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723170109
1877 9

[其他] 粮价投机与农民之苦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7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7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945 点
帖子
118
精华
0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4
最后登录
2017-6-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时寒冰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其地位无可比拟。
    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王朝的更迭,往往与通货膨胀尤其粮价的上涨有关。有研究者曾感慨道,倘若产量巨大的土豆、红薯不是在明末清初才引进,而是更早时出现,中国的历史将被彻底改写。
    因此,食品类价格上涨,城市民众倍感生活压力(贫富分化的必然结果),**也紧张万分。于是,“国十六条”问世,意在去除粮价、菜价、肉价等的投机之翼。
    我们有必要知道,投机之翼在哪里?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份粮价研究报告,认为:2009年,国际投机资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属、油脂类商品中,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机转投前期涨幅较小、目前价位较低的粮食品种,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推高粮价。
    果如所料,粮价在2010年,显得势不可挡。
    实际上,即使没有热钱涌入,国内的流动性问题亦不可小觑。中国货币供应量的飞速增长(媒体报道称超发43万亿元),决定着,相关资金必然要寻找流向。房价一调控,资金稍微流到农产品中去,就会激起波澜。食品类价格由此拉开上涨序幕。
    问题是,农民是粮食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吗?国内粮价常年低于国际价格的状况对农民的伤害,又有谁去真正关注呢?当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大片耕地吞噬,当怀揣暴利的开发商冷酷地转身离去,作为粮食的提供者,农民的利益被置于何处呢?
    悲哀之处在于,粮价上涨,农民难以受益。中国的粮食流通环节侵占了绝大部分利润,农民只是获取一点蝇头小利。而粮价下跌,农民则是最直接的受损者。一旦农民的积极性遭受重挫,谁来支撑起粮食的供应呢?
    当人们把矛头指向投机者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任何炒作都面临着各种风险,一旦失败,数以亿计的资金,将灰飞烟灭。因此,在流动性充足的前提下,决定投机严重程度的其实在于风险的大小。投机者为什么敢于炒作?谁为他们提供了动力?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一直非常高。像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农场主的收入80%左右源于**补贴。不妨看一个具体的例子:2007年,中国猪肉价格飞涨,而同期德国的猪肉价格却远低于中国。原来,德国**给每头猪补贴大约30欧元(折合人民币312元)。仅这一条,德国猪肉价格就没有涨上去的理由。而国内的养殖户,养一头猪的税费加起来就达80元左右。
    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之高,服务之系统、周到,常常令我感叹不已。有这样系统的保障和严格的法律,谁敢轻易去炒作农产品呢?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农民与中国农民的积极性,哪个更高,是不言而喻的。
    相比之下,中国投机者炒作农产品的风险之小、利润之高,是顺理成章的。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降低和投机者不劳而获、不劳而暴利的畸形分配机制,一方面导致了财富分配机制的扭曲,一方面导致了粮食生产动力的萎靡。
    发达国家长期实行工业补贴农业的政策,而我国的农业却常常受到工业的挤压,最典型的当属农产品价格的低迷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由于农业生产的利润太低,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在一些地方,土地撂荒比例甚至在20%以上。
    显然,这种现状降低了投机者的风险,是他们敢于炒作农产品的根本原因。倘若农民种粮、养殖得到更多政策扶持,获取更多收益,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产品这种随处可见、储存成本又高的东西,谁敢轻易去炒呢?   
    因此,粮价上涨的根源,乃是国内粮价向国际粮价寻求对接的直接结果。中国的粮食问题不在于价格上涨速度的快慢,更在于整个粮食生产体系动力的缺失。当然,货币的飞速膨胀也是最重要的推手。要想遏制农产品炒作,一方面要必须收缩货币供应量,从源头上减小流动性,另一方面,必须给农民更多补贴和服务,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收益和鼓励。如此,才能真正消除农产品的投机之翼。至于粮价本身,则应该由市场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 货币供应量 国家发改委 生产积极性 中国的历史 农民 投机 粮价

沙发
weihancool 发表于 2011-2-23 13:02: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受伤害的还是农民
国士无双

使用道具

藤椅
nongjing2012 发表于 2011-2-23 13:44: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算没有投机,只要城市化进程推进且国家不额外补贴农业生产,粮价必然上涨!
循一而进

使用道具

板凳
723170109 发表于 2011-2-23 16:20: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必然的现象  但是在进程的过程当中坎坷有多少 3# nongjing2012

使用道具

报纸
723170109 发表于 2011-2-23 16: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的 ,但是这个确实社会进程的结果
2# weihancool

使用道具

地板
nongjing2012 发表于 2011-2-26 21:27: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个成语叫趋之若鹜。如果有人发现粮价上涨的必然趋势,必然有人去操作。楼主担心坎坷的事,可好事多磨,没有什么快速解决办法,唯有用心解决。
循一而进

使用道具

7
淼水珠 发表于 2011-2-27 16:13: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粮价必然上涨!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金融投资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227478

使用道具

从我个人有限的认知来看,粮价上涨原因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实际的原因就是粮食从生产到真正被销售的中间环节过多,即使粮价飞涨,农民实际的卖粮收入上涨幅度还是非常低的,但是另一方面消费者却觉得价格已经高的和收入不相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中间的环节太多,这种中间环节包括分布于农村的粮食加工厂、城市的中转站、各粮食的销售点(通常这种销售点是比较小的),这中间的中转站和运输过程都会增加粮食成本,加上农药、化肥等的乘机大幅涨价。而中间环节过多的原因就是粮食行业难以整合,如果将中间的环节整合起来必然会降低成本,而将这整合节省的成本转移到粮农手中,能够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国内的粮食流转流程的中间环节过多,导致起点端(粮农)和终端(消费者)产生了“错觉”,粮农一帮不会真正关心自己卖掉的原粮和最终流入到市场的价格差异。实际上粮价的上涨很大部分是产生于这些中间环节,降低这些涨幅,其实现阶段的粮价上涨幅度是很小的。
      当然,粮价的上涨是有很多的原因综合造成的,根本的是因为粮价本身根本就是不合理的,在全球市场都极度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投机资本流向粮食行业是非常可以预见的,粮价的上涨也是必然。
      至于补贴,我认为我们不能盲目学习欧美强国,这次我们真的是有自己的国情。
      直接补贴到农民是不太有效果的,因为在财政预算一定的前提下,直接补贴农民收入的比重是非常低的,作用很少。应该主要补贴到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等方面。
High+young=my dream

使用道具

9
3lizzt 发表于 2011-2-27 21:42: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仅农民受伤 所有的穷人都受伤 食品价格上涨太快了

使用道具

10
mainfoxs 发表于 2011-2-27 23:11: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但是就粮食安全来讲,保持粮价的稳定是势在必行的,与国际粮价接轨其实只是为了在WTO规定下不至于被轻易的投机,所以说未来几年之内国人收入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是对于农民就只能变相的,比如补贴,因为不可能让粮价大涨的,这也就是当前欧美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掐指头算算对粮农没有补贴的估计还真是没有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