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经济类研究生的困境 </p><p></p><p></p><p>随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展,继本科生之后,也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尤其是文科的研究生,就业压力更是空前严峻,而经济类学专业的研究生几乎已经到了走途无路的局面。就业危机与随之而来的生存危机引发了学生、教师以及其它相关人员的反思,这种反思是根本的、彻底的,但顶多只能是亡羊补牢。</p><p>反思一:经济类的研究生从何而来 </p><p></p><p></p><p>在所有的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当中经济类所占比例最大,而且学生的来源更是五花八门,以计算机专业的居多,中文、旅游、政法、数学等,文科、理科无所不包。在就业压力尚未凸现出来之前,在分析评价这一现象是我们似乎还多了一些自豪,以跨专业、学科交叉有利于学科发展与开拓为自己辩护,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跨专业考生确实有如上的优势,但其弊端却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所谓的研究生入学时不知所措,就读时不知所为,毕业时不知所学,三年毕业对经济类的见解肤浅之程度令人惊讶,外行提出的诸多问题,竟无言以对,与入学前无异。</p><p>但即使本科是在经济类就读的学生依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经济类的本科生并未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再提及。</p><p>反思二:经济类的研究生走向何方 </p><p></p><p></p><p>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出现之前,经济类的研究生基本上进入了高等院校经济类或经济类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循环:进入经济类读研究生,毕业之后再进入经济类(系)高校培养经济类的本科生,而这些本科生在目前基本上没有就业出路,于是绝大多数选择了考研,而考研便意味着未来进入经济类继续培养本科生……,如此地方院校的经济类便不断扩大规模,在短时期内不仅体现不出这种现象的恶果,相反看到的是个地方院校经济类的日趋繁荣。然时至今日,经济类的研究生已经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其失业或降低就业标准便在所难免。如果说降低就业标准也是一条出路的话,那绝对事实站在局外的冷言风雨——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受经济类生涯之后,重新回到小学、中学?</p><p>经济类的学生的就业出路太过局限,那么为何还要毫无主见的随波逐流的进行扩招呢?</p><p>针对现在的状况,经济类不仅不应该扩招,相反应该进一步的缩招,甚至停招数年!即便如此目前已经培养出来的硕士生也需要数年消化。</p><p>反思三:经济类的老师都在干什么 </p><p></p><p></p><p>当前在高校,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的追求,科研成果才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的主要精力也就放在研究上。对经济类而言本科生时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所以所谓的上课主要是为研究生上课,而研究生的课是可上课不上的,只要能找到借口,或者自己随便编造一个理由便可以对学生宣布“本周课不上”,而学生无论是喜是忧,并不在教师考虑的范围之内,他们所关心的是我是否有时间进行那些所谓的垃圾研究,是否能在作轻松的状态下拿到不菲的收入。而那些真正搞学术研究、关心学生的老师,虽有上课的想法,却也分身无术,今天这个会议,明天那边考察。名为教师,实际上已经无暇顾及教学或不愿全身心的突入教学。导师的引导作用已经越来越微不足道。</p><p>那么,经济类的导师们究竟应该干什么?我们也不提了.</p>
[此贴子已经被sfhsky于2009-1-10 7:01:48编辑过]
<br>sfhsky
&nbsp;金钱&nbsp;+30
&nbsp;魅力&nbsp;+3
&nbsp;好文章&nbsp;2009-1-10 6:59:40