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anghan
2336 2

弱弱的问:请问有经济地理方面的资料吗谢谢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2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949 点
帖子
18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4-18
最后登录
2011-2-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弱弱的问:请问有经济地理方面的资料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地理 资料 经济地理

沙发
zwh7059 发表于 2005-7-29 16: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世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级阶段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下半叶,欧洲一些殖民国家对外推行掠夺性贸易,这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殖民者在美洲掠夺金银,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在亚洲掠夺香料、蔗糖和粮食。产业革命以后,欧洲几个主要国家成为工业国,其他地区变成它们的农业区、殖民地和附属国,资本主义的国际地域分工逐渐形成。当时的国际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原料和商品的跨国界贸易交流为主。

(二)中级阶段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产业重点从轻工纺织转向重工业,英、美、法、德、日相继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在西欧和北美,形成两大资本主义工业地带。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形成工矿业和商品性农业发达的经济区。相反,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朝向片面专门化方向发展,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和工业原料、粮食的供应基地。

(三)高级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在美国开始,英、法、日、德等国也都投入到这一过程之中。信息技术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着经济特别是商业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开始迈进信息社会门槛。

单极稳定论

1999年,威廉·C·沃尔弗斯在美国《国际安全》杂志发表《稳定的单极世界》一文,首次明确提出单极稳定论。沃尔弗斯首先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单极稳定的基础。一是冷战后的世界是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他认为,苏联解体导致世界权力关系形成美国一超独强、没有对手的实力结构。美国作为仅存的超级大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缘政治地位,也是惟一具有全球行动能力的大国,世界上没有别的大国能与之抗衡。二是这个单极世界是和平而持久的,因此是稳定的。他认为,单极是没有战争风险的。在单极体系下,美国的绝对力量抑制了全球范围霸权竞争和争夺安全利益的倾向,有助于合作动机的产生。多极地位的竞争者日本和欧洲等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其安全有赖于美国的支持,这种依附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提升为超级大国的可能性。单极体系已经延续10年,从实力角度看,未来几十年内,也不会出现像美国这样在任何一个力量环节都能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另外,美国与其他大国(例如日本、德国、俄国、中国)之间被大洋隔开,在地理上具有将冲突限制在本土以外的优势。地区力量失衡不仅不会给美国造成太大影响,反而可以使它充当调停者。

接着沃尔弗斯提出了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张。第一,冷战后过渡阶段已经结束,世界进入真正的美国主导时期,美国的战略决策应以此为据。第二,做得太少比做得太多更危险,美国的干涉不仅是一种主权需要,更是机制上的必然,抓住时机在每一地区确立安全基石是美国义不容辞的选择。第三,美国不应夸大维持霸权的代价。维持单极不需要无限地承担义务,它只涉及对欧洲和亚洲的关键安全机制的管理,对其他国家只需要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们知道任何对美国地缘政治上的挑战都是无效的,即可达到目的。

单极稳定论是极具危险性的理论,其内在逻辑是:如果单极是稳定的,那么为维护单极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包括战争就是有利于稳定的,因而也是合法的。于是,美国理所当然地领导世界、统治世界,世界各国都必须向美国俯首称臣,各国间的平等、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都将不复存在。

美国依据这种逻辑,凭借实力优势竭力维持一超独霸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强权政治,借口维护稳定对敢于拂逆其意志者随意制裁乃至动武,这才是危及当今世界和平和稳定的真正根源。霸权是难以持久的,大英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就是美国前车之鉴,世界必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摘自王帆《唯美国独尊的单极稳定论》,《光明日报》2001年2月23日)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建立,简称东盟。文莱在1984年加入,越南在1995年加入,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入,柬埔寨在1999年加入。

东盟所处的东南亚地区,是联结大洋洲和印度洋以及远东和欧洲的纽带,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对外方面,东盟注意与大国加强联系,既保持良好关系,又注意彼此的矛盾,保持适当的距离。

在成立初期,因为各国在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差异较大,彼此关系多注重政治方面,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内部争端。20世纪70年代初,东盟开始探索经济方面的合作途径。强调建立合资企业,实行特惠贸易,加强金融、农业、航运、通信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跨国公司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跨国公司的行列。到90年代,跨国公司资产约占全球资产的20%,年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80%。在全球化的舞台上,跨国公司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角色。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带动了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速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的国家出售产品,较好地实现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2)促进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它在东道国的技术示范作用,引导了世界范围内更多公司了解并仿效跨国公司的新技术。

(3)推动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的发展。在拉美地区,90%的小麦和玉米贸易、85%的咖啡贸易、80%的茶叶贸易、60%的糖料贸易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美国,80%以上的进出口额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新加坡、韩国、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就是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道路,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从1947年开始采取进口替代方式发展经济的印度,到90年代初,也转向欢迎外国投资,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4)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融合。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也迫使东道国政府关注别国经济政策,以求得在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上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跨国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它可能压制地区竞争,形成世界性垄断。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甚至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政府行为产生影响,冲击该国的国民经济。

世界政治地图的形成

大约在16世纪以前,受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海洋的制约,地球上各个大陆之间基本还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在亚洲、美洲和非洲大陆上,某些地区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了大陆封建帝国。

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航路,使人类社会从大陆时代向海洋时代过渡。它打破了以农为本、自给自足的地区性经济格局,使新旧大陆之间广泛的经济交往成为可能,世界开始联结成为统一的整体。伴随着欧洲人从文明世界的边缘走上前台,欧洲殖民统治和欺凌奴役的阴影,开始笼罩全球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1494年,在罗马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第一份瓜分世界的条约《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根据此条约,大致从亚马孙河口到里约热内卢划一南北线,所有新发现的海洋和陆地,在此线以西者属西班牙,以东属葡萄牙。

16世纪到18世纪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制度确立时期。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打败了封建专制制度,荷兰、英国和法国相继加入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的行列。18世纪末,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纷纷独立,美洲大陆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与此同时,首先由英国开始,法、德、意、俄、美、日等国相继兴起产业革命。它们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大小不等的宗主国,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76~1914年,英、俄、法、德、美、日6国的殖民地面积增加了一倍以上,相当于这6个宗主国面积的4倍。

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的世界政治地图已经形成。

地缘政治学说

地理环境因素对政治格局的影响是地缘政治研究的主题。它基于全球空间背景并考虑民族和文化等条件,研究各主要国家间或者集团间政治上的相互关系与格局。地缘政治学说极富战略色彩,往往对一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外交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一)海权论1890年,美国海军军官和史学家马汉发表论文,强调海权的重要性。他认为制海权对国家强盛和繁荣至关重要。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球。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上航道和海峡的控制。

(二)陆权论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心脏地带学说,从地理的角度解释近代欧洲历史。他的三句名言是:谁控制了东部欧洲,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带;谁能控制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了世界岛(即欧、亚、非三洲);谁能控制世界岛,谁便控制了全球。

(三)边缘地带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地理学家斯皮克曼认为,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和海洋之间的边缘地带,多是精华地区。这里既是海权和陆权之间发生冲突的巨大缓冲地带,也是主宰世界的关键地区。他的两项论点是:(1)谁能控制边缘地带,谁便控制了欧亚大陆;(2)谁能控制欧亚大陆,谁便控制了全球。

国家类型的划分

(1)按国家规模(领土面积或人口数量)将国家分为大国、中国、小国等级别;(2)按地理位置分为岛国或海洋国家(领土全部由岛屿组成,如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等)、内陆国(领土四周皆为陆地,如蒙古、瑞士、匈牙利等)、大陆国(位于各大陆沿海地区,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3)按领土结构分为单节国家(由一块紧凑完整的领土组成,如波兰、瑞士、阿富汗等)、复节国家(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在空间上相互分离的领土组成,如美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4)根据国体(国家的阶级性质)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5)根据政体(国家政权构成形式)分为共和制国家(如法国、美国等)、君主制国家(如英国、比利时、日本等);(6)根据世界政治形势分为第一世界(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日本、加拿大等)、第三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等);(7)根据政权集中状况分为中央集权制国家(如中国、法国等)、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8)按经济指标划分。世界银行在《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地位,将国家分为两类:一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又分为低收入国家(198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25美元以下)、中等收入国家(198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26美元以上)、高收入石油工业国;二是市场经济工业国或发达国家。

世界上的内陆国家(截止1993年底)

洲别国家亚洲尼泊尔、不丹、阿富汗、蒙古、老挝、锡金、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欧洲圣马力诺、安道尔、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匈牙利、奥地利、梵蒂冈、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马其顿、捷克、斯洛伐克非洲乍得、中非、马里、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马拉维、赞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中非、尼日尔南美洲玻利维亚、巴拉圭

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缘起与含义

1980年,在世界经济论坛(当时称欧洲经济论坛)组织的达沃斯年会上,与会的世界各国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及政府官员在讨论反托拉斯问题时,曾就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了使世界各国的企业界领袖、金融巨头和政界要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实力对比的变化有综合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信息,促进各国提高各自的国际竞争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开始酝酿组织国际竞争力研究并发表专题研究报告。

1986年,国际竞争力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当年发表的报告已颇具影响力。1989年,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携手,合作开展国际竞争力年度评价和分析研究。体现双方合作研究成果的1989年研究报告一经发表,即引起世界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各国政界、经济界领袖审时度势、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每年9月1日,在瑞士洛桑公布竞争力评价结果,全世界各大传媒竞相报道。1995年底,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因研究方法出现分歧而分手,各自组成新的研究队伍,独立发布各自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

判断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十个关键标准

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1995年),并将它分解为381项指标,其中249项是统计指标,其余132项指标通过对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来采集,如邀请企业领导人对本国环境(特别是行政管理环境)、劳动组织和金融服务质量等问题,以及本国存在的行贿受贿等腐败情况发表看法。所有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成绩的因素以及投资者对这些因素的认识程度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所考虑的指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外贸等所有传统的宏观经济参数;自然资源、基础设施、通讯手段和工业设备;社会—经济因素,如教育水平和犯罪率等。

在80年代,这些指标被归纳为十大类指标要素:经济活力、工业效率、市场趋向、金融活力、人力资源、国家干预、资源利用、国际化倾向、未来趋势和社会政治稳定性。从1991年开始,指标要素经调整被归并为八大类: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研开发和国民素质。

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评判与情绪有关。《世界竞争力报告(1995年)》提出了10条关键标准。

1.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

2.灵活的经济结构。

3.在传统的基础设施和工艺技术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

4.鼓励私人储蓄和家庭投资。

5.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取性(出口等),同时吸引外国工业家。

6.重视管理工作中的质量和速度以及对管理工作的改革。

7.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制度之间的关系。

8.通过缩小工资差别和加强中产阶级地位来维护社会结构。

9.大量在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改善劳动力质量方面的投资。

10.寻求全球性经济(被世界化的经济)与未向世界开放的经济之间的平衡,以确保财富的创造,维护社会团结,保护公民希望的价值体系。

从“中间地带”到“三个世界”

1946年,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时,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块极其辽阔的中间地带,即处在亚、非、欧三洲包括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内的中间地域。

50年代后期,毛泽东基于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和1956年发生的苏伊士运河危机这两件大事对世界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重提“中间地带”理论,并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作用问题作了新的分析。他认为,在对立的两大阵营之间,民族主义国家作为第三种力量仍有广泛的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三个主义中,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中间力量在观念上作为一个独立的形态,在政治上有可能成为倾向社会主义的一支力量,或者称为社会主义的同盟军。“中间地带”理论实际上是多极世界体系的一个认识基础。

从50年代后期开始,两大阵营逐渐发生分化。一方面,由中苏分歧而导致国际共运大论战,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另一方面,美国与西欧关系有明显变动,西欧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其独立倾向增大。法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性更加明显。1963年初,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法国将建立自己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初,法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将这种世界性的四分五裂概括为“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并在60年代初提出了“第二中间地带”的理论。他认为,中间地带有二部分,一部分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不久,毛泽东将第二中间地带的范围扩大到北美、大洋洲和日本。这个概念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美苏等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作为立论的基点,在理论上解决了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同原来资本主义阵营中的一部分结成统一战线,同美苏这两个最大的国际压迫者进行对抗的现实问题。

60年代末,发生了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珍宝岛事件。受毛泽东的指示,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前组成战略问题小组研究国际形势,他们指出,目前在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斗争中,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存在着利用美苏矛盾的可能性。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决策,允许美国参议员来华,同意重开中美大使级会谈。

70年代初,毛泽东决定打开中美关系。1973年2月,毛泽东在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会谈时,提出了关于“一条线”和“一大片”的战略设想,即按照大致的纬度划一条连结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并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即“一大片”),抗衡霸权主义和侵略野心最大的苏联。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即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外)、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

“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彻底改变了战后两极体系的观念,使世界多极化的面貌明确起来。原先“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的概念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等等非意识形态的划分。在整个多极化世界结构中斗争与联合的根本标准,不再是抽象化的意识形态,而是维护各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

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迷途远避退还莲迳返逍遥蒋建波

使用道具

藤椅
sdyhfao 发表于 2005-7-29 16: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版资源中有很多区域经济、经济地理方面的资料。请先检索。

在北大环境学院的网站上有相关的经济地理资料。在www.plansky.net 主页和论坛上有很多经济地理资料,其中有可以连接到李小建经济地理在线读本、北大老师推荐的经济地理阅读材下载、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相关书籍、国内外网站推荐。

心灰意冷,退出江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