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nx2004
1534 5

[宏观经济学政策] 当前正统学说的六个基本错误(转帖) [推广有奖]

  • 4关注
  • 12粉丝

教授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37 个
通用积分
23.0040
学术水平
39 点
热心指数
40 点
信用等级
21 点
经验
102365 点
帖子
488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5
最后登录
2023-6-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转帖过来供大家参考,不一定都对,但是能引起思考~
转自: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52275/191977
英文原文:http://mises.org/daily/5216/Six-Fundamental-Errors-of-the-Current-Orthodoxy
Six Fundamental Errors of the Current Orthodoxy
当前正统学说的六个基本错误

Monday, May 02, 2011 by Robert Higgs


过去的一年半,经济危机加剧、金融崩溃一个又一个的爆发,负面评论蜂拥而起;评论家们口若悬河;记者和编辑一边报道,一边加料;ZF官员滔滔不绝,喷出平时两倍还多的话语;闪光灯下的学术专家像车灯下的小鹿一样局促不安,他们眨着眼,磕磕巴巴,自始至终像电视名嘴一样吝于言辞。大量的诊断、预警和指示将我们淹没,其中至少有95%错的离谱。<O< span="" o</O


大部分的错误同属一辙。那些声称具备专业经济知识的人大多依赖于一个共同的前提与思维模型。我把这种伪知识分子大杂烩称之为“庸俗凯恩斯学派”。它和那些在这个国家通过经济智慧50多年考验的哗众言论一样,很久以前,这种观点就渗透进了教育,新闻媒体和政治又把它确立为正统。这点似乎在《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一版(1948)就初现端倪。这本书一直是最畅销的经济学教材,几代大学生从这本书里学习到了经济分析需要的一切。<O< span="" o</O


不幸的是,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经济运作——尤其是整体的波动——是一个双重错误——既教条又考虑欠妥。不幸的是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政策影响:首先,ZF可以而且应该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控制和稳定宏观经济的波动。尽管这是半世纪之前的观点,但它在2009年还是和1949年时一样重要。<O< span="" o</O


让我们简单看看这种理解和处理经济繁荣与萧条方法中六个最大的错误。


集合<O< span="" o</O

<O< span="" o</O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服同期经济学家(然后他们说服公众),用一系列经济总量来考虑整个经济是合理的,即:总收入或产出,总的消费支出,总投资开支和总净出口。如果人们还记得他们的经济学介绍课,他们最有可能记住方程Y = C + I + G + (X − M).<O< o</O

<O< span="" o</O


有时QP也等于等式右边的变量。这种观点是,总供给(实际产出乘以价格水平)等于总需求,等于四个类型的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支出总和。<O< span="" o</O

<O< span="" o</O


这种将整个经济内多样的交易压缩成单变量的方法,结果就是把复杂的交易关系和其中差异的认定也一并压制在各个单变量集之内。因此,在这个框架内,囤积泰迪熊,增加一百万美元投资支出和发掘新铜矿,增加一百万美元投资支出结果完全相同。同理,增加一百万美元买电影票的消费支出和增加一百万美元买汽油的消费支出完全相同;ZF支出增加一百万美元用于小儿脊髓灰质炎预防接种和用于采购7.62毫米弹药效果也完全相同。它将可能引起我们经济外思考的各种差异抑制在单变量集内,而认同这种方式并不需要多少思考。<O< span="" o</O

<O< span="" o</O


事实上,“经济”不会产生“产出”这种无差别的量。相反,带来“总供给”的成百万生产者生产的具体商品和服务千差万别。进一步说,现代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中的交易里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生产者根本不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而是为他人提供原材料,零件,中间产品和服务。这些生产者由微妙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想要保证有效工作,这种关系必须在其中保证一定的比例。产品,时间,地点和方式尤为关键。<O< span="" o</O

<O< span="" o</O


这些异常复杂的微妙关系才是我们提到“经济”时真正说的。经济绝不是单一简单的生产过程,产出也不是一个统一的聚合体。此外,当我们说“经济行动”时,我们指的是上万的经济参与者做出行动和预留可能替代品时作出的选择。局限于稀缺性,没有选择就没有真正的经济行为发生。因此,庸俗凯恩斯主义作为一个经济模型,至少作为一个经济分析的连贯框架,却在婴儿玩具的智力水平上把这些用简单的机械概念取代。


相对价格<O< span="" o</O

<O< span="" o</O


庸俗凯恩斯主义不考虑相对价格或价格变动。在此框架内,只有一个价格,即所谓的“价格水平”,来代表经济体内售出的数不胜数的实际产品服务价格的加权平均。(还有被局限看待和误导的利率,后面会详述)如果相对价格改变——当然某种程度上它总会变,即使在最稳定的时期——如果有变化,这些价格会“达到平衡”并改变计算的变化水平,而在总价格水平上只以隐藏和与计算不相关的方式体现。<O< span="" o</O

<O< span="" o</O


因此,如果经济沿着一定的路线扩张,而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相对价格解构发生变化,庸俗凯恩斯主义者都知道,“总需求”与“总供给”有所上升,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上升,以何种方式上升。或者他们根本不关心。在他们看来,经济总产出——他们唯一认同的产出——是由总需求驱动的,总供给还会或多或少的自动做出反应,总需求还是总需求就是总需求。[1]<O< o</O

[size=+0]

<O< span="" o</O


因为庸俗凯恩斯学说没有经济输出结构的概念,他不能想到沿着一定路线而不是其他路线扩张的需求有可能产生问题。在他看来,一个人不能有太多的房子和公寓,他认为,无论经济有多少闲置资源,无论多少房子公寓空空荡荡,无论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多少资源在闲置,在哪里闲置。房子和公寓的消费支出增加总是好事。尽管爱达荷的熟练银矿工人可能失业,但如果棕榈滩的公寓需求莫名增加,还算一件好事。因为对庸俗凯恩斯学派来说,劳动者没有特定的分类,没有不同的劳动市场:劳动就是劳动还是劳动。如果有人失业——无论他有什么技能,爱好什么,在哪里劳动——在这个框架内我们都可以预期通过充分增加总需求让他重返工作岗位,无论我们花钱买了什么,买化妆品还是买电脑。<O< span="" o</O

<O< span="" o</O


这种道理就是简单粗暴的存在,你看,因为总产出关于就业量是一个简单的增函数:Q = f(L)dQ/dL > 0.<O< o</O

[size=+0]

<O< span="" o</O


请注意,这个“总生产函数”只有一个自变量:劳动。似乎工人不靠资金就能生产!如果把庸俗凯恩斯学者逼急了,他会承认工人要用资金,但坚持短期内默认资金是“给定的”并保持不变。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他整套思想体系都是为了理解短期这个概念。谈到长期,他大概会像凯恩斯那样[2]坚持“长期我们都会死”。或者他干脆否认长期就是我们把一个个短期连起来的结果。庸俗凯恩斯学派实际上生活在当下,并且只生活在当下,还把这点当做美德。在任何时候,为安全起见不提未来,未来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Fundamental Fundamenta CURRENT Article Mental 大学生 奥地利 知识分子 萨缪尔森 凯恩斯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50 + 30 + 1 + 1 + 1 奖励

总评分: 经验 + 50  论坛币 + 3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jnx2004 发表于 2011-11-29 17:04: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利率




庸俗凯恩斯主义可能注意利率,但认识极其局限。对他来说,利率是“货币的价格”—— 是借款的租金支付。这样的交易总是好的,而且越多越好,因为人们用借来前钱去买消费品,因此“创造了工作岗位”,工作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好的东西。因此,利率越低,人们就会借的更多,花的更多,经济就会更好的运行,只要这个国家任何地方存在失业,都是同样的道理。




由于某些失业总会存在,因此庸俗凯恩斯主义学派总是希望利率一降再降。如果能够通过央行的人为干预降低利率,他会强烈支持这种做法。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最近推行的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银行利用隔夜借贷彼此制衡——从零开始,同时尊敬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把玩一个疯狂的概念:负利率(参见,曼昆2009年)。 (我该去哪里注册贷款?)




庸俗凯恩斯主义学派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利率。他不理解,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相对价格—— 即,现在的商品市场价格相对于未来的商品市场价格。请记住,他根本不考虑相对价格这个概念,因此他自然认识不到利率对当前消费与储蓄的影响。——那就是,采取行动,旨在通过抑制当前收入消费提高未来消费。在自由市场,利率的降低反映了人们希望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将来提高消费的愿望。




  自由市场应该包括可贷资金的私人供给方和需求方,现行的市场利率应该是供需平衡的位置。然而,借款人和贷款人都根据自己的“时间偏好”做出选择,即在何种利率水平上他们才愿意交换现有商品以换取未来商品。“时间偏好强”的人热衷于现在的消费,而不是未来消费。要诱使他们放弃当前消费,借方必须支付高利率以补偿使用贷款。



虽然庸俗凯恩斯主义学派承认,低利率将刺激商业机构借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但他们想像的商业投资计划本身是波动的和非理性的,正如凯恩斯所说,是基于企业家的“动物精神”(1936,161-62)。因此,对他们来说,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有多灵敏意义不大,或者多少可以忽视。


对于庸俗凯恩斯主义学派,利率的重要性在于,它规定了个人会向金融机构借多少钱用于消费品购买。在他们看来,这些购买行为是企业制定生产和扩大生产投资决策制定的关键。再次说明,在这个框架内发生什么样的投资都不重要:投资就是投资还是投资。

资本和资本结构




正如前面谈到的,庸俗凯恩斯学派将资本视为“给定的资本”。如果他认真考虑一下,他认为资本是过去的大量的积累并假定短期内它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它的变化也不在考虑范围内。就算他稍微考虑一下资金,他也根本不会考虑资金结构:由过去的储蓄和投资实现的,体现无数资本商品内在联系的具体的精密的模型。因此,在他的分析框架内,不管企业投资买新电话还是修建新水坝:资本就是资本还是资本。




因为在此框架下的股本结构被忽略——甚至一些资深的经济学家如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都坚持认为资本存量实际是货币价值未分化的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可以完美取代任何其他部分的同等货币价值(亨宁斯(Hennings )1987年,330)——没有人考虑利率变化会给有关的资本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毕竟,这样的改变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呢?这种故意视而不见已经导致很多经济学家把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误解为一种“过度投资”理论,其中包括最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998年)。这当然是绝对的错误。




相反,路德维格冯米塞斯和F.A哈耶克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提出的理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变革后基本被遗忘的理论——错误投资理论,即人为降低的利率让公司投资于错误的资本,尤其是长周期的资本商品,如住宅和工业建筑,(相对存货,设备,软件这种短期资本商品而言)。因此,奥地利学派认为,2002——2005年间美联储的降息,让公司过高估计长期资本项目并把投资消费转向这些项目——大量地产建设和别的东西。若因此自由市场上利率下降,这种转变就有经济意义,表明人们希望更多的节省现有收入来推迟更多的消费




但如果这个方法没有让人们改变自己的喜好,还是像以前一样喜欢当前的消费习惯。那么投资这些项目的公司错误就在眼前。实际上,这些公司错在尝试预测将来终不可能发生的需求。最后这些项目开始出现失败的征兆,人为降低的利率也会轰然消逝,继之进入银行破产和失业,还有半路夭折的项目需要清算,资源需要转到更为可行的用途中去——在很多情况下都极为痛苦。




因为庸俗凯恩斯主义学派看不到这些微观畸变,看不到人为诱导的繁荣后纠正自身行为的需要,也看不到重大经济调整中破产和失业率的任何必要性。他假设:如果只有ZF出面,用自身赤字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减少和消费支出的降低,那么在没有任何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企业将恢复盈利,工人将再次就业。



那么,接下来的事就没什么可奇怪的,有这样想法的人目前正在努力继续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对2002-2006年的短暂繁荣贡献甚伟。即:对那些即将成为户主却达不到普通商业贷款资格的人提供贷款。以纳税人直接或间接的补贴为代价,把太多的资源投入公寓和房屋建设,给除非接受补助否则买不起房的准户主贷款,这预示着资源的不经济利用。

错误投资和烧钱




带着他们伟大而简单的信念:ZF开支就是宏观经济的平衡轮。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庸俗凯恩斯学派都无视错误的投资,而是支持ZF的过度开支,并用借贷粉饰其中的差额。当然,他们赞成央行用更低的利率借钱给ZF。事实上,他们一直喜欢“快钱“,而不是严格的央行政策。




如前所述,他们更喜欢快钱,这不仅是因为它降低了融资支持ZF赤字花销的可见成本,还因为它诱使个人借更多的钱来购买消费品——最近几年的美国,尽管个人储蓄趋近于零,消费支出提高一直被认为是好事。这应了庸俗凯恩斯学派对美联储政策的态度,我一直在回忆一支古老的民歌,它反复唱着“美酒、快马和少女,还有更多的钱”



庸俗凯恩斯主义者不会花很多时间担忧潜在通胀,相反,有一点通货紧缩征兆他们就陷入了非理性的恐慌。它们与一个甚至通缩的痴迷丝毫暗示不合理的恐惧。如果通货膨胀是不争的问题,我们或许能指望他们支持价格控制,用一点关于二战期间的常识来看,这种方法真的很有效。




制度的不确定性




如果不是像富兰克林罗斯福那样的政治活动家,庸俗凯恩斯学派什么也做不了。他们认为ZF应该“干点什么”如果它不工作,就干点别的(罗斯福1933年,51)。更妙的是,ZF立即做了一大堆尝试,方法不变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接着投更多的钱,再试试别的可以投钱的地方。




美国的政治经济史上,他们最尊崇的辉煌时代是罗斯福和林登约翰逊总统首任的头几年。在此期间,我们目睹了新ZF在消费,税收,监管,补贴方面的大量举措,并逐渐在惊人的规模上制造了经济危害。奥巴马ZF雄心勃勃的ZF行动计划在许多方面给庸俗凯恩斯学派希望:同等规模的第三次大跃进已经开始。

庸俗凯恩斯学派不明白,极端的政策动向可能产生我所说的“制度的不确定性”,而与经济繁荣相悖。“制度的不确定性”指未来经济秩序本身普遍具有的不稳定性,尤其关于ZF将来对私人产权的处理(希格斯1997年)。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打击那些对长期项目投资的投资者。这种投资在1929年后基本全部消失,直到二战结束后还没有完全恢复。




近几个月超过一位观察家评论说,ZF一年内的救市,资本注入,紧急贷款,收购,刺激计划(参见,Boettke 2008,Gonigam 2009,Lam 2009)等系列疯狂举措已经导致了制度的不确定性。眼下奥巴马ZF掌权,一系列疯狂的激进政策很可能还会持续。这于事无补,也许还会有更多的伤害。



Notes

[1] In The General Theory, Keynes wrote: "Pyramid-building, earthquakes, even wars may serve to increase wealth" (1936, 129). Provoked by the Keynesian affinity for pyramid building, Paul Cantor quips, "If Keynes liked the pyramids, there had to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m, and indeed there seems to be a connection between liking the pyramids and liking Big Government" (2002).

[2]Keynes's oft-quoted statement is actually not quite as ridiculous as it is usually made to seem. His statement in context, in the 1923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is: "The long run is a misleading guide to current affairs.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Economists set themselves too easy, too useless a task if in tempestuous seasons they can only tell us that when the storm is past the ocean is flat again."

使用道具

藤椅
lVMan9PN 发表于 2011-12-7 02:30: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者顶啊

使用道具

板凳
dy83W6pF 发表于 2011-12-10 01:58: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想法很好!

使用道具

报纸
wiener 发表于 2011-12-10 10:49: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点自己立个空靶子然后再去打的味道。尽管部分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凯恩斯学派,准确地说,新凯恩斯,基本上不是他所表述的样子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