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iaoyl
3554 12

[财经时事] [转帖]《财经》杂志:公务员为什么这么热?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9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3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72 点
帖子
68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1
最后登录
2008-8-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公务员热”愈演愈烈
《财经》杂志/总173期 2006-11-28 10:39:56



11月25日,全国50余万人走进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考场。
《财经》记者获悉,2007年中央公务员考试报名者高达114万人,合格报考人数超过74万人。这些考生中最终能走进公务员行列的只有1.2万余人。公务员考试已成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
一些岗位甚至是“千里挑一”。如国家广电总局人事教育司干部人事管理一职,计划招录两人,共有8814人通过资格审查,供求比达到创纪录的1∶4407;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两个职位的竞争,也闯过1∶1200大关。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日趋激烈。2005年,中央公务员考试的录用人数与合格报考人数的比例为1∶37;2006年合格报考人数共计51万人,录取10282人,上述比例达接近1∶50。2007年,这一比例将超过1∶58。
除了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士,甚至一些在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也不惜自降学历,以硕士和学士学历的社会人员身份参加竞争。
面对“公务员考试热”,各方态度不一。主管公务员考试录用的人事部认为,随着《公务员法》正式施行,公务员“凡进必考”已经法定化。该考试的公平竞争和公务员良好的职业声望吸引了更多的报考者。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除了就业压力增加,公务员稳定的职业、较高的收入、更多的寻租机会,则是公务员热的主要原因。
中国公务员制度创始于1993年,至今不过13年。虽然《公务员法》已经施行,但中国的公务员薪酬制度远未完善,带有强烈的计划体制痕迹。比如,绝大多数公务员的名义工资依然偏低,隐性收入偏高且缺乏约束,权力寻租的空间依然不小。中国公务员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公务员享受公费医疗,大体相当于实报实销;公务员退休后可领取相当于退休前工资90%以上的退休金。而参加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金标准只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60%多一点。一些公务员还享有为数不菲的购房或租房补贴。
由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相对于企业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公务员职业不仅退休有保障、竞争压力小,而且还掌握着对于经济运行巨大的行政权力。一些公务员在升到一定的职级后,可以调动的资金动辄上百万元,甚至数亿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支配很多人的命运。这些权力更增加了人们对公务员职位的向往。
专家指出,中国当前之所以出现“公务员热”,除了现实的比较利益较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更与中国官僚化行政体制难以进行根本改革的预期密切相关。人们看到,在迈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中,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官僚阶层”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约束,寻租空间并没有明显缩小,反而在一些领域和一些部门更加强化,公务员阶层的实际利益更加丰厚,就会有更多的人努力加入“官僚阶层”,以期“分一杯羹”。
即使从技术上看,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也远非完善。国家行政学院一位公务员制度研究专家告诉《财经》记者,目前中央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公共科目考试,其实只是公务员考试的第一步。“笔试合格只是拿到了面试的通行证,而面试才是能否成为公务员的关键。目前面试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人为操作的空间很大。这是公务员考试面临的最大问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白智立也告诉《财经》记者,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面试的人数往往是拟录用人数的三倍以上。在白智立看来,面试人数与录取人数相差悬殊,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很大。由于单位面试才是成功的关键,一些人经过面试进入公务员序列后,会认为自己的职位是单位或领导给的,就更多地忠诚于单位和领导,更多地考虑部门利益,缺乏对国家的忠诚和服务意识。
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中央和省两级公务员考试相对比较规范,但到了县、乡两级,公务员的“进口”依然没有把住,一些“有门路的”人凭借当地领导的批示,就可以进入公务员序列。
专家指出,中国有约600万公务员,绝大多数分布在县乡两级,如果不能通过规范、统一的考试把住公务员“进口”,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难言成功。■本刊记者 常红晓/文

社会的官僚化与“公务员热”
汪丁丁/文 《财经》杂志/总173期 2006-11-26 21:37:55

与欧洲的“市场社会”相对而言,我们的社会似乎应被定义为“官僚社会”——嵌入在这一社会内的市场经济似乎正逐渐被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内的远为强大的官僚化传统,重塑为一种非依附于官僚体制而不能生存的市场经济


1944年,卡尔博兰尼在《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中译本标题为“大转变”)中指出,一个原本嵌入在社会之内的市场经济,可以凭借其力量,逐渐重塑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使社会最终丧失对市场的制约力,从而任由市场疯狂撕扯母体社会,并导致社会解体。这样的社会,他称之为“市场社会”。晚近的观察告诉我们,市场社会可能演化出恢复自身健康的机制,故而,市场社会可能避免卡尔博兰尼预言的悲剧命运。
1949年,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的结尾预言:新的政权将很难克服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已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官僚化的传统。注意,他所说的官僚化传统,是所谓“东方专制主义传统”内的官僚化过程,而不是韦伯所说的“欧洲理性传统”内的官僚化过程。
后来的事态表明,我们社会背负的这一官僚化传统果然很沉重,或许,至少部分的是由于不堪官僚重负,我们社会的精英群体曾发动过一场历时十年、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政治运动,试图寻回几十年前这一精英群体风华正茂时的清纯。
在这一“史无前例”并确实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思想政治运动戏剧性地告终后的第30年后,费正清当年的预言仍然挥之不去。与欧洲的“市场社会”相对而言,我们的社会似乎应该被定义为“官僚社会”——嵌入在这一社会内的市场经济,似乎正在逐渐被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内的远为强大的官僚化传统,重塑为一种非依附于官僚体制而不能生存的市场经济。
今日所谓“公务员热”,只是上述“非依附于官僚体制而不能生存”的社会演化趋势的千百种表层现象之一种而已。虽如此,我们仍可借讨论这一现象来剖析我们的社会。
基于常识,概括而言,公务员这一社会阶层享有下列生存优势:
(1)公务员阶层与权势集团保持着密切且不必合一的关系。此处“不必合一”至关重要,惟其如此,“文官制度”才可能为社会提供不随政治情形变动的公共服务。又,“不必合一”并非不能合一。惟其合一,才导致腐败丛生,并且导致文官制度失效。在常态下,因其社会职能而必须与不论何种权势集团保持着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公务员阶层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2)基于超常增长的政府岁入,公务员阶层的物质生活正在迅速改善。虽然,在探讨了政府岁入超常增长的各种可能原因之后,一位明智的观察者或许会认为,几乎不受立法权和司法权制约的执法权(即政府权力)的“利维坦倾向”,和同样没有受到前两项权力制约的赋税政策,伴随着恰好处于迅速扩展阶段的市场经济,才可能支撑政府岁入和公务员薪酬的“恶性膨胀”。换句话说,明智的观察者不会不同意,已经维持了若干年的“岁入膨胀”,绝非长期可续的;
(3)与转型期社会的其他阶层的处境相比,部分的由于文官制度的内在性质,部分的由于我们社会的政治文化,公务员阶层的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转型期社会生活越是支离破碎和变幻莫测,稳定性本身就越成为值得追求的价值之一;
(4)最后,借着想象中的“布尔乔亚”情调与“东亚精英”理想的某种混合,我们倾向于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务员阶层视为我们自己的公务员阶层的摹本。这样一种阶级意识,既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中产阶级意识,也不同于我们传统社会的“仕”这一精英阶级的意识。但正是这一意识提供的或显或隐的满足感甚至“自我实现感”,使我们的政府确实吸引了相当多的人才,尽管这绝不意味着它不以同样的速度毁灭这些人才。
  即便抽离所谓“东方专制主义”的文化因素,一个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的政府,仍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双重职能——既要提供与旧制度相维系的公共服务,又要提供与新制度相维系的公共服务。注意,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十分不同的“公共服务”类型,更何况,不同制度所要求的政府服务之间还存在许多冲突,从而倾向于抵消政府服务的总效果。
所以,不难想像,这样一个政府的权力不仅保持了权力扩张的本性,而且为使相互冲突的政府服务达到“道德合法性”(legitimacy)所要求的足够显著的净效果,它还必须产生超过权力本性的那种扩张冲动。
  于是,从经济学的“明智的自利”角度看,惟一的出路在于——这仅仅是可能性——我们政府的精英们最终意识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在远未产生足够的来自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制衡力量的时期,政府必须主动限制自己的权力,尤其是限制征税权。我们说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因为滥征税相当于滥伐森林——开采速率远大于资源更新速率,故使资源耗竭,从而诸如森林、土地和水产品这些“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开采策略,对应于使政府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对税收的最优限制。
最后,当然还有一个无法回避且迫在眉睫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是由“公务员热”引出来的,那就是休谟曾经描述过的:与其接受单一的恶;不如接受多种的恶,借助恶与恶之间的对抗关系,社会获得善的后果。既然不能没有权力,那就应当有多种权力的制衡关系。这一权力制衡关系要求立法权或司法权的权力,来源于真正独立于执法权的权力。■作者为本刊学术顾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公务员 legitimacy formation transform format 财经 公务员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没有哪些外在的框架可以评判人生的成功与否,杠杆应是我们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沙发
swy351212 发表于 2006-12-11 18: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为国家打工总比个人打工更有保障,不过很多人的机会成本是放弃梦想。放弃更大的成就!

使用道具

藤椅
valleyff 发表于 2006-12-13 19: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放弃的是梦想和更大的成就

使用道具

板凳
花解语flora 发表于 2006-12-14 14: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到底是获得还是失去

使用道具

报纸
燕赵 发表于 2006-12-15 19: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跟2楼的想法差不多,愿意给国家打工。

使用道具

地板
muxin612 发表于 2006-12-15 22: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公务员制度面试仍然存在巨大的人为操纵空间,更多人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使用道具

7
zrlcz 发表于 2006-12-18 20: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muxin612在2006-12-15 22:15:00的发言:

公务员制度面试仍然存在巨大的人为操纵空间,更多人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支持!!如果竞争的岗位没有"干部子弟"和"阔少"参与,这样的竞争就符合了理论上的公平!~~

使用道具

8
Yanya 发表于 2006-12-19 05: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愿意为国家打工啊

使用道具

9
cuijian77 发表于 2006-12-21 09: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当公务员比干其他行业收益大

使用道具

10
zhangfy 发表于 2006-12-21 19: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所谓,胡说八道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