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叶风尘
1537 19

发达国家是如何炼成的 [推广有奖]

院士

3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754 个
通用积分
122.4377
学术水平
255 点
热心指数
259 点
信用等级
200 点
经验
84701 点
帖子
322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1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29
最后登录
2024-5-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引子

从法国回来的人说,法国人有一半的时间晒太阳,一半的时间喝咖啡,全年365天,有150天在休息和休假中,很奇怪中国人自己为什么工作时间这么长,工作压力这么大,挣的还这么少?

根源就在资本的身上。工业化的社会,人类的所有进步都体现在资本的积累上。法国人能挣那么多的钱,是因为法国积累了那么多的资本。

资本和国民收入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要到剩余价值身上找答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构成。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沿袭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国民收入是由投资和消费构成的。

价值就是国民收入,现在叫国民生产总值;剩余价值就是投资;劳动力价值就是消费。这个解释可能和原始定义略有出入,但是便于我们理解资本的作用和意义。不断的压榨劳动力,剩余价值就会不断的形成资本。新增的资本不断吸引劳动力,总劳动价值就会不断的增长。这样,只要我们知道新增资本进入到国民收入的比例,我们就能知道总资本和国民收入的比例。

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占总资本的比例

要研究这个比例,先要研究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可变资本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它等于劳动力的价值,也就是当期获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剩余价值指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等于投资的价值,也就是当期投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按照这个逻辑,剩余价值率就是当期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率就是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数和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数的数量之比。

生产资料属于重工业,形成资本,生活资料属于轻工业,用于消费。重工业是生产能力,它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主要不是用于折旧,而是用于扩大再生产。为了保证轻重工业的发展比例不失调,重工业必须平均分配生产资料给重工业自身和轻工业,所以重工业的剩余价值率是100%。轻重工业的劳动价值相同,劳动力价值(即消费)相同,剩余价值也相同,所以轻工业的剩余价值率也是100%。推理得知,生产资料的价值等于生活资料的价值。

根据静态投资回收期8年推算,年资本收益率是12.5%。假设总资本是100,每年产生的剩余价值就是12.5,将剩余价值用于投资,每年新增的生产资料就是12.5。既然剩余价值率是100%,每年的生活资料也是12.5。劳动价值等于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换成凯恩斯的定义,国民收入等于投资加消费,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和(均指当年的产出)。这样国民收入就是25,即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25%。

在剩余价值率100%的条件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步增长。因为国民收入等于这两者之和,所以国民收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三者同步增长。生产资料的增长率就是资本收益率,这样资本收益率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或者说经济增长率。这里有两个假定条件,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投资,不考察折旧,所以才可以用资本的收益率表达资本的增长率。

资本和国民收入同步增长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有多少的资本就有相应多少的国民收入,相当于劳动力是给资本配套的。这只有一种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就是这个社会有大量闲置的劳动力,它符合工业化初期的基本特征-农业劳动力过剩,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工业提供劳动力。这是所谓的人口红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可以实现高速增长。

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占总资本的比例

一旦失去人口红利,即使资本积累的再多,国民收入也不可能得到近一步的增长。为了让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工业化必须要为工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效率,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原有的工业中释放出来劳动力。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投入到新兴产业,就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假设总资本还是100,资本收益率还是12.5%,这样每年产生的剩余价值还是12.5。因为没有闲置的劳动力,这个12.5不能作为资本直接使用,只能用这个12.5搞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率。技术开发也是投资,也要满足原来的12.5%的平均利润率,否则就不会有公司进行投资。这样,每年产生的投资收益等于12.5×12.5%=1.56≈1.6,即每年产生的劳动力价值为1.6。

这个1.6是属于效率提高之后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将这个劳动力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就会创造出同等大小的新的劳动力价值。两者比较起来,单纯的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是12.5,劳动力价值就增长12.5;单纯的提高效率,剩余价值是12.5,劳动力价值就增长1.6。虽然后者实际的劳动人数没有增长,但是效率提升就相当于劳动人数的增长。如果前者能实现经济增长率12.5%,后者就只能实现经济增长率1.6%。

一个工业化国家,想要实现12.5%的高速增长,不仅要有充足的劳动力储备,而且只能做单纯的扩大再生产,不能做效率提升。此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但是劳动价值不会升值,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并不能增长。

一个工业化国家,没有劳动力的储备,就只能选择效率提升。此时,经济增长速度最低,但是劳动价值会升值,经济增长1.6%,劳动者的收入也会增长1.6%。前者是发展中国家选择的模式,后者是发达国家选择的模式。

假设一个发达国家的总资本是100,每年的剩余价值是12.5,劳动力价值就是1.6,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14.1,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为14.1%≈14%。

此时,这个发达国家的剩余价值率是800%,个人消费只占他实际创造的价值的11.1%,整个社会财富倾斜严重。如果这个发达国家一直按照1.6%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下去,最终每年的国民收入就是这个国家资本总额的14%。

中国何时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2016年全国总资产1211万亿,其中住房资产358万元,企业资产340万亿,金融资产367万亿,政府资产146万亿。这里,住房资产本质上是消费,金融资产则不算实物资产,只有企业资产才是真正可以创造生产力的资产。

2016年我国的GDP总额是74.64万亿元,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为74.64÷340≈22%。人均GDP为5.36万元。

再来看法国的资产情况,2018年末,国内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产为14.54万亿欧元,同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2.35万亿欧元(17.88万亿元),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为2.35÷14.54≈16%。人均GDP为3.69万欧元(28.08万元)。

从25%到14%,这是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一个发达国家的运行轨迹。无论是中国还是法国,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比例都属于这个分布区间。经济越发达,这个比例就越小。

1977年,法国人均GDP0.76万美元,相当于中国2016年的水平。2008年,法国人均GDP4.55万美元,是法国历年人均GDP最高的年份。要想从1977年的法国发展到2008年的法国,需要等31年。以此类推,到了2054年,中国就可以赶上2008年法国人的生活水平了。届时,我们就会和法国人一样,用人生的一半时间晒太阳,另一半的时间喝咖啡。

网上很多意见认为中国将于2030年进入发达国家,林毅夫甚至认为中国将于2025年进入发达国家。这些显然是乐观了,因为他们都是依据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做出的推测。发达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很难超过1.6%,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越靠近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越困难。

里昂惕夫之谜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发现,同等价值的进出口产品,美国出口的产品中需要的资本,小于进口的产品中需要的资本,这表明美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完全颠覆了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指导性理论-要素禀赋论。对这一现象有不同解释,里昂惕夫本人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技术水平高于其它国家,所以劳动效率高于其它国家。你看上去是三个美国人干的活,其实是一个美国人干的。

效率之说,纯属无稽之谈,但是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却很可能是一个事实。先来看看,同等的资本可以给美国带来多少国民生产总值。2017年,美国非金融企业的总资产是63.31万亿美元,同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9.48万亿,国民收入占资本总额的比例为19.48÷63.31≈31%。这个比例,不仅远高于同期法国的16%,也远高于同期中国的22%,甚至于高于理论上的最高值25%。同等资本的条件下,美国人创造出来的价值要远高于其它国家,是一个比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劳动更密集的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现象呢?原因在于价值转形。价值转形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理论,用来解释价格和价值的分裂原因。这一理论至今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却可以解释很多经济学现象,包括里昂惕夫之谜。

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从事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把它们归类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马克思时代,所有的生产都是围绕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但是实际上还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部类,第三部类,我们现在管这个部类叫做第三产业。在当今中国,第三产业创造的价值,基本相当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总和,就更不用说美国了。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有交易,根据价值转形原则,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和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之和不变,第一部类剩余价值部分增加A,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就会减少A,由于第一部类的劳动力价值等于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所以第一部类的劳动力价值也增加A,这样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保持不变,也就是说两大部类之间没有价值转形发生。

第三部类的资本相对少,可以视为第三部类没有资本。由于第三部类不需要资本,第一部类和第三部类之间不存在直接交换,也谈不上价值转形了。即使第一部类需要第三部类的产品,它也只能通过和第二部类的交换方式,从第二部类的身上获得第三部类的产品。第二部类和第三部类之间的交换,发生在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交换之前。

第二部类和第三部类是平行关系,两大部类都是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只不过一个是有形的产品,一个是无形的产品,所以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会发生价值转形。

价值转形,简单点说,就是你的价格贵点,我的价格就便宜点,但是总价格不变,即总价格恒等总价值。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企业之间的劳动力价值是相等的,所以价值转形,其实就是剩余价值的重新分配。如果说劳动力价值要符合按劳分配,那么剩余价值就要符合按资分配。

由于第三部类不需要资本,所以第三部类只能把自己的剩余价值分配到第二部类身上。美国是个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量的剩余价值转移到了轻工业身上,很容易造成轻工业的过度发展,产能过剩,出现经济危机,比如1929年的那场世界性经济危机。

要消除轻工业的产能过剩,或者听凭经济危机的发生,通过工厂的停工或破产,自发的调整轻重工业的生产平衡;或者贯彻凯恩斯主张,实施政府调节,扩大公共开支。从价值转形的角度,两种做法都不理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劳动力价值的增值,或者说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当第三产业把自己大量的剩余价值转移给轻工业的时候,轻工业产品的价格就可以卖很高。如果劳动力价值不增值,剩余价值就会很高,轻重工业的比例就会失衡。如果劳动力价值增值,剩余价值就会相应减少。此时,重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提高,轻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降低。这样,两大工业就会重新找回被第三产业破坏的平衡关系。

劳动力价值增值,其实就是消费能力提高了。里昂惕夫误以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因为美国的劳动生产效率高,其实和效率没有关系,而是因为美国的国民消费能力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高,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因为美国有个庞大的第三产业。同样是一个人干活,但是美国的资本家可能要支付三份的工资,看上去就好像是劳动密集了。

工资高,产品的价格就贵,国外的产品就会大量的涌入,它最终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萎缩,很多发展中的国家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市场机遇,走上了现代化的工业道路,包括中国。

25%到14%,是理论上国民收入占总资本的比例。这种用资本存量去判断国民收入的方式,只能适用于一个工业化国家。农业化国家或者旅游业国家,对资本的依赖性不强,所以也就无从判断了。第三产业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这个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是从工业化社会中脱胎出来的,这个比例的判断依然有效。如果类似于美国,第三产业超级发达,混合了大量的科技创新,这个比例的判断就不太准确了。

工业化国家都有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资本利润率,为了区别会计学中的概念,现在称资本收益率。法国经济学家皮耶罗在写 《21世纪的资本论》 的时候,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的历史,发现无论经济增长速度怎么变化,资本收益率基本不变。

资本收益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资本收益率可以根据静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推导。按照行业标准,一般是6年,综合考虑建设周期,就是8年。100÷8=12.5,资本收益率就是12.5%。

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建设项目的工期有关。建设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工厂,从土建、安装再到设备调试,大约需要三年。这个过程中需要成千上万种原辅材料、组件,各种材料要分次投入。有的种类需要在开工前就准备妥当,从投入到产出,它需要经过3年的等待时间,才可以形成生产力。

想象一下,一个建设项目是由资本的若干部分构成,最早投入的这个资本是关键性资本,它需要等待三年才能收回,即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三年。投资收回之后,收回来的钱就可以建设下一个项目,相当于三年翻一番。

建设项目是由重工业生产出来的,三年收回投资是指重工业用全部的生产能力满足轻工业生产的资本周转所需要的时间。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产能力必须均衡,所以重工业必须为自己保留一半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三年的时间重工业只能收回自己的投资的一半,要收回全部的投资需要六年。

重工业都要等6年,轻工业也必须等6年。这样静态投资回收期6年,就成了所有工业的一个硬性指标。100÷6=16.67,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每年的资本收益率应该是16.67%。

按照这个静态投资回收期算出来的资本收益率是不真实的,现实中的资本收益率都是利滚利的。如果还想保持原来的6年翻一番,真实的资本收益率就必须修正。计算可知,在资本收益率是12.3%的情况下,资本可以实现6年翻一番,它相当于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资本8年翻一番。

这里需要做两个说明。一是12.3%的资本收益率,大多数企业是达不到的,这主要是因为统计口径问题。经济学的剩余价值是包含折旧的,因为折旧也是属于生产资料,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包含折旧的资本收益率;会计学的利润有别于剩余价值,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是不包含折旧的资本收益率,其利润要低于剩余价值。

二是一个标准发达国家的剩余价值率是800%,这个剩余价值率表达的是重工业要更多的获得社会资源,亦即国民收入中投资的比重要大于消费的比重,其中重工业要把九分之八的产值留给重工业自己,轻工业要把九分之八的产值留给重工业,相当于从事重工业的劳动力价值是从事轻工业的劳动力价值的八倍。

此时的重工业的价值,体现在科技进步和生产能力两个方面,体现在科技进步上的价值是全部留给重工业自身的价值,不需要分配给轻工业,而体现在生产能力上的价值,要和发展中国家一样,平均分配给重工业和轻工业,以保持整个社会生产的平衡。

现实中发达国家的剩余价值率不会真的这么高。前面说了,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外,还存在一个庞大的第三产业,可以为轻工业提供巨量的剩余价值。它会造成轻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大于重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出现产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只有提高劳动力价值,也就是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消费水平,才可以重新实现轻重工业的剩余价值率的平衡。由于将更多的剩余价值转化成了劳动力价值,所以发达国家的实际剩余价值率较理论值有所降低。

结束语

用经济增长速度判断一个国家进入发达国家的时间,其实是不可靠的,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不仅有变化,而且要递减。反过来说,资本的积累是缓慢的,也是相对稳定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了。

本文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学,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全新角度对经济学一次大胆探索,对价值转形理论做了创新和延展,理论尚不成熟,供学友们交流和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达国家 何炼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增长速度

沙发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4 19:00:1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重复了

使用道具

藤椅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4 19:17:2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发展理论有很多,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诞生以来的百多年里却从来没有使哪个国家成为了发达国家,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没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哪为什么要单独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不是别的经济学说呢?

福泽渝吉是平民思想家,他被誉为“使日本强大的最重要人物”。他认为具备三个条件,国家必强大无疑。日本还真的按照他的说法去做,日本只花了几十年时间就变了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达的国家。福泽渝吉的理论与实践结果吻合得非常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但楼主为什么就不结合他的理论呢?

使用道具

板凳
叶风尘 发表于 2023-4-24 19:41: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4 19:00
经济发展理论有很多,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诞生以来的百多年里却从来没有使哪个国家成为发达国家。
西方经济学不怎么研究增长,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本质是追求均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储蓄率就是总剩余价值和国民总收入之比,资本产出比是总资本和国民总收入之比,这样,经济增长率就是总剩余价值和总资本之比,即经济增长率就是资本收益率。我在正文中说了,只有一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率等于资本收益率,就是存在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工业增长多少,劳动力就提供多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远远大于我们当代主流经济学

使用道具

报纸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4 21:26:4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应该结合哪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

使用道具

地板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4 21:55:2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福泽渝吉的理论就是东方的,而且日本就传承着来自中原的世俗文明,至今没变。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叶风尘 + 5 这个福泽渝吉也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怎么.

总评分: 论坛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clm0600 发表于 2023-4-26 11:52: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剩余价值率就是投入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数和投入到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数的数量之比。
----------
叶疯蠢推了半天就推出这么个不着调的结论。

剩余价值率,是劳动者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与劳动者为自己劳动的时间之比。也就是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价值与为自己创造价值之比。
跟具体生产什么东西没有一毛钱的必然关系!

就算大家都生产生活资料,只要半日为自己劳动,半日为资本家劳动,剩余价值率也是100%。
而照叶疯蠢的谬论,剩余价值为零!

使用道具

8
clm0600 发表于 2023-4-26 12:53: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4 21:55
福泽渝吉的理论就是东方的,而且日本就传承着来自中原的世俗文明,至今没变。
南京大屠杀是传承什么文明?

使用道具

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4-26 19:51:4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达国家是如何炼成的?关于这个话题,可以研究一下中国自己的样板,宝安县是如何炼成一线城市的?

同样的话题,为什么一视同仁的其余圈圈就硬是炼不出一线城市来?

使用道具

10
叶风尘 发表于 2023-4-20 14:10: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23-4-26 11:52
剩余价值率就是投入生产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数和投入到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数的数量之比。
----------
叶疯 ...
剩余价值是一个工业化时代的概念,它的时代标志就是社会分工,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分工,如果说两大部类没有分工,剩余价值率必然就是零,也就是没有剩余价值的产生,这个时代于经典劳动价值论时代,每个行业,都是按照劳动的价值,确定自己的产品价值,这个时代,适用于手工业时代,不是不需要资本,但是资本的比重很少,工业化时代,都是大资本时代,如果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依然不分工,或者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在行业内部分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每个行业内部从事生产资料和从事生活资料的人数之比,是完全不同的。重资本的产业,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员比重就很大。轻资本的产业,从事生产资料的人员比重较很小。资本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指生产力的生产。哪个行业分担到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员多,哪个行业的生产资料生产的能力就强,你要想这个行业跑的快,最好你不带着你行业内部从事生活资料的生产人员,全部的生产资料全部都用来提高速度。相当于一个国家,只有重工业,完全没有轻工业,再说的明白点,最好是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都不吃饭,只会干活,经济增长才最快。这样一来,各行各业,由于其内部两大部类人数的比例不同,彼此的增长速度是完全不同的,这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人可能说了,你们行业的生产资料的从业人员比重大,所以跑的快,别人跟不上,但是你可以把你的生产资料卖给其他行业啊!对头,但是你这么一卖给其他行业,不是正好说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者的彻底分裂吗?剩余价值的出现,在于两大部类的分裂。也正是由于剩余价值的出现,劳动者的分裂也出现了。过去,手工业,老板就是师傅,他一样是一个劳动者,现在,工业化,老板就是资本家,从劳动者阶层中,分化出不劳动的阶层,专门负责收集剩余价值的,因为资本和劳动者剥离了,剥削制度就产生了。另外,你这个问题,每次都要问,每次都兜售你的破烂货,无利润社会,实属穷极无聊。这么多年了,你是一年不如一年,基本上是一只在论坛游走着的无脑的行尸走肉。你自己还不自觉,总觉得自己伶牙俐齿,还挺得意。这个世界是平衡的,有人进步,有人就在退步。有物种在进化,就有物种在退化。你的牙齿变尖了,攻击行变强了,野性也在变强,接下来,你会毛发变多,身体佝偻,善于攀爬,语言能力慢慢消失,喜欢在树上摘集野果,届时,我们和你说什么你也听不懂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1 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