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的经济学浅议
▲廖进中[1]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说:“民以食为天”。但我们往往是记住了“食”,却遗忘了“天”,疏忽了另一种更为基本的“消费”存在,那就是“空气消费”。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生命与空气形影相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呼吸就是生命”。一个人可以在几日内不吃饭、不喝水。虽然,由于各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生命的存续时间会不一样,但总是以“小时”计算的。倘若一个人隔绝空气不呼吸,不管其体质如何好,肯定只要几分钟,便会窒息而亡,它是以“秒”来计算的。
人们常说的“空气”,实际上它不是“空”的,而是由氧气等不同组分合成的,本文所议的“蓝天白云”,就是指不受污染的“洁净空气”。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发展,石化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挤占了洁净空气的空间,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当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超过大自然的净化能力时,“空气质量”就会变坏,蓝天就会不蓝、白云就会不白。
“天”不再“蓝”,空气质量的下降,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呼吸消费”,成为人类“幸福指数”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领域,一个亟待重视的“人本权益”问题。被污染的空气还通过降雨等形式,流向大山,流进河里,破坏农作物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食品安全”。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恶劣气候,以及各种次生灾害频发,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大气污染问题。
“蓝天白云”如此重要,但下面的三大特性,妨碍了“空气”进人们的关注视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第一是,“无价性”。空气是大自然“恩赐”的资源,是“张口即得”、无需成本的,或者说,它不是“劳动创造”的。按照配第、斯密和李嘉图以来的《劳动价值论》传统,因而它是没有“价值”的,当然,也就没有“价格”,按照当下最时髦的说法,它是不会增加GDP的。所以,不仅我们自己不研究,我们对其他人的研究,还总是冠之以“庸俗”二字而嗤之以鼻的。
第二是,“无限性”。空气的供应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无需人们选择与配置的“无量”资源,而“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出发点,现代经济学只研究“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把“空气”排除出了标准的经济学研究范畴,不仅如此,经济学教授们在解释“有限资源”这一概念时,往往还要特意追加一句“除了空气和水”这一强调语的。
第三是,“无主性”。空气是“流动”的,是“来无踪,去无影”的,按经济学语言说,“产权边界”是模糊的。在科斯(Ronald Coase)以前,“无主”资源从没有进入经济学研究范畴。因此,《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气候谈判,一直波波折折;欧盟提出的航空碳排放问题,国际上的质疑声不绝入耳;《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体系里,也是缺少“空气”参数的。
随着低碳、生态等现代文明理念向经济学的渗入,空气的“三无”特性正在朝“三有”转化。
首先,“价值”的内涵正在随着“劳动”的变化而丰富,现代劳动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时,也在给包括“蓝天”在内的自然环境,造成“难以自净”的破坏,劳动在创造“正价值”时,也在创造“负价值”,使得“洁净空气”逐步从“无价”变为“有价”。人们越来越明白,空气的“无价性”,正说明它的“价值无限”,它是人类的“无价之宝”!
其次,人类作为“无限”资源的空气,以前是指“洁净”空气,而一旦引入了“负价值”的污染概念后,洁净空气便由“无限”资源变成“有限”资源,这一点可能很与当年讲“水”是无限资源,现在到处在讲“水危机”相似。
最后,空气的“无主性”,正说明它是一种非竞争、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起码比基础设施更重要!它是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不是只对某一特定人群而言的。而且,空气的“流动”是有“时滞性”的,因而它是有“区域性”的,比如“雾霾”,这就是洁净空气的“有主性”。
总之,我们要增加经济学的人本理念,要从理论上把“蓝天白云”纳入经济学研究范畴。具体到湖南,我们要把“两型社会”的理念从“青山、净水”扩展到“蓝天、青山、净水”,从“东方的莱茵河”,扩展到“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控制我们有独特优势的烟草业、鞭炮业、钢铁业的发展,防止“优势”变“劣势”。而最为基础的是,减少石化能源、石化资源的消耗,把传统农业转换为新型能源产业,以保证“美丽中国”的《十八大报告》目标在湖南的实现。
[1] 廖进中,男,湖南大学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liaojinzhong@hnu.edu.cn;手机:1397487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