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陈才天
983 0

[学术哲学] 第11章:物象知识。79 :“知与行”中的“知” [推广有奖]

  • 5关注
  • 84粉丝

svip3

学术权威

94%

(VIP/贵宾)四级

31%

威望
1
论坛币
81229 个
通用积分
3803.8720
学术水平
1301 点
热心指数
1219 点
信用等级
828 点
经验
274956 点
帖子
10432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3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1
最后登录
2024-4-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们在上一章讨论了物象思维认识活动,论证了物象思维认识的过程、形式和内容。但是还未涉及物象思维认识活动的结果。这一章我们讨论物象思维认识活动的成果即物象知识。物象知识的论题,有利于解决中国哲学史上“知与行”的哲学命题中“知”是何物?“知”以何种样态存在于何处?知与行的里表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等问题。

朱熹(1130~1200)强调“即物穷理” 是达到彻底觉悟心中之理的功夫;并因此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王守仁(阳明)(1472~1528)批判朱熹“知行分二”论,提出“知行合一”。他在《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中提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这里,“外心以求理”指朱熹的“即物穷理”说。王守仁认为这是把“心”与“理”从而也把“知”与“行”割裂为二的错误理论。他提出穷理就是“求理于吾心”,就是“致良知”。而“致良知”的“工夫”是即知即行的过程,故云“知行合一”。他论证“知行合一”时说:“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可见,“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夫之(1619~1692)在《尚书引义说命中》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未尝离行以为知也。”。本命题是王夫之对宋明以来关于知行关系争论的总结,它既批判了朱熹颠倒知行关系的“先知后行”论,又否定了王守仁混淆知行界限的“知行合一”论,比较合理地说明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王夫之“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即仍有“知行合一”的意味在其中。问题在于王夫之也没有找到“知”的独立存在的形式和处所,因此他不能将知作为一个独立的事情做出说明。人们始终处在只有依据“行”才能说明“知”,离开了“行”,“知”就无法得到证实和阐明。换句话说,“知”没有过独立的存在形式。我们从朱熹、王守仁和王夫之对知与行的争论中,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那就是知与行是可以分离的两回事情。但是,朱熹并未阐明“知”在“行”之前,是以何种样态存在于何处等问题。王夫之也没有能够说明“行而后知有道”的“知” ,即先行而后知中的“知”,是以何种状态存在于何处。还有,在人们未“行”之前的知,或未必能“行”时的“知”,是以何种样态存在于何处等问题。因此,只有确认了“知”的样态和存在于何处,才能从根本上给“知”与“行”划出明晰的界限。在划出这种界限后,接着,就是知(知识)与行(言语、行动、社会活动等)的关系问题,它们相互间的过渡和转换的问题,等等。

根据物象理论,我们就可以确切地找到“知”的存在形式和发生于何处存在于何处了。大家公认的事实是,所谓“知”就是知识。看一个人是否有知识,是从他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这样,语音文本和操作行动等都是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在发出言语或行动之前,就有一个获得知(认)识的活动。这个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感性、理智和直觉的认识世界的活动。人们通过感性、理智和直觉获得对于世界事物的直观的和非直观的状态、运动、关系、性质、作用等样态即物象。并经过心灵意识的作用进行物象抽象、物象判断、物象推理等物象思维认识活动,从而在心灵意识中形成事物的物象知识。物象知识已经不是事物的个别映象,而是经过物象抽象、判断、推理得出的关于事物一般的、整体性的、由表及里的认识。由于它们处在物象阶段,还没有用语音、文字表达出来,也没有用肢体动作操作的活动表现出来。所以,就称之为物象知识。比如,我们记住了童年时代某一件事情的经过,但并未用语言表达出来;我们记住了驾驶汽车的动作、操作部位,但没有坐到驾驶室内,等等。由此可见,物象知识就是知与行中的知,它来源于行即实践认识世界事物的活动,形成于、贮存于心灵意识之中。当人们需要用语言表达时,就运用语音文本做出陈述;当人们需要行动才能实现目的时,就运用肢体动作操作做出表达、演示。

在“知与行”的命题中,有一个如何区分“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在这里,“知”相对于“行”, “知”既体现在言语中,也表现在行动的过程中;言语和行动两者都是“知”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换句话说, “知”既表现在“说”的话语中,也体现在“做”的行动中。这个问题将在第(73[改]意象实践原理)节讨论。

过去,我们没有找到“知”的独立的存在形式。今天终于找到了“知”的样态、存在形式和贮存处所。那就是心灵意识中的物象知识。这样,我们就把“知”从“行”中剥离出来了。

根据物象理论,物象知识就是言语和行动中所包含的知识。感性、理智和直觉获得世界事物的样态,它首先发生于、贮存于心灵意识中。然后,心灵意识根据需要将它转移到语音文本,或者通过肢体动作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物体接触,将它物化成为产品等。显而易见,这里就有一个心灵意识将物象知识分别向言语文本或肢体动作转移(见第5篇)的活动。当我们把“知”确定为物象知识,它们存在于心灵意识之中。那么,语音文本和操作行动等,它们都是“知”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此,我们把心灵意识中对于事物直观的和非直观的状态、运动、关系、性质、作用等样态,称之为物象知识。物象知识实质上就是言语或行动所体现的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知行合一 社会活动 认识过程 辩证关系 顺理成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