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8843376
4946 15

[学科前沿] ★揭密中国上市公司7大财务骗术和10大财务陷阱 [推广有奖]

  • 4关注
  • 9粉丝

副教授

6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7373 个
通用积分
414.2658
学术水平
31 点
热心指数
45 点
信用等级
27 点
经验
10991 点
帖子
40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21
最后登录
2024-10-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个春天的市有点冷,但三位财务大家的热受邀和知无不言,让我们暖。

黄世忠——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清议——中国国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理财周报专栏作者,申草——证券界杰出的“打假”代言人,聚会理财周报会客厅,指点财务核心,揭示纷繁数据背后的真相。

我们,还有作为理财周报读者的你们,能够同时在以上三位财务大家的指点下,踏上捷径寻找财务价值宝藏大门,实在有幸!

也就在这个春天,理财周报年轻的采编人员,也不惴浅陋,从最基础的营业收入、成本和利润出发,操作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财务专题,迈出艰辛但有意义的财务探索之步。

理财周报记者汪江涛实习记者郭吉桐/文

区别阅读年报指标

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位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都有自己最关注的指标。

做过多家上市公司财务顾问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他最关注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普通东净利润”。而另外一位cpa朋友在被问及时,说应该针对不同业和类型的上市公司,区别阅读财务指标。

上市公司年报内容丰富,包括会计数据摘要、本及东变动、公司治理、董事会报告、财务报告等。囿于专业能力和时间所限,一般的投资者很难面面俱到地阅读。

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财务状况、长短期偿债能力等重要信息;利润表集中反应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主要说明企业现金来自何处、用往何方。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比如现金流量多大才算正常?一般来说,依靠主业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应低于其同期的每收益。因为其获得的利润,若没有通过现金流进入公司账户,那么利润极有可能是通过做账“做”出来的。

投资者不能简单地对某些会计科目予以关注,而应与公司历史进纵向比较,与同业公司进横向比较,从而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信息。此外,像财务报表附注、重大事项、管理层分析等都值得深究。

稳公司,见未来

正如关心个人年收入一样,投资者也关心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上市公司一年能够创造多少价值,最直观的反应就是营业收入和利润。

理财周报统计了截至3月14日公布年报的375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成本及利润数据。375家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收入过百亿元的有17家,苏宁电器以401亿元居首。同时,375家公司2007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1%,利润最高的浦发银有107亿元。

我们看到:受益于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以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银、证券及房地产等俨然成了最赚钱的业——尽管这种增长未必能持续;而产品提价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似乎更直接,受益的包括农产品、钢铁、有色金属等业。

我们注意到:在收入增长的况下,营业利润下滑的秘密在于成本增幅首次超越收入增幅;决定产品盈利能力的销售毛利率未来走向,更多取决于业景气度变化和成本转嫁能力;公司三项费用占比继续走低,但财务费用仍很紧张。

对于财务,我们仍矢志探讨;对于本质,我们将孜孜以求。希望理财周报读者和我们一起,从这个春天开始,直面纷繁数据后的真相,做一名睿智的投资人。

营业利润下跌15%的密码:营运成本飞涨64.95%

理财周报记者黄婷实习记者郭吉桐/文

持续一年多的业绩井喷,人们相信会持续更久。但大多数人都基本相信现实的时候,现实常常不相信大多数人。

在已公布年报的343家上市公司中,与2006年相比,2007年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了54.38%,但营业利润却平均下跌了15.30%。到底是为什么呢?理财周报研究发现,秘密是:同期营业成本平均上涨了64.95%。

成本与主营收入、营业利润之间究竟交织着怎样的关系?

2007年成本增幅首次超越主营收

理财周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在已公布年报的343家上市公司中,2007年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了54.38%,同期营业成本平均上涨了64.95%,与2006年相比,2007年营业利润平均下跌了15.30%。

在这343家上市公司中,有262家2007年营业利润同比呈正向增长,占比为76.38%,也就是说,在已公布年报的343家上市公司中,76.38%的公司去年营业利润都得到了增长。其中有86家上市公司2007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在100%以上,这86家公司平均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为942.67%,而同时,这86家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117.83%,平均成本同比增长率为116.07%。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建立来,营业成本增幅首次大幅超越主营收入,说明中国实体经济开始迈入高成本阶段,意味着较大规模的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换代的迫切到来。

26家公司成本翻番

想要让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步增长,成本控制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已发布年报的343家公司中,2007年营业成本同比平均上涨了64.95%,营业成本增长过快,是对公司利润增长的限制。2007年营业成本同比上涨50%以上的一共有76家,其中26家公司去年的营业成本比06年整整上涨了一倍以上。

去年同比营业成本增长率最高的前五家公司分别是*st太光、st丹科、万通地产、仁和药业和云南城投,营业成本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5888.69%、4102.32%、789.12%、763.25%和669.11%。其中*st太光的主营成本100%来自电子产品,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6.98%的况下,将近60倍的成本增加让其不堪重荷,导致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91.62%。而st丹科的主营成本有98.53%来自工业,0.91%来自农业,去年农业和工业的涨价,让该公司的营业成本上涨了41倍,因此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倍的况下,该公司的营业利润仅增长了14倍。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一家公司的营业成本突然上升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都是极不安全的信号。

70%收入与利润正相关的原因

理财周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得出,在343家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241家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均呈正向增长,这241家公司的营业成本平均同比增长率为63.57%,所占比例达到70.47%。其中有21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在100%以上,这21家公司的营业利润平均同比增长率为397.07%。

理财周报记者在对这些营业收入与利润同比正向增长的公司的分析中发现,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在于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和费用,如鑫富药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2.34%,营业收入同比则增长了119.76%,营业利润获得了24.5倍的增长;相同的还有远望谷、国脉科技、苏州高新等。2007年,苏州高新控了新港、新创和永新置地3家在苏州很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但主营成本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去年同比仅增长了22.34%。另外,像卧龙地产、扬农化工等则受益于业景气,利润与营业收入都得到较大增长。

而产品价格上涨也是让公司利润增长加快的原因。健康元主要经营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得益上述产品价格的上涨,公司2007年共实现营业利润11.68亿元,同比增长了10.47倍。在成本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公司的主营成本主要由药品和保健品构成,在去年营业收入达到25亿的况下,成本仅同比上涨了17.14%。相同的还有亚宝药业等。让公司业绩得以稳定发展,公司治理完善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如美的电器等。

天相投顾的分析师王魏峰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均呈正向增长,主要是因为其主营业务有较好的发展,并且所处业景气度得到提升以及产品价格上涨等。“而且,这其中有很多是st公司,去年st公司大部分出现扭亏的现象,由于之前的基础较低,所以利润增长就显得特别快。还有一些st公司在重组之后主营业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主营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王魏峰说。

40%公司利润反向增长的因由

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发现,在已经发布年报的343家上市公司中,有138家上市公司去年的利润同比增长率低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也就是说,40.23%的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呈反向增长或不同步,而这138家公司的营业成本平均同比上涨了111.09%,远高于全部343家上市公司64.95%的增幅。

理财周报记者对这些公司分析发现,营业成本过高是导致这些公司利润增长跟不上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原因。以st丹科为例,0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4倍,但是营业利润却仅增长了14倍,原因就在于公司的营业成本同比增加了41倍之多,没能控制好成本,导致利润增长跟不上营业收入。类似的还有*st太光、仁和药业、金丰投资等。

另外,产品价格下滑、毛利率低也可能拖累利润的增长。南宁糖业就是受到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导致利润与营业收入不同步。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31.36亿元,同比增长12.69%;利润总额为1.52亿元,同比下降32.54%。2007年初糖价延续2006年的下跌走势,全年糖价在3400元/吨—3900元/吨之间,比06年下滑了将近20%。在售糖价格下跌的况下,原料收购成本却仍保持在260元/吨,致使公司制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7.45%,因而导致公司去年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况下,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2.54%。

王魏峰说,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增长不同步或者呈反向增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司销售规模大,但是产品毛利率低,同时出现价格下降的况,这可能会导致营业收入增长但是利润却下降。二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很多交叉持的公司,由于在二级市场持有的有价证券市值出现缩水,导致公司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况下,利润受到影响出现下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 财务骗术 中国上市 大财务 财务 哈姆雷特 理财周报 营业收入

沙发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27: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投资收益影响2008年30%左右增长率
长江证券资深财务分析师时伟翔解密两年来中国上市公司业绩“阴谋”
理财周报记者张勋/文
理财周报: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在2007年中报出现集中的爆发,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伟翔:整体来讲,两年来的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速是以前所没有的,但这其中有一些特殊而隐秘的因素。
1、伴随大盘上市,上市公司的规模变大,根据我们在07年三季报分析中的数据统计看:200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总利润额为54.17亿元,而07年1季度的总利润额则为1229.81亿元,这22倍的高增长背后是上市公司规模变大。2、金融尤其是大盘银的上市,2007年前三季度银的利润总额就超过其他a的总和,市场的结构化出现明显的不同特征;3、权分置改革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是本轮就业绩出现爆发增长的刺激因素,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利益一致性问题,而新会计准则的公允计价,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激增最终体现为利润;4、新税法、再融资和权激励等也有刺激上市公司在2006年以前隐藏利润,而在2007年悄悄释放出来。所以,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高增长并非简简单单的实体经济推动。
理财周报:投资收益过大、交叉持盛、解禁压力非常大、宏观经济环境趋于恶化的背景下,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时伟翔:现在年报披露不多不好说,但是从去年三季报总体财务看,投资收益占到了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投资收益在2007年后与价指数相关性高,投资收益与价相关,而价又反映收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投资收益的估值圈套;我们预测,投资收益变动很可能会影响2008年30%的增长率,对2008年利润增长率我是比较谨慎的;

使用道具

藤椅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27: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另外,新准则下,公司可通过出售可供交易资产,将权益转为利润,很容易被上市公司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但这部分利润的实现是以抛售票为前提的。于是,利润调节有可能恰恰成为解禁抛售的一个触发因素。
再综合通胀对企业利润有一个“存货影响”效应,总体来说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速可能回落到25%左右。
理财周报:目前,市场舆论渐渐扑向“熊市论”,从中国经济基本面来讲,也就是经济体来讲,是否成立?
时伟翔:我们08年年度报告中,就建立了对国内经济走势分析的基本逻辑:外围尤其是美国的回落与国内通货膨胀将使国内经济增长出现拐点,根据我们现在的观察,拐点已经形成。而面对通货膨胀采取的紧缩政策与人民币加快升值都会压低企业利润,根据我们判断。06年底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在08年二季度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实质影响,而人民币升值也将压缩出口型企业的利润,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受弱势美元影响持续上涨,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更是一种“成本”压力,这些都将压低企业利润,我们认为近期出现的市回落,基本是反映了经济回落的预期。
三项费用微观蓝本:31.25%费用增长的背后压力
理财周报记者侯媚娜实习记者高红梅/文
2007年过去了,中国在收获,但比收获更重要的是成本。
2007年中国企业普遍在三项费用上有了一定收敛,三项费用增幅低于主营收入增幅约14个百分点。但细究之则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成长仍然具有明显的粗放特征,尤其是其中的财务费用这根弦依旧紧绷。
三项费用比率继续走低
截至3月11日,已公布330家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330家上市公司的三项费用均比上年有一定幅度增长,累计主营业务收入9456亿元,三项费用支出91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9.7%。与2006年1547家上市公司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11.9%整体水平相比,比例有所降低。
费用—收入同步指标即三项费用增长率减去主营收入增长率是衡量公司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从这330家上市公司统计结果看,该指标由2006年平均水平-11.49%降低到2007年平均水准-14.08%,说明上市公司的三项费用率有继续走低的趋向。
在330家上市公司中,2007年财务费用增加的有213家,减少的有117家,2007年平均增幅为12.31%;销售费用增加的有248家,减少的有82家,除去增幅达197577.64%的仁和药业和增幅达11759.88%的空港份这两家增幅比例异常高的公司,其余公司2007年平均增幅为29.92%;管理费用增加的公司有215家,减少的为115家,2007年平均增幅为15.13%。
扩张仍旧粗放财务仍旧紧绷
具体从2007年三项费用的构成,我们仍然发现,事实不值得乐观。
数据显示三项费用中,销售费用392亿元,占总费用的43%,2007年同比增长率22.64%;管理费用380.2亿元,占总费用的41.4%,2007年同比增长率13.2%;财务费用145.4亿元,占总费用的15.8%,2007年同比增长率31.25%。
这说明,三项费用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销售费用是目前已公布年报的企业中三项费用的大头,说明上市公司主营扩张较快。而如果用环比数据考量,则发现2007年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环比提高了3.6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环比增幅最大。这说明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增加仍旧是依靠较为粗放的规模扩张实现,公司治理仍旧不能令人放心。
另一个重要的数据财务费用的同比增幅三项最高,达31.25%,继续延续了去年30%的高增长,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近两年来财务的紧张程度日渐凸显。我们可以从今年财务报表上,应收账款普遍压缩,而预付账款持续增加上得到佐证。其背景有二,一是2006年以来,宏观政策执从紧的货币政策,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和持续加息已经让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十分难堪;而物价上涨尤其是上游原材料的大幅飙升更使得企业现金周转雪上加霜。考虑到2008年板上钉钉的紧缩政策,高财务压力公司值得再三考量。
三项费用增长率两个极端背后
已发布年报的330家公司中,有89家公司三项费用增长率为负数。在三项费用增长率最低的12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为st公司。在三项费用增长率前15名中,房地产企业占了5家。三项费用增长率最高的当属万通地产,同比增长379%。
从三项费用与主营收入之比看,比率超过50%的共有12家,其中包括7家st票。其中,首推*st金泰。其三项费用与主营收入之比高达696.7%。
比较2007与2006年三项费用与主营业务之比,我们发现顺利实现重大资产重组的企业,2007年费用比率均出现大幅降低。这样的企业,包括仁和药业、st丹江、*st酒鬼、st浪莎,还有金岭矿业、云南城投。从财务角度来讲,短期来说,我们要关注收购、资产注入等促使主营业务迅速质变的增长方式。这种变化可能让上市公司面貌焕然一新。
上下游财务压力分化
从业的角度来看,财务费用平均增幅最大的是农林牧渔,达185.58%;其次黑色金属0110.67%和交运设备97.62%,有色金属92.02%,信息服务的平均财务费用大幅降低97.81%,商业贸易也降低了37.27%。
而销售费用增幅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业,2007年同比平均增幅达105.23%,其次是有色金属业增幅达86.11%,房地产业和建筑建材业的增幅也较大,分别为56.09%和44.42%,平均增幅最小的是金融和商业贸易,分别为2.96%和3.85%,公用事业销售费用平均降低了7.46%。
管理费用平均增幅最大的是餐饮旅游,2007同比平均增幅达62.47%,有色金属增幅亦较高,达53.15%,增幅最小的是交通运输与食品饮料,分别为1.56%和1.01%,金融服务同比平均费用降低44.34%,商业贸易降低8.16%。
上述数据说明,农业、钢铁、有色金属等业财务压力很大,尤其是高投入周期性强的农业。房地产业由于周转期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而下游的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商业贸易业三项费用持续减少,说明周转性和公司治理均得到较好提升。
从三项费用寻找优秀公司
从财务费用看,2007年财务费用为负的有30家,集中了不少优秀公司。2006~2007年,连续两年财务费用为负值的有保利地产、原水份、香江控等8家,属于房地产业的就有5家。类似的还有泛海建设、香江控、华发份、万通地产等。令人瞩目的是苏宁电器财务费用减少了近1个亿,减幅达473.87%,更多的与应付票据有关。相反,增幅最大的金地集团、福田汽车和香梨份都有沉重的债务,现金周转不免紧张。
销售费用扩张往往泥沙俱下,既能挖出主营扩张的好公司,如泛海建设、华仪电气、金风科技等等,也能使你对不少企业的成本扩张感到紧张,如涉足房地产的赣粤高速、转型的仁和药业。尤其是同时伴随债务和管理费用扩张的空港份、中鼎份、华鲁恒升、渝开发等。
毛利率爬坡:从25.73%至28.5%后观察一季度
理财周报记者陈光实习记者郭吉桐/文
毛利率是什么?
你一家去年毛收入20万,开销14万,结余6万;而今年毛收入只有15万,开销10万,结余5万。怎么办?不用担心,很可能你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因为你家的毛利率从30%提高到了33.33%。
毛利率对上市公司的意义,同样如此,它能最核心地反映一家公司的盈利水准。我们研究发现,2007年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有所提高,越靠近成本端的业毛利率越高。
整体毛利率上扬
沪深两市目前有34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年报,其中毛利率超过50%的有37家,大部分公司毛利率都处在20%至50%之间,共有184家,只有4家上市公司毛利率为负。整体来说,上市公司2007年毛利率普遍比2006年有所提高,根据统计,已公布的343家公司2007年平均毛利率为28.5%,而其2006年的毛利率为25.73%,提高了2.77个百分点,而2005年的平均毛利率为23.18%。呈现出明显的上升通道。
虽然2007年整体毛利率较2006年稳定增长,但公司间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在已公布数据的上市公司中,天宝份、诺普信以100%的毛利率高居榜首,而最低的st沧化2007年毛利率仅为-25.12%。
三条毛利通道中的业前景
各业中,医药生物业无疑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在毛利率最高的37家公司中,12家属于医药业,其次是交通运输,共5家企业名列其中。而业毛利率增长较快的则非农林牧渔莫属,其2006年业平均毛利率为17.99%,2007年则迅速提高至24.87%,上涨幅度超过30%,轻工制造、化工、信息设备、商业贸易等业平均毛利率增速也在25%以上。
相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电子元器件、采掘、纺织服装等业平均毛利率则呈下降趋势,其中电子元器件毛利率下降幅度达到14.7%,为各业中降速最快。而业垄断较为突出的黑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信息服务等业毛利率则较为稳定。
公司毛利率的差异不但在业间存在,同业中不同公司的毛利率差距也比较大。在房地产业中,海泰发展2007年毛利率仅为16.05%,而同业的中华企业毛利率为59.51%,足足是前者的3倍多。同样的差距在信息服务业表现更为明显,其中st北巴2007年毛利率不过4%,而远望谷和石基信息则超过61%,盈利能力差距十分巨大。
找毛利率的四个取向
毛利率提高,不论如何总是逃不脱成本和价格两个砝码。但是中国独有的二元经济体又客观上给不少业撑起了保护伞。从上述的数据分析中,我们能明显看出高毛利率或者稳定毛利率业基本属于四类:
一是收益于今年的大宗资源品价格飞涨,毛利复苏。长江证券的相关研究报告表明,受益于价格变动的业大都处于上游的“成本端”,具有稀缺性和“瓶颈制约性”,在价格变动中持续受益,且受益程度递增,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其实是“成本”。“上游业中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和黑色金属采掘业以及农业是本轮价格的受益者。”长江证券分析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受益的不仅仅是“成本端”业。
靠近上游的中游业中,钢铁、造纸、化学基础原材料等业拥有着较强的成本转移能力,通过相应的提价维持其市场地位,为年报贡献一个漂亮的毛利率。金岭矿业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2005年该公司毛利率为28.78%,06年则迅速提高至51.21%,2007年则维持了51%的高毛利率。
但是,强硬的宏观调控和深广的影响,造成资源企业的局部价格囚笼,这主要涉及到资源品的加工业,如石化、如不具备资源优势的钢铁制造企业,我们必须理性看待。
二是,通胀传导激起业复苏。最为典型的,就是生物医药。2006年财报显示,备受舆论关注的房地产业毛利率增幅雄居榜首,以煤炭为主的采掘业以及纺织业是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而这三个业下滑,中游的医药、化工等业跃起,表明价格传导的确已经跨入中游制造业,尤其是消费类制造工业,而上游资源业短时间内确实遇到了政策天花板。实际上,数据显示,农林牧渔业的毛利已经在开始复苏。
其中,身处化学基础原料业的澄星份,通过逐步控制上游包括煤矿、磷矿、电力、黄磷等资源,形成完整的磷化工产业链。这样良好的上下游关系,使得公司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2006年实现销售毛利率14%。
三是,垄断性业。黑色金属、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信息服务等业毛利率则较为稳定。这已经再一次说明,垄断只能制造最差的服务和最没有危机感的企业。
四是,能有效规避成本的下游服务性业。这集中在虚拟经济体业,如通信服务、商业贸易等。
此外,长江证券分析师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下游和中下游业中的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建筑业等持续受损,并且2007年受损程度明显加重。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使得这些业表现出极低的成本转移能力,景气度持续下降。
相关上市公司的表现可以佐证这一切。服装制造业的st远东,2007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服装产品业务的销售毛利率为-18.64%,家具制造业的s*st光明,2006年毛利率仅为0.447%,数据一片惨烈。
客观看待毛利率

使用道具

板凳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28: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毛利率重要,重要不过真实成长。
毛利率最高的5家公司是天宝份、诺普信、华侨份、用友份和恒瑞医药,毛利率分别为100%、100%、99.11%、88.89%和83.14%。对于2008年刚刚上市的天宝份和诺普信而言,高毛利率不过是上年财务材料不全造成的偶然现象。排在第三名的华侨份2006年毛利率不过3.6%,2007年则飙升至99.11%,增长幅度超过2587倍,究其原因,2007年完成的改和资产注入功不可没。
相比于其他三家企业,用友软件和恒瑞医药的高毛利率更多地来源于经营方面的优势。用友软件拥有国内最大的企业软件研发中心,是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管理软件厂商,而恒瑞制药则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是国内抗肿瘤药物的龙头企业。
不管是市场占有的优势,还是技术建立起的壁垒,都使上市公司获得了产品经营和定价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成为其高毛利率的根本原因。
黄世忠、清议、申草带你找到财务数据的背后真相
理财周报记者江勋/文
请记住这一刻。
今次,理财周报会客厅特邀来国内三位著名财务家:中国国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清议、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教授、证券界声誉卓著的财务打假团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的“申草”成员之一夏草出于尊重,文中仍称“申草”,共同探讨上市公司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的本质路径,以及他们身经百战之后的独门经验,在b8—9版,还有他们经过细心研究的大量财务陷阱成果以及应对策略。
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的独立、独到和认真,甚至偏执和“矛盾”,都相当清晰地提醒着:投资是一件通灵的事,你要像上帝一样认真对待你的票。

使用道具

报纸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28: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思想准备:系统的思维去读财报
理财周报:由于强烈的投机气息和投资者本身素质的限制,我们接到大量读者的来信,倾诉不知如何去看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首先就是去看什么?按照什么步骤什么方式来看?
清议: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久远了。如果你要我说,首先这个提法就要改,不能说是读财务报表,要去读完整年报。如果你对这个公司干什么,盈利模式是什么,靠什么挣钱都不知道,是没法去读财务报表的,像本近期有没有扩张,每财务指标,这些极为重要的指标都不可或缺。
黄世忠:理财周报所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但是除了认真多读,多了解,是没什么特别办法的,无论什么公司都是看盈利的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
申草:我的认为呢,阅读年报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观点,局部的去拘泥单个指标,会失去大体。熟悉的投资者还必须知道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某些特点,然后去辨析。比如你首先要去考虑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比如很多分析师都觉得掌握毛利率就等于掌握了看破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独门暗器”,有的企业毛利逐年上升,每收益连续十几个季度上升,于是就得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结论。但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研究,这更多的是财务操控。上市公司掌握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思维,于是将计就计,通过虚增或者隐藏利润,让毛利率不断创新高,蒙蔽所有人。
再有一个,比如中国上市公司的估值模式问题。彼得•林奇成功投资福特的经验是,计算市盈率时并不是直接以价除以每收益,而是考虑了暗扣hiddenrebate,亦即在对福特估值时,要把闲置的现金加上。这个理念现在大得人心。如今一些估值模型将资产分为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将负债也分为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市盈率估值只涉及到经营资产与经营负债部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直接以公允价值进计算,企业整体估值就是经营估值与金融估值之和,林奇对福特估值就是将福特价值分成两块:一块是汽车业务,另外一块是现金资产。他这种估值模式能在中国适用吗?五年前,有位记者打电话给我,谈他对一家上市公司估值的判断,这家公司账上有巨额的闲置现金,他认为这块资产应单独计算,他这个判断对吗?五年前,我认为他的判断是对的,可是五年后,我认为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账面上拥有巨额的闲置现金,第一步首先要考虑的是这巨额闲置资金是否是问题资产?如果是问题资产,则在估值时,不但不可以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结构:三张财务报表应该看哪张?
理财周报:众所周知财务报表有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三个报表看哪个也是一门学问,三张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如何去看呢?
清议:我个人建议,如果你初次介入,或者是初级投资者,暂时不要去看现金流量表,我个人是不主张现金流量表过分分析的,最重要的我认为是资产负债表。为什么呢?首先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是你的资产怎么样?财务结构如何?如果恶化了什么都谈不上。其次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都能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出来。比如通过应收账款及相关的项目分析,你就能看得出他的现金流量、负债况和财务费用状况。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集合。如果一上来就看损益,看主营收和利润增加了多少就跑去买票风险是很大的。记住一句话:资产是损益的基础。
黄世忠:我个人的认为是现金流量表更为核心,虽然阅读和分析的难度比较大,但是确实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你去看损益表会发现,有的企业账面上有利润,但是银库里没有一两真金白银,现在投资界和学术界都越来越关注这个问题。另外,实际上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三个表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的过程,企业的活法真实不真实,都要最后到现金流量表来看。
申草:三个表格哪个更核心,我觉得也是要看业。不过总体来讲呢,第三张表,现金流量表是附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可以推导出现金流量表来。大部分公司主要要看得还是每收益不是每现金流。
现在感觉很多人关注资产负债表甚过损益表,我想这里面有个背景,就是这一轮基本上是一个资产重估概念,地产、矿产资源等等,很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没有反映到损益表上去,有些主业资不抵债,但是转眼拿了一块风水宝地或者金矿就活命了。所以现在我又觉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都很重要。
真经:三位大师的独到解读方法
理财周报:投资者阅读三张报表,最重要的是看哪一部分,其中尤其是哪些科目?其中最核心的指标又该是哪些?其中有需要特别留意的指标又有哪些?
清议:三张表反应的侧重点不同,分别是讲盈利能力、资产状况和现金流的,分析起来其实没有种种公式那么复杂。我仍然强调,在资产负债表没有大问题的况下,主营业务健康成长。

使用道具

地板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29: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产状况怎么去看有没有大问题呢?不用过分看重什么速动比率什么的,首先就看资产负债率是不是过高,一般来说制造业50%—60%就是个警戒线了,当然现在流动性过剩这不是一个大问题。其次重要的就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总体看是否合拍,如果应收账款大幅异动,甚至是大大超过主营业务增长,那不是好事。回头来说,资产负债表确实重要,但是成长性公司可以稍微放宽一些。
然后去看主营业务。方法也是简单的,看看有没有持续稳定的增长,如何波动,要注意的是同比、环比都要注意分析,时间上要逐年、逐季度比较,要细心。举个例子,你仔细看看中石化,就会发现一二季度持续增长,但是三四季度环比就不断的滑坡,四季度滑坡相当大。最近油价飞涨,你就知道它一季度还有可能亏损。你看大盘这几天为什么跌成这个样子,跟中石化、中石油这个因素是分不开的。
黄世忠:这个问题是本质问题。
第一个表讲盈利质量,一般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收入成长性、利润成长性和毛利率高低。主营收入成长性是根本保证,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你企业输送氧气。在这里我认为一个隐形指标对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就是市场占有率。怎么去计算它的市场占有率呢?很简单,你用它的主营收入去除以整个业的收入总数据,就能看到其市场份额。利润成长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看利润波动幅度,这个指标能检验创造利润收入的潜力,增幅波动性越大,风险越大。毛利率其实关涉到企业发展的命门:可用于研究开发和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的空间系于此。举个例子,微软为什么屹立不倒?因为他每年能够取出20%—25%的销售收入去做广告,15%—20%去搞研究开发,而前提是他的毛利率达到了80%。
资产质量关注两个角度,一是资产结构,二是现金含量。资产结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如果这一比例过大,则会意味着这个企业或者业的退出门槛很高,转型很难,经营风险较大。这是因为资产结构影响到成本结构。成本结构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无形资产摊销下来也计入固定成本,所以此类企业的成本相当于是刚性成本。而成本结构就像一个复杂的喇叭通过线路层层传导产生放大效应,如果收入值下降5%,很容易导致20%-30%的实际损益。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80%的资产都属于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非常容易遭受到技术壁垒风险,将来固定资产很容易面临更新换代,淘汰压力非常大,现有的固定资产都会滋生巨量计提。至于现金含量,也就是说你企业挣的钱究竟是真金白银还是不良资产?如果全部是应收账款,潜亏的风险很大,反过来说是真金白银,质量比较高。微软能牛的原因之一就是保证现金占微软资产的百分之七八十。
现金流量表的阅读,也很有讲究,一是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二是自由现金流。我们常常比喻,现金流的三个分支:经营活动现金流是造血功能、投资活动现金流是换血和融资活动现金流是输血。如果一个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总和为正,则意味着可以不依靠东注资,不靠变卖家产地皮,不用靠银信贷就能稳定地生存。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维持现有规模基础上,管理层可以自由处置的现金流量,是衡量还本付息以及向东派发现金利能力的指标,常常被忽视。实际上,这个东西相当重要,它既能反应一家企业的素质真正高低,也是把握机遇、应对风险的根本保证。比如现在房地产拐点来临,很多企业的现金流堆在应收账款、投资等项目上,很容易断裂,谁的自由现金流不畅,谁就被淘汰。
上策:如何把财务报表看通透
理财周报:不同业和上市公司由于有比如资金密集型业、劳动密集型业,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周期性业、非周期性业等等区分,他们的财务指标是否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重?
清议:这个是一定。每个业都千篇一律去套,是完全不靠谱的。我这里给大家一些大概的思路。金融类公司或者固定资产比重相当大的公司,比如路桥建设类,你要看他的总资产盈利能力,不要去拘泥看主营收之类。比如银主要参考总资产收益率,不要强调净资产收益率。而地产类公司则要看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及其周转,应收和预收账款;机械制造业呢,就要看存活、销售、应收账款等。
黄世忠:实际上,我认为各项财务指标对企业来说基本一致。只是具体分析来说,要结合业特征、生命周期和盈利模式来思考。比如金融业,最重要的是资产质量和盈利模式,因为现在流动性特别充裕。房地产业呢,拐点之后就看现金流。而农业这样的业属于长线业,现金流量也很重要。所以我认为目前把这个长线业来炒短线,是过了头;化工业因为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一定注意资产负债表,看他的资产结构。

使用道具

7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29: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申草: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很难有什么统一的标准。
比如我们说到流动比率,宏盛科技流动比率很低,所以一眼就知道资金链快断了,现在高管都抓起来了。但是我们又发现格力电器流动比率也低的吃惊,但却活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上下游通吃的模式,上下游的现金都吃,于是有高额现金+高额应收账款并存的格局。这两个公司就是典型。
再比如,说到存货周转率,不同档次的产品周转完全不能等量齐观。比如家电业里面低端的产品毛利率很低,但是存货周转率很高,资产收益率仍然很可观,高档品毛利很高,但是周转率很低,仍然不值得过高期待。所以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思维,从宏观的产业环境到中观的营销策略再到微观的产品定位,都要考虑。
我再举个例子。长虹在赵勇掌舵以后,力图有所作为,从损益表上看还是很不错的,最近分析师也吹捧起来,但是你仔细去比较长虹、海信、科龙、海尔这些同业,光是周转率跟同业相比,周转率仍然是跟不上的。长虹在倪润峰时代的周转率问题就很慢,爆出巨亏与此相关,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这里面实际上就有潜亏,相反科龙、海信就控制得比较好。实际上,当年tcl为什么兵败欧洲,其中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周转很慢。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高度地讲究可靠性和可比性。还是那句话,要有系统性眼光。
反思:财务陷阱在哪里
理财周报:上市公司的财务陷阱通常有哪些?一般在哪些科目上如何操纵?投资者如何去突破呢?
黄世忠: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很简单,只要出现“其他”字眼的地方,都可能是财务陷阱,因为这个东西比较容易含糊其辞。比如其他损益表中“其他业务收入”,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账款”,比如现金流量表中的“其他现金流量”……很多。
我们通常说“垃圾桶”,但是这些垃圾桶里面究竟装了什么?原来投资者很少能知道,现在新会计准则有了比较严格的规定,投资着可以去看报表附注里的详细说明,但是偏偏很多人会忽视这一细枝末节。
具体来说呢,财务陷阱是花样百出的,具体的手法,我们在八九版再讨论。我在这里先总结一下,根据国外资本市场的经验,所有的财务操纵手法中,有50%都是最终操纵销售收入的。这就要仔细去看看会计政策使用是不是合适。在会计手法上横向比纵向比是稳健还是激进,里面很可能藏着什么?尤其是一些本期出现某些收入,然后下一期再因故冲回的况,常常值得琢磨。
申草:我们这个团队就是研究财务舞弊,所以要说的话很多。等到下面再说。
信心:财报总体可信
理财周报:您认为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
清议:众所周知,我曾经做过三年上市公司信任度的研究,说实话,上市公司的信任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呢,随着权分置改革、新会计准则的相继推,现在已经有了明显好转。我想告诉大家,形势越来越有利于价值投资。
黄世忠、清议、申草、时伟翔:7大财务骗术和10大财务陷阱
理财周报记者江勋/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将流传到资本市场灰飞烟灭的一天:
有一天,一个老板找到财务长,问题只有一个:1+1=?
但答案却有千百个:-1;0;0.5;1;3;10;100;……总之,等于2的机会总是最少。我们在这导语里,要反复的强调,随着业绩高潮在2008年可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回头去踏踏实实做1+1=?的算术,既是前所未有的讽喻,也是亡羊补牢的迫切。
三位财务家眼里的
七大财务骗术与三十种手法
骗术之一:过早地记录收入或记录有问题的收入
1.在未来服务的尚未提供时,收入已经记入账册
2.在货物发出或客户无条件接受前,收入已经记入账册
3.尽管在客户还没有义务支付货款时,收入已记入账册
4.向机构出售产品
5.给予客户某种回扣作为补偿
6.重复计算收入
骗术之二:记录伪造的收入
7.记录缺乏实际经济意义的收入
8.将出借交易所得的陷阱作为收入记入账册
9.将投资所得作为收入记入账册
10.将供货商未来继续购买作为条件的折扣记作收入
11.将公司合并前不适当扣留的收入释放出来作为新公司的收入
骗术之三:使用一次性所得增加收入
12.通过出售低于价值的资产增加利润
13.将投资收入或所得作为收入的一部分
14.将投资收入或所得作为营运费用的下降来报告
15.通过资产负债表上各个栏目的重新归类来制造收入
骗术之四:将现期费用往前或往后转移
16.将正常的营运成本,尤其时最近发生变化的成本资本化
17.变更会计政策,将现期费用转移到过去
18.成本折旧或摊销得过慢
19.不注销价值所剩无几的资产
20.降低资产准备
骗术之五:不记录负债或不适当减少负债
21.在未来义务仍然存在时,不记录相关的负债和费用
22.通过变更会计假设条件,减少负债
23.将有问题的准备金释放,充作收入
24.制造假冒的销售折扣
25.当收到现金时,即使未来义务仍然存在,仍然记为收入
骗术之六:将现期收入转移到未来
26.建立准备金然后在未来某个时期释放,充作收入
27.在公司兼并完成前夕,不适当地扣留收入
骗术之七:把未来费用作为特别费用转移到现在
28.不适当地将特别费用的数量夸大
29.不适当地在兼并之后,将正在进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注销
30.把自由性费用加速转移到现在
中国上市公司十大舞弊招数
2004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教授写下了一篇经典之作:《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及其防范对策》,以案例剖析方式揭示出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包括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张冠李戴,歪曲分部收入、借鸡生蛋,夸大收入规模、瞒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随心所欲,篡改收入分配。此文基本涵盖了收入操纵所有伎俩,只是文中案例均为美国上市公司,此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申草”复以中国案例补充论。但是新会计准则施后,部分财务陷阱已经被堵住,不少案例和手法均“跟不上时代”。此后,申草团队之一夏草与时俱进,撰文《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特摘录如下:

使用道具

8
fallen666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12-27 15:29: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来看看,学习

使用道具

9
w8843376 发表于 2012-12-27 15:34: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自我交易:不少上市公司设立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通过资金运作虚增收入、资产或虚减费用、债务;这些空壳公司实为同一控制人所控制,是实质意义上的关联方。这些空壳公司一些特点,如名字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达尔曼的关联方往往带有“达”或“森”字;查询其工商登记资料,这些皮包公司注册地址往往在同一地方,联系电话甚至也是同一电话,当然基本是打不通;实地调查,根本就找不到这些皮包公司。
二、循环交易:一些上市公司经常通过多方交易进循环交易,如上市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给b,b又卖给c,c再卖回到上市公司,这样的财务安排,可以达到既增加营收规模,又可以节税,因为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上市公司为了将交易做得有模有样,还有虚假的出库单、入库单以及进账单等,发现不少it业涉嫌以此虚增销售额。
三、阴阳交易:一些上市公司开具阴阳发票、订立阴阳合同粉饰交易的真相,*st源药就是这方面造假的典范,这家公司在出售子公司权时,签订了阴阳协议,使名义的出售价格低于实际出售价格,差额部分作为收入入账;在收购子公司权时,又通过阴阳协议,使名义收购价大于实际收购价,差额部分也作为收入入账。
四、填塞渠道:在期末时通过调节经销商库存以调节收入确认金额,科龙就是这方面的典范,长征电器主要财务舞弊手法也是填塞渠道,这种会计数字游戏在实务中被广泛运用,很多人不认为是一种财务舞弊,但事实上他可能提前或者推迟确认收入。
五、不断并购: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世忠老师曾在安然、世通事件发生后发出警告:收购兼并是滋生财务舞弊的床,并提醒投资者注意公允价值容易被滥用的倾向,实际上,不断并购是财务舞弊最强的征兆之一,最近大量的“系”垮台也证明了这一点,不断并购的背后是资金链紧张以及业绩的实质下滑,一些上市公司将并购作为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
六、会计差错: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前期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规定,将亏损往前移,典型很多,在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之间,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了会计差错,因为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损益要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七、大洗澡:某公司2005年报暴出了30多亿元的亏损,这是中国上市公司又一起非常恶劣的大洗澡,而且这也不是上市公司第一次玩这种数字游戏,亏过头实际上是隐瞒净资产,在以后期间可以释放出来作利润。在中国只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基本上都会玩这招游戏,这导致控制权转移后的公司实际经营业绩基本不可信。
八、报表重组:不少上市公司通过置出不良资产、置入优质资产等方式对财务报表进清洗,以降低巨额潜亏带来的资产减值或财务造假压力,但实际上,所谓的优质资产往往是虚假的优质资产;此外,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托管、承包、租赁等方式账面冻结不良资产,这也只能是临时过渡手法,实质上也严重违反了会计准则规定。
九、隐瞒炒:炒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主业,而且风险也比较高;在牛市时,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与庄家合作、配合提供炒作素材等方式,投入巨额资金炒作自己的票,而这些收益是不能见光的,于是通过财务手法粉饰为主营业务收入,东方电子就是这种手法的“典范”,最近风传一些绩优、概念又在玩这种把戏;而在熊市时,这些巨额资金在市灰飞烟灭,这时上市公司高管可能要承担挪用资金刑事责任,于是上市公司又费尽心思将这些亏损变成主营业务亏损或者是担保引发的亏损等,如去年安徽一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只有十几个亿,曝出近十亿元的窟窿,事后认定主要是虚构存货,笔者不相信存货虚构会高达近十亿元,并怀疑这十亿元亏损背后是巨额资产挪作他用最后颗粒无收造成的。
十、现金陷阱:2005年我们发现不少上市公司账面巨额现金货币资金不实,我们指控近30家上市公司虚构现金、隐瞒现金受限事实,结果例无虚发,有10多家公司很快就在年报或临时报告中承认做假。2006年是清欠年,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不还将承担刑事责任,一些责任人也被公安机关法办,在这种压力下,不少公司玩隐瞒占资、占资假还的游戏,我们发现了不少隐瞒占资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隐瞒借款、隐瞒出具银票、隐瞒担保现象还很严重,这是危害上市公司质量的最大祸患之一。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使用道具

10
hbacc5163557 发表于 2012-12-27 15:38: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多!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9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