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占领华尔街
852 4

[经济学] 苏联解体利好美国经济!利空日本经济为什么?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0粉丝

学科带头人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056 个
通用积分
118.7943
学术水平
15 点
热心指数
23 点
信用等级
9 点
经验
849 点
帖子
106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7
最后登录
2023-11-26

100论坛币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之后的10年美国经济非常繁荣,公共债务 GDP的比率从1993年的47.8%下降到2000年的33.6%。公众持有的债务实际上比1998-2001期间减少了4530亿美元,这是1970年至2018年间唯一发生的事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其间美国的赤字大减清零,8年创造了总计630亿元财政盈余。 同时☞至2010年,日本经济仍无起色?而苏联解体似乎利好欧洲?

关键词:美国经济 苏联解体 日本经济 是一个奇迹 亿美元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1980年,30美元;国际油价一轮20年的油价稳定期。2003年30美元,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破40美元/桶, 2005年6月,破60美元/桶,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美国东部时间1月
沙发
Wy9999999 发表于 2022-2-18 21:07: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受《广场协议》影响,日本大量出口,美国进行抵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汽车、家电等科技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十分热销,尤其是1980年的两伊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价格一路走高,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爆发。


随之而来的是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增大,但是这对日本人来说却是个好机会,因为日本制造的车不仅便宜,而且耗油少,于是凭借着这个优势,日本车大肆进入了美国市场。

日本的重型卡车、挖掘机和汽车等进入美国市场后,增加了美国国内汽车行业的压力,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现象比比皆是,结果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日浪潮,因为日本除了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外,其他诸如摄像机、摩托车等也攻占了美国市场。

从汽车行业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日本企业曾经的辉煌,所以当时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将日本此举视为对美国的经济侵略,而且美国一年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就高达500亿美元。日本也在这个阶段称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于是美国总统里根在民意和现实的推动下,着手解决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和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占领。1985年,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表决,正式将日本列为"不公正贸易国",这实际上就等于承认美国有权对进入日本的各种商品出台针对性和打击性的法案。

果不其然,随后的两个月里,美国参众两院以少有的一致性通过了几百个报复性法案,为的就是制裁日本。然而,这些法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于是两国政府开始正式商谈。

经过商谈,日本首相中层根康弘和财务官细见卓、安倍晋太郎最终同意里根总统所提出的日元升值计划,1985年,美英日法德(联邦德国)的财政部长在纽约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出口深受影响,日本也因此失去了二十年。

使用道具

藤椅
叶子惜君 发表于 2022-2-25 09:25: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学习到了

使用道具

板凳
洛洛23 发表于 2022-2-28 17:22: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日本的衰退主要还是因为《广场协议》,日元被迫升值,导致日系产品在欧美失去竞争力。也许是恰好也是在苏联解体前后,让楼主有这种错觉。

使用道具

报纸
邓笑国 发表于 2022-3-19 10:32: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苏联解体,因为难民,以及区域经济、贸易、原材料、旅游、留学、进口、出口等经济活动受损,中国经济,欧洲以及日本受到冲击影响并不奇怪!美国因为距离遥远,受到的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当然较小!1991年,国内的总体形势可谓风声鹤唳,到底有多糟糕?用内忧外患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国内经济效益下降、财政困难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并存,这些无疑给1991年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时的中国,清醒地认识到,在用于中国建设的所有投资项目,都撤掉,一切归零!
中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去依附化”,而非主动选择。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