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陈才天
553 0

[心理学] 第9章:物象心理学;57 :心理转换O2 和O3 [推广有奖]

  • 5关注
  • 84粉丝

svip3

学术权威

93%

(VIP/贵宾)四级

20%

威望
1
论坛币
81429 个
通用积分
3803.8720
学术水平
1301 点
热心指数
1219 点
信用等级
828 点
经验
274944 点
帖子
10428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1
最后登录
2024-4-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物象知识与语音词汇的心理转换为转换I,物象知识向文字陈述为转换II,

一、 物象与语言心理转换

言语交流的目的是认知事物,所以在事物与语言之间有一个联系的心理中介物,它就

是物象。物象与语言的心理转换,涉及社区语言起源或个体言语发生心理,它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语言心理学问题。但是可以这样提出问题:语言是发生在语词意指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之后?还是相反或是同时产生?根据物象心理学理论,语词产生在认知事物形成心理样态之后。因此,本节讨论物象与口语和文本(说与写)心理转换(由言语理解转换物象即听与读,参见155节,156节)。但是,这涉及语义的定义。

二、语(词)义是符号意指事物的物象

心理学通用“概念”、“命题”和“意义”的语义理论。然而,这些哲学的观念无法解释由言语理解转换为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虽然,奥格登和理查兹在(1923)在《意义的意义》)一书的研究中,列出了“意义”的16种定义、23个义项;他们对23个义项的描述无一不指向“事物状态、性质、关系”( 黄华新、陈宗明,2004)(63)。但是,这些哲学观念不能在语言与事物之间建立一种心理中介物的联系。这既不符合感官知觉信息转换成语言表达的心理样态,也不符合我们通过言语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因此,应将语言描述的“事物状态、性质、关系”的心理样态概括、抽象为物象。这是我们定义语义是符号意指事物物象的理由之一。

其二、一个音节代表、意指事物的物象先于这个音节在头脑中形成,这是语言发生的基本原理。人们为了将心理中形成某一事物信息传递出去,产生了代表意指该事物的一个发音的需要。于是产生了用某个音节来代表该事物。得到社区共认后,就形成一个语词。例如,乌云洒下来的可喝的液体物象,一定先于“shuǐ” 这个音节存在于社区成员的心目中。假设某人发明“shuǐ” 这个音节时,他头脑中一定已经形成了该液体物象。因此,任何一个新词的诞生,都遵循认知新事物的心理样态在先的原理。

第三、通过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与感官知觉直接认知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具有同样的属性和特征(参见165节,166节)。语言理解在头脑中形成语符代表事物物象。例如,史蒂文斯(S·S·Stevens,1958)做的“知觉中的信息加工”实验。把同样的图形用速示器向被试呈现,呈现前告知不同被试以不同的名称(名词)。要求他们在看过图形后,把所看到的图形照原样绘出。结果是接受不同名称的被试,把同一图形看成不同的东西,而其差异取决于所接受的名词。其中,如二个圆有一横连接;接收“眼镜”名词的被试将“一横”画成向下的半圆,是典型的眼镜图形;接受“哑铃”名词的被试画出哑铃的图形。这表明被试各自对“眼镜”或“哑铃”名词理解后,都产生语符代表物体的物象。并且,改变了主试呈现的图形。(64)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词义心理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物象与“形象”、“表象”或“意象”等内涵上的差异。因为“眼镜”与“哑铃”在“形状”上的差异,是由它们各自用途、性质差别所决定的。语义物象心理包括了物体结构、关系、用途、性质等。然而,形象、表象、意象等心理则不能包含物体的用途、性质等属性(参见42节,43节,44节)。

〖加图片:张述祖、沈德立――301页〗

综上,语义是符号意指事物的物象。

三、抽象物象与语词(概念)

张述祖、沈德立认为,(65)“表象的概括性比概念低。儿童心理的发展,就是由知觉到表象,然后再由表象到概念的。”这就是说,语词是对于事物进行心理物象抽象产生的。

任何一个语词符号都意指代表一个相应的事物、事态,就是哲学称之为概念,语言学称之为词义的东西。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概念的心理样态就是该语词即语符意指事物的物象。如果说概念是抽象思维得出的话,那么它首先就是抽象物象的心理样态。然后才有向语词转换的思维活动。因此,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时,不得不使用人工图片的策略、方式。例如Bruner, Coodnow and Austin,(1956)提出一种理论,认为概念的形成是一种主动的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他们用了一套81张的卡片,这些卡片上的图形按四个维度(形状、颜色、数目、边数),每一维度上有三价(如形状这一维度有方、圆、十字架)而变化。全部卡片如图××·×所示。


〖〗〖〗――477页。

现代心理学对概念形成问题的三个学说,都表明概念起源依赖于物象抽象。一是以赫尔(Hull,1920)为代表的共同因素说认为,概念形成是将一类事物的共同因素抽象出来并对它作出相同的反应。二是以古德(Osgood,1953)为代表的共同中介说,认为概念形成是获得对一组刺激的共同中介反应。三是假设检验说。这个学说是布鲁纳(Bruner)、古德诺 (Goodnow) 和奥斯汀(Austin)等人(1956)首先提出。在人工概念的实验验证中确定了被试在假设检验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策略:⑴同时扫描;⑵继时扫描;⑶保守性聚焦;⑷博弈性聚焦。(66) 显而易见,它们都体现了物象抽象的思维特征。因此,语词概念的概括性来自对于物象的抽象思维,语词即概念是对物象进行抽象的一种心理表征。问题是语词有具体词汇与抽象词汇的分别。从物象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词都有心理物象。但根据表象理论,在语言认知心理实验中,被试往往对一个抽象词没有产生表象。原因在于有词汇代表的事物是智力认知对象,难以直接产生表象或表象性差。

〖加图片:人工概念实验―――汪安圣159页。〗

艾伦·佩维奥(1965)进行的衡量名词的表象性的实验研究表明,抽象名词是具有表象性的。例如,在标准是“按1到7的等级估值;分数越低,表象性越差”的列表中,抽象名词“美德”表象性为3.33,最低得分是“上下文”一词为2.13。 “大象”一词的表象性最高为6.83。(67)这个实验证明如“美德”这样的抽象语词的含义也是物象。一个词如果不能使意识产生它意指对象的认知心理样态即“表象”或物象,就意味着这个词没有含义,就意味着它不代表任何事物。抽象词也不例外。

四、 物象向口语句子的心理转换

物象知识向句子陈述的转换。这里讨论的内容是,我们如何将知觉信息用口语说出的心理转换。根据神经语言学及失语症案例,口语产生是先由知觉信息向内部音节转换,然后由语言运动神经启动发音器官发出语音词汇的认知心理过程。当然,你要说那个物?讲什么事?是你的意识意向性决定的。

在物象心理学看来,这里的知觉信息就是直观事物物象。但是,“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的起点有两个:一是言语描述的事物在现场,这时,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的起点是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但仍然经历物象心理)。二是言语描述的事物不在眼下,这时,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的起点是记忆中的事物物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形下,说话的认知心理过程的起点是事物不在眼下时发生的。比如教师授课,会议发言等。这说明口语交流主要是对于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进行的描述。由此可见,起点是物象而不是事物向口语的心理转换是通常的情形。不同语言的口语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证实同一个物象可以向不同语种的音节转换。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语义是符号意指事物物象的观点。

物象与口语心理转换可以由命名性失语症来阐明。例如,命名性词义错语的患者,在指物命名时接受物体的视觉信息却不能以相应的词应答,而是说出同范畴中的另一个词或是另一个相关联的词。比如将一只猫说成“狗”,将一串葡萄说成“苹果”,将一包烟说成“火柴”等。(68) 这说明该失语症患者头脑中对于“猫”、“ 葡萄”和“一包烟”的视觉信息形成的物象不能与内部音位形成吻合,因此选错了词来命名该物。这是由物象向语言转换的认知心理障碍。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命名性词义错语是词汇-语义结构的异常病变或者词汇检索方面的障碍引起的。这当然是正确的。问题在于语义是什么?物象心理学认为,命名性词义错语的案例是,证实语义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的有力证据之一。

五、语言虚构的物象心理

我们把虚构物象心理状态列入实践物象心理,可能会引起争议。似乎虚构与实践无缘。但是,我们已把虚构列为理智实践方式之一。但是许多科学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理智的虚构、幻想的实践。神话故事,文学创作就是例证之一。当人们阅读《西游记》时,没有人相信古时曾有一个能够七十二变,一斤斗翻出十万八千里的怪物。读者只不过是在体验一种虚构、幻想的物象而已。

虽然,在现代社会科技力量的帮助下,虚构和想象的物象可以被物化为感观认知的精神产品。如动漫等。

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人类至今仍然可以在不需要语言的情形下,感性、理智和直觉认识世界事物的感受、体验。

参考文献:

(63)黄华新、陈宗明 (主编):《符号学导论》,第54页。

(64)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301页。

(65)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第375页。

(66)郭秀艳:《实验心理学》,杨治良审订, 第510页。

(67)(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第263页。

(68)高素荣(主编):《失语症》,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心理学 STEVENS Bruner Austin Stev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