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具体表现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且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农业发展环境继续改善。同时,农村改革在若干领域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产品贸易逆差急剧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等问题。展望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农村经济形势
农村政策
农村改革
2010年
2011年
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面对复杂而难以预料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延续了前几年积极向上的走势,突出表现为粮食产量实现连续7年增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且增速多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497亿元,比2009年增长4.3%;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0.2%,比2009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等值得关注的现象。展望2011年,在各种积极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农村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中国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但棉花等作物减产
虽然2010年年初粮食生产开局不利,西南5省份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亿亩;进入夏季,又有一些粮食主产区遭受洪涝灾害;但是,全国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长2.9%,实现自2004年以来连续7年增产、自2007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从增产因素看,201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0987万公顷,比上年扩大89万公顷,增长0.8%;因播种面积扩大增产粮食441万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8.3%。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1.5公斤,比上年提高2.1%,扭转了2009年粮食单产下降的局面,比历史最高的2008年提高1.5公斤;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1118万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1.7%。可见,单产提高成为2010年粮食增产的主要推动力,改变了此前一段时期主要依靠播种面积扩大增产粮食的状况,提高单产仍然是提高粮食总产量的主要手段。分季节看,夏粮产量为12310万吨,比上年下降0.3%;早稻产量为3132万吨,下降6.1%;秋粮产量为39119万吨,增长4.8%。分地区看,2010年粮食增产的贡献主要来自粮食主产区和东北及内蒙古地区,粮食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受国家加大对油料生产扶持力度等政策的影响,2010年,中国油料播种面积达到13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油料总产量达到3239万吨,比上年增长2.7%。2010年,中国肉类产量达到778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为5070万吨,增长3.7%;水产品产量达到5350万吨,增长4.6%;牛奶产量达到3530万吨,增长0.2%;蔬菜、禽蛋等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但是,受播种期低温、吐絮期连续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2010年,中国棉花产量和质量下降,全国棉花播种面积较上年减少1.1%,单产下降4.4%,总产量为636万吨,减少5.5%。糖料播种面积扩大,比上年增长1.7%,但糖料总产量为12045万吨,减产1.9%。
中国农业连续增产,得益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2010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达到5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种子统供率达到66%。中国主要农产品增产,为保证国内需求、管理通胀预期做出了贡献。
(二)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但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前几年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和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根据农业部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4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全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6.8%、99.6%和96.7%,比2009年分别上升0.4个、0.1个百分点和持平,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010年,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走高,成为当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之一。具体而言,全年CPI总体比上年平均上涨3.3%,其中,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2%、2.9%、3.5%和4.7%,呈加快上升的趋势;11月同比上涨5.1%,为全年最高点。在中国目前CPI的构成商品中食品占大约40%的份额,而2010年11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7%,拉动CPI上涨3.8%,“贡献率”高达74%,因此,2010年食品乃至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格外引人关注。
201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表现出以下特点:①上涨幅度大。一些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食用油、蔬菜、蛋类、水果、乳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上涨10%甚至20%以上。棉花价格在9月~11月短短的3个月内连连刷新10年来的最高记录。②波及产品广。有些以往不受关注的小宗农产品,在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出尽风头,例如绿豆、生姜、大蒜、苹果。③持续时间长。虽然有些农产品价格上升后又有所下降(例如绿豆),有些农产品价格呈现出习惯性的波动(例如禽蛋),但是,也有不少农产品价格呈现出连续性的上涨(例如蔬菜),事实上,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就一直处于上涨的通道之中。④影响因素多。在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库存较为充裕、市场供给有保障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的普遍和较大幅度上涨,已经很难完全用传统的成本上升、生产周期性波动等因素来解释,与以往相比,传统因素的作用正在减弱,而一些新的因素的作用正在加强。下面就做具体分析。
第一,需要厘清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尽管在CPI计算中食品占有较大的权重,而且一般认为,作为基础产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整个价格链条中后续产品价格(包括劳动力成本)依次上涨,最终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和通货膨胀;然而,并不能就此断定,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物价总水平上升以至于通货膨胀的源头,而且在CPI计算中,撇开食品所占权重偏高这一不合理因素不谈,CPI与食品价格的关系只是一种统计关系,而非因果关系。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但人们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而且直接消费未加工农产品的比重也下降,因而初级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物价总水平乃至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趋于减弱。
第二,从需求方面讲,虽然粮食连年增产,但考虑到每年新增消费特别是间接消费,粮食平衡仍然是紧平衡,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对农产品的总需求依然会增加,由此导致价格上涨。
第三,成本上升仍然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石油等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成本和价格上升。特别是,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近年来沿海地区频繁出现“民工荒”,以及各地纷纷调高农民工工资,就是这种变化的显著表现。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土地价格上升会以机会成本上升的方式引起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第四,随着国内以及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局部价格变动的波及范围扩大。一方面,国内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些由偶然因素引发的局部市场价格变动会产生“涟漪效应”和“放大效应”。例如,从2009年底开始,蔬菜价格就一路上涨,2010年新年后,受不利天气这类偶然因素的影响,蔬菜价格持续走高,并且未像往年那样在春节后回落,而是全年居高不下;2010年,中国夏粮减产0.3%,这一微不足道的减幅引起人们对于粮价大幅度上涨的担忧,进入7月份,夏粮收购火爆,价格明显上升。另一方面,包括若干主要粮食品种的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已经在2010年12月打破历史记录,某些粮食品种的价格已经接近或超过了2008年“粮食危机”爆发时的峰值水平,2010年粮食平均涨价幅度为30%,而这种情况发生在仅仅2年之内。种种迹象表明,粮食低价时代已经结束。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大幅度增加,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推动和拉动作用都在增强。
第五,宏观调控能力仍然不够。虽然近年来为了应对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国家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包括粮食、棉花、食糖、猪肉等在内的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初步建立了蔬菜临时储备制度,在这轮农产品涨价中也抛售了一些粮食、棉花、食糖,但平抑价格的作用有限,说明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尤其是其运行机制和运用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六,不能排除游资炒作和心理预期的影响。中国正在由资金短缺时代进入资金充裕时代。由于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考虑到大宗农产品需求的稳定性,一些资金投机性买卖大宗农产品,是完全可能的。然而,一方面,游资通过炒作大宗农产品获益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它们要有足够的市场控制能力,但一个基本事实是,国内大宗农产品市场总体上讲竞争相对比较充分,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大多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另一方面,大宗农产品保存期都有限,保存费用较高,且缺乏稀缺性,很容易经过一个生产周期被生产出来,也容易被类似产品替代,从而价格下降。因此,炒作大宗农产品有难度,尤其是长期。相比之下,对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心理预期,更容易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别是在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的情况下,农产品从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中间环节也不断增加,各个中间环节生产经营者对农产品价格的心理预期迭加起来,就会对价格波动产生很大影响。
第七,客观看待农产品涨价。从某种意义上讲,价格变化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可以使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获得更多资源,从而有利于其持续健康发展;也可以使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得到足够的补偿,使农业再生产得以继续;还可以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提高他们生产积极性。所以,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总体上对农业是有利的。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会造成低收入消费者生活负担增加,**应通过消费者补贴的方式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也必须根据各个环节成本增加的实际情况和各个环节的重要程度,由各个环节分享。
(三)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贸易逆差急剧扩大
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出口494.1亿美元,增长24.8%;进口725.5美元,增长37.7%。贸易逆差为231.4亿美元,比上年扩大76.5%。
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依然延续以往几年的特点:农产品贸易呈现逆差状态且逆差不断扩大;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例如谷物、棉花、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食糖;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例如蔬菜、水果、水产品,而同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畜产品贸易却出现逆差。这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上发挥了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而且与国内农产品供求状况关系密切。而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出现的一个新特点是,不少大宗农产品贸易出现进出口金额增长快于进出口数量增长,或者进出口数量下降而进出口金额上升的现象。这说明,2010年,国际农产品价格普遍呈现上涨的态势。
从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可以进一步看出,国内农产品需求强劲,而国际农产品需求相对疲软,这与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率先复苏有一定关系;但是,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下降。
在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国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共进口美国农产品175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将近1/4;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大豆、棉花、畜产品、水产品、水果等。
(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但农民工工资呈现上涨的趋势
2010年,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是: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趋优,投资平稳,区域协调,出口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06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实现利润26200亿元,增长11.6%;上交税金11200亿元,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0亿元,增长20%左右;出口交货值35400亿元,增速由负转正,比上年增长12.3%。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0.5%、12.5%、12.4%和12.5%。估计全年新增就业240万人以上,年末乡镇企业从业总人数可达1.58亿人;全年支付劳动者报酬20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近年来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工就业方面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自2007年以来,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出现了较快上涨的趋势,而且这主要体现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的工资上,而城镇劳动力特别是城市中高端劳动力(其主体是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实际工资水平上涨不大。有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工工资年度涨幅,2005年为6.5%,2006年为11.5%,2007年达到20%左右;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2008~2009年,涨幅也在10%以上;而2010年,农民工加薪幅度不低于30%。实际上,2010年,全国有30个省份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次的增长幅度平均为24%。
农民工工资上涨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经济可能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他们外出务工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挣钱”,而是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农民工通过“用脚投票”选择自己满意的工作环境。农民工工资上涨总体上讲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不但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从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布局调整——即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向内地转移,而沿海地区产业向高端发展——从而提高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农民工工资上涨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和深刻的影响。它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但也对现行的一些制度(例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战。
(五)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但农民收入增长格局没有变化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比上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创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记录。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这是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由此,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3.33﹕1缩小到3.23﹕1。
从不同群体农民收入的变化看,首先,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比东部地区快2~4个百分点。其次,将农村居民按照人均纯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后五等分,由低收入组和中低收入组组成的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相对较快。从农民收入构成看,首先,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是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首要因素。其次,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速大幅度提高,是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再次,转移性收入增加较多,是推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又一个因素。
可见,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延续了多年来的态势:第一,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非农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务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外出务工人数和时间有所增加。第二,收入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家庭经营纯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中最大的部分。这主要得益于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长,达到1723元,名义增长15.1%;人均第二第三产业纯收入达到602元,名义增长11.7%;而受牧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前三季度猪价较低的影响,人均牧业纯收入为356元,下降1.3%。第三,转移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趋于下降。
二、农村政策、农村改革与发展
(一)“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加突出
在财政投入方面,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合计818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增长12.8%;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四补贴”规模达到1334.9亿元,比上年增加70亿元,增长9.5%。其中,农机具购置补贴为155亿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25万台(套),受益农户近400万户。2010年,农机具购置补贴直接拉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409.3亿元,推动了农机具购置投入多元化,促进了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约2万个,比上年增长34.2%;全国农机总动力保持较快增长,达到9.2亿千瓦,增长5.2%。
在金融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已经从过去的粮棉油收购贷款扩展到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2010年前三季度,该行新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类贷款1167亿元。其中,新增新农村建设贷款302亿元,支持农民集中住房建设项目72个;新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42亿元;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256亿元;新增县域城镇建设贷款267亿元。此外,2010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35.7亿元,农作物承保面积达到11.6亿亩。
在流通方面,2010年,国家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再次较大幅度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全年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粮食30110万吨,在历史上首次突破3亿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3430万吨;托市收购粮油3065万吨。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储粮总公司针对国内粮食价格上涨、部分品种供求紧张的情况,全年累计投放政策性粮油180批次,其中,拍卖成交8087.9万吨,定向销售282.9万吨。由此可以推断,中储粮总公司的职责已经超出了管理和经营储备粮食的范围。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如何定位国有粮食企业的职责、健全粮食收购和储备体系,仍是有待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问题。此外,连锁化“农家店”达到52万家,覆盖全国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建立和改造配送中心2667个,2000多家零售企业与1.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超对接”,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0年,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8%和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的增长速度;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个百分点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9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回落幅度。这种状况说明,一方面,投资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很大;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并没有成为吸引投资的“热土”,其中,对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严重不足,2010年中国多个省份发生水旱灾害并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凸显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
(二)农村改革在若干领域取得新进展;但有关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在土地制度方面,2010年7月,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提高幅度平均为20%~30%;并且在征地中要“同地同价”,必须先安置后拆迁,不得强行征地。2010年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上述“禁令”不仅是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以“新农村建设”为名通过土地整治、村庄撤并损害农民土地权益,也可视为酝酿已久的征地制度改革的“前哨战”。而此后2011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更使得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问题如同箭在弦上。该《条例》提出的关于征收的四条原则——征收权的运用限定在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征收程序必须公开、透明,让民众广泛参与,与民众充分协商;必须根据市场定价的原则进行补偿;强制拆迁必须通过司法程序决定——对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原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在地方“土地财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关政策和法规如何制定,更如何落实,值得关注。
在农村金融方面,在金融机构上,到2010年底,全国共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84家,农村合作银行216家,贷款公司7家;2010年7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而上市。在倾斜政策上,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门槛的政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对涉农小额贷款等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财政部出台了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定向费用补贴的政策。在金融服务上,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制定政策,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应该说,经过5年改革,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农村金融政策不断细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农村金融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在农村组织制度方面,2010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5万个左右,带动农户1.07亿户;其中,通过合同、合作和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97.8%。但是,参加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例依然不高,到2010年底仅为2800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左右。
在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2010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和成都市推出了统一城乡户籍的改革。
(三)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但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依然偏低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方面,继2009年开展首批新农保试点以来,2010年,又有518个县纳入第二批扩大新农保试点,这样,全国共有27个省(区)838个新农保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的1.25亿人参加新农保;另外,还有15个省(区)的316个县自行开展新农保试点,有4017万人参加新农保。以上合计,全国新农保试点地区共有1.65亿人参加新农保,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4809万人。但是,2010年,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没有提高,仍为每人每月55元,而同年国家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两者比较,更说明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还很低。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2010年继续提高人均筹资水平,由上年的100元提高到150元,其中,各级**的补助水平由80元提高到120元,个人缴费由20元提高到30元。
在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于2009年12月底出台《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其中专门对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城镇企业之间的转移接续做出了规定。该《暂行办法》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为继续探索城镇企业就业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接,以及农民工其他方面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开了个好头。
在农村教育方面,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快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等等。
三、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展望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理由是:第一,中央继续出台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改革与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尽快找齐水利建设滞后、抗灾能力不强这个制约中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短板”,而且有利于农民通过参与水利建设增收。第二,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决定,2011年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第三,虽然2010年底到2011年初全国不少地方遭遇严重旱灾,但各地抗旱力度较大,这次干旱不会对夏粮产量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中国**下调2011年经济增长率目标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既会带来挑战,也会带来机遇。下调经济增长率目标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要迈出实质性步伐,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提高其质量和效益而不是加快其速度,将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而不是增加投资和扩大出口。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依靠经济增长速度带动就业,经济增长率目标下调可能会给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正好可以缓解“民工荒”);但另一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题中应有之意,下调经济增长率目标可能有助于农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有助于农业技术进步,有助于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后劲。
对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具体展望如下:
1.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继续增产。综合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将比上年略有增加,在天气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将比上年有所增加,有可能实现自2004年以来的连续八年增产。在比较有利的价格水平和需求增加的刺激下,2011年,其他主要农产品也将增产。
2.主要农产品供给有保障,但价格在较高水平上运行,波动程度减弱。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重要农产品的储备制度,特别是粮食库存比较充裕,因此,**调控农产品市场的能力较强;面对2008年以来农产品市场波动,**也积累了调控农产品市场的经验;**已经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CPI将控制在4%以内;在国际方面,预计2011年世界粮食产量将小幅下降,而需求继续增加,产需关系将发生逆转,加上粮食库存减少,库存消费比大幅下降,因此,国际粮食价格总体上将呈上升的走势,从而对国内粮食价格走势产生一定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也助推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扬。综合上述因素判断,20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将保持在较高价位上,但是,出现2010年那样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波动和一些小宗农产品价格轮番涨跌现象的可能性不大。此外,2011年,中国农产品贸易仍将保持以往的格局,逆差有可能加大,但预计谷物进口不会增加很多甚至下降。
3.非农产业继续以较高速度发展。2011年,乡镇企业发展将面临重大调整,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高、位于中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在引领乡镇企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但是,受“招工难”的影响,2011年,乡镇企业增长速度有可能放慢,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人数会略有增加。
4.农民收入仍将较快增长。2011年,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因素并不多,既有因素的作用也会缺乏后劲而衰减,所以,农民增收面临极大困难。由于农产品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非农就业形势较好,**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因此,2011年,农民收入仍将实现较快增长,但很难达到2010年的增长速度。
5.农村改革将进一步纵深推进。近年来,中国农村改革都是在既定的领域内在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向纵深推进,是对相关领域改革的深化和细化。将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固然重要,但重要程度并不亚于前者的是落实这些细化的政策措施,对其效果做出评价。2011年,中国农村改革仍将延续这样的格局,有望在土地制度(特别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促进承包地流转)、户籍制度(特别是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等方面取得进展。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2011年,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将继续发展,不但要扩展内容,扩大覆盖面,更要提高人均享有水平,并且真正体现出“城乡统筹”的含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责任编辑:晓
晨)
*本文主要根据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有关报刊和网站上的文章和资料写成。本文对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对一些重要问题做出评论,同时对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做出简单的预测。 文章出处:中国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