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nxl
2031 16

[财经时事] 人民财评:中国经济增长不可逆转[你信吗?发表高见吧] [推广有奖]

贵宾

学术权威

6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7
论坛币
1446667 个
通用积分
75.9859
学术水平
788 点
热心指数
1039 点
信用等级
689 点
经验
253314 点
帖子
4392
精华
8
在线时间
31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0-18
最后登录
2023-10-31

三级伯乐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楼主
snxl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7-17 00:51: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人民财评:中国经济增长不可逆转

高云才

2012年07月16日07:16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在唱衰中国的主旋律中,西方主流媒体各怀心思。有担心中国经济衰退进而引发世界经济衰退的忧郁,也有担心中国经济衰退进而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的恐惧,也不乏有人幸灾乐祸地看着中国经济衰退进而放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渴望。

唱衰中国的最新文章之一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站。该网站7月11日登载署名马克?迈克多纳德(MARK MCDONALD)的文章《中国经济能否挺住?》。文章说,中国经济的衰退甚至产生了新的金融运算法则——中国压力指数。目前,这个指数正居高不下。文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十分动摇,指出,日本金融服务公司野村证券(Nomura)发布了中国压力指数。该公司的分析师苏博文(Rob Subbaraman)周一确认说,野村预测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将会“在2014年年底之前开始硬着陆”。《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发表了一篇新的经济综述,题为“中国经济末日的5个迹象”。

唱衰中国论调,从中国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进程中找到了依据。今天(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二季度GDP增长7.6%,创连续13个季度以来新低。这个数据的公布,加剧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忧虑。

但唱衰中国论者忘记了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并未因国际经济的衰退和国内不确定性的影响而更改。从一个较长的经济周期来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从一个较短的经济周期来看,即从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华尔街金融风暴4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形势。

即便是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连续13个季度放缓,但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依旧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发言人7月13日表示,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27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47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095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98677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充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没有逆转,没有改变。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同时,应当看到,尽管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但我国经济增长面临持续放缓的形势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经济增速放缓符合我国宏观调控的预期,但长期持续放缓不利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当前,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增长动力趋缓,因此,从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要矛盾来看,稳增长,已经成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才有相应的基础。当前,稳增长首先要正确判断形势,既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要看到经济增长的动力;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增强信心。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在促进投资当中,非常紧要的是要注重投向、注重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要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科学发展。要重视对新技术研发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在市场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方面的企业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稳增长还要与财政、金融、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结合起来,用改革的办法,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无论是中央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还是刚刚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都在充分说明,中国稳定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并未更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正在市场经济的深化中进一步获得资源配置的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步伐正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中进一步塑造。中国经济增长不可逆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不可逆转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不可逆 McDonald 中国经济 纽约时报 人民网 世界经济 中文网站

已有 2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2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弹指江湖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shenzj0715 发表于 2012-7-17 01:30: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起来。。。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弹指江湖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弹指江湖 发表于 2012-7-17 01:37: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问题真的难说,一个华尔街,谁有能想到07到09会那样惨烈?

使用道具

板凳
sqy 发表于 2012-7-17 09:25: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是否逆转,取决于这样一件事:即:ZF是否会继续放松对经济的管制?若能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放开管制,让民营企业有同等的机会获得资源,则中国经济继续保持2、30年的增长应是可期的。

使用道具

报纸
davidfeizai2008 发表于 2012-7-17 09:34: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一定要挺住!为中国祈福!

使用道具

地板
GUTS 发表于 2012-7-17 09:45: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类文明靠TG了

使用道具

7
乘法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7-17 09:52: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我的专著:1《乘法》: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46123-1-1.html
2《整体国力及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46935-1-1.html
3 《社会科学数学化文集(1)》:http://bbs.pinggu

使用道具

8
happy_28742230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7-17 12:40: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使用道具

9
mhhjj 发表于 2012-7-17 17:16: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必然不可逆转 但是波折肯定还是有的

使用道具

10
汪海彬 发表于 2012-7-17 17: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目前中国经济真有像国家统计局那样公布的那么好么??!  房地产在衰退,导致大批基建类行业出现增速下滑,关注下上市公司的中报就可以发现,企业衰退程度绝没有像统计局公布的那样慢。最明显的煤炭、钢铁两个行业,煤炭在秦皇岛港口都堆成山了,火车都开不进去了!钢铁行业七成是亏损的。传说中最活跃的民营经济大批跑路了,其它地方不知道,浙江倒闭的不在少数,近期浙江600家民企在向ZF求救。想不通国家GDP增速还可以保持在8%,靠什么带动的?而CPI回落的速度是不是快了点,但平时生活里真没感觉到物价有多少下降,大多数还在高位。估计老百姓平时买的东西国家都很少不统计~如果08年的4万亿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那个国家也一定能度过危机的,4万亿直接投资,能不拉动GDP么!中国过去十年经济发展是伟大,可以说是奇迹,但神奇的还有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像剧本写好一样,奇怪了。个人觉得经济的衰退情况非常严重,如果说下半年复苏的话估计也只会在数据上复苏。市场有市场的规律,靠国家的货币政策去扭转经济形势,更严重的后果会在不久的将来显示出来的。转型期就得承受经济大幅下滑带来的痛,不对症下药,只是治标不治本。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