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德强自杀的原因,特别是目前相当普遍存在的乱罚款问题,人们已经有很多讨论,本文不再赘述。因此,本文与其说是对金德强自杀事件的分析,不如说是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一次拷问。尽管金德强和许多人一样是被裹挟进这个时代的】
1、活着,本来是余华一部小说的题目,后来成为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活着的唯一意义或目的就是活着本身。可以说,这是一种人生的最原始的、最本能的状态,在这里,人们加于生活之上的许多其他意义,都因过于奢侈而不复存在。但很不幸的是,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这种状态中。
2、最近,河北沧州泊头市货车司机金德强因2000元的(或可能的)罚款而自杀身亡的事件,就是很震动人心的一个案例。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经济发达甚至有点繁荣的时代,对一些人来说,活着也并非是一件易事。金德强在遗言中写道,我对人生已经看透了,太没有意思,早晚是死,不过早几年尔(而)已。看他留下的遗言,虽然错别字不少,但其对人生的理解,却是清晰而明确。苦苦的挣扎,一直到觉得挣扎已经没有意思,希望已经不复存在。这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偶然的事件,也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一时的想不开,一般人都会有的对生活、对生命的那些权衡与掂量,他似乎都经历过了。
3、关键的节点在哪里?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说的是生与死的分别与边界,这条边界清晰而难以逾越。正因为这样,在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尽量抓住不放。那是一种深深的恐惧与不舍。而一个人如果在某种情况下主动选择死亡,说明这条生与死的区别已经模糊,边界已经在消失。甚或说,生与死的含义已经在反转:生不如死,生是一种痛苦,死是一种解脱。因此,对金德强之死的原因,应当追问在他的心目中,生与死的区别是如何模糊的?边界是如何消失的?甚至,生与死的含义是如何反转的?
4、对于金德强之死,有人不失时机地想到心理素质这个词。甚至有人在一本正经地论证所谓要加强大货车司机心理素质建设这种话题。这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你完全可以找到反例:很多生活比金德强还艰难的人,不是也没有选择自杀吗?但问题是,作为一种社会的动物,一个人的心理并不完全是一种个体与生俱来的现象。多少年前,北大的孙东东教授说过一句话,很多上访者的心理都存在问题。为这句话,他曾经饱受谩骂和围攻。我不知道孙东东说这句话的具体背景甚至原意。但如果不是把这句话理解为这些上访者是因为心理有问题而上访,而是理解为很多上访者在经历了上访过程的磨难之后,心理上都出现了问题,这句话离事实远吗?这说明,在某一个时点上,个人的心理状况与其个人的生活境遇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5、生活的艰难当然首先来自于物质的方面。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知道,金德强今年50岁,9岁时丧父,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也许是职业的原因吧,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在他全家有五口人,有76岁的老母亲,有残疾的媳妇,有3个孩子。三个孩子中,大女儿辍学,小女儿上小学,儿子跟他跑车。作为大货车司机,他跑车已经有1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积攒下6000元的存款。而这次,如果被罚的话,他将失去他积蓄的三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上的窘迫,无疑是驱使他走向绝路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原因。但如果再细想一点,事情也许并非如此简单。
6、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刚刚看到下面的消息: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南京大学有四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自杀。2020年9月19日,一位女博士生跳楼自杀。2020年12月4日,一位女硕士研究生烧炭自杀。2021年3月13日,一位男硕士研究生跳楼自杀。2021年4月8日,一位女硕士研究生跳楼自杀。其实,类似的消息,这些年时有所闻。无疑,这四位学生的人生状态与金德强截然不同,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是天之骄子。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内心的挣扎应当是一样的:活着还是死去?哪个更难受一些?或者说,活着是否还有意思?延续生命是否还值得?
7、这说明,就人生的意义而言,金德强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社会的底层。当然,每个人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不同的。金德强面对的是罚款和一家人的生计问题,那四位面对的可能是科研、毕业与就业的心理压力。但如果抽象一点说,我们可以将所有这一切概括为生活空间的逼仄。最近一段时间,我几次使用逼仄这个词,也是有感而发。逼仄意味着在你的希望被不断唤醒和扩张的同时,你能够左右、能够有努力余地的空间越来越小;意味着你哪怕随大流地跟上其他人的生活,都越来越吃力,越来越艰难;意味着你对环境的更加依赖,环境中的某个哪怕很微小的元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你的活着。这时的你实际上更加脆弱。更令人感叹的是,这个生活空间的逼仄,则是发生在所谓发展与进步的宏观背景之下。
8、如果金德强遇到的事情是发生在过去的时代,他如果是传统社会中的一个普通农民,哪怕也是遇到诸如此类的事情,哪怕他平时的经济境况也非常窘迫,但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似乎就有活下去的理由。而且环顾周围,大家不都是这样活着吗?可以说,那时候的活着就是有口饭吃的含义。但在今天,活着的含义已经大不相同。最起码说,你得有最基本数量的现金收入吧,你得能够支付诸如上学、看病以及其他日常的生活费用吧。如果你的收入不足以支付这些,说明你的状况已经在活着之下。当然,这不是说,一旦越过这条底线,人们就都会选择结束生命。但这时至少会有人觉得,生的煎熬已经超过了死的痛苦。这就是金德强说的,活着太没有意思了,这辈子太窝囊了。这两句话痛彻心扉。而那四位学生,尽管是生活在更为复杂而精致的生活空间之中,现实的经济状况也不能同日而语,但深层的逻辑又会有何不同?
9、我们经常听人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比原来强多了。不错,如果就纯粹的物质形态来说,肯定是如此。收入比原来增加了,吃的比原来更好了,生活条件的许多方面都比原来改善了,从表面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比原来更加光鲜。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活着比原来更容易了,有时其实是更为艰难。生活的很多方面都需要钱,有的地方的农民,甚至主副食品也要用钱来买。这是一个空前的需要钱的时代,哪怕仅仅是为了活着。钱,是活着这种生活状态的基石,而钱是自己无法生产出来的,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挣。而在现实中,他能不能挣到这个钱,往往不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有时要更多地依赖于他无力改变而只能被动面对的环境。于是,只要这个环境哪怕一个很不起眼的微小细节出了问题,他的活着也就遇到了困难。
10、可以说,在发展与繁荣的今天,活着不是比原来更不容易出问题,而是更容易出问题了,这就是现代生活的脆弱性。尤其是对像金德强这种几乎是被裹挟进入这个似乎更高级时代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金德强遭遇的是那个叫做北斗的小小的东西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罚款规则,但在今天的世界上,能有多少人不在面对有形无形的北斗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罚款规则?只不过,为了活着的生活忙碌使人们往往无暇多想。前一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想让生育?请先给他们一个理由》。生育的背后是对活着或生命的理解。一位网友留言说:我毕业于985,现在的状态是996。在一般人的眼光中,我也算是成功的。我如果生育下一代,就算他也和我一样成功,难道我就是为了让孩子也和我一样整天这么996吗?这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转自孙立平社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