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GDP主义者,一味单纯强调GDP增长而沾沾自喜,而忽视这种增长是依靠更高债务增长而取得的,从而便存在这点GDP增长是否值得的疑问。
那些GDP增长小于为这种增长所付出更大债务增长的问题,可以称作GDP悖论。这种悖论告知人们,不要装傻地对3%或者5%的GDP沾沾自喜,为此所付出的债务增长比这大得多呢。
国家宏观经济的杠杆率首先解释一下这个指标,简单理解就是用一个国家总的负债和一个国家的年收入来做比较,衡量出这个国家的债务处于什么水平。这个比率过高,说明两个问题,要么你借钱借太多了,导致负债太多,要么你GDP(年收入)太少了,不足以支撑你的债务。非银行非金融的企业负债、ZF部门负债、居民部分负债,三方面加起来是GDP的2.6倍,最高的时候是2020年9月份的时候达到了2.7倍。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债务水平,是我们每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2.6倍。
2022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4.4个百分点,从2021年末的263.8%上升至268.2%。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基本稳定,从62.2%降至62.1%;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幅度较大,从154.8%上升至158.9%;ZF部门杠杆率小幅上升,从46.8%增至47.2%。与此同时,M2/GDP从208.4%升至214.2%;社融存量/GDP从274.7%升至279.3%。
今年一季度债务增速提高,而经济增速处于相对低位,共同带动宏观杠杆率上升。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名义GDP同比增速较2021年进一步下降,在分母因素上使宏观杠杆率上行。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上升至9.7%,实体经济债务的同比增速则提高到10.1%。考虑到基期因素(2021年一季度货币和债务增速都是全年最高水平),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已然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