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老邪
来源 | 镭射财经(ID:leishecaijing)
「镭射财经」独家获悉,支付宝近期低调上线了一款花呗分期的聚合分期产品,支持添加信用卡分期付款,该产品名称为“花呗分期聚分期”,在花呗分期的菜单页面中。用户选择花呗分期支付时,可以使用花呗分期下方的聚分期支付,前提是绑定了符合条件的信用卡。
花呗分期聚分期服务可以在淘宝、天猫等场景中使用,后续还会开通更多使用场景。这意味着花呗分期不再仅仅支持自营信贷产品,也向信用卡开放。花呗作为消费金融市场中的明星产品,首次把流量和场景导给信用卡,或许正是蚂蚁被整改、花呗被点名的结果。
从形式上看,花呗分期聚分期是一款聚合了合作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服务,由蚂蚁智信(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当用户的花呗分期额度不足时可以使用聚分期服务来启动信用卡分期完成付款,同时针对花呗分期免息商品也可以同享信用卡分期免息。
根据花呗分期聚分期服务协议,用户在能够使用花呗的场景下,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通过花呗分期聚分期的信用卡分期功能。目前,花呗分期聚分期功能所支持的信用卡范围将根据花呗的业务发展及发卡机构合作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用户需要在发卡机构提供的分期付款期数范围内,按照与发卡机构约定的还款计划,向发卡行偿还应还款项。这也就是说,用户使用花呗分期下的信用卡分期服务,须以发卡行的要求为准。花呗分期聚分期也会展示用户分期账单,具体的手续费费率由发卡行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花呗分期聚分期还可能提供出信用卡分期以外的分期服务形式。支付宝称,除信用卡分期付款外,为更好地提供服务,提升服务体验,花呗分期聚分期还可能提供其他信贷分期渠道。
在聚分期服务中,发卡机构独立授信审批。具体来看,用户在花呗分期聚分期添加信用卡后,发卡行根据用户的支付金额、分期数等情况,通过支付宝快捷支付方式发送的指令,决定是否在信用卡分期额度内划扣相应款项用于聚分期支付。发卡机构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修改分期业务的支付限额。
「镭射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当前花呗分期聚分期正处于初始上线阶段,合作的银行有限,仅支持上海银行信用卡。此外,花呗分期聚分期只能用于淘宝等少量的线上交易场景,线下支付目前暂不支持。
花呗分期是蚂蚁集团信贷业务板块的拳头产品,长期以来在线上线下与支付宝配合抢夺了信用卡的市场份额。虽然支付宝支持添加信用卡支付,但淘宝、天猫以及支付宝线下交易场景中的分期业务均由花呗分期提供,银行对此无可奈何。这其中除了涉及本代本交易、业务闭环外,还可能牵扯反垄断争议。
在蚂蚁集团被约谈整改前夕,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就发文称,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此外,互联网公司利用旗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信贷业务形成的金融闭环业务,也触碰到监管的底线。
花呗“开闸放水”,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会增加银行的品牌露出频次,提升信用卡交易量。花呗看似作出让步的背后,是蚂蚁集团万亿消费金融贷款的整改包袱。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借呗产品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超1.7万亿元,这些贷款主要存在表外,甚至98%都是由合作的金融机构放款或资产证券化实现。
按照监管要求,蚂蚁集团的消费贷业务必须全部纳入监管,而蚂蚁消费金融正是承接花呗、借呗业务的载体。6月初,银保监会批复蚂蚁消费金融开业,要求蚂蚁消费金融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在开业起1年的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
就蚂蚁集团的消费贷体量而言,注册资本仅为80亿的蚂蚁消费金融根本无法完全承接,未来除了存在补充资本的可能,更多的确定性在于降杠杆上。由于存在过渡期与发展周期,蚂蚁消费金融不急于扩充资本,如何把支付宝原有的流量平稳转化才是关键。
至于业务导流,监管也卡死了花呗、借呗的边界。根据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在蚂蚁消费金融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花呗”“借呗”整改完成后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的专属产品,其他合作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以后,支付宝中大概率会存在多款消费贷产品,而花呗分期中自然也会有其他品牌出现。
无论花呗、借呗属于谁,蚂蚁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流量转化的机会,由于花呗、借呗的品牌优势突出,蚂蚁消费金融依然是蚂蚁生态中最大的赢家。花呗分期与上海银行信用卡合作的聚分期,可能就是在摸索如何在监管规则与商业价值最大化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