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通过望闻问切去了解人体内在疾病的,人的感觉器官有五个,为什么不用嘴“尝”这一器官?不外乎就是排泄物都不卫生,还有传播疾病的危险。生病表现出来的东西,人才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感觉到,反之没有表现出来,就没法感觉到。中医将感觉到的东西称为“阴”,阴背后看不到的称为“阳”,显然,用看得见的东西去猜测看不见的东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望”来看,一种病表现为一种颜色,多种病有多种颜色,混杂在一起又会是什么颜色?如果皮肤很黑,什么颜色都表现不出来,局限十分明显。病人能够感觉到不舒服,但没有中医学基础,很难说清楚,医生只好去“问”,以排除干扰,要是医生修养不够,排除不了呢?病人就受累了。“切”非常独特,几十种脉象,鱼龙混杂,就算医生修行到一定程度,未必能够准确把握,一般人就更难了。全凭医生的修为,局限非常大。
五行的相生相克,也就是说,同样的病,有五种“邪”可能导致,究竟是那种“邪”导致的,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判断,这导致了“缘”的出现,即只有“有缘人”才能够遇上好的医生,或者讲,某个中医生专于某方面的病,与中医学的健康体系背离,中医学“玄”起来了,就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
按现代服务业理论对“感觉”的特性研究,人的感觉是没法量化的,没法量化就意味着没有科学的依据,与西医无法并驾齐驱。所以,绕开阴阳五行,才能够开启中医学的新时代。
一、绕开阴阳五行的基础是“人体液压传动控制系统”
“突破中医前沿,送中医学入科学殿堂”一文,解剖学遗忘的“膜和有温度的水”,就是一套“人体液压传动控制系统”,依托它,就能够研发出一套新的“人体健康探测仪器”,能够快速、准确找到病的原因,完全绕开阴阳五行。
液压系统的核心是水。水有多与少的分别,水温有高与低的差别;密封起来的水有压力大小的差异,同样的力在不同压力中传递,其传导效率也有差异;水流动过程中遇阻,产生逆向传导,其阻点前后的也有差异;按照时间、季节变化,也会产生差异。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完全可以对水的这些差异找出来,进行精确的计量,中医学就此有了科学的依据。
二、阴阳五行全是围绕“水的特性”展开的。
水的压力高就会压迫肌肉,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现象。用中药发汗或针刺放水,减轻水的压力,症状立马就消失,说明水压导致了人体肌肉的酸痛。水的压力小,脏器产生的力传递效率低,力不从心,表现为“气虚”,即便气喘吁吁,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水多表现为“湿”,器官产生的压力无法穿透,传递不出去,出现有力但憋着,使不出来的感觉。而水少,人体的液压保护能力弱,轻微的伤害都容易造成骨折。
水温高表现为“火”,热量在上行过程中,从最薄弱的地方流出,出现“青春痘”等等。而水温低表现为“寒”,全身发冷或四肢冰凉等等,或者干脆称为“寒冷体质”。水中有“物”,堵住了水的流动,称为“实”,血液中的营养不足称为“血虚”等等,它们无一不是“水”的特性。
中医的辩症,实际就是找出这些“症”产生的原因。“阴虚火旺”指的是水少,同样的热量,烧不同量的水,水量少的必然温度高。多喝水以补水,水的温度就降下来了,或者辅以苦寒之药,减少心脏跳动产生的热量,就是辩症以对症施药。高血压和心瓣膜闭合不全,都是血液流动不畅引起的,一个是引起血管压力升高,出现高血压,一个是血液压力回流,冲击心脏瓣膜,导致闭合不全,与汽车发动机的“弹缸”原理一样。围绕“人体水的特性”辩症,才是中医辩症施治的精髓所在。
脉象很神奇,方寸之地,反应五脏六腑的信息,是辩症最难的地方。但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五脏六腑运动产生的声波,在血液这个大管道中传递,相互干扰的结果。人很难去分辨,用仪器设备就非常的简单,只需要把它们还原出来,就能够准确判断出“症”之所在,从而将古老的中医学带入科学的殿堂,开启中医学的新时代。
三、“人体健康检测设备”是中医学普及的关键
对人体内水的探索,不需要什么尖端设备,而在于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水的多少、水温低高低、水的压力等等,传统的技术绰绰有余,就算涉及到力、声音在水中传递,也非常容易,远没有西医设备那样,利用放射性去穿透人体,给人带去伤害。利用现有技术,就可以做出一套“人体健康检测设备”,并且成本低、体积小、便于携带,为中医大规模发展,以及进入家庭创造条件。
人体的支撑是骨架,肌肉的收缩产生人体运动,但运动需要对环境变化做出调整,这就是人的本能。人的本能来自于解剖学遗忘的“膜与水”,中医的经络就是“水”在“膜”中运行的通道。本能不受大脑控制,是人体的一套自适应系统,通过“水”传递压力、热量等,达到控制与调动人体内外器官去适应环境的目的,这里把之定义为“人体液压传动控制系统”。人体器官在相互配合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时候,会通过系统中“水”的各项指标变化表现出来。探索人体“水”变化的特性,就可以制造出“人体健康检测系统”,为中医学的普及,提供现实的物理支撑。
短时间内的不协调,并未形成“西医”对“病”的定义,西医的各项检测设备都检测不了,而中医学能够事先侦测到,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由来,也是“健康管理”依据。只有长期器官之间不协调,才会出现西医对病的定义,为西医设备所检测,不过这时已经很晚了,完全没有中医的“表、中、里”发展过程,是“事后医学”,没法同事前的预防相提并论。
中医治病的原理是,通过对人体水的调节,协调五脏六腑之间的运动,将外来不受人体接受的东西排泄出去,或者将体内在产生的垃圾代谢出去,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与平衡。正常运转可以理解为有规律的生活与工作,人感觉不到,服务业理论将这种特性称为“零感觉”。只有出现不正常,打破平衡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感觉到的不正常,如果用好与坏来区别就是“正感觉”与“负感觉”,用中医来区别就是“阴与阳”。“阴阳五行”来自于东方几千年对人体的研究,绝不是“玄学”,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与把握。脱掉“阴阳五行”的外衣,中医学的未来十分广阔。
针灸是维护液压系统最直接的手段。水压高就打个洞排泄出去,水压就降下来了,人体的疼痛就消失了;水压低,觉得有气无力,就调动水压低周围的水补充进去,水压回归正常,症状就消失了,一点都不神秘。
中药是刺激、或减缓器官运动的手段。比如补气、补血,实际是增强肺和肝的运动活力,但在“湿热”的情况下不能够补,因为湿、热就是水多并且温度高,肺产生再多的力也传导不出去,并且产生的回弹力,还会伤害到其他器官,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更多的破坏。同样,水的温度高,肝生产出来的营养被消耗掉,生出更多的残渣,对血管的排泄形成冲击,也会产生副作用。所以,中医的药和西医的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顺利排出体外是中药的特点,西药很难做到,这就是中医是健康医学最主要的特征。
怎么知道中药的推力不是对准肝而是对准肺呢?就得依靠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按照阴阳五行筛选出来的中药,并不能实现精准定位,祖先们的智慧就是组方,即将几种中药组合起来,相互制约从而达到精准定位的目的。很多组方几乎是唯一的,更改其中任意一味都不能够精确定位,这就是“经方”的来历。对于一般人,只要依托“人体健康检测设备”,找出病症所在,再选取对应的经方,自己就可以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按照“黄帝内经”的“药简力专”原则,一步一步解决自己的身体问题,而使用很多中药,不仅不能精确定位作力点,还相互抵消,让中医变成“慢郎中”,切记、切记。
健康管理是未来巨大的产业,中医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研发出“人体健康检测设备”,绕开“阴阳五行”的困扰,古老的东方中医学一定会开启出全新的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