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yhok
834 2

[学术治理与讨论] 学术研究不能“指标化”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粉丝

硕士生

2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371 个
通用积分
0.2367
学术水平
2 点
热心指数
2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3848 点
帖子
12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1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26
最后登录
2021-6-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学术研究不能“指标化”2012年03月22日 07:13   来源:人民日报   余三定
学术研究以追求真理为宗旨,目的在于获得对于研究对象的正确认识,以此引导和促进社会发展与变革。然而,当前学术界存在管理行政化、研究成果政绩化、评价级别化等问题。学术研究由追求真理变为追求指标的现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亟须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学术研究的指标化,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其一,过分重视评价指标。一些科研管理部门对评价指标过分重视,本来以探索规律、追求真理为宗旨的学术研究逐渐演变成迎合评价体系、追求评价指标的行政行为。在这种风气影响下,有的研究者倾向于选择性地开展研究:凡是评价指标体系中规定的就倾尽全力去做,甚至对照评价指标体系核查,缺什么就补什么;凡是评价指标体系中没有规定的就想方设法不做,哪怕这项研究课题再有意义、再有价值。这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行为。
  其二,单纯依赖量化评估。量化评估虽然便于考核和统计,但单纯依赖量化评估却会带来只重数量、不顾质量的恶果。现在,有的高校在统计科研成绩、学术成果时完全是模式化、数字化的,只看拥有多少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课题、奖励、研究基地等。不可否认,这些课题与项目中有许多学术研究的精品力作,但也存在一些粗制滥造的赝品、次品。需要指出的是,设置研究课题、扶持研究基地等只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而不是最终目的,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学术研究本身。
  其三,把学术研究“标签化”。在评价学术单位或个人的学术水平、学术研究质量时,不看学术成果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内容,只看项目、获奖、论文、研究基地等“标签”是否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这种“标签”是否有足够的数量。这种“只认衣裳不认人”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学术研究、学术创新的“标签化”。
  学术管理行政化、学术研究成果政绩化、学术评价级别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研究“指标化”,导致有的学术研究者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不再扎扎实实做学问,而是想方设法去钻营和“公关”, 以求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市级科研项目、课题、奖励、研究基地等。这不仅背离学术研究的宗旨,而且容易滋长学术腐败。
  应该看到,学术评价、学术评估、学术管理以及各种科研项目、课题、奖励、基地等都只是学术研究的外在依托,而追求和揭示真理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要求和根基所在。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这一点是始终不应改变的。只有坚持这个根本,人们才会将精力集中在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作出新论证、得出新观点上,才会回归学术研究的本位。
  让学术研究回归本位,走出舍本逐末的怪圈,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相关管理部门应减少对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减少乃至取消一些可有可无的检查和评估,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其次,学术研究单位应避免搞“政绩工程”,真正尊重学术、尊重学者、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再次,学者自身应自尊、自重、自信、自强,淡泊名利、潜心治学,把追求真理作为学术研究的根本价值取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学术研究 指标化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追求真理 人民日报 学术界

沙发
pcvicc 发表于 2012-3-22 21: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不错啊,动力

使用道具

藤椅
hbhjhf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3-22 22:45: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但没有指标,
也会导致很多问题
难解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