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search
1093 0

[经济热点解读] 转帖:中国软件业歧路亡羊 [推广有奖]

精神客栈CEO

大师

9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14412 个
通用积分
94.6806
学术水平
1175 点
热心指数
1425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50272 点
帖子
9601
精华
2
在线时间
68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20-10-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消逝的人口红利 中国软件业歧路亡羊

2011年09月10日 03:4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为中兴通讯品牌总监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自2011年3月以来,已经有20多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遭遇停牌或摘牌,这

不是一个小数目。此时,最值得关注的,不是中国概念股的“面子”问题,而

是中国企业的“里子”问题。这是因为,造假者理应受到惩罚,是否“中国概

念股”绝非关键,所有人都应该为惩处造假鼓掌。

然而,在泥沙俱下的表象背后,中国概念股的市场真相亦浮出水面:中国概念

股其实是有三种类型的,同时也体现出三种产业逻辑。

在所有的中国概念股当中,最强大的一类依托于“中国红利”。百度、新浪、

网易、360等网络企业的股票,在这波由浑水公司发端的做空风潮中并没用被

“错杀”,甚至还强于大盘。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13

亿人口的基数、全世界GDP增长最快的大国……但是,他们在海外融资的同时

也将相应的收益给予了海外投资者,或者说这种红利基本没用留给国内投资者



第二种是利用“伪中国红利”。真正出问题的嘉汉林业、绿诺等并不代表中国

的某个相关产业的全景,不具有典型性。他们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不是产业

关注的重点。

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制造业类中国概念股,这是中国产业中需要替代海外竞争对

手,甚至要走出国门的一些中游产业,比如药明康德、比如展讯、比如迈瑞、

比如东南融通。因为,作为一个资源贫国,作为一个需要产业升级的大国,中

游产业的强大是必由之路。

其中,最具典型意义并且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处于风口浪尖的东南融通。

一则“应然”。东南融通在5月17日交易暂停前,市值达10.8亿美元;到8月29

日因财务造假问题被退至粉单市场,市值仅为2854万美元。一则“悲催”,东

南融通确实是中国金融行业一家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一个员工多达7000人

的实体企业,成为多家企业肢解、并购、挖猎的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隐现的可能是中国行业软件、外包软件生死存亡的逻辑。

纵观全球整个软件产业链,在通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三

大核心市场,都是美国人的天下,就算是管理软件领域,SAP、Oracle也基本

代表了行业的规范,中国企业偏安一隅;而嵌入式软件、行业定制软件、外包

软件是中国少有的能够独存的空间。

它们存在和成长的逻辑是什么?一方面,它们依靠的是广泛的定制,或者说是

“非标”特性,依据的是“本土特色”,比如财务管理制度成就了用友、金蝶

、浪潮,依据的是对中国本土客户的理解,以及外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的不适;

另一方面,它们靠的是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人口红利,甚至可以说中国大学

常年扩招带来的“大学生红利”,10年来可以以近乎不变的3000元起薪招聘到

初级程序员。但是,殊不知,所谓行业定制,也建立在中国人力低成本的基础

之上,人力资源密集的中低端软件行业从业者多数自称“码农”,这两个方面

具有同源特性。

中国这个产业基础一度非常坚实,历经了近10年的发展路程,但是,到了今天

这个基础正在不断被侵蚀,而且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一,我们看到,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从低端制造工人向中端的白

领“码农”扩散。因此,以往10年中,中国珠三角的产业工人几乎不加薪、中

国的“码农”毕业生起薪几乎无变化的历史一页,正在快速翻过,传统的供过

于求的供需格局正在被打破……即便没有政策支持,未来5年“收入倍增计划

”必然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靠着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外包

产业肯定是第一个受害者,而行业软件也将遇到压力。

第二,不得不说,即使是全球的软件产业巨头们,也正在快速推进横向一体化

和纵向一体化。IBM早在10年前就开始向软件转型;Oracle收购了无数家竞争

对手之后,甚至收购了Sun这样的硬件公司;就算是惠普,也于最近提出剥离

PC产业,希望在软件行业、在软硬一体的领域强化自身优势。这意味着,中国

的软件企业不但在通用软件领域更难有翻身之机,就算是在金融、ZF、电力

等行业软件领域,未来也可能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更激烈的竞争。

第三,还需要看到,云计算的兴起正在让传统非标准化的产品区域标准化,很

多原来需要定制的产品正在向统一的云计算平台迁移,人力成本占比下降。换

言之,中国传统客户本土化、行业定制化、人力低成本化等优势可能会大大削

弱。

回到东南融通。重压之下,这家中国金融行业软件的头牌,这家通过CMM5的中

国软件[16.13 4.13% 股吧 研报]企业,这家给IBM中国区都造成了重大竞争压

力的中国企业,选择了上市融资、大量收购、不惜进行财务冒险的快速扩张道

路。因为,这也许就是东南融通的逻辑:要么尽快做大,要么就会被市场消灭

掉。最终,过于激进的策略、缺少规范,让公司遇到了类似“高铁大跃进”一

样的问题。

数据已经显示了这一点,比如,作为中国最大的非嵌入式软件企业,东软2010

年财报显示,其人力开支已占其总成本的40%,当年东软营收近50亿元,同比

增长近18.5%,但净利润4.85亿元,下降24%。对此,东软集团[9.10 1.68% 股

吧 研报]董事长、CEO刘积仁表示,中国软件工程师的低成本时代已一去不复

返,与此同时,他不再强调曾经作为公司战略的“软件外包”业务。

覆巢之下,要想不被压死,唯有尽快孵化腾飞,或者进化为新物种。对中国软

件外包业和行业软件而言,其却面临着尚未完整孵化,就可能面临物种生存挑

战的问题,而在云计算这个更加赢家通吃的“新世代”,何其难?这也是刘积

仁们的苦恼所在。

中国行业软件和软件外包产业,歧路亡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软件业 中国软件 歧路亡羊 软件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大盘 公司 中国概念股 中国企业 人口红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