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19hansi
1792 0

[社会学] 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研究 [推广有奖]

  • 3关注
  • 3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院士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4 个
通用积分
85.1165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8368 点
帖子
1362
精华
0
在线时间
63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6-4
最后登录
2024-5-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从法律法规到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等方面尝试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体系。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在网络媒体上引爆舆论热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一举将“垃圾分类”变成社会热点,大众逐渐重视垃圾分类,可见近几年垃圾分类的推行又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对于垃圾分类行为已有研究多从政府宏观政策制定、落实措施、垃圾桶设置、智能分类垃圾桶研发、改善客观条件、协同第三方机构、组织社区志愿者等角度出发,而较少将垃圾分类的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和态度。目前对居民垃圾分类参与态度并未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实验证据。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对他们落实分类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但态度对行为预测作用的大小、对未来推进全民垃圾分类能做出的研究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态度本身的结构是否有清晰的认知。在汉斯出版社《统计学与应用》期刊中,有学者提出当前我们对于大众垃圾分类的态度结构成分尚不清晰,学界鲜有实证研究。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将态度看作是对客体支持或反对的单一心理倾向。内隐态度是指过去经验和己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它通常是无意识地评价,在个体的意识层面无法知觉到,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态度对象的判断抉择。研究表明,当个体没有能力检索外显态度、认知资源不可用,以及处理事情的动机处于低水平状态时,人们的行为反应会更多的受到内隐态度的影响。可见内隐态度稳定性强,更加贴近真实态度。个体对某一事物能够存在外显和内隐两种态度,那么仅仅对其中一种态度进行测量是不够全面严谨和真实可靠的,有必要对这两种态度分别加以测量。而所得两种态度的一致性或冲突性更能够窥探到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成分,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作用。

国内对于垃圾分类态度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主要采用单一的问卷调查等自我报告的形式测量,结果可能被各种反应偏差扭曲,测得的答案有可能会有社会赞许效应,不能全面地探测到个体的态度。目前我们并不清楚大众对垃圾分类内隐态度。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的态度进行准确全面的测量,采用语义差分量表进行外显态度测量,采用经典IAT范式测量内隐态度,了解大学生践行垃圾分类的态度意愿和态度的结构,探究内隐垃圾分类态度与外显垃圾分类态度是否一致,为垃圾分类推行等研究予以实证支持。

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对垃圾分类具有积极的外显态度。并且将垃圾分类与积极词汇联系的更加紧密,对垃圾分类的内隐态度倾向于积极。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外显和内隐态度具有一致的积极性。说明垃圾分类行为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这有利于引导他们付诸在实际的垃圾分类行动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垃圾分类 大学生 第三方机构 分类垃圾桶 生活垃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