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20世纪50年代,普雷维什、辛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以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1958年,印度经济学家杰格迪什•巴格瓦蒂在“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处于分工低端的发展中国家所生产的初级产品,由于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必然会造成价格大幅下跌,这样产量提高的收益将由于贸易价格条件恶化而抵消,从而造成本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增长前下降。出现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
1991年,彼得•林德在《国际经济学》中进一步总结了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民经济增长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增加该国的出口品供给;国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无价格弹性的。
国内:
王忠如(1999)在其著作《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变动中的疑问》中对该领域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补充了贫困化增长的第四个条件,即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
吴亮 (2001)对贸易条件的种类及其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做了分析。指出要结合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一国贸易状况的变化;
龚家友和钱学锋 (200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面临贫困化增长的危险,中国必须选择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牛宏莉(2004)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贸易条件趋势分析》中提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急剧扩张必然因其内在原因导致中国贸易条件的日趋恶化,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的后果势必引发贫困化的增长;
林林、周觉等(2005)通过对1994-2002年的数据分析,对中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张与贸易条件恶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林丽等人(2005)通过对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得出这段时期内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但收入贸易条件呈改善趋势的结论;
陈飞翔等人(2005)认为在对贸易条件进行分析时应当合理考虑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认为仅仅根据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中国贸易条件出现严重恶化的结论缺乏充分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