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wegweg124
855 1

[经济热点解读] 老人轻信专业推荐买理财产品 1年间13万变7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9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5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460 点
帖子
35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3
最后登录
2012-3-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对理财知识毫无了解的古稀老人王淑琴,在一年间先后将13万元存款“变脸”成了国债、保险、基金等多种理财产品。让她始料未及的是,“三进三出”的频繁操作非但没能赢得丰厚回报,反而爆出6万多元巨亏。
  老人讲述:轻信“专业推荐” 5年亏6万元
  “听说保险理财收益更高,我就卖了国债买进保险,更后悔的是轻信银行理财师,又换成了基金,这下可把我亏惨了。”昨日上午,年逾七旬的老人王淑琴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经历。
  2007年7月份,王老太去工行纬什街网点存款,意外听到网点一位姓袁的负责人给一位客户介绍基金,称“收益比存款高好几倍”。王老太听后动了心,就向负责人袁某了解具体情况,被告之“现在入市可以赚到比存款利息更多的钱”。“我把13万元保险取出来投入基金,在他的指点下购买了5款基金产品。”
  “自购买了这5款基金,股指就一路下行,从2007年到现在没有挣到一分钱,反而赔了6万元本钱。”提起这次理财经历,王老太既懊悔又气愤:“我是个理财盲,对基金什么的一窍不通,而我轻信银行工作人员说的高收益,盲目投资导致损失惨重。”王老太认为,银行网点负责人袁某误导她购买基金产品,只夸大投资收益,却只字不提相关风险。为此,她将自己的遭遇多次向监管部门工行陕西省分行反映,但至今未得到理想解决。
  银行表态:只是推荐 并未强行要求购买
  “这个事情我知道,老太太已经多次前来反映问题了。”昨日下午,工行陕西省分行办公室一位曾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与王老太多次交涉,但工行方面认为,所涉销售基金产品的过程中,银行方面没有任何过失。“她反映的问题已经过去四五年了,当时办理业务时的录像、录音等相关资料已经无从查找。经过银行调查,当事人袁某表示他只是给客户推荐了5款基金,而并未强行要求客户购买,也没有替客户操作交易,完全是客户的自愿行为。如果客户觉得银行工作人员强迫她购买基金导致亏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除银行存款无风险外,其他理财产品都有一定风险,这应该是所有投资者首先要有的意识。”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应根据自己的年龄段,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收入、家庭情况等,兼顾收益与风险来构建一个高效的投资组合,切不可盲目理财。对于银行来说,也应该综合考虑客户的个人情况,推荐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
  工行陕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已要求各网点工作人员向客户推荐匹配的产品。客户在购买前,可向银行客户经理详细询问产品的相关特性,并接受银行提供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理财产品 收益与风险 基金产品 工作人员 购买基金 理财产品 理财知识 保险理财 理财师 负责人

沙发
绝对不思考 发表于 2012-12-2 21:33: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华夏银行

  “中鼎财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入伙计划”。

经核查,该“入伙计划”并非华夏银行产品,本行亦从未代销过该“入伙计划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