理工科学校: 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浙江大学实力最强的学科是农学。根据教育部权威评估:浙江大学3个一级学科全国第一,其中2个是农学相关;浙大10 个一级学科全国前三,其中6个是农学相关。再根据ESI国际学科排名:浙江大学有14个学科全球前1%,其中7个是农学类。浙大和清华类似,之前没有理 科,理科几乎全部来自杭州大学。当然文科也全部来自杭州大学。浙大是综合性大学里唯一一所开设全科农学的高校,也是唯一一所在农学领域与中国农大分庭抗礼 的高校。所以浙大应该是农工为主的学校。 谎言六,南京大学就是中央大学后裔: 其实中央大学各个学院分拆成南京目前10多所大学,这10多所大学都是中央大学嫡系,特别是没有并过校的南农,南师等由于血统纯正,他 们才是正宗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只是接受了中央大学文理部分学科,外加合并了金陵大学的校园和金陵大学各个文理学科。另外,东南大学继承了中央大学的灵魂: 四牌楼校区。 谎言七,南开大学没有合并过,周恩来是南开大学毕业的: 南开大学目前的影响力远不如10年前,很多人归因成南开大学规模较小没有合并,其实南开大学分别合并了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和旅游干部学 院。另外南开大学还开设滨海学院,泰达学院等学院。事实上,周恩来毕业于南开中学,南开中学的院士校友远远多于南开大学。曹禺屡次考清华未中,无奈去了南 开,但次年考中了清华,立马退学去了清华。 谎言八,上交,浙大,清华是东方斯坦福: 大家都以为位于江浙沪的上交大和浙江大学在培养顶尖企业创业家方面都是比肩斯坦福的。但是事实上,中国前5大创业公司分别是:杭师大的 阿里巴巴,北京大学的百度,深圳大学的腾讯,电子科大的丁磊,武汉大学的雷军系。而上交和浙大毕业生还是以外企和私企高级打工仔为主,没有百亿美元级别的 高科技企业家校友。以杭州之神马云的阿里巴巴为例,马云的影响力堪称500年中国商人之首,中华民族之商魂。杭州师范大学才是东方斯坦福,才是浙江创业教 父级大学。 谎言九,985大学比211大学牛: 事实上985大学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是规模大学科齐全而入选985,985大学中的大部分的就业、入学分数常年徘徊在60名开外。而大量 211甚至非211(两电一邮、两外一法、两财一贸)都是在入学难度、就业发展方面超越一半的985(东北、兰大,川大,西农,海大,吉林、哈工大威海、 山大威海、重大). 谎言十,中国科技大学统治美国华尔街。 其实,事实是这样的。八十年代,中国科技大学数理化学生去美国大量攻读博士学位,到九十年代初毕业时,大部分科大学生处于失业边缘,寻 求转行。正当此时,华尔街发生了量化革命,对程序员和数理工程师需求量极高。在此科大毕业生大量涌入华尔街做起了金融程序员和矿工(不属于正统金融,而应 该属于程序员)。由于时代变迁,华尔街的quant需求量急剧减少,现在华尔街的华人主要被复旦,北大,人大,清华包揽,科大毕业的美国数理化生博士很难 在某得一份职位。
0 个评论
分享 何谓孔子之道
乐趣公司 2014-8-1 23:54
何谓孔子之道: 龙元祖回答:“孔子是实行的人道。” 问:“何为人道?” 曰:“大学之道,即是人道的极则。子不明《大学》一书乎?在明明德者智也,在亲民者仁也,在至于至善者勇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者,即下学上达之道。夫妇之愚不肖,可与知与能之人道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此治世安民,开人道之始基,孔子以此继往开来,集人道之大成。”
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南方科技大学是否可以专门招收广东省生源
大庆商江 2014-7-19 11:13
南方科技大学是否可以专门招收广东省生源 2014 年 7 月 12 日 ,《南方都市报》据新华社深圳 7 月 11 日 专电《南方科技大学“自授文凭”获认可 两学生被世界名校录取》:作为中国高校改革的探路者,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何明浩和王嘉乐两名学生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已三所世界著名高校的录取通知。这意味着,南科大自主颁发的文凭和毕业证书获得国际认可。两名学生均来自深圳。就读于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的何明浩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录取,将于今年 9 月选择其中一所学校继续深造。而就读于物理系、只有 17 岁的王嘉乐已接受英国牛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录取通知,计划今年10月前往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2014 年 07 月 19 日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通讯员 粤考宣)《一本院校录取率首破 8% 》:笔者 18 日晚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据统计,第一批(含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提前第一批和自主选拔)本科院校共录取考生 6.1 万人,其中文科约 1.3 万人,理科 4.1 万人,体育、艺术类 0.7 万人,录取人数比去年大约多 9000 人,增加 17.3% ,一本院校录取率在去年突破 7% 的基础上历史性地突破 8% ,达到 8.1%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表示,从总体上看,我省一本院校录取率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符,该负责人呼吁,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得到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我省一本院校录取率,让更多考生进入重点院校学习、深造,促进高等教育与我省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读完以上新闻,我不仅突发奇想。 如果广东省同意,南方科技大学可以列入一本招生计划,专门找广东省生源。 否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手机短信: 13624660933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