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ooleaves
1027 2

[备考交流] 求助教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学前班

5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3 点
帖子
2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9
最后登录
2013-6-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小弟去年硕士毕业,学金属材料,想考MBA,求推荐教材。怎么复习啊。拜托了,大神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金属材料 推荐教材 考mba 硕士毕业 求推荐 金属 硕士

沙发
资料狂人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6-11 15:3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MBA考试科目:
综合:合理分配时间 扬长避短
  在3个小时能做出综合试卷是每一道题是不可能的。因为综合考试题量很大,时间很紧。而综合科能否考好,往往是看考生能否正确的权衡数学、逻辑、语文三个部分,合理分配时间,通观全局,扬长避短。要权衡每道题的难度、所需时间和分值,确定哪些题目先做、哪些后做、哪些必做、哪些试做、哪些不做。每次考试中,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题至少占70%,这70%的分数是一定要稳拿的;在此基础上,那30%的难题则是能做就做,不会做就猜一个。

逻辑:打破常规思维 不走寻常路
  逻辑题其实就是考察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周密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复习逻辑不必花太多的时间,也不需要死记逻辑知识,但是必须非常注重复习的方法。比如逆向思维,抓“题眼”,多做让人费解拗口的英语翻译题等。还有这部分如果方法得当的话,做题速度是会很快的,如果解题过程中出现停顿很长时间的状况,就要考虑一样是不是该转换思路了。

语文:立意要新 观点明确
  很多人都不够重视作文,因为谁都会写。但是在联考中,许多高手纷纷在作文上吃了大亏。其实在MBA联考中,作文是考察的重点,除了综合外,英语也有一篇作文,所以应该非常重视。在作文的写作中一定要立意新颖,避免“人云亦云”,同时,把自己的观点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让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你的答题思路。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超出字数限制。

英语:打好基础,磨炼技巧
  听力:听力除了要多听多练之外,临场技巧也非常重要。虽然MBA考试的听力材料比较难,但是问题是写在试卷上的,如果能在听之前抓紧时间浏览问题和选项,熟悉文章的主题和中心词汇,并且预选一下答案,对听懂材料非常有帮助。阅读:阅读是越来越难了,文章晦涩不说,超纲词汇也越来越多,所以阅读应该重视技巧训练,要做到“读不懂文章也能做对题目”。比如占比重的细节题,正确选项往往是原文原话换一个说法,跟原文相差太远的或是照抄原文的选项都是干扰项。翻译:翻译要做好,首先要分析句子结构,其次要组织语言。而且正式考试时一定要打草稿,这样才能保证语句通顺、卷面整洁、没有遗漏。写作:写作大家都比较惧怕,其实没有太大难度。多背几篇范文,记住几种套路。



使用道具

藤椅
资料狂人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6-11 15:34: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于复习经验:
其实MBA联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难
通过考试的关键,如果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己指自己的基础,彼指考试内容及报考院校。
MBA考英语、综合两科。虽然科目的名称跟高考不一样
实际上还是在考传统教育的语、数、英。
逻辑和写作,就是考语文:逻辑考理解、判断能力,写作考分析、论证能力。
那么,应该如何备考呢?
需要精心规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英语和数学并不陌生
英语词汇、数学的知识点,都重在积累,短时间内难突破,所以这两科需要早规划早动手。
逻辑虽然90%的人没有见过考题形式
写作虽然未曾接触过题材,但实际上逻辑和写作形式是新的,考察的能力却并没有什么特别
就是在考察我们综合判断、逻辑推理、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
没有一个备考者会说他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
只要我们有心,逻辑和写作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得到锻炼
所以这两科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纠缠,后期备考二个月左右就足以应付。
复习好了,有了足够的实力,这是MBA考试成功的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6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