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杨明凡
1062 3

[水煮经管] 越是萧条期越是赚大钱时,10大机会已显露(下) [推广有奖]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186598 个
通用积分
7706.7245
学术水平
2591 点
热心指数
3812 点
信用等级
3521 点
经验
116694 点
帖子
32152
精华
1
在线时间
83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1
最后登录
2024-1-31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color=rgba(0, 0, 0, 0.8)]6、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


[color=rgba(0, 0, 0, 0.8)]商业的重心发生变化了,之前的重心是“产品”,未来的重心是“人群”。

[color=rgba(0, 0, 0, 0.8)]未来我们经营的不再是产品,而是消费者。那么经营“产品”和经营“消费者”的区别是什么?


[color=rgba(0, 0, 0, 0.8)]第一大区别:


[color=rgba(0, 0, 0, 0.8)]如果你想方设法地把产品卖给10000个消费者,这就是经营产品的逻辑。

[color=rgba(0, 0, 0, 0.8)]如果你先把产品卖给100个消费者,然后力争让每个人消费10次,同时每个消费者还能再帮你找到10个消费者,这就是经营消费者的逻辑。

[color=rgba(0, 0, 0, 0.8)]两种办法的结果看起来是一样的,消费频次都是1万次,但是第一种办法你需要投放大量的广告,需要大量的营销费用。而第二种却只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是,第二种办法是没有边界的,消费频次在无限扩张。


[color=rgba(0, 0, 0, 0.8)]第二大区别:


[color=rgba(0, 0, 0, 0.8)]经营“产品”是向所有人提供所有的商品;经营“人群”是向不同人群提供最合适的产品。

[color=rgba(0, 0, 0, 0.8)]未来社会“人以群分”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如果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成本必定会居高不下。只有去满足一个特定人群的需求,才是最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意。

[color=rgba(0, 0, 0, 0.8)]这就是Costco和沃尔玛的区别,为什么Costco越来越火,而沃尔玛/家乐福/乐购这种传统大型超市都在先后退出中国市场?因为它们就是在试图向所有人提供所有的商品,而Costco就是在努力为中产阶层提供他们最合适的产品。

[color=rgba(0, 0, 0, 0.8)]来看两个图的对比就一目了然了:

16.png

[color=rgba(0, 0, 0, 0.8)] 15.png


上面这张图是沃尔玛卖筷子的场景,是不是产品太琳琅满目,一下子不知道如何选择了?而下面这张图是Costco的一角,是不是极简?因此,沃尔玛/家乐福/乐购退出中国,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和宝洁衰退一样,这就是传统国际巨头的宿命。

7、最值钱的是“消费数据”

[color=rgba(0, 0, 0, 0.8)]今年疫情以来,大大小小各种商家,都转战电商,都转战直播和线上,最终就会形成一个结果,那就是更加激烈的价格战。而线上购物的最大特点就是比价特别方便,PC时代有淘宝,移动时代又诞生了拼多多。他们的诞生使比价变得更容易,让价格因素成为购物的决定性因素。

[color=rgba(0, 0, 0, 0.8)]尤其还有一种情况在发生,现在国外形势非常不好,市场急速萎缩,于是出口转内销的企业也会更多,这些企业也好一起跟着转战国内的线上,可以预见:今后的价格战会更激烈血腥,几乎全是肉搏战!那些做产品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color=rgba(0, 0, 0, 0.8)]我早就说:未来我们不能再靠产品挣钱了,产品只是你体现价值的载体,未来的产品利润都会归零,甚至是负利润的。

[color=rgba(0, 0, 0, 0.8)]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未来最值钱的不是产品,而是“消费数据”,什么是“消费数据”?比如用户信息,会员库,粉丝等等。谁掌握了大量消费数据,谁掌握了主动权。

[color=rgba(0, 0, 0, 0.8)]未来会有很多商家会用低利润(甚至0利润/负利润)的产品去交换“消费数据”,吸引大家聚集而来,然后利用另外一套隐含的逻辑去挣钱,比如书店之前都是靠卖书挣钱,现在书都是免费送的,却可以开读书会挣钱了,开读书会的本质就是在经营“用户”啊,而卖书的本质是在经营产品。

[color=rgba(0, 0, 0, 0.8)]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是商业的一场大升级!未来商业的重心不再是产品,而是用户。

[color=rgba(0, 0, 0, 0.8)]再比如,现在很多4S店也不靠卖车挣钱了,只能依靠后期服务(比如保养)去挣钱。之前商家都是靠产品利润挣钱,现在的商家都是靠经营用户和服务挣钱。

[color=rgba(0, 0, 0, 0.8)]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很多生意前期都是不赚钱的,或者从表面上看都是亏本的,其实这不是商家犯傻了,恰恰是商家变的更与时俱进了,因素商家们设置了隐形的路径,或者说是把赚钱的路径后移了,这叫“利润后延”

[color=rgba(0, 0, 0, 0.8)]其实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都设计了流量性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为了吸引客户而设计的,可以是亏钱的,当客户进来之后,再靠深度服务产生利润。“利润后延“是商业的大势所趋。

[color=rgba(0, 0, 0, 0.8)]未来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很多产品甚至都是免费提供的,因为商家需要掌握大量消费者才能挣钱。比如小米就是这样的,首先它的产品性价比都很高,最关键的是小米根本还不靠产品挣钱,而是靠自己的用户生态挣钱,用户生态就是“消费大数据”。

[color=rgba(0, 0, 0, 0.8)]因此,现在最赚钱的都是各大平台,而商家只能挣到辛苦钱。因为“消费数据”都集中到了平台手里,商家仅能掌握自己的“消费数据”(自己的消费者/会员等等),这在平台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color=rgba(0, 0, 0, 0.8)]有了消费大数据,平台可以精准的追踪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精准的计算每一个商家的利润,商家和消费者都是平台的一个棋子而已。比如前段时间,广东的餐饮商家联合起了反抗美团的压榨,就是因为商家的脖子虽然被平台卡牢,他们也不会卡死你,只给你留一个可以喘息的空间,让你疲于奔命,只能赚到基本的利润率,维持生存,永远停留在这种状态。

[color=rgba(0, 0, 0, 0.8)]总之,未来你能掌握多少消费数据,就能掌握多少商业主动权。

[color=rgba(0, 0, 0, 0.8)]未来是消费者决定一切,一切都是以消费者的意志为转移。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掌握商业的主动权。

[color=rgba(0, 0, 0, 0.8)]未来商业的重心就是无限的讨好这些消费者,我们可以称这种变化为商业的“消费者主义”。(后面会详细阐述)

8、供应链金融

[color=rgba(0, 0, 0, 0.8)]随着商业的繁荣,未来无论做什么,门槛都会越来越低,比如开直播/做短视频/摆地摊等等,未来是人人都可以有商铺/有产品/出作品的时代,这也是社会越来越公平的表现。

[color=rgba(0, 0, 0, 0.8)]也因此,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

[color=rgba(0, 0, 0, 0.8)]因为同样的商品/服务/作品,只要你还有利润存在,一定会有商家卖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台诞生,上面的东西更优惠。而且比价会越来越方便,永远都是全网最低价最受欢迎,这时就会有人低价抢市场,或者赔本赚吆喝,那么你该怎么办?

[color=rgba(0, 0, 0, 0.8)]产品利润无限趋近于0的时代,我们该靠什么挣钱?

[color=rgba(0, 0, 0, 0.8)]看看很多大公司吧,它们早就都不再靠产品挣钱了,而是要靠“供应链金融”挣钱,举个例子:比如小米靠的是消费数据赚钱,它把产品的仅性价做到很高,杀死很多竞争对手,然后依托几千万用户做出了一个生态系统,衍生其它的赚钱模式,把利润往后延。这时可以杀死一大批传统型企业。

[color=rgba(0, 0, 0, 0.8)]再比如像海尔/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型企业,也可以做“供应链金融”了,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其实就是把下游经销商的现金流把控住,你如果周转不开我来帮你,但是你要付利息给我,这就导致本来就利润微薄的下游商家们,纯利润更低了。

[color=rgba(0, 0, 0, 0.8)]当然了,像阿里巴巴/美团这种互联网巨头也早就在布局供应链金融了,既有面对大众消费者(C端)的金融产品,比如支付宝的花呗/借呗,美团的新功能“月付”。,也有面对商家(B端)的金融产品等等,滴滴/神州这种也有自己的金融产品了,比如先充值再打车(给你一定优惠),这使大家的现金流被它们控制,利润越来越多的被平台拿走。

[color=rgba(0, 0, 0, 0.8)]未来只有金融,甚至是供应链金融才能挣到钱。任何企业和人都很难再靠某种产品赚钱,因为未来的生产也是全开放式的,你能生产出来某种产品,就有人会以跟更低的价格生产出来。必须纵向布局供应链,才能建立壁垒,形成竞争力。

[color=rgba(0, 0, 0, 0.8)]很多网红看上去有几百万粉丝,其实赚不到钱几个钱,为什么?因为她们不掌握产品供应链,更不可能布局供应链金融。


9、纵队变成横队


[color=rgba(0, 0, 0, 0.8)]未来社会的供应链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color=rgba(0, 0, 0, 0.8)]我们都知道,在排队的时候,个头矮的人队长是看不见的,有没有小动作也是不清楚的。也容易出现塔罗牌的效应,其中一个环节死了就全盘皆输,这就是纵队。

[color=rgba(0, 0, 0, 0.8)]这个逻辑映射到供应链上是这样的:消费者面对的是渠道商,渠道商面对的是品牌商,品牌商面对的是生产商,生产商看的是技术,技术上面是资本,资本之上是金融,经过层层隔离,作为消费者想要看清整个产业链,是很困难的。

[color=rgba(0, 0, 0, 0.8)]可现在不同,信息越来越公开,无论你是哪一个环节,你的信息和你掌握的信息几乎都是公共的,于是纵队变成横队,队列横过来个头高矮就一眼能看清楚,大家一起来面对所有人,这时要想知道产品如何加工、或者哪个环节有问题,哪个环节在做小动作也会变得很容易,所以会形成自然淘汰。如图:

[color=rgba(0, 0, 0, 0.8)] 16.webp.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赚大钱 costco 退出中国市场 供应链金融 大家一起来

15.png (629.01 KB)

15.png

13.png (33.57 KB)

13.png

沙发
杨明凡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0-25 15:03: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开放化是整个世界的大势所趋,企业结构也是如此,你的股东、你的员工、你的渠道、你的商品往往都是打开的,让品牌共营,渠道共享,流量共联,我们必须适应在大庭广众之下展开工作。

今后企业的边界和围墙将被彻底打开,企业不再是封闭的组织,而是成为包容性和扩展性很强的平台,开始互相越界、穿插和共享。


10、用户主义到来


企业的结构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股东股东之间的关系(单边关系)
第二个阶段: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双边关系)

第三个阶段:股东,员工,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多边关系)

未来的公司,其边界都将被打开,因为成百上千的员工,以及成万上亿的用户都将参与进来,共同分享利润,参与决策。当你看穿这个逻辑之后,就会发现所有的公司都需要推翻重构。

与此同时,你能赚多少钱基本上大家心里也都清楚,但是大家为什么还会让你去赚这个钱,因为大家认可你的价值,所谓未来一定会进入到价值决定一切的状态,一定是专业的环节做专业的事情,你要成为无可取代的。当然,大家相互都认可对方可以去赚这个钱。

只要你有技术,就能找到消费者;只要你有了钱,就可以找人去执行你的想法;只要你形成了模式就可以建立价值通路,然后再加上借助金融的力量,就可以做渠道通路。于是一项新的产业就出来了,未来的商业就是那么简单。

各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员工,做品牌的也有工人,技术都有IT的原因,做资本的人也要请人干活,这些人都是平行且独立的,大家都需要解决衣食住行,都是消费者,一切推动设定的运转。

当然,既然纵队变横队了,那么谁站的离消费者越近,就越有发言权,当然也最有钱赚。

这就是未来的“商业命运共同体”,里面的个体(包括用户/消费者/股东等等)既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可以随时被聚合起来。是一个循环流动的价值体系,每一个个体既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大家各尽其才,各取所需。

还是那句话:有大破才有大立,万物凋谢之日也是万物复苏之时。商业的逻辑大变天了,紧握旧地图找不到明天的太阳,固守旧思维发现不了新大陆。

综上所述,做品牌的逻辑变了,建渠道的逻辑变了,获客方式也变了,如今很多公司/产品都可以从头再做一遍。

有大破才有大立,万物凋谢之日也是万物复苏之时。商业的逻辑大变天了,紧握旧地图找不到明天的太阳,固守旧思维发现不了新大陆。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使用道具

藤椅
encn 发表于 2020-10-26 12:01: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了解,谢谢提供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cttn 发表于 2020-10-26 12:41: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的,谢谢发表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6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