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umingxu
368 8

[学科前沿] 绿水青山-急速升温的气候变化挑战,无人无国可例外! [推广有奖]

泰斗

51%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管朝花夕拾万花筒

行为决策+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

威望
6
论坛币
198557 个
通用积分
38560.2928
学术水平
2511 点
热心指数
2986 点
信用等级
2477 点
经验
42750 点
帖子
20947
精华
11
在线时间
62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26
最后登录
2024-4-30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黄小芳:急速升温的气候变化挑战对中国而言,目前最大的减排挑战是如何加速向绿色能源转型,尽快让碳排放和经济发展脱钩。



中国显然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长远冲击,也感受到外界施加减排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已在2020年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上述的数据都反映出,中国把眼下的经济复苏和能源安全问题放在优先位置,短期内不会为减少碳排放牺牲经济发展。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4月底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地方ZF今年首三个月批准了至少20.45吉瓦(gigawatts)的新增煤炭,第一季度的新增煤炭批准量已超越2021年全年。

中国2020年的非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来源的15%左右,今年6月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在2030年达到25%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

严峻的气候变化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世界气象组织本周提醒,上周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刚过去的6月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月6日已警告,最新的气候数据显示气候变化已经失控,若继续推迟采取必要的关键措施,全球将陷入灾难境地。

过去三年来,极端气候的影响在中国日益凸显,河南前年因罕见的强降雨出现严重洪灾,水力发电大省四川去年则因高温干旱面对缺电危机。中国水利部今年3月已预计,今年汛期区域性、阶段性旱涝重于常年,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多发。中国国家防总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目前已覆盖江苏、山东、四川等七个省份和自治区。

随着中国在防疫政策松绑后着力拼经济,国际环保组织目前高度关注中国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计划会否开倒车。

非盈利媒体The Conversation上周发布的报道指出,相较于2019年疫情前同期,中国2023年前四个月的碳排放量增加10%,这主要是因发电和工业需求增加。

对中国而言,目前最大的减排挑战不是在经济发展和减排之间做选择,而是如何加速向绿色能源转型,尽快让碳排放和经济发展脱钩,由此才能在不拖慢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疲弱的经济已对社会面带来冲击,要求中国在这个时间点上放缓经济增长步伐,着力减少碳排放显然不太实际。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个分秒必争的赛跑,一刻的分神就可能带来长远难以弥补的灾难性后果;影响的不只是遥远的下一代,而是当下这一代人切实的生活。

2021年刚到北京的第一个夏天,36、37摄氏度的高温令我感到惊讶。和朋友聊起北京夏天的天气时,他笑称“不用担心,北京的最高温度不会超过39摄氏度”——当时没有明白他的笑点,后来才发现根据官方规定,若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当地就必须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中国海关总署星期四(7月13日)发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也显示,中国今年1月至6月的煤炭进口量达2.2193亿吨,比去年同期的1.15亿吨骤增93%。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寻求通过加大煤炭输入,避免出现过去两年下半年因煤荒、水电匮乏导致的夏季电荒。

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研究机构交互依存倡议(The Cross Dependency Initiative)今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50个最容易遭受与气候变化相关灾害的地区中,有26个来自中国;在风险最高的10个地区中,中国占了九个——包括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等经济大省,它们在中国经济总产值中占比超过一半。

缓解未来危机和解决当前经济困难之间该如何取得平衡,这是中国和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但对人口庞大、幅员辽阔,并且面对严峻经济挑战的中国而言,这个问题或许更艰难也更棘手。

不过,朋友的说法并不可靠。北京过去一个月出现了北京观象台(1951年)建站以来首次连续两天超过40摄氏度的天气,北京官方也发布了九年来首个红色级别的高温预警,不少户外活动在高温下延迟开放或暂停;中国首都短短两年多内急速升温的夏季气温,是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切实体现。

引自-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30715-141398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气候变化 Conversation dependency Initiative 二氧化碳排放

沙发
fumingxu 发表于 2023-7-17 22:03: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艰难抉择.jpg

使用道具

藤椅
HappyAndy_Lo 发表于 2023-7-18 10:19: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板凳
albertwishedu 发表于 2023-7-18 10:20: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报纸
fumingxu 发表于 2023-7-18 11:17: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陈留俊:世界正在相互“抵消”
如果当代的决策者都能以哲学的高度思考问题和未来,也许就能慢慢远离相互抵消的困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世界,“气候变化已经失控”。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在7月3日、4日和6日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17.01摄氏度、17.18摄氏度和17.23摄氏度,此前的纪录还是2016年8月14日和2022年7月24日共同创下的16.92摄氏度,而截至7月5日的最近七天,是全球平均气温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周。
如果人类不能解决如此严峻的气候变暖问题,将不得不面临破坏性日益强大的自然灾害,人类有多少发展成果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抵消(offset)”呢?难道非得等到大自然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席卷文明时,人们才学会反思?
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冲击世界最繁华的沿海地区;无规律的暴雨、干旱、沙化等现象日益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水、气、土、林等资源生态体系遭受破坏,许多人不得不重新选择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无法预料生存环境会恶化到何种程度。ZF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的警示非常直接而有力,在目前的气候变暖水平下,具有气候恢复力的发展已经面临挑战,如果全球升温超过1.5摄氏度,这种发展将会更加受限;而如果全球升温超过2摄氏度,在有些地区,这种发展将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没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的所有发展都可能被抵消,化为乌有也许只在顷刻之间。
世界的相互抵消,远不止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类之间的相互抵消更为严重,且显著地影响到合作应对自然灾害的努力。
俄乌战争是一个相互抵消的典型案例,战争已届500天,不管最后结局如何,看起来俄乌双方都将是被严重削弱的下场。俄罗斯的最好结果是占得乌东四州,对手签署停战协定,但在可以预见的很长时间内,俄罗斯恐将不得不面临西方乃至世界的各种制裁,包括贸易、能源、金融、外交、法律等等,此间的损失绝对远大于四州土地所得;如果乌克兰获胜,将俄军从境内赶出,收复克里米亚,成功的代价是满目疮痍的国家状况,乐观的30年恢复期,还要仰仗别国支持才有可能,虽是被动却也真的不值。在过去两年,以战争方式相互抵消造成人员伤亡更大的还不在乌克兰,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武装冲突已造成超过20万人伤亡,他们在欠缺国际关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相互抵消的损失,恐怕更难得到及时的修复或补偿。
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在相互抵消,且不必纠结于“脱钩”还是“去风险”的表达差异,中美两国几乎在各个领域的针锋相对,已使全世界深受其害,大家都在讨论选边站队的问题,对两国自身而言,也已从双赢走向双输的发展态势。美国正在全力封锁对华的高科技出口,以斩断中国追赶美国的进程,且不论是否会激发中国的创造力,对美国自己创新科技的激励也是一种极大挫伤;中国则以自己在稀有金属等原材料上的优势出口地位反制,像镓和锗这样可以广泛运用于半导体、电动汽车和军事装备生产的原材料,当然可以对美国的晶片生产带来困扰,甚至对全球供应链形成冲击,但受伤的同样包括中国出口商,而且此举显然并不能解决被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全球顶级科技企业之间同样在相互抵消,Meta公司新推出的Threads社交软件,第一天就获得3000万用户,这是一款与推特同质性竞争的产品,自然马上遭到推特老板马斯克的激烈回应。现在回顾马斯克与Meta老板扎克伯格前些时候要笼中角斗的闹剧,似乎并非玩笑那么简单,双方在事业上的竞争才是根本内因。马斯克买下推特后的改造并不顺利,还引来许多用户批评,发展前景堪忧;扎克伯格看准这样的时机推出竞争性产品,希望可以借此挽救自己在脸书、虚拟货币Libra、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挫折,但同样面临产品缺少创新、剽窃知识产权的指控。不知道这些大型科企的竞争,最终是否会走向良性互动,但目前这种缺乏创意的产品叠加,并不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是一种浪费资源而无意义的相互抵消行动。
发展都离不开竞争,但陷入相互抵消的态势则非明智之举,在上述事件绝非个案的情况下,人们或许应该有所警醒。中国有名谚:“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以此可以提醒世人审视各种相互抵消的情形及后果;西方先哲柏拉图当年的哲王构想应受尊崇,如果当代的决策者都能以哲学的高度思考问题和未来,也许就能慢慢远离相互抵消的困境。
(作者是中国扬州时事评论员)

使用道具

地板
fumingxu 发表于 2023-7-18 11:29: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周少祥:“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理论有根本缺陷 :作者认为,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但时至今日,二氧化碳也只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而所谓全球变暖物理机制的真相,是指在大气温室效应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不是二氧化碳,而是巨量的水蒸汽凝结潜热以辐射方式释放,它决定了全球变暖表现为夜间增温幅度更大(仅降水量减少及干旱的地区例外)。不仅如此,如果与地气系统中的水及水蒸汽相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也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但时至今日,二氧化碳也只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仅占大气约0.04%的体积浓度(即400ppmv),不应该具有左右气候变化的能力,否则与人类的基本常识相悖。更重要的是,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约占干空气99%的体积浓度,它们不吸收也不辐射红外,以至于温室气体吸收及再辐射的红外能量,并不能使大气整体升温致热,意即经典温室效应理论所描述的全球变暖物理机制,存在着根本的缺陷。
不只如此,经典理论还存在其他诸多问题,我最近在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公开信及辅助材料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证。

  

理论与实验都证明,水蒸汽凝结潜热以辐射方式释放,这不易被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能切身体会到它的作用,只不过不清楚其中的物理机制。
我们知道,在炎热的夏季,每逢暴雨临近,天气往往异常闷热。这是因为,降雨是高空的低温降水云逐步降落的过程,这时的下层大气中,往往含有很高比重的水蒸汽,即空气很潮湿,于是,降水过程会出现下层大气中的水蒸汽在云滴(冰晶或水滴)上的凝结。由于潜热以辐射方式释放,因此大气中的热辐射能量增加,从而导致闷热天气的形成。又由于热辐射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它们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高于降水的行进速度,于是会以“闷热的体感”向人们预告暴雨即将来临。
众所周知,气候变化原本只是科学问题,以公开信的形式发表不同于主流的观点,不是科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我的观点虽然有创新、有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但总的来说也只是个人观点,存在争议甚至被利益集团排斥,原本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如果学术争论仅限于科学范畴,不外溢并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我决计不会考虑用公开信的方式发声。
我个人已退休,不再有任何的职业压力。但问题是,就这么一个存在着根本缺陷的理论,却将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演化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国际政治议题,并推动全球实施碳中和。在我看来,碳中和既无法实现,也没有必要,却不可避免地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力承担的高昂代价,极有可能导致能源供给安全危机,危及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显得非常不公平,因为他们多数不具有实施碳中和所需的经济技术条件,发达国家承诺给予的资金和技术援助,还根本没有兑现,碳中和的情势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其经济发展。事实上,人畜呼吸都必须排出二氧化碳,这意味着实施碳中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势必导致一些极其荒谬的言论不断发生,试问,这难道不须要反思吗?
我是《联合早报》忠实读者,贵报的公正客观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想请贵报将此意见刊出,以使世界人民了解和关注气候变暖物理机制的真相,并就此展开讨论和确认,避免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陷入歧途。
我本人从2005年开始关注并研究气候变暖物理机制问题,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这里就不一一道来,我的观点也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我本人所从事的专业是热能工程,主要开展热力学基础研究,探讨气候变暖的物理机制问题是偶然因素所致。2022年发表了《现代节能原理》专著(科学出版社,中国)。2010年,中国新疆气象所退休研究员张学文先生发表了《空中水文学》专著(气象出版社,中国),把我那篇质疑经典理论描述水蒸汽凝结之热传热方程的文章纳入其中。
在人为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发表此公开信不仅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非凡勇气,会面临极大压力。无论如何,我都会坦然接受,毕竟我在以严谨的态度追求科学真理,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抱有悲悯之心。
(作者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使用道具

7
marytw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3-7-19 13:40:3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呀

使用道具

8
啸傲江弧 发表于 2023-7-22 18:40: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

使用道具

9
龙侠99 发表于 2023-7-25 20:09: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