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t6741
4781 4

[其他] 人民币会不会贬值?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5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29 点
帖子
34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3
最后登录
2011-8-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想回 答,答案太简单了。不要只沉浸在书本当中,多到外头的世界走走看看。用心去认真体味一下社会。现在物价上涨到什么程度,ZF把百姓鱼肉到何种程度,人民的怒不可遏到达何种程度你就应当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人民币贬值的基础。照着书本去套什么理论有何用?如果你抛弃政治单独分析经济可能什么结果都不会有。就算是单独从经济角度去解读现实的CPI是多少?猪肉价格一年上涨80%可以拉动多少CPI,猪肉占CPI的比重是多大?你们都是学经济出身的,还用我多说吗。再加上各种粮食,工业品与服务性产品上涨。统计局的CPI恐怕就只是零头。现在人民币内在的真实购买力还剩多少?是美元贬值的速率快还是人民币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民币 人民币贬值 物价上涨 猪肉价格 怒不可遏 人民币贬值 物价上涨 猪肉价格 工业品 统计局

沙发
josejose 发表于 2011-6-18 12:36: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相对CPI只是影响汇率的一个原因

其他如中美两国的贸易顺差额、GDP增速、外汇市场预期、汇率市场化程度甚至ZF过去在汇率贬值问题上的声誉等都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原因。

你要证明的是,CPI在这一轮汇率变化中发挥的作用显著超过其他因素。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iuzhenzhu + 30 + 10 + 2 + 3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3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ht6741 发表于 2011-6-18 13:02: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走向滞胀应该没有分歧,明年出现大量民企倒闭也不用我分析,谢国忠等多位高手已经分析过了。未来房地产泡沫暴破从而引发地方ZF偿债危机这也是可以预期的,中国大量优质信贷浪费在无效率的ZF投资上,而且这种投资仍然看不到停止迹象,而消费却在持续萎缩这也是事实。以现有中国货币存量去分析不难得出通胀失控的结论。刘易斯拐点也已经逼近了。而外部结构中,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与日本也陷入泥潭。支持中国经济三大马车,出口,土地与人口红利全都消失了。
我支持人民币贬值的观点最大依据就是未来的硬着陆。硬着陆是未来人民币贬值最大推力。
不要单纯从经济去看待问题。政治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的。回顾一下拉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你就会发现我们是多么的相似。中等收入陷阱正在向我们走来,所有经历拉美化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出现货币急剧贬值。拉美化 则是导致硬着陆的第一元凶。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iuzhenzhu + 30 + 10 + 2 + 3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经验 + 3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josejose 发表于 2011-6-18 13:35: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了半天还是一堆车轱辘话
Roubini说硬着陆就一定会硬着陆吗?
你做个动态模拟吧,没有数据的拍脑袋思维有个p用

使用道具

报纸
surefree 发表于 2011-6-28 14: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家都被忽悠了!
货币是在各主体之间体现等价交换的一个载体。
因为各个国家发展不同步,人口,货币数量等都不一样,汇率也是为了平衡国家之间的贸易而产生的。
因此,我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超发的。资源是不可能贬值的,价值是恒定的,而货币是林木资源制造的,也是可以替代的,但是地球资源再生则是很困难的。
本人愚昧,发表下自己的观点。时间仓促,条例性不强,望谅解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