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oodman2008
1223 0

[转帖]中国开始对外资说不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0832 个
通用积分
0.3052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16 点
帖子
192
精华
0
在线时间
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1
最后登录
2014-5-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一次,最大牌的外资并购猎手们落到了普通中国股民一样的处境。是冒着吃不 了兜着走的风险追涨呢,还是任由看好了、煮好了的并购生意,就这样打了水漂儿去 ?   8月下旬以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参股不同中国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的交易,相继 触礁。美的电器向高盛定向发行新股的方案,未能获得中国证监会通过。摩根士丹利 和IFC从国有大股东手中购买海螺水泥股份的计划,在经历一年半的报批后,已与 胎死腹中无异。一般看法认为,出价太低,是外资遭到监管部门否决的主要理由。   这种价低者不得的解释的确很有说服力。长期以来,“贱卖”是外资在中国并购 遭到的最常见批评。去年11月高盛下单时,美的新股的价格不到9.5元/股,大 约为其目前的股价的四分之一。而2005年底大摩从国有股东手里拿到的海螺水泥 ,价格为6.8元/股,仅为目前股价的十分之一左右。   考虑到低价问题长期存在,中国监管者的“变脸”,显然更受到其他因素的左右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亚太并购报告,今年上半年已披露的中国并购,不单没有衰减 之势,反而从金额和数量上都大幅高于去年。但过去18个月里,中国境内的并购活 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分野:国内企业间的并购日益活跃,外资并购则转平淡。在不断 飙升的中国股市支撑下,那些在计划经济下集中度不高的行业,比如能源、水泥和钢 铁,获得了合并的动力。   中国政府让国内行业龙头进一步做大的导向,在海螺水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006年底,中国发改委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要求各地银行对重点大型水泥 企业的项目投资和重组兼并,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而海螺水泥的母公司安徽海螺集团,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的60户大型水 泥企业集团首位。   在这样的政策倾斜之下,外资并无吸引力的出价显得短视。最初出价6.80元 /股四个月后,大摩将受让价微调到7.05元/股——而当日的海螺水泥收盘价已 达到10元/股。   “拒绝”外资更重要的理由在于,中国正在进入全盘调整外资政策的阶段。8月 底通过的《反垄断法》,已显示了政府加强规制外资并购的取向。中国还需要多少外 资?需要什么样的外资?已成为学界和政府普遍关注的议题。   一位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现有的外资并购政策距离实现“收益与义务”的平衡 方面,差得很远。举例来说,外资往往只按收益来购买资产,而把相关义务,如历史 债务和对职工的遣散安置,留给政府。“再也不能把资源的价格,包括劳动力的价格 ,压到这个水平来引进外资了——要让外资担负应当担负的责任。”   一位经济学家则认为,在中国不缺钱的情况下,引资目的在于引进国外的企业家 能力,以实现对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中国需要的是(外资)最有质量的部分。”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 摩根士丹利 国家发改委 发改委官员 中国证监会 中国 外资

得到自由之前必先失去自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