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水水123
820 0

[经济热点解读] 沃尔夫:为何英国应实施定量宽松政策? [推广有奖]

  • 6关注
  • 53粉丝

学术权威

5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992160 个
通用积分
11713.4306
学术水平
368 点
热心指数
405 点
信用等级
328 点
经验
80113 点
帖子
3130
精华
2
在线时间
37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11
最后登录
2024-3-25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制定英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责任落到了英国央行(BoE)身上。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反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财政纪律的立场。正如我的同事克里斯·贾尔斯(Chris Giles)上周指出的那样,下周的财政预算案无论提议什么,都不会对当前的情况有多大帮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预算案无足轻重。伦敦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所长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也指出,一套缺乏原则、充满欺骗的税收体制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也造成了具有破坏性的不确定性。但遗憾的是,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得到改变。
  关于宏观经济的重大疑问是“定量宽松”政策是否有效。定量宽松涉及的金额令人吃惊。在完成第三轮资产购买后,英国央行将拥有3250亿英镑的金融资产,其中大部分是ZF债券(即英国国债),英国央行将用新创造的货币来购买。英国央行持有的英国国债将占到国债市场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没错,这就是债务货币化。那么,它会奏效吗?又或者,它会造成危害么?
  英国央行的观点是,定量宽松是货币政策的自然延伸,有必要在短期利率低至0.5%(为英国央行成立3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的时候实施。随着传统手段的用尽,英国央行与美联储(Fed)和欧洲央行(ECB)一样,不得不尝试非常规手段。
  英国央行辩称,当标准机制(银行放贷)失效时,资产购买可以通过恢复信心、发出未来政策信号、迫使投资者对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改善流动性和增加货币供给来发挥作用。英国央行的分析表明,整体而言,规模为2000亿英镑的首轮定量宽松将国内生产总值(GDP)推高了1.5%-2%,将通胀推高了0.75%-1.5%。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它阻止了一次“双底”衰退,同时加剧了业已高企的通胀水平——这是一种合理的取舍。如果随后1250亿英镑的定量宽松(2011年10月敲定的750亿英镑加上2012年2月敲定的500亿英镑)产生相应比例的影响,或许能将GDP推高1%-1.25%——这当然不错,但并非决定性的增长。当总需求、信贷供应和企业信心全都遭受重创时,英国央行任重而道远。
  对定量宽松有效性的一种切实担忧是,英国央行的政策对中小企业没有帮助。可以理解的是,这个担忧一直是英国下议院财政委员会热议的话题之一。英国央行指出,承担信用风险是财政部的责任。美国和欧元区的形势有所不同:它们的财政部陷入了瘫痪。英国央行的主张无疑是合理的。如果英国ZF要承担信用风险,它应该在一个合法和精心设计的框架下承担。
  定量宽松会造成危害吗?我们常听到的一种极端说法是,定量宽松让英国走向了恶性通胀。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问题不在于定量宽松的影响过小,而在于它的影响会极大,并且不可能及时逆转。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没有道理。在当今银行体系下,储备金与放贷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联系。真希望存在这种联系!那样推动复苏就相当简单了。一旦放贷最终复苏、收紧货币政策变得符合时宜,就可以通过让部分国债到期、并将其余国债重新向市场出售,来轻易地扭转定量宽松政策。这就是英国央行应该保留英国国债而不是让它们被勾销的原因。说这种政策非常危险,就像说化疗非常危险一样。危险的病症需要大胆的疗法。担心无法管理这些政策是在自暴自弃。
  一种不同的观点是,这种政策不公平,因为它伤害了谨慎的储户。然而,所有货币政策都具有分配效应。这些效应无法避免。比如,危机前累积的大量金融债权在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价格飙升的结果。卖家及其遗赠对象受益,那些被迫借钱购买昂贵房地产的人则遭受了损失。这种结果没有什么公道可讲,也没有谁能保证人们能从这些人为吹大的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收入。如果现在利率大幅上升,经济会更为疲弱,房价会下跌,个人会出现一波破产潮,甚至金融资产都会出现风险。即使对那些所谓的谨慎储户而言,这也不是更佳的结果。
  另一个看起来更有道理的观点是,超低利率政策有可能产生“僵尸”公司,并因此导致“僵尸”经济。在最坏的情况下,英国央行极为廉价的资金或许无法在短期内使经济恢复健康,从而在长期产生一个由僵尸企业组成的经济。必须避免出现这种结果。解决办法在于迫使银行增加资本和核销不良贷款。
  的确,定量宽松是一项令人不安的必要政策。但重点在于它是必要的。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它的效果可能不够好,而不是它会具有破坏性。
  *《英国定量宽松政策》2011年第三季度报告,www.bankofengland.co.uk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03月20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宽松政策 定量宽松 沃尔夫 Institute Johnson 英国 沃尔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9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