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871 2

[财经时事] [转]易鹏:经济下滑给改革带来新契机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47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经济出现下滑并非一定就是坏事,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会部分倒逼政策变革,决策层和整个社会都会希望通过制度红利来释放增长动力。这次经济下滑,ZF在吸取4万亿刺激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会通过制度改革,给市场配置资源更多的空间,给民营经济更多的成长空间。  

无疑,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6%,是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最慢的增长速度。当时中国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冲击,GDP增长放缓至6.6%。
  受第二季度数据的拖累,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7.8%。配合这个数据的还有发电量增长率、煤炭价格、煤炭、铁矿石库存、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的经济观察指标,这些指标都纷纷出现了下跌和减缓的趋势。
  从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和走势来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拐点。在这个拐点之前,中国经济的特点是持续存在并缓慢释放通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个拐点出现之后,中国经济很有可能将面对通缩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面对这个拐点,决策层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予以应对。7月13日到15日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分别到四川和武汉调研。尽管二季度7.6%的增长率其实还高过年初设定的7.5%增长目标,但如果不采取对策,经济很有可能惯性下行,破7.5%增长率这个底线。实质上,往年尽管都提出8%的增长目标,但在年终都高过这个目标2%以上,表明ZF在设定目标线上还有更高要求,对于今年而言,8%是个需要保住的线。故上半年的7.8%已经触到警戒线,要想全年保住8%这个线,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要在8%之上。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很多经济学家也纷纷认为二季度是今年经济的底部。
  当然,有了4万亿的经验教训,这次面对经济下滑,ZF不会出台4万亿这种强刺激的政策,会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结构性的财政刺激政策。而结构性财政刺激政策,肯定会集中于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扶持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可以说推进经济合理增长,或者是稳增长,都立足于产业升级这个大方向上。
  考虑到产业升级过程有点缓慢,ZF还会适当增加一些投资来快速拉动经济。投资主要还会集中在一些有些薄弱、未来可以发挥更大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领域。比如高铁经历过723动车事故的停摆后,ZF很有可能会加大投资力度,让一些停工的铁路建设恢复起来,京石、石武等高铁就会提速。同时,考虑到房地产调控在短时间内不会松动,为了部分对冲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压力,肯定会增加保障房建设的力度。
  其实,经济出现下滑并非一定就是坏事,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会部分倒逼政策变革,决策层和整个社会都会希望通过制度红利来释放增长动力,这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早有案例。相信这次经济下滑,ZF在吸取4万亿刺激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会通过制度改革,给市场配置资源更多的空间,给民营经济更多的成长空间。
  由此可以说,此次经济下滑将给改革迎来新契机。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基础设施领域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放缓 战略新兴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 生产总值 统计局 易鹏 国家

沙发
xiaomi101296 发表于 2012-7-17 19:25: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做最具责任感的理财专家!

使用道具

藤椅
yancong529 发表于 2012-7-17 21:40: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谈天阔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5 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