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uyue85868
3883 2

[读书评书]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5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0891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00 点
帖子
18
精华
0
在线时间
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22
最后登录
2024-4-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

  • 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资本

  • 产业结构

  • 技术:经济学家通常认为技术是一种关于怎样组织各种投入要素生产某种产品的知识

  • 制度

对实践操作意义最大的就是技术:

  • 土地、自然资源基本上是给定不变的

  • 劳动力增长相对缓慢

  • 如果技术不进步,即使资本积累速度非常快,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也会不断下降,只有技术不断创新,新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部门才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 技术变迁会在不同方面改变经济基础,从而进一步会对制度的完善有所要求

技术创新是指在下一次生产时,所用的技术比现在好,效率比现在高,不一定要求使用最新的技术

产品创新,新的不同的产品出现,取代旧的落后的产品

流程创新,即产品不发生变化,但以成本更低、更有效率的方式组织生产

技术变迁或创新都主要有自主研发(R&D)和从国外引进两种机制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引进技术优于自主研发:

  • 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后发优势)

  • "亚洲四小龙"奇迹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东亚经济体善于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来取得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 引进技术的成本低,技术变迁速度快,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大陆在1979年改革之后的发展战略类似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所以中国应有潜力再维持20年8%的增长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 收入不平等及城乡差距扩大

  • 资源利用无效率及环境不平衡

  • 外部失衡(中国贸易盈余攀升,美国贸易赤字增加)及货币升值

  • 腐败问题

  • 教育问题

  • 求量大于求质

  • 社会发展滞后、技术能力不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化挑战加剧、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 中国直到19世纪中叶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

  • 中国发明的火药、指南针、纸张和印刷术让欧洲走出黑暗时代

    火药打破了封建贵族的城堡,打通了统一的全国市场

    罗盘成就了"地理大发现"

    纸张和印刷术加速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 市场经济一度发达: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 中国在15、16世纪以前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 英国在18世纪中叶发生工业革命时的经济、科技和工业条件,中国早在13世纪就基本上已经拥有了

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

“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使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

在15、16世纪以前,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是中国的技术传向西方

到了16、17世纪开始有一些西方的技术传到东方

18世纪中叶以后,这种流向逐渐固定下来,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技术传向东方

李约瑟之谜的提出

  •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

文化决定论

  • 韦伯(Max Weber)认为只有新教文明才能产生出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

  • 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讲科学,中国人只会讲"天人合一"而不去追求科技发明和科技革命

  • 也许能够解释中国现在为什么落后,但却没办法解释中国过去为什么强盛

国家竞争论

  • 欧洲各国为了强盛,会努力去倡导科学技术

  • 中国是大一统的国家,由于长期缺乏竞争压力而不会有进步

  • 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在过去强盛

高水平均衡陷阱说

  • 伊懋可认为,中国过去强盛是因为中国有很好的市场制度

  • 他把当时的中国称为"高水平均衡"

    对应地,低生产能力、低发展水平的阶段称为"低水平均衡"

    本质上"高水平均衡"与"低水平均衡"一样,都是指剩余的积累太少,因而没有出现技术变迁

  • 它暗含的前提是没有技术变迁,或者技术变迁的速度非常缓慢

  • 从没有技术变迁的假设出发,推出没有技术变迁的结果,这是明显的循环论证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的原因

在前现代社会都是依靠经验试错的方式来进行技术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人多能够进行尝试错误的数量就多,技术发明的概率也就更大

中国在现代落后于欧洲的原因

  • 工业革命前后,经验型的技术发明转变为实验型的技术发明,欧洲尝试错误的数量突然间迅猛增加,技术发明的速度也就随之不断加快,远远超过了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技术进步水平

  • 欧洲人在遭遇到发明瓶颈后,能够在基础科学上大力投资,于是技术分布曲线右移,技术发明的可能空间又再度扩大。如此循环往复,加速的技术发明就得以持续下去

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原因

  • 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一,现代科学使用数学模型来表述关于自然界现象的假说

    第二,现代科学使用可控制实验或可复制的实验的方式来检验假说的真实性

  • 虽然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使用数学与做可控制实验却需要后天学习

  • 在前现代的中国,因为科举制度,有好奇心的人没有积极性去学习数学与可控制实验,从而导致在数学与可控制实验上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科学革命就无法产生

    在科考制度实行初期,考试的科目也曾包括数学

    但是皇帝很快发现,考数学对于维持自己的统治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就在后来把数学考试取消掉了

科举制度的优劣

  • 在信息手段非常有限、监测成本非常高的年代,科举制度本身是一个非常卓越的制度安排

  • 它的优越性只局限在技术创新都是依靠经验来发明的时候

  • 到了需要科学实验发挥作用的时候,科举制度便开始妨碍新发明的产生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韦伯之问: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萌芽,但是中国最终并没有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 资本主义的含义是,资本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也不断深化

  • 在中国传统的技术之下,资本能够雇用的工人非常少,没有办法进行现代的机械化大生产,也就不会出现与机械化大生产相伴随的资本主义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救国救亡的探索

费孝通的老师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定义成三个层次的有机结合

  • 最低的层次是器物,包括能看到的各种有形物质

  • 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和组织

  • 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或伦理价值,也就是行为规范,即对好坏的判断

器物层次救亡运动

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认为战败主要是因为中国与西方在器物层次上有很大差别

同治年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中兴名臣发起了洋务运动

制度层次救亡运动

中日甲午海战失败以后,中国人发现,枪炮和欧洲一样的情况下还是会打败仗,一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 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

  • 辛亥革命:认为总统制要比君主立宪制更为优越,所以需要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制国家

不管是保皇派还是革命党,所提倡的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推动一场组织层面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和政治制度变革

精神层次救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巴黎和会不把中国当做战胜国看待,引发五四运动,认为光有现代的器物和组织制度还不够,还必须有现代的精神和价值观,所以需要提倡"民主"与"科学"

从认识到武器的作用,到认识到这种武器在什么样的组织状态下起作用,到最后认识到不仅要有西方的组织状态,还要有西方的思想,这是一个渐进的思想转变过程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分为两派:

  • 一派主张全盘西化,建议培养与西方一样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社会组织,所使用的器物也要一样

  • 另一派主张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中国盛行起来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 中国社会有反西方的情结

  • 资本主义社会里有很多社会问题

  • 俄国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后,单方面取消了过去对中国所立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事实上,当时的苏联被资本主义国家包围,自己的状况岌岌可危,根本没有能力取得和要求原来在沙皇时代订下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好处

  • 到了30年代之后,苏联的逐渐强盛又为中国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基本上遵循的是列宁主义的路线,先成立一个精英党,然后发动城市暴动

列宁主义模式在中国失败的原因

  • 在沙皇俄国时代,工人暴动时沙皇派出军队镇压,结果是沙皇失掉了人心,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

  • 中国的工厂主要在租界,工人暴动时外国政府直接派出军队和警察对工人进行镇压,当时的中国政府反倒渔翁得利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成功

  • 按照马列主义,如果要发动社会革命,就必须要保证社会当中存在有社会不公平和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而中国农村土地分配的差距非常大

  • 在中国农村地区,政府的影响非常薄弱。在传统社会,政府的管理只能到县一级,县以下要依靠士绅(也就是地主)进行管理

如果在农村领导农民发起"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国民党政府就要派军队前来镇压农民,其效果就像沙皇派军队镇压工人暴动一样

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为什么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 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要挨打

  • 要想有强大的国防,就要有强大的军事工业

  • 要想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就必须有强大的重工业

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要素禀赋的矛盾

重工业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 建设周期长

  • 关键技术、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自己无法生产

  • 每个项目一次性的投入非常大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以农业为主,剩余资金非常少,这意味着:

  • 资金积累少,资金的价格就会非常高

  • 可出口的产品少,外汇少,外汇价格高

  • 生产分散,要动员资金非常困难

重工业的特性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 一个建设周期长的项目根本就没有办法支付高额的利息

  • 要进口机器设备,但是外汇少、外汇价格高,进口机器设备的价格又非常昂贵

  • 在一个剩余非常少的农业经济中难以动员足够的资金来发展重工业

苏联1929年在斯大林领导下采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其目标与中国1949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一样,遇到的困难也一样,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就一样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三位一体"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

三位一体: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

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

  • 对银行进行干预,把银行利率压到远远低于市场利率的水平

  • 直接干预汇率,人为地高估本币价值,压低外汇价值,使进口机器设备变便宜

  • 关于资金动员问题,一个简便的解决办法是维持已建成企业的高利润作为下期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建成企业的利润:

    • 给予企业垄断地位

    • 压低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包括资金、原材料的价格以及工人工资等

    如果工人的工资被压低,为了使工人生存下去,就必须压低所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 导致市场的供需不等。匈牙利的科尔奈把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称为短缺经济

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

  • 短缺是价格压低所造成的结果,这会导致对资金、外汇、原材料的需求全面大于供给

  • 为保证短缺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

  • 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根据计划对这些短缺的资金、外汇和原材料进行配给

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

  • 假如企业是非国有的,剩余掌握在资本家手里,他们就会把这些资金投入到利润更高的产业中去,这些产业往往是轻工业

  • 企业必须由国家直接所有,才能掌握对剩余的分配权和指示权,并且企业毫无自主权

  • “人财物,产供销”

    “人”:企业不能决定它雇用什么样的人以及雇用多少人

    “财”:企业对收益没有支配权,所有的收益全部上交财政,再由财政根据需要进行拨款

    “物”:企业不能自主决定企业的资产和投资决策

    “产”:企业不能自主决定生产哪种产品

    “供”:企业不能决定各种投入要素供给的来源

    “销”:企业不能决定产品卖给谁

从国家所有的角度来看,为了保证资源的最大动员以及剩余的最大化以投资于政府要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三位一体"确实是最优的制度安排选择

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原因

  • 政府只能通过垄断的方式才能一直以低价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

迅速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 产品的价格降低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休息积极性提高

  • 城市里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在降低,这就造成了农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 这就需要一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制度安排,从而要用到规模经济

    一般有些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必须整个使用,例如耕牛之类的牲畜

    变成合作以后,田地间不用再划田埂,也节省了相当一部分土地

地区粮食自给自足

  • 1953年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之后,人为地把粮食价格往下压

  • 余粮省不愿意多生产,导致缺粮省必须自己生产,最终造成了所谓的"地区性的粮食自给自足"

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的原因

  • 虽然重工业资本非常密集,投资非常多,但是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少,甚至不能满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要

  • 一方面为了防止城市人口失业,另一方面为了不让农民进城来分享城市里的各种补贴,只能对农业人口进城的权利进行限制

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

合作化运动的起因与演变历程

  • 在1953—1954年间,“互助组”,仅在农忙时三五家自愿地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有实际的成效

  • 1954年开始推行初级合作社,由20—30户农户组成,在农村(特别是江南农村)里将近是一个自然村的规模,效果也相当不错

  • 1956—1957年,高级合作社,户数在150—200户之间,实行完全的按劳分配,产量还在增加

  • 1958年,人民公社,有5000家农户、10000个农民和60000亩地,规模非常庞大,实行所谓按需分配,吃公共食堂,节省下做饭的时间和做饭时需要的稻草

    发展起这样的规模与水利有关

    导致1959-1961农业危机,3000万人非正常死亡,3300万人延后生育或少生育,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灾害

  • 1962年开始公社并没有解体,但是生产恢复到以生产队为单位,分配上按照工分制,即按劳分配,生产队基本上是初级社的规模、高级社的分配方式

  • 1979年以后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9—1961年农业危机的传统解释

  • 自然灾害说。在理论上不排除其可能性,但在现实中不容易发生,因为要全国同时发生天灾,而且一连持续三年,可能性实在太小

  • 人祸说。所谓"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祸"主要指不当的管理

  • 公社规模说。人民公社规模太大导致激励下降

这三种假说所造成的影响应该在1962年以后就很快消失了,即使土地的情况和劳动力的健康状况还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恢复,那么到1962—1963年,至多到1964年,生产力也应该恢复到了1958—1959年的水平

但是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却一直没有恢复,直到1984年全面推行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个体经营,生产率才恢复到1952年的水平

这三个假说提出的影响因素即使确实存在,也不会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退出权假说

  • 如果"囚徒困境"的游戏只玩一次,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就会存有矛盾,矛盾无法化解是因为这两人都没有办法对对方施加可信的威胁

  • 所有人退出公社的自由都被剥夺了以后,在这场没有人退出的一次性博弈当中,对每个人来说不努力干才是理性的选择。因此当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努力干活时,生产力水平就会变得很低

  • 剥夺退社自由造成普遍的劳动力投入下降,当下降的水平多到可以抵消掉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的时候,生产力自然就会下降

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如果把目标定位为发射人造卫星或是发展重工业,那么传统体制就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把目标定位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传统体制的表现就很难让人满意

  • 结构的不平衡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非常接近于发达国家

    从就业上看,中国完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

    这代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配置

  • 城市化水平低:不让农民进城,而且还把很多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去

  • 资金利用率不高,工业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下

  • 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

  • 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也很大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没有实现赶超目标

  • 赶上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文化决定论

  • 儒家文化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为现代工业化经济的主要原因

  • 如果是这样,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就应该更成功

冷战的影响

  • 冷战为这些经济体提供了非常多的有利条件

  • 能够解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为什么成功,却无法解释菲律宾为什么发展失败

  • 同样,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应该比东亚经济发展得更好

市场经济说

  •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学者认为,东亚经济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东亚经济都奉行市场经济体系

  • 虽然东亚经济都是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但政府的作用远远不只是发挥市场作用那么简单

政府干预说

  • 东亚经济的成功源于政府"有意扭曲价格信号",然后积极挑选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进行支持

  • 无法解释为什么很多国家扭曲了价格信号,却没有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功

外向型经济说

  • 东亚经济的成功应该归因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推行外向型的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

  • 以出口为导向,产品就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要为此企业就必须不断地改进技术和管理

  • 要推行出口导向的政策,就必须频繁地与国际接触,这样有利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推行出口导向政策可以获得大量的外汇,利用这些外汇可以进口外国的技术和设备

  • 评论:外向型经济更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概念与模型

  • 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 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之所以没有自生能力,是因为政府对这个企业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干预

  • 最好的技术实际上取决于等成本曲线的斜率,而等成本线的斜率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丰富程度,即它的要素禀赋结构

  • 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哪种产品,在哪个区段进行生产,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等成本线的斜率

最优产业结构与政策性负担

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就是最优的产业结构

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内生决定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要想真正提高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必须从改变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入手,也就是改变资本与劳动力的相对丰裕程度,提高每个劳动者平均占有的资本

如果不去改变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而是实行赶超战略,通过政府干预直接去提升它的产业和技术结构,那就必然背离了它们的最优结构水平,从而使企业变得缺乏自生能力

如果国家要这些企业存在,企业就得承担所谓的"政策性负担",也就是国家发展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负担

政策性支持有几种不同的方式

  • 直接的财政补贴

  • 税收优惠政策

  • 征收高额关税

  • 扭曲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包括降低银行利率、高估汇率,甚至压低原材料价格、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

  • “预算软约束”

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从长期来看,要素禀赋结构可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而变化,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的速度

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思路:

  • 产业与技术结构都始终与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相符合

  • 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是有自生能力的,不用承担政策性负担,没有寻租的借口,政府也不需要给予企业补贴

  • 个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产活动是统一的,经济发展保持着高效率,剩余和资本积累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增加

  • 于是新的要素禀赋结构又带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比较优势战略与市场机制

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充分竞争是使价格信号充分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唯一途径

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是按比较优势战略发展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只要市场机制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那么政府除了维持社会治安、提供公共产品、克服外部性等属于"最小的政府"所应该有的职能外,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发展路线已经带有了很大的可预见性,"最小的政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 收集和传播信息,形成产业政策

  • 协调

  • 对企业进行外部性补偿

比较优势战略与出口导向

  • 实行赶超战略进口和出口都会减少,经济就表现为内向型

  • 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不发展而采用进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多发展,其产品必然大量出口

对现实的反思

为什么二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选择赶超战略?

  • 在短期之内,采用赶超战略的国家重工业确实会迅速建立起来,满足了当时很多刚刚独立或解放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快速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

  • 从长期、动态的角度看,这个国家所创造的剩余却很少,可谓"欲速则不达",这是短期的赶超和长期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 很多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精英都看不到这个矛盾,只看到本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并急切地想要弥补这一差距

为什么东亚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并经过三四十年的积累最终赶上甚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

  • 东亚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政治领导人或社会精英懂得主动出击,而恰恰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 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非常低下的发展战略,需要有很多可以动员的资源来支持才能得以维持下去,而资源动员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二是人口规模的大小

  • 东亚经济基本都是人口不太多、中等规模,而人均自然资源极度缺乏

  •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重工业,就只能通过财政赤字来筹资,财政赤字依靠印制钞票来弥补,不到一两年就会引发高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最容易失掉民心

针对一些问题的回答

推行比较优势是否会永远落后?

能否赶上发达国家不在于现有的经济水平,而在于发展中的相对增长率是什么样的

如果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以比较优势作为其产业和技术选择的指导原则,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一定高于发达国家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发展中国家最后就可以赶上发达国家

随着要素禀赋结构接近于发达国家,需要自主创新的产业、技术也会相应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也会增加

  • 某些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淘汰使用或因不符合比较优势而不再生产,如果发展中国家仍不放弃这个产品,就必须自己去开发和研究新技术、新产品

  • 在一些高端行业如计算机等,技术引进的空间相对较大,但引进中依然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创新

  • 在某些领域当中,发达国家有时不愿意将一两项核心技术出口给中国,对这部分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就变得非常有利可图

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

外资流入的确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存量,但是外资的流入量不会大到使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资本量等于发达国家的人均资本量的程度

  • 外资进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目的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比较优势

  • 外商考虑到盈利需要,就不会在发展中国家采用和在发达国家同样资本密集的技术,也就没有想象的那种高额的资本投入

  •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法律、信用、市场条件等均不如发达国家,外国资本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风险也会高于在本国或其他发达国家,这也成为外资大量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制约因素

如何看待保罗·克鲁格曼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批评?

  •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他1994年写过的一篇名为《亚洲奇迹的神话》的文章中,指出"东亚奇迹"并非奇迹

  • 原因是东亚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要素的投入,从回归上看,没有实现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没有索洛剩余式的技术进步,所以东亚的增长不可持续

  •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那么这些增长就是可持续的;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只靠资本积累实现增长,随着资本的边际回报不断下降,最终经济增长就是不可持续的

  • 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要靠自主研发实现,而研发成本没有被计算在标准的生产函数中的投入要素之内,因此就表现为剩余

  • 发展中国家在增长中之所以看不到剩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引进技术为主,技术进步的成本已经包含在资本投入当中,因此在统计数据中显示不出来

  • 没有剩余并不代表没有技术进步,因为新增资本就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90年代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决定于四个因素

  • 生产要素的价格

  • 国内市场的规模

  • 产业集群与专业分工

  • 市场竞争程度

这四个因素中其实只有两个因素是独立的,另外两个只能算作由两个独立因素导致的结果

  • 第一个独立的因素就是比较优势,要素价格反映的是要素的丰裕程度,也就是比较优势

  • 第二个独立的因素是国内市场规模,这也是外生给定的

  • 第三个产业集群的因素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一个产业及其横向、纵向的相关产业能否在某个地区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是由这个产业是否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

    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中的企业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就会自发地聚集起来

  • 第四个市场竞争的因素前面已经讲过,符合比较优势的企业有自生能力,不需要政府保护补贴,市场必然是充满竞争的

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速度: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可以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

  •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速度: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技术转移的成本相对低了很多,技术进步就会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 开放程度: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也会相对于赶超提高开放程度

  • 金融深化程度:如果没有解决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就实行金融自由化,势必会造成企业破产、社会动荡,引发出各种危机

  • 宏观稳定:宏观稳定的国家经济发展较好

  • 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就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也能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提高城市化的水平

  • 收入分配: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可以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改变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

    随着资本价格下降,劳动价格上升,富人的资产就会相对贬值,穷人的资产相对增值,因此收入分配趋于改善

第六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改革的进程

改革的必要性

  • 提高经济绩效,让中国大陆的老百姓也能像周边国家和地区那样富裕起来,是新一代领导集体获得人民支持、取得执政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 不能全盘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只能在肯定传统体制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改进

改革的措施与结果

  • 针对统购价格过低的问题进行了价格改革

  • 进行市场改革,恢复了农村集贸市场和长途贩运

  • 降低生产队规模,允许包产到组或包干到组,但仍坚决维持集体生产制度,禁止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

    从1981年开始政府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推广到全国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

两种观点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对了,因为无论从单个农村还是从全面推广的情况看都成效显著

  •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独门独户的生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特性,而且"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需要有规模经济才能得以推广,家庭生产不具有规模经济,是改革的倒退

**反方论据(**严格的数学模型)

  • 以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要素构建生产函数,并假设每个劳动者不管在何种生产制度下都提供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由此有规模经济

    问题是劳动者除了具有生产要素的特性之外,还具有主观能动性

    现实中不能保证两个劳动者相加就拥有两个单位的劳动力投入,还要看个人在生产中分别付出了多少努力

  • 根据中国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来构建,一个劳动力增加劳动投入,能增加工分以及在最终分配时的份额,从而证明在生产队的制度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会高于在家庭生产中的生产积极性

    问题在于生产努力与工分进行挂钩的前提是要有完全监督,而农业生产的监督实际上是非常弱的

    工分制虽名为按劳分配,但在实际操作中就等于是按时计算,在农业生产队中的工作激励很低

    实行包产到户可以完全节省掉监督成本,故单家单户的生产虽然牺牲掉了规模经济但还是要比监督不完善的集体生产有效

正方论据

  • 理论模型很难解释为什么小岗村的农民要冒着巨大风险去搞包干到户

  •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通过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也可以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增长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但搞对了,而且是中国农村改革最大的成就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粮食安全问题与政策选择

粮食安全问题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逐步推进,新建工厂、道路、住房等都要在农村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农业用地数量下降

  • 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自然也要增加

粮食安全问题的政策选择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产出增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增加要素投入,二是改进技术,这两种措施都需要政府的支持

  • 市场自由化和价格机制:粮食价格随着需求增加而上涨

  • 农业研发:由于农业科研的特性,资金也主要来自于政府

    农业科研一般周期较长

    因为农民可以留种自种,农业科研成果很难进行市场化

    谷贱伤农,农业科研最终的受益者不是农民而是消费者

  • 粮食适度进口

"三农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

  • 对"三农问题"的一般说法是"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

  • 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一个,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与城市相比的结果而不是与农村过去相比的结果

    农民的"苦"并不体现在体力劳动上,而是指农村的卫生、教育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依然非常落后

传统做法与局限性(增产不增收)

  • 五六十年代,强调改变基础设施、提供灌溉,虽然对增产、稳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显著

  • 七八十年代以后,开始强调科技与教育,以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为主

  • 八九十年代,又开始强调所谓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一些附加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品种

农业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有两个基本特性

  • 收入弹性低

  • 价格弹性低

也就是说,当收入增加时,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不多;但当供给增加时,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很多

农村劳动力转移

唯一长期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农民数量,让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 农产品供给减少,但是市场需求提高,价格就会跟着上涨

  • 没有转移的农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加收入

  • 农民工在城市里开拓了视野,有可能把一些有用的信息与外部资源带回农村,促进家乡的农业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

  • 1978年到1984年农业出现"超常规增长",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 1985年以后,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的就是"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发展

  •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收入增长又转为依靠"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

要想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让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变成为城市里的负担和问题,就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统一市场和地区差距的解决

  • 要素价格均等理论:如果两个不同的地区进行自由贸易,在没有交易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和耗损成本的理想状况下,依靠产品贸易可以使各种要素的价格趋向均衡

  • 如果各种产品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那么地区间的要素价格会逐渐趋同,收入水平的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 如果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东部地区多发展制造业,中部地区多发展农业,西部地区多开发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然后各地的产品在全国统一的市场上进行交换,将有利于各个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 政府需要在硬件方面,加强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七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中国为了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制度安排。市场化改革主要针对这种制度进行:

  • 企业的微观激励机制改革

  • 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这些制度改革主要围绕着城市工业而展开,改革的难点也突出表现在城市改革上

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城市工业部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结构不平衡:本来就短缺的东西更容易短缺,某些物资短缺的状况下还存在着很多产品过剩

  • 协调问题:资源全部由国家通过计划部门来调配

  • 低激励:国有企业中,“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

改革前的解决方式

  • 结构问题一般依靠中央调整,效率不高

  • 改变条块管理,通过权力下放缓解协调问题

    按条管理的含义是指对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由国务院的相应部门,从上一直向下,涵盖了中间的整个环节,直到最终的工厂,都是由国家部门来管,形成一个条状的管理体系

    按块管理的方式,把权力从中央下放到省这一级,由各个省来管理自己的生产与调配

    出现"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情形

  • 通过政治动员提高激励:学雷锋

改革后的解决方式

  • 在结构调整上仍然依靠中央的投资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

  • 在协调方面,下放权力给各个省,变条成块

  • 在激励机制改革当中承认物质利益的作用

改革的进程

  • 要承认物质利益,前提就是必须让厂长、经理拥有一部分的自主权,可以分享企业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或减少损失的一部分

  • 当企业分享了利润的一部分以后,必须能用得出去,而原来的计划里并没有满足这部分需求的份额,所以,就必须要有计划外的供给,于是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应运而生

改革就是从企业微观治理开始,然后推向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从单轨的价格和配置机制转变成双轨、最终趋向市场单轨的这样一个进程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1978年年末以后的改革是从微观经营机制入手的,试图通过建立劳动激励机制,诱发出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具体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明晰产权的过程

利润留成制度

对于盈利企业,把增加的利润中的12%留给企业

  • 奖励基金,给工作积极的工人多发奖励

  • 福利基金,盖宿舍、医院、幼儿园以增加福利

  • 发展基金,拿来投资,扩大再生产

对于原来亏损的企业,就把减亏的部分留12%给企业

承包制

从1985年开始在国企推行承包制,每个企业由厂长经理来负责承包,同时规定:

  • 企业每年应向国家上交固定的承包费(没有考虑通货膨胀)

  • 如果企业收益高于承包费,高出部分由国家按照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依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承包合同具有不对称性:如果企业经营得好,就按照承包合同上缴利润;如果企业经营亏损,国家对厂长、经理难以有什么惩罚

明晰产权

针对上述"利润留成"和"承包制"推广以后国家的利益每每受损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是所有者缺位,产权界定不清,没有人关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结果

理论界提出的解决思路是明晰产权,使所有者归位,根据企业的规模有两种解决方式:

  • 对于中小型的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私有化

  • 对于大型企业,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里成立董事会代表所有者,成立监事会来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和厂长经理的运营

总体评估

对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总的来说在试点的时候有效但推广后就无效

试点的时候有效,是因为那时有国家各有关部门以及新闻界、舆论界等各方关注

推广以后,全国有几十万家国有企业,注意力就被分散了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市场轨的出现与双轨并存

  • 为了让留下的利润能够变成真正的收益,就必须允许企业和工人在计划外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 从供给角度来看,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后,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于国家的计划,也必须让企业能在计划外出售以实现其价值

  • 不管是从需求还是从供给的角度来讲,都出现了计划外由市场决定的配置和价格,因此便形成了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以及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并存的双轨制

从计划向市场并轨

计划外的价格一般高于计划内价格,所以,企业会有积极性去生产、投资那些市场轨的产品,结果导致由市场配置的那一部分产品的产量增长特别快,国家控制的计划部分则逐渐减少,二者的比例变化非常迅速

改革的进程

物资方面

从计划单轨到计划和市场双轨并存,最后完成从双轨到市场单轨的转化

外汇管理方面

  • 1979年以后,扩大地方的外贸自主权,允许各个省、市、自治区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以综合性的贸易公司替代了单一产品的贸易公司,减少指令性计划,实行外汇留成

  • 从1983年开始成立一个外汇调剂市场

  • 1994年国家实行了汇率并轨

金融方面

  • 从1979年开始,恢复四大国有银行,建立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

  • 实行存贷挂钩,允许国有银行多存多贷,逐渐放松各种管制

  • 建立资本市场,从1990年开始在上海和深圳设立股票市场

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

市场轨的出现出人意料地带来了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渐近式的改革在近30年的时间里带来了巨大的成就

  • 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很多

  • 国有企业在工业中的份额下降非常快

  • 经济的外向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城市经济中存在很多问题

  • 金融部门十分脆弱

  • 股票市场的泡沫和投机

  • 腐败问题

  •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价格的扭曲并未完全消除

  • 国有企业的改革还没有成功

上述问题的存在根源之一就是存在制度的不配套

  • 市场制和计划制的并存自然会导致两种体制之间的摩擦,这种摩擦的表现就是在被控制的稀缺资源上两种体制的定价会产生差异,也就是会有租金的存在

  •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全部并到一个体制中去,要么都并到计划体制中,要么都并到市场体制中

  • 现在要回到过去的计划体制不可行,就只能继续往前走

第八讲 国有企业改革

对国有企业进行扶持的原因

  • 没有自生能力

  • 国企在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其产品一般都属于重要的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领域

  • 大型国企一般工人很多,如果破产,就会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

从1978年年底的改革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依然没有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系,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决

原来的计划体系之所以存在,也与国有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有关

国有企业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国有企业与银行系统问题

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之乱

  • 当银行利率被人为压低,就会导致贷款需求增加,资金供给远远低于资金需求

  • 要保证银行贷款的供需平衡,必须对贷款和投资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控制势会导致效率低下

  • 当放松对银行放款的控制时,因为资金价格低,企业贷款与投资就会增多,于是出现一段时期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

  •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和储蓄之间就会出现缺口,需要依靠增发货币来弥补这个缺口,通货膨胀也就会随之产生

  • 当投资增加很快的时候,对钢铁和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但是这些行业短期之内产品的供给弹性非常小,当需求突然增加很多的时候,产品的价格就会快速上涨

  • 对"乱"的解决方法有这样两种:

    一是把利率放开

    二是减少投资项目

  • 投资下降,经济增长就会放慢,就业压力随之上升

  • 为了能增加就业,就需要增加投资,减少调控,所以就形成了所谓的"活—乱"循环

  • 1994年提出的"银行商业化,利率市场化",让银行来选择投资的项目

  • 从1983年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拨款改为贷款之后,国有企业一直依靠着低息贷款生存

  • 银行要实行放开利率的改革就只有在国有企业效率提高以后才有可能

国有企业与股票市场问题

  • 股票市场在成立之初的定位也是考虑要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

  •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股票市场是解决公司治理和产权结构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 上市的国有企业不能实现盈利,没法分红,只能起到交易的作用

  • 持有股票却没有分红,必然只能靠投机来获利,造成股市换手率高和大涨大跌的现象

国有企业与腐败现象

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贪污腐败现象远多于其他任何时候,原因就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 政府管制着市场准入,使市场不是完全的自由竞争,而是存在垄断利润,垄断利润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寻租和贪污腐败的出现

  • 如果把政府管制的物品价格人为地压到市场价格以下,那么就会出现市场价格与政府管制价格之间的差价,从而产生寻租的机会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国有企业的问题

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是一个人,但是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势必要分离

大型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一般的大企业有一些共性,即所谓委托—代理问题

  • 所有者的激励和经营者的激励不一致,前者追求的是投资回报率,后者追求的是工资和福利

  • 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经营者可能利用手中的经营权和信息上的优势侵犯所有者的利益,从而引发道德风险问题

国有企业的出路

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由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入手

从理论上讲,要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解决信息不对称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依靠市场的充分竞争

现有文献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充分竞争的市场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不管何种公司治理的安排都各有利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司治理方式

政策性负担与消除方法

政策性负担及其危害

  • 战略性负担:国有企业因为国家战略需要而建立起来,资本过度密集,处于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

  • 社会性负担:政府让国有企业吸纳大量工人,形成冗员

    政府需要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负责,所以就会给予企业以政策性补贴

    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国家并不完全清楚政策性负担所带来的政策性亏损的具体数额,因此企业就有借口把各种经营性亏损也说成是政策性亏损

    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把政策性负担消除掉,否则任何针对公司治理的改革都无效

消除社会性负担

  • 冗员和养老金这两项负担都必须由国家负责

  • 政府可以通过员工下岗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方式,把企业的社会负担剥离出来

剥离企业的战略性负担

根据国有企业产品的特性,可以把国有企业分成四类

  • 生产的产品关系到国防安全,必须自行生产,只能由财政拨款给予补贴,并由国家直接监管

  • 产品生产的资本非常密集,并且拥有庞大的民用市场,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少资本。对于这种企业,可以通过以市场换资金的方式,到海外上市融资,或是与外国公司进行合资

  • 产品没有广大的国内民用市场,但企业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实行转产,生产符合比较优势的产品

  • 对于在产品、人员、市场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的企业,就只能实行破产

将企业的政策性负担消除后,如果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上依然难以生存,责任就在于企业的经理人员。这个时候,就有办法设计出一套激励机制来解决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与私有化

  • 在政策性负担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为私有化的执行者是现有的经理人员

  • 要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首先必须把政策性负担剥离,企业的利润流应该在没有政策性负担的状况下进行计算

  • 两权分离的大型国有企业不一定在私有化以后就能做好,因为即使是没有政策性负担的私营企业也不一定就能经营好,但只有在剥离了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以后,企业的现有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苏联和东欧的改革采取的是相对激进的"休克疗法",而中国走的是渐进式改革的道路

休克疗法的暗含假设是企业拥有自生能力,它的核心思想是在短时期内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必要的一揽子制度安排

休克疗法的政策建议主要有三点

  • 价格自由化

  • 企业私有化

  • 实现财政的平衡和经济的宏观稳定

休克疗法的根据是通过一个比喻,即"不能分两次跳过一个鸿沟"

中国通过渐进式改革,创造出经济增量,让鸿沟逐渐填平,缺口越变越小

在双轨制下,市场价格比计划价格高,根据市场价格不断调整计划价格,两种价格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在沟底越来越浅、缺口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到最后一步就可以跨过鸿沟

第九讲 金融改革

金融部门的现状

金融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一个经济中,如果金融部门没有效率,那么技术创新就无法顺利进行,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势必会遭遇瓶颈

金融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金融部门除了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问题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金融结构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

  • 间接融资主要是指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

  • 直接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等手段直接获取资金

金融结构的现状

  • 目前的金融结构主要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

  • 四大专业银行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

  • 国家也陆续开始恢复或新建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相比四大国有银行在资金总量上相差甚多,而且也存在一系列像股票市场和信托投资公司一样的问题

金融市场上表现出的各种乱象,与金融市场本身承担着补贴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法制等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直接和间接融资的特征

如果从直接融资(股票市场)和间接融资(银行)本身的特性来讲,很难讲哪一种安排比较好

  • 对于资金供给者来说,股票市场收益高但风险高,银行风险低但收益也低

    作为投资者很难决定哪种投资比较好,这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和投资的目的

  • 对资金需求者来说,直接融资风险小但融资成本高,而间接融资成本低但风险大

    对于企业来说,也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

发展阶段与最优金融结构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 动员资金

  • 配置资金

  • 分散风险

资金配置功能的重要性

  • 好的配置能够产生出更多的剩余和更高的储蓄意愿,因此,一个金融体系资金动员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资金配置效率的高低

  • 好的配置能够使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整个经济中的系统风险也会降低

资金提供者可能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风险

  • 企业家风险:企业家也许会窃取企业盈余从而增大资金供给者面临的风险

  • 技术风险,即新技术能否创新成功的风险

  • 市场风险

资源禀赋结构、最优产业结构和最优金融结构

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必须把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中回报率最高的产业和相应产业中最有企业家才能又无道德风险的企业家手中

相对于发达国家处于产业、技术前沿的企业来讲,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相对密集,产业部门中的企业所存在的主要风险为企业家风险

在目前发展阶段,中国金融体系要想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地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当中,并支持有才能和没有道德风险的企业家的发展

但在中国当前以大银行和股市为主的金融体系难以做到这一点:

  • 中小企业很难到股票市场去上市

  • 中小企业也很难在大银行获得贷款

  • 二板市场也不能解决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企业要到二板市场融资同样要付出高额的上市成本,而且,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高,所以,资金成本要高于普通股票市场成本

最适合给中小企业融资的是地区性的中小银行:

  • 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 地区性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相同,分散在各地,对当地中小企业的资信和经营状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愿意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服务

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政府针对中小银行的政策

  •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所采取的基本上是不支持的态度

  • 由于政府一般不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就没有对如何监管它们作必要的研究,更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对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

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的基本原则

  • 发展中小银行的定位是"补课"

  • 虽然地区性的中小银行非常重要,但是它们同样存在着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的问题

    需给银行适度的垄断利润来让其自律,给银行业设立较高的进入门槛,并实施严格的监管

  • 防止拔苗助长

第十讲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

问题提出

  • 中国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通货紧缩

  • 按照国外的经验,通货紧缩一般都伴随着经济的零增长或负增长

  • 中国在通货紧缩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年均7.8%,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

  • 从能源的角度来看,产出不会凭空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的使用也应该增加

  • 中国的情形却是从1997年开始连续三年能源消耗都在下降

  • 在2000年前后,国外开始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虚假的

通货紧缩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通货紧缩是供给全面大于需求导致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

通货紧缩的可能原因无外乎两个

  • 需求突然下降

  • 供给突然增加

以国外的经验,通货紧缩一般的原因都是需求突然下降,这主要与经济泡沫有关

从通货紧缩开始发生的1998年一直往后,中国既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也没有股票市场的泡沫破灭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通货紧缩,原因只能是供给的突然增加

中国的通货紧缩与高速增长

  • 由于中国的通货紧缩是过剩经济所带来的供给增加造成的,不存在财富效应,因此消费方面不会受到影响

  • 虽然私人投资因为生产过剩而有所下降,但因为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早期,技术和产业升级空间很大,同时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强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投资仍然保持了每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

  • 以这样的消费与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保持在7%—8%是完全正常的

  • 1998年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生产能力过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技术水平低、能耗高的企业也随之退出,由此带来能耗下降

通货紧缩的后果

  • 物价普遍下跌

  • 企业作为供给者盈利下降、亏损增加

  • 工厂里出现大量的产品积压

  • 开工严重缩减,引发就业问题

  • 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也会增加

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政府有两个手段可以使用: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

财政政策由政府直接进行投资和建设,或是通过转移支付增加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来鼓励消费

相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作用要更直接一些

货币与财政这两种手段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效果

生产能力过剩与解决方案

大多数国家在面对通货紧缩时,只能依靠时间让一部分企业破产而退出生产,减少产能,同时人口增加,将过剩的生产能力慢慢消化掉

解决存量生产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与存量相等的"存量需求"

  • 外国企业的投资需求

  • 私人企业的投资需求

  • 城市里的消费需求

  • 农村里的消费需求(效果最明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就必须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套服务设施

2005年,国家以政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涵盖了更多对未来农村建设的规划与指导内容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通货紧缩与"三农问题"

要长期地、可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最主要的办法是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来克服农产品收入弹性低、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对农民增产增收的限制

  • 通货紧缩的主要影响集中在制造业,城市里新的投资机会变少,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不出去

  • 在农村劳动力得不到转移的情况下,农民收入自然增长缓慢,原先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回流,又给农民收入增长平添了新的压力

目前我国最大的存量需求是在农村,因此现阶段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措施,也是刺激农村需求增长、消除产能过剩和农村劳动力流动障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启动存量需求

  • 在把各种与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改善了以后,农村的消费潜力就可以被挖掘出来

  • 城市里的过剩生产能力得到消化,企业也就走出了困境,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通道再一次变得畅通

  • 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用的原材料来自当地,可以为目前处境艰难的乡镇企业带来新的增长

  • 基础设施建设所雇用的劳动力也都是当地的劳动力,因此也给农民直接创造了就业和收入的来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

  • 新农村建设的长期目标可谓永无止境

  •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这一目标的完成时间以2020年之前为宜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地点

  •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始终是为农民而建,因此必须考虑到农民的便利

  • 除了城市近郊不再务农的二、三产业开发地方和不宜有人迹活动、在功能定位上属于禁止开发的地区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以在现有的自然村为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

  • 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 借助于社会力量,政府从中发挥组织作用

  • 对于具有私人品性质的投资项目,可以实行以农民投资、投劳为主,政府只给予适当的补贴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小而分散,难以集中监管,鼓励农民投资、投劳有利于项目的监督、施工和质量的保证以及"民主管理"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注意事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

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可以同时进行,两条路并行不悖。

农村问题的解决和非农产业发展

  •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有赖于在这些产业中就业机会的增加

  • 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增加需要二、三产业的发展,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尤其需要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资基础

  •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 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和各种现代化的生产流通组织形式的发展以克服小农市场和大市场的矛盾

  • 发展小额信贷、农村银行、农业保险等适合农业生产特性的金融组织

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 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必须能够适应城市里的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 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现在要以更少的人数养活更多的人,这需要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第十一讲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改革的成就与现存的问题

自2003年以来,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所谓的"三过":

  •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

  • 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 外贸顺差过大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投资增长过快:

  • 过快的投资增长形成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就要出口到国外去,于是外贸顺差大

  • 长期的外贸顺差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为了收购这些外汇,国家必然就要增发货币,于是导致了货币增发过快、银行贷款过多等一系列的问题

投资增长过快实际上是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均现象加重所造成的:

  • 个人的收入不是用来消费就是用来投资

  • 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较高,但是,缺乏可消费的资金

  • 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较低,消费不了的那部分收入就只能用来投资

收入分配不均直接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治理,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建立

比较优势: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

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解决初次分配可能会遗留的一点问题

"初次分配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至少应该有两层含义:

  • 经济增长要快,整体收入水平要不断提高

  • 在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穷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富人,这样才有望达到公平

为此,关键就在于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就会形成很多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当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从而可以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 资本会快速积累,逐渐从相对稀缺变成相对丰富,然后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升级,从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升级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 在这个过程中,收入分配也会逐渐向劳动力倾斜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并非指定了哪个产业符合比较优势,哪个产业不符合比较优势,而是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能够充分、灵活地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

中国的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价格体系

出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

  •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善金融结构

  • 提高资源税(费),从量计征改成从价计征,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征收暴利税

  • 取消行政垄断,对不能引入竞争的垄断行业加强监管

第十二讲 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当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分析

从2008年经济危机至今,已有近六年时间,为什么发达国家还走不出危机呢?

根本原因是发生危机的这些国家,经济当中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

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高福利、高工资国家必须降低工资、减少福利,政府的财政赤字必须减少,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必须去杠杆化

  • 生产成本就能够降低,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就有竞争力,这些国家就能够创造就业,维持经济增长

  • 金融机构如果能够进行去杠杆化,抵抗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就会提高,经济就会比较稳定

问题是现在失业率已经这么高了,任何政府都很难推行那些可能让失业率进一步上升的措施

这个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是目前发达国家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

对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我认为是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来自我们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必然由"三驾马车"拉动------出口、投资、消费

  • 发达国家到现在还没有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出口必然放缓,这驾马车跑得就慢了

  •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它们反周期的投资项目。经过了四五年,这些项目不是已经建成就是即将建成,如果没有新的项目继续加入,那投资增长速度一定是下滑的,所以第二驾马车又跑得慢了

  • 中国的消费增长还是比较强劲的,所以中国还能维持7.5%左右的增长。其他国家失业增加,消费也跟着下滑,于是增长就下滑得非常厉害

未来中国经济是否仍能高速增长

面对发达国家未来经济总体情况的漫漫长夜,我国的出口大概很难像2008年以前那样高速增长

这种状况之下中国经济要增长,必须转向内需

内需有两块,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

  • 投资是过去35年中国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法宝,未来仍是

  • 中国仍是中等收入国家,产业升级机会多,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好的高质量的投资机会仍然很多

  • 中国政府有钱,民间储蓄高,投资潜力大

只要利用好中国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资源,未来几年达到政府提出的7.5%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有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 中国大陆从2008年开始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

  • 为此,必须做好收入分配、维持社会稳定、解决环境问题,并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第十三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改革的成果与国际经济学界的看法

  • 中国经济改革在80年代已经取得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就,但是,国际上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却一致不看好中国

  • 参与了苏联、东欧改革的许多哈佛大学、MIT的经济学家堪称是大师级的人物,许多前沿理论都是他们研究、发展出来的,但他们为什么无法预测、解释推行"休克疗法"所带来的困境,又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经济转型呢?

  • 我认为除了这些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计划经济形成的原因和经济系统转型的实质问题的认识不够外,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现有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本身在分析转型问题上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自生能力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现代经济学的暗含前提和推论

  • "理性人"的假设

  • "企业是有自生能力的"假设

自生能力的理论总结

  •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是合适的

  • 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很多企业是不具自生能力的

以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为暗含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工具来分析这些国家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时,提出的政策建议与推行的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实观察与理论发展

新古典经济理论下的政策失败

  • 不解决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而按新古典的经济理论来改变产权安排、政企不分、公司治理等,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政策设计当初的预期,而且经常使问题更为恶化

  • 在苏联、东欧换掉了社会主义政府,推行了"休克疗法",实行了私有化,并未能消除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而私有化后的企业经理向国家要保护和补贴的积极性反而会高于国有企业

  • 中国改革从1978年开始,效果最显著的是邓小平总结出来的两个"意想不到":

    第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巨大的生命力和对农业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个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 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在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出版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Economics)中即已粗具雏形

    在马歇尔的理论体系里,除了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假设外,还假设了信息是充分、对称的和交易费用不存在等

  • 乔治·斯蒂格勒放弃了完备信息的暗含假设,提出了信息不充分,信息有价值,信息的获取有成本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罗夫和迈克尔·斯宾塞则进一步提出,信息的分布在生产者、消费者、所有者、委托代理者之间是不对称的,所以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

  • 罗纳德·科斯放弃了马歇尔体系中市场交易没有交易成本的暗含假设,开启了现代经济学对契约、产权和非市场制度的研究,形成了交易费用学派

自生能力引入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重要性

  •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

在分析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以及制定解决问题的有关政策时,应该放弃现有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假设,把许多企业可能不具有自生能力作为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前提

  • 根据自生能力的概念,一个国家发展的目标也必须重新定位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

发掘理论创新金矿,推动学科全面发展,致力民族大业复兴

  • 目前国际上尚缺乏可以指导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和转型,使国家既快又好地实现现代化的成熟理论

  • 社会科学理论本质上是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逻辑体系

  • 社会科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某个国家取决于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和该国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致

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找出关键的条件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体系,通常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对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有深刻了解的社会科学学者才能做到

  • 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必须摆脱一味去"西天取经"的思维定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积极研究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过去百多年来的现代化探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当前国内、国际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构建出一套能够揭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本质、面临的限制和机遇的新的思想体系、理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解读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读书笔记 林毅夫 Paul Krugman

沙发
saplow 发表于 2022-9-26 13:06: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贴就点赞,一起拿积分

使用道具

藤椅
三江鸿 发表于 2022-11-7 09:09:4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点个赞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