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雨中人
2217 1

[学科前沿] 转贴:中国的发展经济学道路变迁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硕士生

6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305 个
通用积分
0.0080
学术水平
3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718 点
帖子
115
精华
2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
最后登录
2010-5-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是中国经济教育网上的一个回帖,我认为她对中国57年的发展经济学道路作了“总结”,有些道理,抄录过来,我们讨论讨论。作者暗物质

1950年来中国的发展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0-1980的斯大林主义和1980-1996年的制度经济学思想。一直到1980年,中国政府都强调从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一穷二白是中国经济落后的第一位原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观点,实际上是斯大林的唯资本论思想。1980年后,过多强调是因为“保守”或者说制度“缺陷”(没有使用保守这个词,但是改革开放的反义词是保守)所以对经济制度的批评被延续到了乾隆皇帝的闭关锁国,制度经济学思想成为主流。因此所谓“借口”,前期政府主要强调一穷二白,后期主要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其它是附带性的。

在文化革命中,政府反复强调“要节约闹革命”,也是基于自己国家一穷二白的特点。至于“支援世界革命”,更多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因此1972年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小国才会带头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联合国席位问题。1965年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人口问题,提出计划生育,1979年开始认识到制度问题,实施“承包制”。1990-1993 间没有任何人提出“穷的原因是‘动乱’导致的。1985-1988政府不仅没有强调人口太多,反而担心人口增长慢,放松了计划生育政策,不过很快发现这种慢是因为1958-1960出生人口少导致的,所以很快调整,但是此后农民可以生两个孩子了。1994年提到黄金问题,是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作为学术界的观点,不是政府观点,是“资本学派”对“制度学派”的一次反扑,因为这时对制度改革导致物价飞涨的不满弥漫,这次反扑好得很,使得中国开始思考发展经济学的深层问题。这时,朱镕基当机立断降低汇率,用出口替代型政策挽救了经济。这意味着政府认识到除资本投入和制度变革这种根本性约束外,可以由经济政策改变发展,新的发展道路的开始了,虽然1988年赵**就提出参与国际大循环,但是没有得到实施。

更细致看,中国的发展政策,1950-1957是仿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剥夺农业资本发展工业,1958-1960年开始探讨用密集劳动力代替资本的发展道路,不幸的是,这时发明的”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和放卫星的政治狂热,使这种“用密集劳动力代替资本的发展政策”在1961年最终被抛弃。1961-1971又回到了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不过这时开始以二元经济形式发展经济的过程,城乡分异越来越多。这个过程在1970年曾经被林彪陈伯达质疑,随后虽然质疑者被政治清洗,但是1971年经济政策开始回到苏联模式直到1976年。1977-1979年以所谓华国锋的洋跃进为代表,政府试图走技术引进型道路,几乎完全会到1950-1957的道路。1980年中国政府开始了以经济制度改革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私有化,不过私有化过程在1989-1992年间被阻止。1980-1988的私有化话是隐蔽的,这就引出了1989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1996年后私有化公开了,各种理想派分裂了,所谓“制度创新”受到重视,出现了所谓“交锋”。私有化在1998-2000年间达到了一个高潮。2000年政府接受了WTO,即接受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道路。中国从1995年开始的接受国际分工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同时陪伴着强烈的私有化(所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像人民公社运动摧毁这使用密集劳动力的大跃进,在1994年以后由于私有化过程没有完整的法律保障和监督,腐败随之严重化。国家领导人不得不提出“五个统筹”和“和谐社会”。所以中共领导人现在面临新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经济学 道路

沙发
雨中人 发表于 2007-3-1 18: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抛的砖

作为中国的发展经济学道路一直为制度幽灵控制。1978年前,是强调公有化,越来越公.1978-1980年是反省期,1980-2006后是私有化,越来越私,目前似乎在反省。我们的政府是真正的“制度经济学”信徒。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