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6 12

[学科前沿] 《劳动价值论的语言分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粉丝

博士生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47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66 点
热心指数
160 点
信用等级
159 点
经验
6433 点
帖子
352
精华
0
在线时间
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
最后登录
2013-9-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主要观点:
1,马克思使用了黑格尔式的拟人化的哲学语言语言,并且由于叙述问题的方式不是按通常的逻辑顺序(他自称是按辩证法),使得很多叙述费解和容易产生歧义。但是整个理论在逻辑上是能够自洽的。
2,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其实只能是大致),就是等劳动时间(社会必要)交换。其形成的根源是竞争,也是人的动物本性:人人企图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回报。其结果是 付出=回报(大致)。其中,付出(劳动消耗)是价值的视角,回报是价格的视角。  
3,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叙述是基于会计上的成本核算的视角。
4,澄清几个价值理论的命题: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劳动,劳动创造价值,机器不创造价值。在价值理论的叙述内,均是正确的命题。
5,劳动价值论的“消耗=回报”的交换模式,不适用于风险行业。及资本家配置资源是否算劳动?

                                                            正                  文

一,对于马克思关于价值定义的分析。
马克思这样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人类劳动。

首先,看抽象劳动这个概念。马克思把它与所谓的具体劳动相区分。熊皮特说,马克思只是把李嘉图的理论,用一种令人生畏的语言重述。事实上所谓的抽象劳动就是指一种人力的消耗
举个类比的例子,这就好像在能量的概念发明之前,一个哲学家这样描述体育运动:游泳,跑步,骑自行车都是具体的运动,但是这一切具体的运动里面,有一种无差别的抽象的运动,这种抽象运动使人流汗,消耗体力。
但是当能量概念被发现后,人们就知道,这个哲学家所说的抽象运动,不过就是运动中消耗的能量罢了。而这种能量的计量是卡路里。

所以,抽象劳动的概念其实是有故弄玄虚的嫌疑,它不过是表述一种人力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由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我猜想,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也许不会用抽象劳动这种词汇。

其次,马克思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马克思为什么要用凝结这个词汇呢?
其实马克思是在表达这样的意思:价值就像物品的颜色重量等等属性意义,是跟商品长在一起的,可以跟着商品到处转悠,而且是永恒性的。而具体的劳动消耗是过去式的,不具有永恒性。
其实马克思使用这样的语言,完全是受黑格尔的拟人化语言方式的影响。我将在跟帖中列出黑格尔的类似语言。

事实上,这样的哲学语言对于理解价值概念不是必须的(这一点将在后面探讨)。反而和抽象劳动一样,有故弄玄虚之嫌,使问题变得复杂。不用这样的语言一样能说清楚问题,所以,如果重述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就可以这样说:
价值是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人力耗费,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二,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核心理念的生物学根源的解读。

价值理论的核心是,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交换的劳动时间。简单说,就是1小时生产的棉花换回1小时生产的铁钉。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李嘉图马克思都是解读成竞争。按我的语言解读,就是动物的本性使然。
人类像所有动物一样的本性是“用最小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回报”。而这种人力消耗最直接的核算方式就是劳动时间。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就体现出竞争。当某种商品能获得高于消耗的回报时,就有更多人愿意生产,结果供求关系使得价格回落到“付出=回报”的水平。
最后的结果就是:付出(劳动消耗)=回报(价格)。当然,这只是大致的相当,并非严格意义相等的

是我们人类的“最小消耗获得最大回报”的动物本性所造成的竞争,使得付出与回报相当

这样,价值就是从生产者角度讲的付出,而回报就是从市场角度讲的价格。付出是确定的,所以,商品的价值是一定的。而回报是波动的。是竞争才使得付出与回报相匹配。

我们日常语言中经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有回报等等,其实都是述说的价值理论。

三,价值理论的逻辑叙述问题。
一个理论如果不引起逻辑上的歧义,需要一个公理化的叙述体系。但是现实中,仅有数学会这样叙事,这样使得数学以外的体系经常出现语义的歧义。在公理化的叙述里,定义不需要论证,是不言自明的,而需要论证的命题不能作为定义
比如,我们定义:等边三角形是两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然后,我们要证明命题:等边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把等边三角形定义成底角相等的三角形。

但是现实中,除了数学以外,我们很少用这么严格的叙述方式,这会造成许多歧义。
马克思在叙述价值理论时,把价值定义成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然后再论证价值为什么是抽象劳动。“价值是抽象劳动”这个定义,后来又被马克思当成命题加以论证。这样一个定义又成为被论证的命题,就出现了很多语义上的疑问(当然,马克思管这叫辩证法)。

比如,“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劳动”,按价值的定义,等同于“抽象劳动的唯一来源是(活)劳动”。原句(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劳动)省略的隐含语义是:(由于价值的唯一来源是劳动,所以)资本收益是剥削
但是资本收益是从价格中来的,而“抽象劳动的唯一来源是活劳动”这个说法,根本看不出劳动与价格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就根本不含义资本收益是剥削的隐含语义了。

事实上,我们在说到价值时,本意是另有所指的,就是价格的依据。比如,我们说某物不值这个价钱,或物超所值等等。
这样,我把价值理论的逻辑叙述重新整理如下
1,价值的描述性定义:价值是我们认为价格波动的依据,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长期而言,价格=价值。
2,由于人类本性的竞争性,使得“价格(回报)=付出的劳动”,或说,商品的价格依据劳动消耗(生产该商品的)而波动。这样根据价值的描述性定义,我们知道,劳动是价格波动的依据。
3,所以,我们得出如下命题:价值是一种抽象劳动(人力消耗)。
这里,价值是抽象劳动这个说法,不再是一个定义,而是一个需要证明的命题。

现在我们再分析“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这个句子。这里,由于价值被定义为价格的依据,而且价格=价值(长期而言),那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也就是相当于说,劳动是价格唯一来源。那么资本从价格中获得收益就成了剥削。

我这样重新叙述,仅仅是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换一种方式的表达,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不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修正。目的是为了让和我一样的不懂辩证法的凡夫俗子能理解起来容易些。

(待续,明天再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 价值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60 + 60 + 1 + 1 + 1 学术价值

总评分: 经验 + 60  论坛币 + 6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四,从会计的成本核算的视角叙述的价值理论,机器并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叙述价值理论,其实是于会计的成本核算的视角来叙述的。

我们先看看成本核算,假设有A,B两个企业。A企业手工生产机器和原材料,卖给B企业,然后B企业生产制成品。由于A企业是手工生产,所以没有老板,工人自产自销。会计核算不需要核算利润。这样,这两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分别为:

    A企业产品成本=人力成本 =市场售价     (为简化起见,不考虑税收,利息费用等等,把管理成本也划入人力成本)
    B企业产品成本=(机器折旧+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

    我们看到,B企业的机器折旧+原材料成本都是购自A企业的,而在B企业内增加的成本仅仅是人力成本。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产成品成本的总公式:
     产成品总成本=A企业的人力成本+B企业的人力成本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凝集在商品中的总的成本都是人力成本,没机器什么事,2,某企业内增加的成本仅仅是人力成本,机器并不增加成本。

   如果我们把成本这个概念换成价值会怎样呢?我们就得出两个结论:
  1,商品的总价值都是人力成本,没机器什么事。2,企业内增加的价值都是人力成本,机器不增加价值。

  现在看看机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由于机器本身在会计核算中,也不过是从生产机器的企业购买的人力成本,所以机器也是一种人力成本。 所以机器本身不会创造价值。
但是现实中,使用机器不是确实增加了商品的市场销售,从而创造了市场价值吗?其实,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都是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有效的。在充分竞争下,由于每个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都会购得先进机器,这样,先进机器带来的市场价值增值就被抵消了。这样机器不创造价值就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当然, 现实中,竞争并非像马克思想象那样充分自由。

  上述论述中,没谈及利润。利润为什么是剥削?
我用一个实例解释。假设有甲乙丙三个人。甲自己制造钓鱼竿卖10元钱,乙买来钓鱼竿后,租给丙使用,收取租金。于是丙找到甲说,你把钓鱼竿卖给我,我过几天付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甲没有任何损失,而丙却夺得了收获。整个过程中,完全不需要乙的参与,所以乙收取租金不过是从丙那里偷走的丙的劳动罢了。

利润按马克思的说法,就是从人力成本里偷走的,而不是加在人力成本上的。但是现实的会计中,人力成本是预付的, 而利润是市场销售才能实现的。怎么解释这种差别呢?下面谈及风险时再探讨这个问题。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前面提到凝集在商品中的成本,是模仿马克思的语言。意思是,在制造商品的过程中成本一旦发生,就具有某种永恒性地粘结在该批次的商品中了。但是我们知道,现实中的财会人员,不需要用凝结在商品中的成本这样的叙述,也能把问题理解清楚,所以我才说,马克思的这种叙述方式是有点故弄玄虚。

五,资本家配置资源的收益问题,及风险行业不符合价值理论。

上面举的钓鱼的例子里,乙作为资本家,似乎什么都没做,而仅仅是收租子剥削。现实的资本家做了什么呢?有人说,现实的资本家辛辛苦苦经营管理企业,所以资本收益合理。可是现代企业有代理人制度,企业管理也是可以算做一种劳动,而与资本收益分开。那么现实的资本家是否就什么也没做呢?

我们现在想象一个计划经济中,没有资本家的公有制企业。这个企业如何知道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呢?是中央计划人员给企业下达的生产指令,中央计划人员就是资源配置者。那么企业就需要从销售所得中,拿出一部分给计划人员发工资。

其实,现实市场经济中,资本家就相当于计划经济中的计划人员。投资行为就是一种资源的配置。资本家在最起码的意义上,也是在进行资源配置的工作。比如,一个资本家,不想参与任何管理,可是他起码还是要决定把钱投资到那个行业。如果他连哪个行业都不想选择,仅仅投入基金,他至少也要选择把钱投给高技术风险基金还是低风险的基金。当然,他也可以像傻子一样不做任何选择地把钱投给谁,那也是一种配置。
而总体讲,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那些赚大钱的,都不是随便把钱投出去的人,而是进行认真选择的人。

当然,你也可以说,配置资源也可以算一种劳动,但是可以按劳动计算获得劳动收益而不是资本收益。但是现实的配置中,资本家不是必然盈利,他承担亏损的风险进行配置。这种对自己有责任的配置,自然比那种拿工资的计划人员的配置,更加认真复杂。而这也是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竞争力的原因。

所以,资本收益是否算剥削?如果计划经济的计划人员的工资算剥削,那么资本收益就算剥削。如果计划经济的计划人员的收入算劳动所得,那么资本收益也是劳动所得。

六,市场经济中,高风险行业不是按人力消耗的多少来进行交换的。在这些行业,劳动价值论失效。

比如,一个有生命危险的行业,即使劳动消耗很简单,也会获得高报酬。运送毒品的收益比付出的劳动高许多,正是因为其高风险。
体育和演艺明星为什么收入如此高?难道刘翔的劳动付出和天分,真的比史冬鹏高几百倍吗?为什么他的收入却比史冬鹏高几百倍?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之所以获得高收入,是因为这是个风险极高,失败率极高的行业。只有少数人能成功,所以,成功者就获得更高的收入。

资本家的收入高于其劳动消耗,其实也是符合这种高风险高收入的规律的。这个规律不仅是人类所有,而且在动物世界也是一样。那些想赌上一把的动物,可能丧命,也可能收获更大。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qi509 发表于 2012-6-7 22:58: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只是利用“价值”的概念为他的“剩余价值”做铺垫。这也是目前对“价值”争论的根本原因。因为:

           2、马克思没有对价值的单独论述。《资本论》开头就是“商品”,就是“商品的二重性”。他在这里论述的是“商品”,而不是“价值”。
          3、即便“商品的价值”是——“相等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了。”他又把这个商品分成了“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在他论述“使用价值”时又论述道:““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的量则由劳动所经历的时间去测量。”。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工人的售卖价格是3先令,工人的工作时间是12小时。马克思把这12小时内所生产的商品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使用价值”——3先令(给资本家生产的一个等价物),另一个是“剩余价值”——?(形成价值的实体呢?多少先令?)
          4、由于以上疑问,又出现一问:马克思为什么只说:“劳动的量则由劳动所经历的时间去测量”而不说这个劳动力的值(工资)呢?而在后面又使用了劳动力的值(工资3先令)?      
           5、“3,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叙述是基于会计上的成本核算的视角”——如果他要是从成本核算的视角来论证就不会说“价格是价值的指数”。成本核算里只有成本加利润=价格(出厂价格、调拨价格、代理价格、批发价格、成本价格等),


怎么会有“剩余价值”?


这些价格里哪个是属于:剩余价值?


这些价格里那些是马克思说的:价值?


这些价格里那些是:不可变资本?哪些是可变资本(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这些 价格里那些是剥削?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马克思那些大词儿,像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等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看黑格尔这段话,大家就明白了:
类属的感觉,在主体引起一种冲动,这一冲动抵消了来自主体个别现实性的不相称感觉。它造成了一种欲望,想在同一物种的另一个主体中,通过与这个他者结合成总体的方式,发现自我的感觉,想完善自我,从而想在他自己的本性中体现这个类属,并使它实现。这就是交配过程。黑格尔自然哲学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caoheng 发表于 2012-6-8 10:22: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得很不错,值得一读。

  对这一段有不同看法:
  “现在我们再分析“劳动是价值唯一来源”这个句子。这里,由于价值被定义为价格的依据,而且价格=价值(长期而言),那么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也就是相当于说,劳动是价格唯一来源。那么资本从价格中获得收益就成了剥削。”
  马克思的价值转型问题,众多人进行无数的努力,一直没有解决。在楼主这里却轻而易举的完成了。这不太合乎情理。
  我也觉得楼主从价值到价格的转换是牵强的。“价格=价值(长期而言)”我认为仍然属于一个判断句,而且是一个哲学观点。如果按照楼主对价值的解释,那么。“价格=价值(长期而言)”就应该改成为:。“价格=新增劳力成本(长期而言)”。因为劳动创造价值的话,那价值是等于新增的劳动。

  显然:对这样一个等式:“价格=新增劳力成本(长期而言)”,人们是不会认同的。但若转换成:。“价格=价值(长期而言)”,人们或许很容易接受。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差别,是由于存在着概念表述不清的问题。若将价值表述是新增劳动力成本的专用词,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所有的价值论就不会给人们那么多的误解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学术态度端正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caoheng 发表于 2012-6-8 10:22
  写得很不错,值得一读。

  对这一段有不同看法:
不是他的价格到价值转型真的实现了,而是我在叙述他的叙述方式。

我从来不认为价值理论是正确的。按熊皮特的话讲,价值理论仅仅是人类早期原始社会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才具有的。

增加的价格=新增人力成本这样的叙述也是不多的,因为从财务讲,人力成本是预付的,而价格是后实现的。我这里的人力成本只是一个类比罢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caoheng 发表于 2012-6-8 10:31: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对这一段也有看法。
   “如果我们把成本这个概念换成价值会怎样呢?我们就得出两个结论:
    1,商品的总价值都是人力成本,没机器什么事。2,企业内增加的价值都是人力成本,机器不增加价值。


  资本家不会是对成本的简单堆积。这个工作一般普通人都能完成。忽视资本家的价值很容易将人们引向误区。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caoheng 发表于 2012-6-8 10:31
  我对这一段也有看法。
   “如果我们把成本这个概念换成价值会怎样呢?我们就得出两个结论:
     ...
你看我后面的解读,资本家的劳动,不是管理工作,而是资源配置。管理工作可以由代理人进行,也是一种劳动。

使用道具

价值理论仅仅是一个近似真理,就是表达一个理念,付出(人力消耗)=回报。

但是现实中,人力消耗根本无法具体衡量,就是很难数学话。而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人类消耗的定义,也太简陋,出现很多歧义。而且大多数情况下, 付出也不等于回报。

而马克思把资本家的资源配置作用当成可有可无,与他不相信看不见的手有关。他决定没有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一样可以简单地组织起来,而且不会有过剩造成的危机。他觉得只要几个简单的计划人员,就可以代替所有资本家了。

可是现实市场是个复杂系统,没他想那么简单。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0
qi509 发表于 2012-6-8 16:56: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四,从会计的成本核算的视角叙述的价值理论,机器并不创造价值。”——那你翻翻会计学,成本核算是怎样定价的?我们常说的:利润的%比是怎么来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