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aa444
2879 1

[宏观经济学政策] [转帖]转两篇关于房价上涨和对策的文,原文比较长,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学前班

4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60 点
帖子
1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6
最后登录
2007-1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90b8901000dhf.html
这篇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转了点关键的来看看

给上涨的房价把把脉--房价为何上涨?为何上涨这么快?
    1,国家实行的商品房制度。我认为,在改革时期,这个政策的改变是房价上涨的最是最关键的因素。假如继续实行实物分房、限制房产交易,房价会上涨吗?没有市场,根本就不存在上涨这个问题。当然,实行商品房制度和放开房产交易,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有好处的;假如继续实行实物分房,那无疑是改革的一个巨大包袱。
    2,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是房价上涨的经济基础。人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自然有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另外一方面,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也持续上涨,什么都涨了,造房子的材料和人工成本也涨了,难道房子能不涨?所以,房价一定幅度的上涨是很正常的。
    3,工业发展导致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差距的扩大。这也是一个经济因素。城市的工业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向城市,这些人,就需要在城市买房子,房子的需求增加了,房价难道能不涨?另外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工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农业发展的速度,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倾斜,导致优秀资源在城市的高度集中,拉大了城乡差距,乡镇的教育没城市好,医疗没城市好,交通没城市好,收入没城市好,你说,人能不往城里赶?人人都想住城市,并且部分乡镇的居民和农民也具有购买力,所以,城市房子的需求更大了。(补充:城市房价的上涨也带动了小县城和镇里的房价的上涨,而农村的房价就几乎没涨过。因为,农村出来的一些人买不起城市的房子,于是就买县里的或者是镇里的房子,而至于农村,现在有几个人去农村买房子?对此有怀疑的可以自己去调查下,当然,那些工业发达的如浙江柳市和萧山等地的农村不在此列。)
    4,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房价上涨给政府带来了多少好处?一面是政绩,由于房价上涨,房产投资和房产销售额快速增加,带来了经济在短期内的疯狂发展,许多地方;另一面是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政府钱多了,管政府事务的那些人就可以花钱花得更潇洒,至于那些腐败分子更是快活似神仙。
    5,国家历次失败的房市“空调”政策。搞了多少次?没统计过,呵呵,每次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方面,政策肯定没有“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没有监督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执行情况,没有出台严格的措施惩治阳奉阴违的官员。至于房市调控的某些措施,如控制土地供应,而对土地闲置的管理一直不严格,这实际上市控制了房产供应;提高税收,这实际上市增加了房产成本,有什么东西加了税收价钱反而便宜的?结果,随着房价越调越涨,导致有些人甚至认为是“越调越涨”,所以,每次政策调控措施的出台,伴随的就是房价的更快上涨。
    6,房价上涨带来的获利的示范效应,这一因素加剧了房市的投机性,同时加剧了房价的上涨。请问,在放开房产市场后中国还有那个行业比造房子和囤房子更赚钱的行业?没有。所以,一方面,有实力的企业改行造房子卖,另一方面,有实力的个人就“投资”房子,在中国,一个人囤个几十套房子的人少么?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这种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的资金前仆后继地涌入房地产业,而资金的持续进入又加剧了房市的上涨。而与此同时,房价的高涨消耗了大量的居民储蓄,每月的房贷吞噬了居民的收入,抑制了居民对其他商品的购买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果你是有钱人,钱多了,可是做什么生意都不赚钱,而房子一直在涨,你说你不买房还能买什么?
    7,宽松的企业贷款推升了房价,宽松房贷政策极度加剧了房市投机。在房产商品化初期,为了支持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给其提供金融支持,是有利于行业的发展的,也是国际上先进国家房地产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了鼓励消费,帮助居民改善生活条件,银行给居民提供按揭贷款,是有其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房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有银行支持,就可以圈地,就可以囤积居奇。而按揭贷款,这个有点类似期货保证金制度的政策,又极度加剧了房市投机;原来买一套房子的钱,现在可以买2套、3套甚至5套,在一个房价猛涨的时代投机者就有胆量冒这个险,马克思不是说过“资本在数倍的利益驱动下连掉脑袋也无所顾忌”之类的话?另外一方面,中国的权势人物也能通过非常手段从银行获取资金,赚了是自己的,亏了还不了贷银行就做坏账处理,这个“优良传统”是有悠久历史的。
    8,国家其他改革政策的加剧了房价地上涨。不评论以下改革政策的对与错,只说明其导致房价上涨的事实。如,高校的扩招政策,大学生猛增了数倍,同时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绝对数量业在增加,难道读了大学回家种田么?难道一个大学生在城市买套房子是过分的奢望?所以,对房子的需求就大大地增加了。
    9,中国人的消费习惯。a,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买涨不买跌。中国人傻么?不是,而是中国人对强权的习惯服从和跟风;你相信有钱人的判断还是连房子也买不起的穷人的判断?有钱人都说房子要涨在买房子,难道你不尽量跟上时代的步伐?b,中国人的婚庆观念和攀比心理,谁结婚不是图个新?连新房也没有那还叫结婚?在城市没有房子你还想娶老婆?
    综合来看,就是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房价的上涨和过度上涨以及持续上涨。应该说,随着改革以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价的适度上涨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由于政策的不健全和随之而来的过度投机造成了目前房价的过度高涨。所以,要抑制房价,就要“对症下药”,在改革时期,政府就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引导经济进入正常的轨道,同样,在一个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有义务来保障人民的居住权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90b8901000dhg.html
这一篇是关于抑制房价过度上涨的对策


房价非理性的过度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政策需要多管齐下,针对各种原因来采取措施,制定综合的整体的政策。同时,要抓住关键问题,重点解决。
    我认为,房价的过度上涨,是因为城乡经济的不平衡,也是因为市场的过度投机,更是因为政策的的不健全;正是由于政策的不健全,所以许多措施实际上加剧了房价的上涨。应该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国家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更高于市场,所以,国家的政策才是关键。当然,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失误是可以理解,但是,教训也要吸取。国家的政策应当永远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置,改革是为了什么?发展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大多数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一,我们先来关注下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状况,据《瞭望》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中国基尼系数为0.45(这个系数是怎么回事自己去查资料,反正0.45就是收入差距较大),而现实情况呢?由于中国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许多富人的财产是不可能进去官方统计的,同样,贪官前腐后继,他们的财产也是无法统计的。而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07年10月30日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上升到2006年底的31万,跃居全球第五,报告援引BCG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说,这些“新贵家庭”数量仅占中国家庭总量的千分之一,但是却掌控全国41.4%左右的财富。

    再看看某些媒体关于国家统计局06年的数据:空置率已经超过15%。这个空置率是是如何计算,是否真实?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不然忽视的是,再我们的城市,的确有些小区建好几年业到了晚上也看不见有几户人家的灯是亮着的,这说明,房市投机的主力就是这些财富精英,他们有实力也的确是买房囤着;而我们平头老百姓大多有套自己住的房已经是很不错了,尽管平头老百姓业有人利用按揭政策搞房产投机的,但是,这毕竟的极个别的。所以,我认为,这些高度集中的财富的拥有者对房市的投机就是房价过度上涨的最关键因素。

    所以,要根据这个因素来制定主要的政策来抑制房价的过度的非理性的上涨。只要全面坚决地限制房产投机,那么,房价必然会回到正常地价格区间;当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房市需求的增加,房价不可能回到房产商品化初期的那种地步。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可以看看 房价上涨 波士顿咨询公司 摸着石头过河 对策 房价 兴趣 原文

沙发
lei1993 发表于 2007-11-16 16: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抛开土地谈房子,一切都是扯淡。

我披着飛雪奔跑 在千里冰封的天地間長嚎 別以為我在哭泣 我隻是用自己的方式 向上蒼問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