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iweiluoye
1901 9

当代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僵尸还是白天鹅?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8粉丝

院士

5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451 个
通用积分
11.8001
学术水平
229 点
热心指数
286 点
信用等级
228 点
经验
82776 点
帖子
2508
精华
0
在线时间
43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6
最后登录
2013-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要:尽管新自由主义没有在全球遭受严峻的挑战,且在其几个发源国获得了一次又一次选举胜利,但它仍然成功地战胜了自己,或者至少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以致看似脆弱不堪--假如不是它自己最坏的敌人的话。下一个问题--我们是应该构思一个可以取代现有政经关系复合体的替代品,还是寻求恢复原状--肯定在我们议事日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它不是一只黑天鹅。

  黑天鹅一词是由对冲基金经理变身财经畅销书作家的纳西姆·塔莱卜(Nassim Taleb)发明的,它成了描述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流行语。黑天鹅是指一个极其特殊,以至无法预测、亦无法将其与之前的发展相联系的事件。天鹅都是白的--直到黑天鹅被发现。塔莱卜的这种界定颇有几分那种悖论分析-- “这是不可分析的”--的神韵。你最多只能预测不可预测之事。

  月复一月,恐慌气氛渐渐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全球经济放缓的严峻现实,这种观念已被悄然放弃。至今尚有少数狂热分子认为,社区再投资法案或一群可恶之极的银行家是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经济之所以停摆仅仅是因为考虑不周,或是由于放贷者和贷款人或投机者在21世纪头十年的某个时候作了些不光彩的决定。现在是时候(也极有可能)要透彻了解了。很多关于2008年危机的发展过程的思考和写作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的。

  与黑天鹅理论不同的是,下面的事是清晰明了的。这场危机并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危机。假定的流动性失灵实际上是破产;发生经济危机是迟早的事;最终,货币循环中的实际价值(与账面收益形成截然相反)最终不足以维系经济秩序。它也并非昙花一现;我们正处于危机蔓延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漫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再调整,即通常所说新自由主义的顶点。

  1980年以前,新自由主义这个词还很少出现,从柏林墙倒塌到雷曼兄弟破产的这段时间,它才成为一个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只是翻来覆去地谈论新自由主义,却对其理解甚少。大家几乎公认的是:新自由主义源于亚当·斯密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古典自由主义,认为ZF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保证个人自由及其人民的经济机会。它的双亲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罗纳德·里根;因此,它的出生日期经常被追溯至1979年左右。它与全球化思想不可分割,但是似乎发源自美国。其思想土壤既包括共和党和民主党;但比较令人困惑的是,它也包括了自由派和保守派,甚至--尤其是--新保守派。它是自由主义思想在这个星球上的胜利。撒切尔在其著名而坚决的声明中说:别无选择

  然而,尽管新自由主义没有在全球遭受严峻的挑战,且在其几个发源国获得了一次又一次选举胜利,但它仍然成功地战胜了自己,或者至少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以致看似脆弱不堪--假如不是它自己最坏的敌人的话。下一个问题--我们是应该构思一个可以取代现有政经关系复合体的替代品,还是寻求恢复原状--肯定在我们议事日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这正是约翰·奎金(John Quiggin)所著的《僵尸经济学》(Zombie Economics)一书提出的问题,尽管表述有所不同。这本书对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概述。虽然那些思想早就该被强有力的反证扼杀,但其依然半死不活地游走在我们中间。奎金,这位澳大利亚的经济学家,因为顾虑意识形态色彩而规避了新自由主义(还有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等等)这个词。我能够为这些贬义词描述的这套思想找到的最中性的词是市场自由主义(market liberalism)”。为什么他会在坚定地采取意识形态的立场的同时,又追求这种文雅呢?我们无法彻底弄清其中原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资本主义 白天鹅 Nassim Taleb Liberalism Economics 资本主义 白天鹅 僵尸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沙发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09:44: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僵尸经济学》全面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经济领域的关键观念,因此和更加偏重叙述(也更加平实)的《理性市场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Market)一起搭配阅读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后者是贾斯汀•福克斯(Justin Fox)2009年写的一部综合性的思想史。奎金在《僵尸经济学》中列举了五个“不死”的思想:从一般概念到略显技术性的理论。一是“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这种思想认为,我们也许生活在适度膨胀的经济周期,但却已经控制了经济过热风险,防止了那种泡沫眩晕和灾难性破裂的倾向。二是“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它认为商品价格总是正确的,市场作为每个个体所知和所需之和最能反映商品的价值。而且自由市场越扩张,ZF管制越少,市场也就越趋于完美。三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这个模型是一系列围绕着平衡货币供需机制的概念,用于在失业率下降后缓解通货膨胀。四是“涓滴经济学”(Trickle-Down Economics),这种主张声称经济干预只应帮助盈利的企业,然后利润自然会流向工薪工人和贫困人群。最后一个就是“私有化”(Privatization),这一点应该已经突破“观点”层面而上升为一种世界观,现在毫无疑问是资本主义的首要信条。
  《僵尸经济学》一书对于上述论点或者说对于信奉市场万能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揭露令人信服,且读来有趣。每一个论点都单独成章,每一章都是一个“僵尸”的教化史:初诞生是思想,成年后是市场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直到日后这些“僵尸”观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高潮中毙命,然后接着从坟墓中爬起,僵而不死,垂而不倒。奎金将这些论点与经验数据对比,结果发现这些论点不“强调数学和逻辑的严谨,而正是这种严谨使经济学具有其他社会科学所没有的内在统一性”。不过,“这些论点一直错下去也没什么价值”。奎金还用自己的话重述了一些观点的逻辑,结果显示其中总是充满疑问和漏洞。更大胆的是,他暗示这些论点之所以付诸实施,并不是因为它们正确反映了世界或是能够令世界更美好,而是因为它服务于强势集团的利益。[参见上述的“涓滴经济学”,以及威廉•克里斯托(William Kristol)和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注定失败的“新美国世纪计划”(Project for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
  奎金也许认为他揭发骗局,掌握了真理。(我们不也都这样认为吗?)事实上,他只是加入了一场党派之争,因为各自在立法、预算和社会民主上的立场不同而嘲弄新自由主义,为先前的凯恩斯主义的妥协喝彩。尽管他承认“黄金时代已经在20世纪70年代的混乱和失败中结束”,但他正确地总结到,当前的失败“至少是糟糕的”。姜还是老的辣,我们应该“回归到成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因为这种政策考虑到过去的失败。尽管他偶尔承诺会出现“宏观经济的全新走向”,但一个也没有到来。
  尽管《僵尸经济学》是一部精彩的思想史,且对一些不真诚的信念给予了有趣的串联,但有些人仍对奎金直言不讳的结论耿耿于怀。他的书似乎是将其有趣而耸人听闻的开篇当作一个噱头。僵尸作为资本主义的形象有着丰富的传统,或许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乔治•罗梅罗(George Romero)的电影《死者的黎明》(Dawn of the Dead)中的那个。笨拙的机器人褪下一切,露出最根深蒂固的习惯,他作品中的僵尸除了无尽的消费以外什么都记不得了。他们只能回到购物商场那枯燥的商品宫殿里:他们表情茫然,思想空白,伸出手臂只是为了满足生计。俘获他们的病魔不止是一种个别现象,正如其他无数的寓言一般,这股疾病四处蔓延。《死者的黎明》拍摄于1978年,既不能被引为凯恩斯主义时代,也不能被援为新自由主义时代;它不是对现代经济的一种僵硬变异提出的令人羞惭的批评,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寓言。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藤椅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09:45: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奎金忽视了这一点。的确,他的书近乎于智识的渎职:长达15页的注释展至2010年的书籍,但并没有包括克里斯•哈曼(Chris Harman)2009年出版的《僵尸资本主义:全球性危机和马克思的意义》(Zombie Capitalism: Global Crisis and the Relevance of Marx)。奎金必须压制的并非哈曼富有挑衅意味的文本而是他的幽灵:僵尸可能出自资本主义本身。这个范畴并不在讨论之列。奎金呈现的历史整体被简化为近期出现的且彼此相关的两种模式的交替。这两种模式在我母亲在世时就曾盛极一时。凯恩斯主义兴盛--在不受挑战的专制领导人的推动下,实现了历史最高利润--的条件不复存在,似乎也不再回归,其原因基本与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规模之小无关,也与缺乏工程项目管理署(WPA)刺激的工作项目不相干。忘却这一未曾详细探讨的事实,是一种明显的遗漏。那些都是处理症状的方式,而不是诊断,更不是疗法。在这种情况下,回归凯恩斯主义是一种策略性退却和明显的一厢情愿之间的某种折衷。但是该书的固有瑕疵是,奎金不愿将这一分析框架运用于更宏大的图景,不愿意考虑自己最基本的设想本身是否会寿终正寝。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The Crisis of Neoliberalism)面临和《僵尸经济学》一样的处境。毫无疑问,关于智识图景,此书作者也差不多持有同样的怀疑。法国经济学家热拉尔•迪梅尼尔(Gérard Duménil)和多米尼克•莱维(Dominique Lévy)放大了奎金书中蜻蜓点水的思想,推进了这样一个多少有些异端的命题:主流的观点并不出自其说服力或是内在的逻辑,而是出自统治集团的利益。奎金的局限性清楚地表现在,他选择追逐这些观念而不去探寻其政治基础;这有点像是通过采摘柠檬树的果实来攻击那棵柠檬树。
  迪梅尼尔和莱维直接迈向了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历史,这些历史将我们带到今天这个拐点--今天,包含“智识破产”之类观点在内的潜在形势很可能成为胜局。而无法支撑这些信念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正如他们说的,“风险很高”。
  虽然他们的分析原理是“和马克思相同的”(用他们的话),但此书几乎完全不能满足人们因此产生的期望--那期望与奎金为资本主义作出的毫不犹豫的辩解恰恰相反。这里几乎没有对新自由主义糟糕境遇的幸灾乐祸,也并未点燃些许革命的火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忠诚于社会阶级的思想,肯定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这两位作者不像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或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那样善辩,尽管迪梅尼尔、莱维和他们一样属于实验派。此书诚实地运用了图表和图像,不过善于思考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还不够多。此外,两位以前指出,全球资本的实际运行情况比很多左派专家所承认的要好一些。简而言之,他们认为,如果不考虑资本密集型产业(铁路、采矿业等),则19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间,经济曾经成功复苏到繁荣水平,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降低实际工资并减少公司税收的策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新自由主义起过作用。
  但是,对谁起过作用?两位认为--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在他的《新自由主义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一书中所述--新自由主义不是各种以改善经济为意旨的理论的集合。相反,我们应该将它理解为单个阶层的战略,用于给新兴的一小部分人重新分配财富。他们认为财富转移已经在进行当中,然而和富有阶层以下的人们毫无关系--即使在国家体制的失败和矛盾不可避免地驱使整个社会结构走向灾难之时。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板凳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09:46: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迪梅尼尔和莱维提出了两个挑衅性的、连锁性的图式。他们拒绝马克思主义反对者的那种率真:认为世界仅仅分成雇主和工人两部分。但是,他们同样拒绝条分缕析的那种无休无止的扩散。向细微差异的倾斜导致美国的传统思想中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教:个体只是个体,而不具有阶级性--因此每个人都是中产阶级。人们可以在撒切尔的另一个新自由主义的有些夸张的宣言中看到这种说教的影子:“没有所谓社会性的东西。只有个人和家庭。”
  迪梅尼尔和莱维不同意这一观点。相反,他们提出了简单可行的图景,既容许阶级利益的存在,也承认当前时代变化的特点。由于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商业的复杂性,一个代表企业所有者进行管理的经理人阶层应运而生。这个新的阶层不同于现代职员群体--职员与产业工人一起被作者称为(遵从法国的习惯)“大众阶层”。
  新的经理人阶层介于大众阶层和资本家之间,其中颇有故事。在迪梅尼尔和莱维看来,20世纪是一个轮流结盟的故事。20世纪前30年,三个阶层在垄断贵族中的一支新贵的支持下形成。接下来的大萧条时期,在经理人阶层和大众之间产生了一个阶级联盟,这种“向左妥协”为凯恩斯时代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带来了长期繁荣以及最终的政治、经济的弊病丛生,失败成为20世纪70年代的定义。20世纪后三分之一可因此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妥协”--发生在经理人阶层和资本家之间的“向右妥协”,与之相伴的是以损失大众阶层利益为代价的资本权力的复辟[源于他们此前一本书《资本复活》(Capital Resurgent)的书名]。
  书中另一个有吸引力的清晰纲要,则涉及到遵循一种交替模式的结构性危机的历史。两位作者历数了“漫长的20世纪”的四大危机时期:19世纪90年代的首次“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Great Depression),20世纪70年代的崩溃期,以及当前的困境期。他们将第一次与第三次划定为盈利危机,第二次与第四次则是“金融霸权”危机。在这四次危机期间,收益率相对稳定,但上层集团不受遏制的权力,容许那些不可持续的需求存在。也许,这是四个镀金时代;然而被“镀”之物并非百合,而是郁金香 --这是四个建立于泡沫上的时代。社会债务堆积如山,亟需支援,可富人无意,穷人无力,结果便是泡沫的破灭。在该书的两位作者看来,这便是当前危机的实质,而我们则必须以此为起点,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迪梅尼尔和莱维设想了一系列不同走向的可能性,但全都不够优越。辅以奎金的观点,他们可以想象一种具有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特性的新新政(New New Deal),以及新自由主义政权以控制上的些许妥协为掩护所实现的短期复苏。后者乃是对我们目前见到的这段历史的中肯描述;迄今为止,有可能促使新政(New Deal)革新的关键性的社会斗争与工人斗争,仅出现过些许杯弓蛇影的迹象。
  比较而言,迪梅尼尔和莱维二人的观点仍是美国霸权的一种--如果他们给出的这种更复杂的历史模型允许他们作出比奎金的摩尼主义(Manichaeanism)更为精妙的预测的话。在他们看来,可能性较低--但不是完全没有--的一种结果,是向极右倾斜,这是茶党(Tea Party)及其同类所预言过的。届时,占据上风的经济危机将为懦弱又好战的民族主义打开道路。不过他们提出的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则是该群体对于中右派的再次妥协。而这一次,经理人阶层将不再是更高权力层的援手,而会成为该群体的中坚力量。这种“新管理资本主义”(neomanagerial capitalism)将变得强大,阻止金融大佬们的影响力的发散,而无需在经济领域内对大众阶层作出让步。
  这是个尚算精辟的结论。当然,这一结论清醒得恰如其分,并且严格符合该书前文中的逻辑。这种逻辑遵循一种清晰而巧妙的路径,其起点是迪梅尼尔和莱维二人历经漫长的20世纪所构建的模型,以及这种模式危机的潜在本质和阶级动态。不过,其中仍有一些模棱两可的部分。书中并未完全阐明这样的发展走向该如何在不久的将来恢复西方的偿付能力(而且最近有迹象显示,中国可能正处于泡沫当中)。说得再具体些,届时,上面所说的经理人阶层将会类似于一个权力极大的中央银行,对秩序稍有失衡便会大受影响的零增长经济实行严格的控制。而我们很难设想这种情形不会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波澜;反之,这种仅为实现中央管理资本主义的改革也教人难以想象。改革无疑该起到更大的作用。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报纸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09:46: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迪梅尼尔和莱维严格区分各种危机,认为每一个危机都是有着自己规律的离散事件,这就带来了另一个分析上的难题。它很容易在更细微的层面上重犯塔莱卜的错误:在他们看来,每一个穿插着危机的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超越其独特性不是完全出人意料而是根本不可理喻,难道会有三十年或四十年寿命的天鹅?
  将每个时期看成一串复杂而延展的链条的重叠部分,或许更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每场危机都会在终结一个时代的同时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每个时代都可以看作是连接了一对危机,形成了一个序列。这就允许我们将过去两场惨败当成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一部分:19世纪70年代的利润下降和目前金融霸权的危机作为事实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在这样一种观点下,新自由主义与其说是一个新的时代,不如说是早先失败所造就的特定产物。
  从迪梅尼尔和莱维的论文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自由主义与其说是一种经济体制或一套社会秩序,不如说是在利润低微的情况下使用的全球资本管理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为新自由主义并非是在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思想体系下产生的,而是在1975年的加利福尼亚的抗税事件中爆发的:郊区房主的道德圣战也仅仅是在利润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竞争加剧的局部体现。同样,1975年在纽约市发生的倒闭风波是市ZF和华尔街之间在收入不足的问题上所产生的斗争;后者的全胜也是大势所趋。
  但是,财政部门表面上的恢复盈利其实也是虚幻的。开放新市场、销售更多小物件以及将廉价劳动力内化,融入不断增长的资本帝国,这一系列新自由主义策略所带来的结果是既减少了回报,又限制了全球的发展。有的人可能会说70年代的危机造成了经济创伤;其后数十年准备了包裹布、膏药和止痛药。2008年的经济崩溃带给人们的突然失业同样是创伤性的--在此之下,旧伤只可能加深且化脓。尽管盈利率被绞死只是短暂性的,可是实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恢复;对永恒的矛盾而言,这也只是暂时的稳定。
  可以肯定地说,当前的灾难着实罕见。然而,它并非黑天鹅,而像一具僵尸。就像上一次经济危机还有上上次危机、上上上次危机……回来招魂,不只是故地重游,而是一场推迟多年而变本加厉的清算。如今,这场危机时而华衣锦服,时而破衣烂衫,明显不像是从某种变异中突然蹦出的怪物。全球危机不断地增强,这是现代资本非自然的自然状态。它不会止步于弄乱各个部分的排列秩序,更不是要回归以前的某种模式--正是这些部分、这些模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蹒跚前行、饥饿难耐、盲目贪婪。
  【作者:柯嘉旭(Joshua Clover),美国加州大学英文系教授,诗人,文史评论家。原文“Swans and Zombies: Neoliberalism's Permanent Contradiction”刊载于美国《国家》(The Nation)杂志2011年4月25日。原书信息:Zombie Economics: How Dead Ideas Still Walk among Us, John Quiggi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September, 216 pages; The Crisis of Neoliberalism, Gérard Duménil & Dominique Lév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January, 400 pages; 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Market: A History of Risk, Reward, and Delusion on Wall Street, Justin Fox, Harper Business, 2009 June, 400 pages; Zombie Capitalism: Global Crisis and the Relevance of Marx, Chris Harman, Haymarket Books, 2010 November, 425 pages.】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奖励积极上传好的资料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地板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09:51: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人常用百足之虫来形容资本主义僵而不死,但是,如果是他自身器官全面衰竭呢?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7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1-29 10:05: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09:51
有人常用百足之虫来形容资本主义僵而不死,但是,如果是他自身器官全面衰竭呢?
“死而不僵”——已有正解,
“僵而不死”——可是杜撰哈!

使用道具

8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10:16: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够幼稚!去检索一下谷歌,看看便知。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9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1-29 12:20: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10:16
够幼稚!去检索一下谷歌,看看便知。
“黔首”、“黎民”、和“僵而不死”……看来是一贯地不求甚解哈!

使用道具

10
yiweiluoye 发表于 2012-1-29 12:28: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能在我的骨头里面挑出鸡蛋你就有这个能耐!
大谋不谋,谋于未萌之前;大言不言,言于沉默之后;大智不智,智于无形之中。大勇不勇,勇于暴烈之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