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博士30岁
2412 0

[经济学方法论] 经济结构对**市财政收入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1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730 个
通用积分
0.315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711 点
帖子
109
精华
0
在线时间
4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2
最后登录
2011-10-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近年来,ⅹⅹ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发展作为富民强市的第一要务,积极参与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进程,经济和财政收入双双快速增长。但由于经济体量较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财政供求矛盾仍较突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地方财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我市经济结构及县域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进行调查,并就如何扩大财政收入,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等提一些建议。
  一、我市财政收入的现状及问题
  自1983年建市后,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把发展经济、壮大地方财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总额不断扩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自1983年建市时的6.2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32.08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则由0.7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34亿元,年均增长18.5%。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弱,起点较低,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财政收入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200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13.0%,占GDP的4.06%,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3.45%。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偏小,仅高于宁德,位居全省第八位。如果按财政总收入计算,占GDP的比重也仅为7.9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17%)2.27个百分点,也与我国财政理论普遍认为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8.25%-9.46%的合理区间还有一些差距。
  2、分县区看,我市各县区均处在县域发展幼稚期。目前ⅹⅹ市辖区内共有6个县(区),分别为ⅹⅹ区、ⅹⅹ区、ⅹⅹ区、ⅹⅹ区、ⅹⅹ县、ⅹⅹ岛。
        表1 2002年ⅹⅹ市各县区GDP和财政收入情况


县区 GDP
(亿元) 占全市比重
(%)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占全市地方财政比重
(%)                       占GDP比重
(%)
XX区 60.66 26.14 1.49 15.81 2.46
XX县 50.26 21.66 1.65 17.51 3.28
XX区 38.99 16.80 1.02 10.82 2.62
XX区 36.77 15.84 1.07 11.36 2.91
XX区 27.63 11.91 0.87 9.24 3.15

  按照一般县域经济理论,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县域幼稚期,也就是县域经济GDP在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在1亿元左右的阶段;二是县域经济成长期:即GDP在50亿-150亿元以内、地方财政收入在3亿-5亿元的阶段;三是县域经济成熟期,此时县域经济GDP在15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以上。从2002年GDP情况看,我市各县区除XX区、XX县GDP在50亿元以上,其他县区GDP均在50亿元以下,而地方财政收入均处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县域幼稚期(见表1)。因此可以说,我市各县区基本上处在县域幼稚期发展阶段。而同期XX市仅地处山区的XX县、XX县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61、3.60亿元,分别占GDP的5.12%和7.90% ,远高于我市各县区的2.46%-3.28%的水平。
  二、经济结构对我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当前我市财政困难除了经济体量较小因素外,经济结构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1、产业结构现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002年我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第一产业38.4亿元,第二产业110.6亿元,第三产业83.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4:47.4:36.2,与全省的14.2:46.1:39.7相近。但从GDP核算资料看,作为GDP构成项目的生产税净额与全省差异较大。2002年我市每百元GDP含生产税净额,第一产业4.4元,比全省高1.4元;第二产业12.4元,低于全省0.4元;第三产业6.0元,低于全省2.7元。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第一产业的生产税净额将大幅减少,为保证我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必须提升第三产业生产税净额。我市第三产业四个层次每百元生产税净额均低于全省水平(见表2),其中第一层次低2.40元,第二层次低3.53元,第三层次低1.22元,第四层次低1.32元。我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从第三产业所取得的原始收入偏少。
  2、所有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从规模以上工业所有制结构看,外资企业共176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9.2%,实现产值124.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8.8%,从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反映出来的数据,外资工业上缴税收为4.4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上缴税收的31.25%。外资工业上交税额只占其工业总产值的3.58%,同期内资工业上交税额占其工业总产值的7.87%,比三资工业高出4.29个百分点。如果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税赋相当,可增加税收5.33亿元,可提高我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2.3个百分点。
三资工业含税额低的原因:一是相对于内资工业,外资工业享有较多的优惠政策;二是我市相当部分三资工业“两头在外”,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自国(境)外购买,企业产品自我市境外海关出口;三是一部分纯粹为来料加工企业。
  3、组织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保持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84.5亿元,比增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0.5亿元,比增24.8%。在国内增值税中,工业增值税达70243万元,占87.7%,其中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啤酒制造业分别为16318、10476万元,占20.4%、13.1%。工业税收贡献明显,大型工业企业贡献尤为突出,2002年大型工业企业上交税金占其工业产值的7.3%,而中小型工业企业上交税金仅占其工业产值的3.2%,两者相差4.1个百分点。2003年1-7月我市三大龙头企业XX火电厂、XX轮胎厂、XX啤酒公司共入库“两税”3.04亿元,同比增收6335万元,增长26.4%,占全市总增收额的92%。但与外市其他大企业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大型工业企业数量少,至2002年底,全市大型工业企业17家,仅占全省的4.8%。二是大型工业规模偏小,2002年我市大型工业企业平均实现产值与全省比,显得偏小。
  三、促进我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经济决定财政,解决我市财政困难,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只有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财政增收才有“源头活水”,财政摆脱困难才有“治本之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缓解我市财政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解决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坚持“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活力。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工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工业经济是县域赖以为发展、强盛的根本所在,是经济总量扩张、财政实力壮大的根本途径。就我市来讲,对GDP增长的拉动和支撑,也要靠工业。
  发展工业经济要靠市场机制来运作,整合资源去发展。一要加快国企退出。国企退出就是要全面退出来,全部退到位。要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力度,全面放开搞活,加快停产、半停产企业破产重组步伐,成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盘活企业资产,以深化改革对企业进行改制和发展壮大。二要鼓励民营跟进。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发展壮大民营工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激活民间投资、激发民智,鼓励民营经济向农业产业化延伸,向全民、集体企业延伸,向小城镇延伸,向第三产业延伸;运作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扶持有潜力的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做大做强鞋革、电子、食品加工、针织服装、机械等产业;吸引非国有资金投向石化、电子信息、机械等主导产业和医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注重提高民营企业的科技含量,着力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科技企业。三要加强园区带动。充分发挥江口及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的基础优势,加快建设高新电子工业技术园区。要抓住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落户ⅹⅹ的契机,发展好临港工业园区。要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借助外力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开发企业投资土地开发和园区设施建设,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要加快工业区整合步伐,增强承接大项目、大企业的能力,提高工业整体效应;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优势,强化招商引资,鼓励区内企业增资扩产,发展壮大,逐步提高规模工业的比重。四要强化项目推动。一个好的项目可以带动一个产业、行业,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和产业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由此带动一个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牛鼻子”,要围绕我市区位、资源、资产和产业等优势来制作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狠抓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工业项目,并抓好跟踪服务,使项目引进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在全市形成若干个产业群,提升产业档次,壮大我市县域经济实力。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壮大和发展我市经济,促进我市农业发展、财政增收,必须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围绕效益、瞄准市场,着眼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状源于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低。解决此问题关键要兴办加工企业,通过对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优势,扶持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培育农产品、水产品加工型的龙头企业,把它们做强做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近台优势、妈祖文化独特优势,抓紧申报建立莆台农业合作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外向型农业的快速发展。二要加强市场建设。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形成一批专业村、特色镇,充分发挥全市现有七家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联接起来,使农产品有广阔的销售渠道和空间,达到种得好、销得出、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要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有特色、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名优特产品,尤其要利用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蔬菜、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四要狠抓科技创新。我市一批中小型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正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所的联系,实行产学研结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联合进行攻关和成果推广,创建一批高质量、上规模、高效益的拳头产品。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实用的农技人才,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
3、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经营城市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作为产业来经营,在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管理、城市土地运营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以资源换资金,促其增值,从中获取收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形成“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良性循环。一要资本化运作土地资源。对于土地这一城市经营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富,要通过运作好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建立完善的土地储备制度,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资源实行“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管理、统一招标拍卖,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产,使土地成为城市经营的重要资本。二要市场化运作城市设施。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开发道路、房地产、环保等设施项目;在公共停车场、公交线路、旅游线路等方面,积极探索将其管理权、经营权及使用权加以拍卖,把这些资产转化为资本,实现政府投资最小化、社会效益最大化。三要商业化运作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经营城市中要深层次地挖掘和使用。要探索户外广告的经营权以及公园、新区道路、桥梁的冠名权以及各类社会活动的举办权等,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经营,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四要产业化运作旅游业。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性大、带动性强,不仅可以为工农业、商业等提供很大的市场,还可以带动和促进交通、通信、饮食、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发展。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近40个,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人的就业机会,旅游业1万元的增加值,可拉动GDP增长4.4万元。旅游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产业,要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海内外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景区景点开发为中心,以精品工程为特色,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面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实现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使旅游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同时以旅游业的发展吸引和活跃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相关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4、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升县域竞争力。
当今社会,经济竞争是表层的竞争,背后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振兴我市经济必须着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一要大力培养、造就和引进专业人才。发挥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作用,引进一批掌握研发技术的高精尖人才;要以招商引资的模式走出去招揽一批精通经济、管理、贸易的经营管理人才;二要加强各类人才的软环境建设。在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和就业、户口、娱乐等方面为企业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提供人才流动信息,为在职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方便,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三要实行人才交流制度。要建立党政后备干部到企业挂职制度,对现有机关中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应鼓励他们到企业锻炼;深化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科技和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领办企业,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对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引导、鼓励他们到企业工作。
  5、完善体制和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通过体制和政策的完善,为发展增添动力。
一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是营造环境的决定因素,要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在上自各级领导干部,下至广大群众,尤其是各“窗口”单位的干部中,开展广泛的投资环境就是形象、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的教育活动,形成人人心系发展,事事、处处为优化投资环境出主意、做贡献的整体合力。
二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也是决定投资环境宽松与否的最主要方面。一方面要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税费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尽快付诸实施,力争把相关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另一方面要狠抓各项政策承诺的兑现。对鼓励外资、民营发展等各项优惠政策,要认认真真抓落实、抓兑现,树立政府信用。同时要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重点是推进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规范和完善,调动各方积极性,减少审批环节,优化服务手段。
三要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要坚持把为经济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干部中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和服务客商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思想,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努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四要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促进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客观需要。要完善市场监督机制,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骗税、漏税等违法行为;打击逃避债务、不履行合同等违约行为,要加快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和完善,通过要素流动,市场互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市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财政收入 经济结构 地方财政收入 经济结构调整 农业综合开发 对策 财政收入 探析 经济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9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