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南岳耕夫
1215 2

[新政治经济学]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6粉丝

院士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501 个
通用积分
110.6351
学术水平
413 点
热心指数
413 点
信用等级
327 点
经验
221577 点
帖子
1694
精华
2
在线时间
33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0
最后登录
2024-10-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2022.1.17/18


旧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特点:
第一,人际的血缘型地域封闭性。
在沟通方式上,地方自成方言,十里不同音,甚至非语言之语言~如动作仪式在人际沟通上比语言本身还重要。费孝通说,传情达意上,非但文字不重要甚至语言都不是唯一象征体系。
这里可以引申到餐饮口味的地域性,即所谓“家乡口味”乃至“妈妈的味道”。
彼此是熟悉的,即“熟人社会”。“臭味相投,连臭味都一样。”对外界是陌生的,“人们生活在同一的小天地里…多少是孤立的,和别群人没有重要的接触。”
而集聚这个小空间的人往往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如南方的什么戴家大屋、张家湾,北方的什么朱家屯、张家堡等等。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因而,乡村具有排外性,从中原迁往闽越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的人至今仍自称“客家人”、我们城市家长甚至仍教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种“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彼此互惠依赖着人情世故,缺乏契约精神。
第二,家族捆束性与差序结构性的耦合。
家族捆束性是作者编的词,以形容家族荣辱与共、血脉相济的特征。
捆即捆紧頓齐,对内抱团取暖、对外同仇敌忾、兄弟睨于墙而御于外~这个外可以包含自然灾害。亲戚(母系)无三代、家门(父系)永不朽。父系族谱长的可以修2千多年。三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即是捆一起的标志。
束是束缚修剪,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在不远游,家里具有组织管理特点~不是纯粹的亲情载体或者说“为了纪律而排斥私情”,“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男女有别”无需那种推陈出新的激情恋爱,子孙出息光照门楣、光宗耀祖,一人犯错骂你十八辈子祖宗。
家族捆束性具有风险保障与长期激励的意义。“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的。”除了生育功能外,还具有经济、社会等等功能。
费先生的差序结构特点用书中的导读解释就是:“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观点,即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在中国的乡土社会,独特的“私”,造就了独特的具有伸缩能力的“差序格局”,中国人可以为自己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自己、家、族、组织、国、天下的差序,一切以自我中心。没有超越自我以成就团体人格的意志。)
第三,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的模糊性。
费先生说:乡土中国中“克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致侵略个人的权利。”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并有对应了相应的私德要求。
导读言:中国传统的道德里所有的价值标准都不能超脱于“人伦”而存在。中国人的道德和法律,具有伸缩性,要看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定。即:“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当然,规范私人关系的道德规则还是具备的,如《弟子规》里强调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只是按费先生的研究,其落实大概也会因人而异的。
第四,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一般人民更会把天国现实化,并不想把理想去改变现实、天国实现在这世界上,而把现实作为理想的底稿,把现实推进天国。”老子的小国寡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概就是小农的理想国吧。
旧中国乡土社会缺乏“超于个人的‘实在’”,缺乏在一个公道“实在”的共识及其在其面前的人人平等理念。拜神拜鬼都是为了现实利益或消灾免难,交易的色彩很明显,没有以身殉道的精神。
第五,乡土社会即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无需国家ZF这种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甚至无需社会舆论压力来维持。人们对礼仪心生敬畏。“礼是合适的路子,是经过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教化常依存于父爱的家长威权,费先生称之为“教化性的权力”~这既不同于为协调分工以定规则以裁判相互权利的“同意的权力”,也不同于剥削掠夺被统治者的“横暴权力”。长幼有序原则是表示了教化性权力的重要性。
礼不一定是文质彬彬、温情脉脉,“礼可以杀人,也可以很‘野蛮’”。“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因而不可能在变迁快的社会出现。“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后。”
礼治不喜诉讼打官司,有冲突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或乡绅贤达进行说理调解。所以,旧社会的乡土中国在县以下存在一个乡村“自治的社会”。
因为旧中国的乡村具有“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礼治文化,所以,也缺乏“当一个社会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这样政治活动实施的是“长老统治”。


读后感:
中国传统乡土文化是小农经济下的社会整合方式,是有些田园牧歌式的温情与浪漫的,但也内生了一种撕裂社会导致封建周期性循环的力量,是不符合陌生人分工协作的工业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因此,其变迁与扬弃是必然的。新中国的土改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历程扬弃传统小农经济下旧的乡土文化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乡土中国 费孝通 小农经济 差序格局 人际沟通

沙发
悟空322 发表于 2022-1-18 18:25:5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南岳耕夫 发表于 2022-1-18 10:32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2022.1.17/18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南岳耕夫 发表于 2022-1-25 13:10: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悟空322 发表于 2022-1-18 18:25
谢谢分享
谢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5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