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领导在透露这一消息时强调,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是为了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认为:国务院近年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今,位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说:“‘两型社会’的申报获批,武汉将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
记者了解到,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
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报工作始于2003年,其间,总体目标几经修改完善,最终于今年7月形成了目前的方案。
武汉“新特区”新在哪里?
湖北省社科院院长赵凌云认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专题性的探索。比如,成渝以城乡统筹为主题,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以“两型社会”为主题,
在赵凌云看来,武汉“新特区”与老特区不同。深圳等特区是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主要是为了推动对外开放,进行政治、经济等全面的改革探索。
而2005年、2006年相继批准的浦东、滨海新区,着眼点是经济改革,功能是区域性的。浦东辐射长三角地区,滨海辐射的是环渤海湾地区。
就武汉“新特区”而言,赵凌云表示,发展模式不再是优惠政策的翻新,也不可能再采取像浦东、滨海一样的项目驱动、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武汉“新特区”的发展,主要采取开发本土资源,开发国内市场,依托内需的发展模式。当然,如果国家在武汉上一些大项目,只要是符合发展方向、有利于本地产业升级的,多多益善。
他认为,武汉城市圈获批“综改区”可以说有利有弊。“两型社会”在沿海地区来搞最为合适,因为他们已经是发达地区,基本上已经完成工业化。武汉城市圈获批“综改区”之后,意味着高能耗的东西不能搞了,必须提升产业结构,发展先进服务业,提升发展层次,这既是利也是弊。
中部需要武汉这个龙头
不难想像,武汉新特区获批之后,作为湖北经济龙头的武汉城市圈,将以更快的速度前行,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经济增长极。武汉新特区怎样成为战略支点,撬起中部板块的经济腾飞呢?中部省份之间可借机开展哪些合作,促使中部快速崛起?昨日,记者连线中部其他省份的知名学者,倾听他们的建言。
河南省经济学会理事、洛阳大学教授
萧毅:武汉应担任中部引擎
从经济发展上看,武汉新特区获批,不仅是湖北的机遇,也应该成为中部崛起的一个机遇。中部有的省份往“外面”跑,与中部崛起缺少龙头有关,各省总体实力相当,谁能当好引擎呢?现在,机会来了,武汉理应成为中部的中心,成为一个领头羊,形成强大的辐射能力来带动中部板块的腾飞。从中部省份的经济特点来看,产业链不是太紧密,这和江浙、珠三角不大一样。但是,在技术、市场方面,可否形成一个呼应,值得探讨。中部六省应抛弃各自为政的“小算盘”,打破行政分割,形成一个统一开放、互为补充的市场体系。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熊慎教:鄂赣可尝试产业互动
十年来,我到过武汉两次,第一次是1997年去成都出差途经武汉,第二次是去年来武汉开会,武汉和湖北的变化太大了,其后发优势不言而喻。鄂赣相邻,也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同属传统的农业大省,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钢铁、汽车等也都是支柱产业。江西和中部省份之间的高速公路或铁路都已打通,尤其是南昌到武汉最快只需两个多小时。鄂赣可开展产业互动,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进行分工,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所长
王宏英:中部需培育一个龙头
山西虽然位于中部,但和其他省份产业结构不太一样,实际上中部几个省份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很大。但是,各省之间也可以合作。其一,通过培育一个真正的龙头,进行产业扩散与辐射,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其二,从经济总量、速度和基础看,中部落后于东部;从政策扶持力度上来看,中部不及西部,而中部对全国经济的贡献很大。因此,中央有必要给予中部地区特殊的政策;其三,中部承东启西,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中部可以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当然各地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同质化竞争。
湖南省湘潭大学商学院博导
郑必清:把产业集聚当做抓手
我也是湖北人,也希望武汉和湖北经济能快速崛起。但是,武汉能否当好中部龙头,还需要时间检验,毕竟中部和沿海地区情况不一样。除了寻找龙头城市外,我们还要把产业集聚当做“抓手”,这是中部崛起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可以通过上中下游生产联系的分工协作和配套关系等方式,实现同一产业内部的企业扎堆;另一方面,以某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体,跨行业、跨地区对一些关联企业进行兼并或重组,在更大范围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孙自铎:这是政策上的大突破
武汉有着独特的区位、科教、产业优势,经济规模的优势也比较突出,当然可以作为中部的中心。值得思考的是,武汉的辐射范围有多大、带动力有多强,这是武汉需要突破的地方。武汉获批新特区,称得上是一个标志,这对中部地区在政策突破上有着重大意义。从这几年的经济增速、总量等方面来看,中部塌陷实际上不是“经济塌陷”,而是“政策塌陷”。中部地区实现崛起,除了自身努力外,更需要国家一系列政策扶持。但愿武汉新特区只是一个开始。
武汉新特区·行动
·关键词一:资源节约型 资源节约向何方发力 隔墙送水:循环经济的样本
·关键词二:环境友好型 先铸环保盾,再造聚宝盆 高能耗企业逐步退出城市圈
·关键词三:武汉城市圈 [产业]进出之间,武汉产业在升级;[交通]城市圈内出行渠道会更多;[通信]城市圈内打手机更优惠; [房价]房价难再次跳涨; [就业]劳动力流动将更顺畅; [农业]九城市将共享产业资源; [准入]“圈”内企业可望冠名“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