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sysssss
1486 0

[财经时事] [转帖]南方都市报:税负高低,谁说了算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2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674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039 点
帖子
51
精华
0
在线时间
7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9-25
最后登录
2021-4-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观察之秋风专栏


  中国人的税负究竟高不高?海外媒体编制的相关指数,及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事情,让人们不断地提出这个问题。


  各路专家及媒体的普遍意见是,如果计算民众交给政府的所有钱,包括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非税收入,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再参照民众 收入的绝对水平,税收与民众收入增长的相对速度,民众享受的国家福利水平来看,那就不只是宏观税负比较高而已,整个财政制度都存在严重问题。


  但是,政府官员就是不愿意认这个账,国家税务总局官员曾经郑重其事地解释说,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不算高。最近,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广西再度宣称,根据相 关部门的计算,中国2006年的宏观税负为18%,比发达国家低约12个百分点。从税收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在发展中国家处于居中 位置。王副部长当然也指责那个把中国列入高税负国家之列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的编制方法“很不科学”。


  专家或者媒体可能已无兴趣再来反驳王副部长的说法了,因为,从民众的角度看,官方所说的18%税负水平明明确确地不科学:这个数字显然没有计算预算外 收入和政府的非税收入,而从民众的角度看,这些收入是如假包换的税,尽管它们在名义上不叫“税”。当然,这些收入主要由地方政府享有,没有到中央政府口袋 中,所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的官员们不将其计入,倒也可以理解,但这并不等于民众就没有拿出那些钱。


  既然民众、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感受不同,那么,中国的宏观税负究竟是高是低,就是一个需要进行按照某种宪法程序进行辩论、对话以发现其中真相的公共事务。尤其是考虑到下面的两个事实,这样的公共辩论更加刻不容缓:


  第一个事实,政府财政收入连年持续快速增长,今年头三个月更是比去年同期猛增3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每年都可以自由支配巨额“超收”收 入。也就是说,即便现在中国的宏观税负如官员们所说并不高,但按照这样的速度,也很快就会达到较高水平,而这是否合理及必要?


  第二个事实,政府各个部门为了完成预算安排,正在突击花钱。到了年底为了完成预算而人为地突击花钱,或许意味着政府各部门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财政拨款,也就是说,现在的税收相对于政府各部门的需要来说,已经太多了,那么,政府是否有必要减税?


  总之,关于税的种种事情及一波又一波官民争吵,都提示人们,确实需要通过某种法律化程序问问政府,究竟需要多少税款,再问问民众,究竟愿意承担多高税 负。政府当然愿意多收一些,因而,政府官员必然会一直说税款不够用,国家税务总局及财政部官员站在他们的位置上必然声称民众税负还不够高。但一个接受法 治、宪政约束的政府,一定会意识得到,自己对税款的需求必须面对一个宪法性边界,那就是民众的承担意愿。


  在最早建立起财政宪法制度的英国,官方文件和法律不是说国王对臣民“征税”,而是说人民选举产生的下院“授予”(grant)国王、政府某种收入。这 种用词准确地指明了现代税赋的性质:税不是政府利用其强制权无偿向民众征收的,而是民众自愿地将创造出的一部分财富授予政府,以便政府向民众供应必需的公 共品和公共服务。


  当然,这里的自愿,不是指具体征税环节个人的态度,而是指税制框架需要经由人民的集体同意,即由人民透过其代表、借由公共选择程序来决定,需要设立哪 些税收项目,多高税率,以及宏观税负水平。即便是在财政民主十分健全、政府愿意把税完全用于公众福利的制度下,也不是税越多就越好。相反,税负水平必须是 合理的,而究竟什么样的水平是合理的,不可能由使用税款的政府说了算,而只能由人民的代表通过严肃、认真的立法程序来确定。


  既然税负水平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且此一问题也关乎中国经济成长的前景、关乎收入分配格局之公平与否,全国人大理应认真面对这一政治议题。也 即,全国人大可以安排对上届人大期间的税收、预算问题进行一番回顾,对各个税种的合理性、国民的税收负担、对税收与财富、政府利用税收的方向、方式、效率 等情况进行一番评估,进而制定出一份比较详尽的税制改革法案,作为未来五年税制调整的指南。否则,民众觉得税负已经足够高,财政税务部门以为宏观税负不 高,时时准备增加税收,税收的正当性就会不断流失。(作者系知名学者)

参考:

杨光:中国的税负真“属国际较低水平”吗?

   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在2007年“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上将中国列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法国、比利时)。而中国官方一向对这项排名嗤之以鼻,2005年当中国被排到全球第二时就曾予以严厉驳斥,认为其“娱乐性多于科学性”。国家税务总局的观点是:“中国税负属国际较低水平”。计统司司长舒启明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工业化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比中国同期宏观税负水平高出一倍多。发展中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也比中国2005年的宏观税负水平高出6至9个百分点。”
   一个是“税负痛苦指数”,另一个是“宏观税负水平”;一个是“全球第三”,另一个是“国际较低”。这两个判断是如此的大相径庭,那么,中国的税负究竟是高还是低?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税负的高低才能比较合理、比较“科学”(至少“科学性多于娱乐性)呢?

从某种程度上讲,《福布斯》的指数设计确有简单化之嫌。所谓“税负痛苦指数”,是由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雇主社保金、雇员社保金、消费税(增值税)、财产税等六个税种的法定最高税率加总而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29个税种、各税种的税率级次众多、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又不尽相符、而且一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偷漏税现象、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巨额的税外财政收入的国家,简单化的“税负痛苦指数”诚然难以全面反映中国公民实际税负的真实状况。 

中国官方所青睐的另一个指标是“宏观税负水平”,即国内生产总值的税收负担率(税收总额占GDP的比例),它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衡量税收高低的标准之一。按照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国的宏观税负从1997年的11%一路增长,到2006年也才达到了18%,若将社保基金包含在内,2006年也不过20%。与发达国家30~40%、发展中国家15%~30%的宏观税负水平相比,说中国“属国际较低水平”也还算说得过去。

然而,中国官方与《福布斯》的结论尽管大相径庭,但它们却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福布斯》只计算了几个主要税种的名义税率,而中国官方也只计算了小口径下的名义税收。二者的错误均在重名不重实。他们似乎都忘记了目前的中国税负名实不符,离依法治税、依率征收的法治目标还相差甚远,名义税率与名义税收远远不能反映中国税负的真情实景。

若以错误的严重性而论,中国官方的错误则更要严重得多。因为《福布斯》的“税负痛苦指数”尽管不够“科学”和严谨,但作为一个国际横向比较的粗放模型,只撷取若干个有代表意义的税种、税率为样本,这种设计对大多数国家还是适用的,虽说简单化,亦不为大过;而中国官方所采用的“宏观税负水平”指标尽管貌似很严格、很“科学”,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漏算了至少与正式税收不相上下的政府非税收入,最后得出了一个与常识完全相背、与中国公民的真实感受完全相反的错误结论,这就错得比较离谱了。恐怕不仅是“科学性”荡然无存,甚至连“娱乐性”也都谈不上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一是政府收入来源极其复杂,除了有29种正税之外,各种收费、罚款、集资、摊派、创收的名目更数以万计,这些税外收入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目也相当惊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收入来源已经趋于规范化,但是,中国所谓的“分税制”其实是一种事实上的税收集权体制,中央政府将广税基、高税率、易征收的优质税种留为己用,地方政府享有的税权有限且与事权极不匹配、合法税源严重不足,地方政府只好自我扩权,这就形成了中央收税、地方收费的怪异局面。地方政府竞相走上了一条公务执法有偿化、公共服务商业化、政府行为货币化的不归之路。市级政府靠征地卖地、变卖公产大肆敛财,县乡政府则多以乱收费、乱罚款、乱创收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在中国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这些不具税收之名却有税收之实的地方政府收入既是财政收入必不可少的来源,也是中国公民无可回避的缴纳负担,在这一点上,它们与正式的税收并没有什么两样。 

据学者们估计,中国的各种制度内收费如卖地、卖公共资源、卖经营特许权、卖行政审批权、卖优惠政策、卖执照牌照之类,占到GDP的10—15%之间。以2000年为例,当年的全国税收收入为12660亿元,而可以统计到的制度内收费为13655亿元,比正式税收还多出了8%。另外,估计各种制度外的收费——如纳入各公务部门“小金库”管理的、由极少数官员私人掌控的非法罚款、非法创收的收入也在GDP的5%以上。这两项合计占到了GDP的15—20%,至少已与名义上的税收不相上下。这是依照抽样调查与国情常识所作出的估计。而那些非税收入天然具有远离法治、极不规范、更加随意、更加隐蔽、更不透明、难于约束、难于监管、难以统计的特征,至于其真实准确的数据,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在没有有效制约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权力部门必然将发挥其超强的征收能力至极致,以达到政府收入、部门“小金库”收入、官僚队伍个人收入的最大化。如果我们要问各种非税收入的综合税率究竟有多高,恐怕那是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各地政府在进行征收的时候,实际上是有收则收、能收尽收,只以不惹怒中央、不激起民变为征收的限度。而近年来这一限度也屡被突破。


学术界普遍认为,以税收收入与非税收的预算外、制度外收入1:1的比例估算,中国的实际宏观税收负担便上蹿到30~35%。而发达国家的平均税负水平约为36%左右,与中国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税负水平约20%,再扣除掉社会保险税约10%,发达国家的平均税负约26%。那么,中国实际的宏观税负水平就不仅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甚至比美国、日本的税负水平还要更高一些,俨然与欧洲高福利国家不相伯仲。如此看来,《福布斯》的“税负痛苦指数”也算是歪打正着了,那一顶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桂冠对中国来说还是挺合适的。 

前面我们只谈到了实际税负的高低,而若要论“税负痛苦”的话,显然,中国纳税人的痛苦将要远大于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公民。与他们的高税收、高福利相比,中国的高税负是与低工资、低福利、高学费、高房价、高医疗费同时并存的。中国巨大的税收与非税收收入几乎被完全用于与社会福利无关的地方,无情地被急剧膨胀的官僚机构和超速上涨的行政经费所吞噬,没落于无声、消化于无形。 

从1994年以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呈现出“超常规高速增长”的格局,比GDP增长几乎快一倍以上,增速接近或超过20%,GDP的边际税率高达20%~40%。政府当然对此感到极度欣喜,并没有多少人对这种“超常规增长”的格局提出过有力的疑问。可见,人们也许是真的相信“中国税负属国际较低水平”,正急不可待地要通过税收大跃进的方式以便“与国际接轨”。 

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奉行一种实质上的加税政策。这一政策并不以大量开征新税种或大幅度提高税率为主要特征,而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中国是一个较高的税率、较落后的征管技术与普遍的偷漏税并存不悖的国家,这意味着,只要大张旗鼓地加强征收、加强稽查、加大处罚,便可以立即收到实质加税之实际功效;
第二,在税收超常规增长的同时,地方政府、公务部门对于收费、罚款、创收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凡行政必收费、凡执法必罚款的状况在各地愈演愈烈;
第三,各地所热衷的产业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均以是否有利于增创税收为其绝对的、主要的依据,只要是增值税、所得税的纳税大户,在资源、环保、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即使造成了重大的损害,政府也都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不闻不问;
第四,对涉及政府收入的一切改革,各级政府均预先设定以只增不减为其必须确保的改革前提,这导致一些势在必行的改革因有可能妨碍政府增收而拖延或搁浅(如生产型增值税改消费型增值税、费改税等等),而凡是有利于政府增收的中央政策或“土政策”与此相反,它们都能够几乎无阻碍地轻易出台。以上几个方面,便构成了实质上的加税政策。

面对税费总额超常规猛增的现实格局,如果还有人非要坚持“中国税负属国际较低水平”不可的话,这个荒唐的结论大概只有在以下两种意义上才能够成立:一是正式的、规范的、有立法依据的税收负担,相对于全部税负来说,尤其是相对于那些不正式、不规范、无立法依据的税负来说,是确实偏低的,也是在国际上极为罕见的;二是对于占中国人口极少数的某一些官员、富人来说,相对于他们较高的收入水平、财富状况、纳税能力来说,他们所承担的税负可能也确实是有些偏低的,“属国际较低水平”大概没什么问题。除此之外,恐怕我们再也没有其他的理由认为中国的纳税人比任何其他国家的纳税人更轻松、更闲适、更幸福。

除了很高的税负之外,税负分配不公的问题在中国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税制偏重于间接税、流转税,表面上似乎都是企业在纳税,个人很少与税务局打交道,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税收都加在了消费品的价格上,由普通公民以消费者的身份来最终承担。即使是个人所得税这样的直接税,也仍以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为纳税主体。而各级政府所推出的那些税收优惠政策却又只能惠及部分企业,无从惠及消费者和普通公民。综合起来,这也就是说,中国的税费参与一次分配过多而参与再分配太少,实际税负的个人分配状况与人们的纳税能力关系不大,而与生活必需品的正常消费却关系紧密。那么,从总体上说,中国税负相对于收入、财富而言是明显累退的,穷人、弱势阶层承担的税负相对于其收入的比例是太高了。

约翰·穆勒说:“政府的利益在于课以重税,共同体的利益在于尽量少纳税,少到只能维持政府的必要开支。”而如果没有民主宪政的制约,政府人事规模的膨胀、行政开支的扩张其实是一个无底洞,无论收多少税费,也永远都是不够用的。所以,中国税负的合理化与公平化,其最终的症结也就不仅仅是一个税费结构优化或税率优化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南方都市报 说了算 都市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内生产总值 高低 税负 南方都市报 说了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