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钱江晚报报道了杭州市58个ZF部门中有37个部门2011年度的部门财政预算。尽管近几个月来中央一再要求公开“三公”支出,但杭州市公开的部门预算中仍然没有“三公”支出的影子。杭州市长邵占维说:“(杭州)财政预算的公开是不够的,就算是公开了,你公开的是什么东西?有些公开的东西(老百姓)是看都看不懂。要让大家看得懂,看得清楚。”
可以预计,按现在的情况,不管是“三公”支出还是其它财政预算支出肯定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有从上至下,高层示范,逐层带头公开,才能打破僵局,开创预算公开新局面。
因此,预算公开不是基层的问题,而是谁带头的问题。应当说,我们已经看到希望。今年6月底,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并向全国人民公开,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抱太高期望。因为真正列入公务招待费、车辆购置费及维修费、出国考察费项目的支出不会很多,由于这样的公开是有选择的,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不可能让ZF太难堪。我们也无法核实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因此,这样的公开只能是一项形象工程,尽管也还是可以称得上一项进步,但不可能成为约束ZF部门廉洁自律的强有力手段。只有全面、有效监督下的预算公开才具有实质意义,才能真正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和切身利益。
预算监督是保障老百姓话语权的重要制度保证。只有大刀阔斧地推进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建立起保障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框架,将公务员的权力限制到最小,最大限度地保障草根群众的每一项利益,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