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篇
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增资扩容的有效路径
演讲人:金晓龙,深圳发展银行公司产品开发部总经理
要点:“供应链金融”将产业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融资服务,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加信用,得到融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66%的企业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而这66%的企业里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可见,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第一难题。
我们把融资路径分为两类:一类是内源融资,主要是自己的资金和亲朋好友的拆借资金。这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小企业刚刚起步时的融资来源。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主要路径就变成了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现在银行都非常担心坏账,所以信用是银行发放贷款时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于,传统的信贷观念认为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没有规模、缺乏好看的资产负债表、没有足够的担保抵押物、税务不透明等等。
但是中小企业的销售在增长,交易伙伴在增加,企业在成长,这说明它们是有信用的,只是银行没有发现,或者银行过去考量企业信用的角度有问题。所以,我们改变了看待中小企业信用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它的定义是:根据对整个供应链的交易关系和交易结构的把握,依托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和对交易过程的控制,对供应链上一个或多个企业提供包括融资结算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对单个企业进行独立的信用判断,而是把单个企业放在它所在的整个供应链上,看供应链有没有信用。比如说我们认为中兴、华为很有信用,但是它们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呢?如果我们单独看它的资产负债表,单独分析它的经营稳定性,会挑出很多毛病。但是我们把它放在中兴、华为的供应链上去看,如果它在中兴、华为的交易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交易能力是足够的,只要中兴、华为不出问题,它就不会出问题。
到目前为止,“供应链金融”实施已经7年了,累计帮助了一万多家企业的成长。现在授信总额超过1,000亿,不良资产率不到0.3%。通过推行“供应链金融”,我们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做出了贡献。
中小企业在融资中应注意的问题
演讲人:龙跃林,维迪阿国际融资(控股)公司合伙人
要点:中小企业应尽早做好融资和上市准备,在融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融资额度、融资成本、以及投行和保荐人的信誉。
企业上市只会太晚,不会太早。因为上市并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而是每个企业的权利。上市融资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从一开始就着手,等到审批通过了才考虑就晚了。
在融资或者上市的过程中,企业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是额度问题,也就是要在资本市场上融到多少钱。这个额度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因为资本市场的钱不好拿,钱拿了花不出去或者花出去以后不能创造预期的回报,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另外一个是成本。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常讲的风险,即在融资之前,企业就已经花掉了一部分钱来做准备工作,而这一部分钱有可能收不回来,这个就是风险。另外一部分是融资成功以后再支付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不用担太大的风险。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成本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
企业家不是市场专家,不可能在短期内了解各个市场的模式。企业通常应该先选择对资本市场比较熟悉的合作伙伴—投行、保荐人,而不是直接选择资本市场。保荐人是以他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为企业作担保的,所以选择投行和保荐人时,一定要考虑到他的经验和信誉。
投资者或者保荐人要求的是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企业对融资的目的要很清楚,要考虑好融了钱去干什么,怎么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通常来讲,资金使用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扩大产能,另一个是资本运作,也就是并购。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来获得并购所需的资本—股票。所以企业从上市之前就要开始考虑如何通过并购获得成长,并把并购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