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真实世界
3382 14

恩道尔:《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利比亚战争的必然性 [推广有奖]

  • 3关注
  • 49粉丝

教授

7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84 个
通用积分
1.3679
学术水平
134 点
热心指数
160 点
信用等级
69 点
经验
36444 点
帖子
122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18
最后登录
2013-2-12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随着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石油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石油资源这一重大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英国《卫报》8月26日文章报道,利比亚新任石油部长面临着棘手的工作:六个月前还日均生产180万桶原油的利比亚石油产业现已瘫痪。对于这场战争的原因和结果,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在他的新书《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中进行了详尽分析。   

    这本书是威廉-恩道尔继其畅销书《石油战争》销量突破20万册之后的最新著作,以更新的资料和视角、更有力的剖析,对近年来缘起石油的各种国际大事进行了透彻分析,使读者能够了解近年来一些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

    据了解,利比亚拥有巨大的未经开采石油资源,有望达到现已探明储量430亿桶原油的两倍。新书在分析利比亚战争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指出这场战争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它们都与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有关。不仅仅是利比亚,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颜色革命等等,它们都与石油及其背后的霸权有关。

    新书详述了美英石油帝国为达到控制世界石油的目的,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战争等手段达到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英石油帝国还通过操纵石油供给量等手段来操纵石油价格,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任意使其升高或降低。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的石油,只是用来操纵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一个工具,控制石油最根本的目的是行使世界霸权。

    书中讲的每一个故事,都会使人们了解近年来的政治经济形势背后的真实原因。人们也会发现,石油的命运,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人与国家的命运早已被一盘精心策划的棋局所操纵。在这盘棋中,与之相关的国家、银行、专家、组织、协会都不过是一颗颗任人操纵的棋子。

    作者对世界政治经济风云了然于胸,文风犀利,思维缜密,分析角度新颖而有吸引力,叙述客观而具有说服力量,语言简洁流畅,非常适合官员、公务员、学者以及关心石油问题的大众阅读。

  
  《石油大棋局》书摘

    作者[美]威廉·恩道尔出版日期2011年8月

    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北约动武在所难免

    当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等伊斯兰国家动荡不堪甚至政权不保时,利比亚看上去却纹丝不动。无论华盛顿采取何种政变措施,卡扎菲就是不肯拱手交权。

    说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备受物价飞涨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大致还有几分道理,但利比亚(全称“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利比亚的人均生活水平居非洲大陆之冠,民众在医疗、教育和能源方面都享有ZF补贴。卡扎菲执政42年间,也并非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卡扎菲从伊德里斯国王手中夺取政权时,利比亚人的识字率仅为10%,现在超过90%,这似乎与暴君的典型形象不太相符。在非洲大陆,利比亚的婴儿死亡率最低,人均寿命最高;营养不良的人口不到5%,比美国还少;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荷兰还要低。针对近期粮食价格上涨,卡扎菲甚至取消了相关的课税。卡扎菲将自己的模式称为伊斯兰社会主义,虽然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逊尼派,但国家采取的却是世俗而非宗教体制。

    最重要的问题是,卡扎菲始终不肯把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交由美英石油公司开采,而是把非洲最大的油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选择地与外国公司签订长期特许协议,中国就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大客户之一。与突尼斯和埃及不同,号召年轻人发动示威这招在利比亚行不通,所以华盛顿不得不在当地扶持并培训反对派,爆发全面内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发表声明,声称卡扎菲下令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呼吁对利比亚局势进行军事干预。为了褒奖穆萨此举,美国暗中首肯他取代穆巴拉克担任埃及总统。

    有了阿拉伯联盟声明这个借口,美国迫不及待地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提案获得通过,但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萨科奇在军事行动中一马当先,幻想能帮法国石油公司夺取利比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北约的军事行动有一点最引人注目,那就是利比亚虽未违反《联合国宪章》,但“国际舆论”却接受了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赤裸裸的军事入侵的事实,这无疑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尽管这次军事行动被贴上了“人道主义”的标签,依旧掩盖不了其新殖民主义的行径。如果利比亚战事的目的就是强推政权更迭,世界似乎并未考虑对此听之任之将产生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并不涉及卡扎菲是好还是坏,问题的根本是当下的国际法是否公正、战争之举是否正义。

    利比亚的事态发展意味着有人要在国际社会强力推行一种新的观念,这种观念被其发明人称作“保护责任”。虽然这个概念含混不清,但奥巴马总统硬是以此作为美军入侵利比亚的理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在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的需要,并解释:“‘保护责任’是一个有关国际安全和人权的新观念,旨在解决国际社会迄今未能很好处理的问题,像大屠杀、战争罪行、种族清洗,以及人道主义犯罪。”

    负责为“保护责任”这个模糊不清的观念四处布道的也是一个无孔不入的非ZF组织,名为“全球保护责任中心”。该组织是由其他人权组织创立的,其中包括国际危机组织、人权观察、乐施会、难民国际,这种创建方式多少有些像俄罗斯套娃,不过这些非ZF组织的捐赠人却总是那几张老面孔。

    美国先是让北约大肆炒作,接着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声称卡扎菲派空军滥杀无辜。迫于美国的压力,穆萨和阿拉伯联盟成员国以西方的表态为依据,呼吁对利比亚动武,这样华盛顿和伦敦就轻松拿到了下一步行动所必需的遮羞布。尽管尚无证据证明卡扎菲ZF军对无辜平民的屠杀,但发动“人道主义”战争已势在必行。看到这些,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北约不在巴林、也门、叙利亚设立这样肆意狂轰滥炸的禁飞区呢?

    “保护责任”的标准到底由谁来决定?!

    与处理其他国家的动荡局势不同,美、英、法对于推动利比亚国内和谈丝毫不感兴趣,更别提寻求妥协了,这正是“保护责任”高度灵活性的体现。谁该干什么都要由华盛顿来决定,国家主权的概念早已被弃之脑后。

    早在2004年,索罗斯就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国家主权的概念作出阐释,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他写道:主权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它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当时社会由统治者和奴隶组成,还没有公民的概念,直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后,主权才成为国际关系的基石……当今,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都是民主国家,如果外部势力要对民族国家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主权就成为一块绊脚石。但是真正的主权属于公民,ZF行使主权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如果ZF滥用权力,而民众又无力对其加以纠正,那么外部干预就合情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 恩道尔 大棋局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利比亚石油 分析 利比亚战争 伊拉克战争 车臣战争

恩道尔.jpg (131.37 KB)

恩道尔.jpg

沙发
chunxiarr 发表于 2011-8-31 06:58: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ood!!
have  something!!!!!!

使用道具

藤椅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31 11:04: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你转贴的这个所谓“外国专家”无知到什么地步。
1。“最重要的问题是,卡扎菲始终不肯把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交由美英石油公司开采,而是把非洲最大的油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选择地与外国公司签订长期特许协议,中国就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大客户之一”
转贴一个2007年新闻。http://finance.sina.com.cn/j/20071130/07334234883.shtml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日前同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奥地利OMV石油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对利比亚方面与美国和奥地利的这两家公司于上世纪60年代末和80年代签订的合同进行修改。  

来自驻利比亚使馆经济参赞处网站的文章
http://ly.mofcom.gov.cn/aarticle ... 597584217=846187212
目前在利比亚投资的国际石油公司主要有:意大利埃尼、挪威国家石油、奥地利石油天然气(OMV)、美国西方、康菲、赫斯、马拉松、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等,外资占油气开发分成比例曾一度高达49%。

关于中国是大客户,更是可笑。
来自同样网站。
2005年1月30日,利比亚举行了解除制裁后的第一轮EPSAⅣ15个石油勘探开发区块的开标仪式,共有56家石油公司参加了本轮石油勘探开发区块招标。这56家公司对15个区块投出了104个标,但最后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竞标成功。其中,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获得9个区块,美国阿美利达和美国雪佛龙各获得一个区块的勘探权。本轮中标的公司还有印度、阿联酋、澳大利亚、巴西、阿尔及利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石油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家欧洲石油公司在本轮招标中中标。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参加了本轮竞标,但均未中标。
生活总有不如意,但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使用道具

板凳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31 11:31: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尽管尚无证据证明卡扎菲ZF军对无辜平民的屠杀“
证据多的是,只是你假装没看到。去看看2月份的新闻。
3“利比亚的人均生活水平居非洲大陆之冠,民众在医疗、教育和能源方面都享有ZF补贴。卡扎菲执政42年间,也并非都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没错,是人均水平。 这个平均数就是被你平时喜欢批判的权贵阶级给平均上去了。
利比亚600万人口。卡扎菲家族据称有超过150亿的财产。看看最近的新闻,就知道卡扎菲的子女的别墅有多豪华。

真实的世界的思路,表面上是反权贵,要平等。其实质就是典型的左愤。凡是西方的都反对,凡是西方反对的都支持。 于是连卡扎菲这样的典型权贵,都成了人民的好大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03/22/114824_97899457.shtml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日报道,在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冻结卡扎菲及其家人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资产后,卡扎菲及其家人所拥有的巨额财富细节被曝光。
           仅美国一国就冻结了卡扎菲及其家人300亿美元的投资,加拿大冻结的款项达24亿美元,奥地利、英国冻结的款项也分别达17亿美元和10亿美元。这些资产看起来也只是卡扎菲及其家人财富的冰山一角,因为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卡扎菲家族在全世界到底拥有多少财富。            
卡扎菲及其家人在英国的资产包括在伦敦西部剧院和购物区所拥有的多套房屋(价值4.55亿美元),他们还拥有培生集团价值3.25亿美元的股份。培生集团是英国《金融时报》和企鹅出版集团的母公司。卡扎菲及其家人在英国的资产还包括一座位于伦敦北部富人区的豪宅,这座豪宅价值1500万美元,拥有八个卧室、一个游泳池、蒸汽浴室、水疗按摩浴缸浴池、用皮革装修的电影院。豪宅的附近是电视主持人和演员的住宅。这套豪宅是由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控股公司Capitana Seas Ltd全额购置的,公司的拥有人是卡扎菲之子赛义夫”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tajiyana + 1 + 1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生活总有不如意,但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使用道具

报纸
figor99999 发表于 2011-8-31 16:08: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的分析很有道理。

使用道具

地板
风云无忌之 发表于 2011-8-31 17:32: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7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1-8-31 20:56: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31 11:31
2“尽管尚无证据证明卡扎菲ZF军对无辜平民的屠杀“
证据多的是,只是你假装没看到。去看看2月份的新闻。
...
恩道尔是什么人啊。就是西方的宋鸿兵。而且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学者或者地缘政治学家。

他一直呆的那个就是和绿色和平还有那些极左派,左FQ搞的全球化研究中心。实际上,等于中国的乌有之乡吧。

就这种人都在中国给吹烂了。。。

拜托要捧也捧个有点品位的, 比如乔姆斯基,不过乔姆斯基是个无ZF主义者。。。
我不是斑竹.有问题不要找我.
此猫已死,有事烧纸。
论坛空间不加好友

使用道具

8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31 22:09: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1-8-31 20:56
恩道尔是什么人啊。就是西方的宋鸿兵。而且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学者或者地缘政治学家。

他一直呆的那个就 ...
长知识了。 不过恩道尔这个名字确实听过,典型的FQ,反全球化。
生活总有不如意,但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

使用道具

9
若笑 发表于 2011-8-31 22:16: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就是必然的

使用道具

10
winston1986 发表于 2011-8-31 22:45: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1-8-31 22:09
长知识了。 不过恩道尔这个名字确实听过,典型的FQ,反全球化。
相比萨达姆,卡扎菲干更加恶心, 炸客机,炸机场,在国外枪杀示威者。。还有更多搞笑的事情,我就不说了。

后来个属于美国智库的学者我们学校客席助教的时候,我们曾经私下问,为什么不整卡扎菲。。 结果他后来私下给的原因是,他less harm,因为他就是傻瓜,只要不搞恐怖袭击,干不出什么事情。

而且在我身边去过利比亚的人的回复,还有我自己亲自去过一次利比亚的经历。 我倒真的觉得,与其说利比亚战争是必然的, 还不如说他的国民要反卡扎菲是必然的。

利比亚确实福利是不错的,尤其在支持他的部落里面。尤其卡扎菲还是比较重视教育,和男女平等。问题整个利比亚国家的治理和行政系统,简直就是用混帐来形容。那时候我的比喻是,拿着21世纪的工具,实行的是18世纪的ZF管理水平(持有这个观点的,不单纯我,假如去问问中国那些熟悉中东的专家,他们给的意见都是如此),到了地方上,连一份稳定的预算都没有。卡扎菲治理基本上玩的一手就是,谁听话就多分点,剩下的你自己部落自己搞定。 利比亚更加没有一个明确的行政系统或者ZF架构,一切都乱七八糟的。 就这样的治理能力,倒台根本就是早晚的事情。  
我不是斑竹.有问题不要找我.
此猫已死,有事烧纸。
论坛空间不加好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