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upil
2521 13

[讨论]请大家来评判对与错--欢迎进来看看! [推广有奖]

11
ccggqq 发表于 2007-4-4 20: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pupil在2007-4-4 12:20:00的发言:

ccggqq:你指责我地理解“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商品的能力”是错

回到你自己的帖子里看清楚,我所质疑的是什么,我质疑你这句话时时,你的上下文又是什么,我的质疑意思非常明白,简单的认为劳动与商品具有所谓“逻辑一致性”,从而认为,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商品”就必然是在说“商品是在仅有劳动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而认为“与马克思承认只有劳动不能生产商品不符”,这些才是我所质疑的。说得再明白点,说劳动生产商品,并不是说,商品是仅仅在劳动没有其他要素配合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不能简单的由“劳动生产商品”就得出所谓劳动与商品间的所谓“逻辑一致性”,从而认为这种说法,否定了其他要素的存在。

你就生产与劳动的关系,就所谓“偷换概念”的指控,依然与我当时的评论一样,你是认为,马克思在你认为应当用“生产概念”的地方,使用了“劳动”。这是你和他的分歧,不能算马克思偷换概念:原因就在这里

你认为,生产力与“劳动的生产力”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你认为马克思偷换了概念,是这样吧。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清楚了,因为,我反而认为,依照马克思的原意,这是同一个概念。

当然,你会说,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不仅仅包括劳动者,共包括三个因素;但是我要说但是这三个因素,归根到底所决定的都是“人类的能力,即人类劳动的能力--劳动生产力”。

作为严格的科学和哲学逻辑,认为因为劳动(人)参加了商品的生产,则商品就算劳动生产的,这是说不通的,我想你在内心也是接受这一点的。既然你现在认为这样说也可以,我也不想在这种重要的问题上纠缠过多,但是这种解释没有办法保证反比中对商品数量和价值量变化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无关,商品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显然由于劳动生产力中含有“劳动”分量,没有办法保证劳动生产力变而创造的价值不变;而劳动又仅仅是生产商品的一部分因数,则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力间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自然马克思说的反比就只能是偶尔,而非必然。比如生产螺钉,过去是1人+1个车丝刀,每天生产200个,现在还是1人但是用车床(人不再怎么出体力了),产量可能为1每天10000个螺丝,如果用进口日本的搓丝机产量为每天30000个螺丝,但是现在劳动时间只有半天,生产时间是一天。我们总不能说两个倍率都正好是反比吧?我们一直认为生产率(不是劳动生产力)提高价格降低就是验证马克思的反比,在没有进行量化分析时这种结论是很不可靠的。1/3、1/4、8/9等等比例下都有价格降低想象,但是它们不是反比降低。

马克思对生产力是有定义的,即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如果劳动生产力与生产力是同一概念,那么我理解的“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商品的能力”就没有错。

人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头(资本家)在生产中更起主导作用。要是主导作用能说明问题,马克思写那长的《资本论》干嘛?


作为必然逻辑,如果两个量之间保持某种确定关系,它们间要么是因果关系,要么中间有个因素,这个因素对两种量的影响始终是确定的,否则这两种量之间便没有确定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量之间也是这样,要么二者间有因果关系,要么劳动生产力对二者的影响是确定的。在劳动生产力对二者的影响是确定的前题下,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量间有n种比例关系,反比也只是其中一种。更何况劳动生产力与二者的关系不确定。马克思在论证反比时还有很多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做,他得出那个反比结论是很仓促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5 18:00:15编辑过]

使用道具

12
hql200466 发表于 2007-4-5 19: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真的不知道,这种研究什么意义,也许是我的无知。
你多棱的唇吻着我无限的思念,你飘逸的长发缠绕着我枯涩的心田。爱--让她永远成为一个美好的期待。

使用道具

13
sxfjb1941 发表于 2007-9-11 20: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商品的价值是其中凝结的人类劳动的量。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先进企业用一个劳动生产9件上衣。落后企业在相同时间内用一个劳动生产一件上衣。价值总量为两个劳动。每件上衣的价值为1/5个劳动。落后企业耗费一个劳动,它只能实现1/5个劳动的价值。而先进企业耗费同样一个劳动却实现1+1/5个劳动的价值量。结论:随着生产力的变化,价值总量没有变。但先进企业却得到超额价值汇报——这正是落后企业的价值损失。

使用道具

14
sxfjb1941 发表于 2007-9-11 20: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上文中1+1/5应改为1+4/5。在上例中,落后企业的价值损失是4/5个劳动的价值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