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布尔什维克
1826 0

[转帖]茅于轼尚能饭否?论耕地和吃饭问题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副教授

5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862 个
通用积分
46.1529
学术水平
13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10 点
经验
10617 点
帖子
388
精华
1
在线时间
4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2-7
最后登录
2024-6-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茅于轼尚能饭否?论耕地和吃饭问题
作者:黄松明 文章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点击数: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Article/GetHits.asp?ArticleID=19170"&gt;<br><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887 更新时间:2007-6-4


  茅于轼在《经济观察报》发表的“要不要保护耕地”一文,说我们这些主张保护耕地的人是固定思维,是患上了不假思索的习惯,因此偏离了正确的逻辑而不自知。

  那么茅于轼的正确逻辑是什么呢?他说因为“保护耕地的政策却把种粮食永远放在了优先地位,这对城市建设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说起来还是城市建设经济的利益作怪,读经济学论文的读者要注意,如果一个学者明目张胆为某一方的经济利益说话,那么他的论文应该是没有什么经济理论上的价值。

  而茅于轼实际上连如何使用逻辑思想也不懂,下面我就一一道来!

  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不够说起

  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是一个很惨痛的经验教训。因此我们更要好好保护和利用耕地,因为盲目在耕地上进行城市建设是一个不归路,常常是耕地减少了,农民失业了,耕地名义上成为开发区,实际上没有被开发,这样的经验教训还少吗?

  茅于轼说1959-1961年饥荒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肯利用世界市场。粮食这么缺,不但不进口,1959年还出口了400多万吨。这是一个话语陷阱,茅于轼是怪当时的领导人竟然粮食不够还出口粮食呢。

  实际上当时中国可供出口换外汇的商品不多,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是当时的主力出口商品。而粮食的出口是有合约的,饥荒开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会发生饥荒,当然要履行合约出口粮食。

  茅于轼说当时出口的粮食够2000万人吃一年,应该换算成够六亿人吃十二天。如果以三年的饥荒来平均,相当于一年中的四天粮食。实际上最严重的饥荒是在1960年,那时应该是和出口粮食无关吧。

  至于进口粮食,那时中国的贸易伙伴都是缺粮国,而西方国家是对中国禁运,向谁进口粮食呢?还有中国当时的粮食缺口是那么大,供贸易的粮食已经有买卖合约,能够多下来供应中国的粮食有多少呢?

  粮食的贸易和有关的政府津贴是有其规则的,不是想买就有现货的,而人的肚皮是不能等的,一没有粮食吃进去就会出大问题。

  因为有那次的经验教训,所以中国以后就有战略储备粮,但没有战略储备石油,现在才要开始进行战略储备石油的工作。

  现在的世界粮食产量和贸易量并不乐观

  从1950年开始世界的粮食产量是大幅度增长,但消费也是大幅度增长,近几年是年年消费大于产量,并不乐观。当一些人大谈生物燃料,要大规模把玉米提炼成燃料,来代替石油时,人道主义者就警告说会引起世界性的大饥荒。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的粮食对维持世界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很重要。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如果大规模缺粮,就是世界所有的国家把余粮都给中国,恐怕还是不够。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增加压力,因为城镇人口对肉食的消费量比较大,而牲畜的饲料主要是粮食,即牲畜也要吃粮食,中国就需要更多的粮食。

  不要自我贬低自己的国格

  茅于轼说如果全世界对中国禁运粮食,一定是我们自己做了犯天下大忌的事。即使有粮食吃,中国人民的日子也好不了了。

  什么是犯天下的大忌呢?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中国禁运,我们犯了什么大忌呢?是因为不承认以前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吗?1966年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到1972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为什么不把文革当作是大忌呢?是因为美国想从越南战争脱身,并商量如何对付共同的敌人苏联。

  归根到底还不是现实的利益作怪,美国和西方国家五百年的传统是实行实力国策和外交,其大忌是对方的实力超过自己。因此如果中国以后发生大饥荒,美国和西方国家将会采取什么政策,我们是不知道的,要看那个时候的时局而定。说不定美国想让中国因饥荒发生社会动乱,乘机改变中国的现政权,或使中国四分五裂呢。

  苏联倒台以后,俄罗斯听从美国人使用震荡疗法,以便一步就进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结果普通俄罗斯人民民不聊生,美国的援助迟迟不来,对普通俄罗斯人民没有同情心。而对如何削弱俄罗斯的实力绝不含糊,步步进逼。

  难道我们愿意把自己国家民族的命运放在别国手上呢?

  日本是有粮食安全措施

  茅于轼说日本人消费的粮食中有60%多靠进口,并没有感觉不可靠。那是不了解日本的粮食政策,日本是有保护本国的粮食安全,保证以大米自给为重点的高价收购政策,对农户的补贴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而粮食进口实行极严格的关税化管理。

  日本主要是进口大量的小麦和饲料粮,以满足国内对粮食的需求以及发展优势工业产品需要。对日本来说,从国外进口廉价的饲料粮,可以促进肉食业的发展;而进口廉价的小麦,可以促进粮食加工工业,例如饼干的生产。

  如果国外的小麦和饲料粮不来,因为主食大米有保证,还不会出现大问题。日本还有多一个选择,就是除了从西方国家进口粮食以外,还可以从中国进口粮食。日本的人口是中国的十分之一,要满足所需要的粮食比较容易。

  中国幅员广大,地形复杂,有的农村是处于交通十分不便的地方,说不定外面的世界有余粮而该农村有饥荒。而日本是一个已经充分开发的国家,能够建水库的河流都已经建了,需要建公路的地方也已经建了,那里可以用日本作为参考比较呢?

  中国为什么要保护耕地?

  相对于庞大的人口,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到过美国郊区的人,对美国郊区那一大片的花园洋房群,和整齐毕直的公路,而公路上没有什么汽车行驶,是会有很深刻的印象。

  我坐过轮船进入美国西北部的哥伦比亚河,对清澈的河水,和茂密青翠的树林是有深刻的印象。把简单的尼龙绳钓具放入河中,一拉就有几条鱼上钓。

  而中国的大地是污染严重,河水干枯或很多黄沙,甚至河水变黑,想到这一点很有感触。

  在很多地方,平地已是宝贵的土地资源,老早已经成为耕地了。如果没有大力保护耕地,这些耕地就会优先成为开发对象,成为房地产的基地了。

  那些高低不平的土地,开发起来除了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外,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当然是不利于在短期内赚取最多的金钱。而如果赚了大钱以后拿到国外和家人享受,那留下来的人怎么办?

  在一些地区,干部就好象山大王,如果没有大力保护耕地,这些耕地被开发了,失业的农民怎么办。

  到城镇成为城镇居民吗?请到城镇看一看吧。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镇,虽然有发达的出口工业来支持,而一些建好的商场,外表好看,但只有前面临街的商店开饮食业,里面的商店连一间都没有开业。这样的商业经济形势,又怎么能够吸收农民安居就业成为城镇居民呢?

  就算是已经大力保护耕地,也还是有大量的耕地被开发。

  袁隆平说从1997年到2002年,因为各方面的开发用地,中国的耕地净减少了616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200多万亩。现在乱搞开发,搞形象工程,一片把很好的良田占了以后搞形象工程,还有沙漠化,还有退耕还林等等,都要减少耕地。

  黄松明

  2007年6月3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茅于轼 北京娱乐信报 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成立 珠江三角洲 吃饭 茅于轼 耕地

彻底的无产者是无所畏惧的,乌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1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